1、供应链管理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意义与要点72020年6月23日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研究供应链管理对中国企业实现两个转变、 彻底打破大而全、 小而全、 迅速迈向国际市场、 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特别从中国当前许多企业的运作方式来看, 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例如, 大型百货商场看起来气势不凡, 然而其内部却是作坊式的管理模式, 各个部门单独进货, 各有各的进货渠道。这不但加大了进货成本, 而且使整个企业失去了抵御市场变化的能力, 没有发挥集团公司应有的优势。连锁经营是国际零售业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经营方式,
2、然而中国许多模仿建立起来的连锁公司却半路夭折, 原因就在于连锁商店不连锁, 名为连锁, 实则各自为政, 根本没有发挥连锁经营的长处。此间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观念落后、 管理模式跟不上时代发展就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服务企业尚且如此, 制造企业的供应链应用情况就更差了。从服务业企业的单独进货、 制造业的大而全、 小而全等现象, 能够看出中国企业界还没有构成真正意义上的链, 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其结果是使中国企业失去竞争实力。国际上对供应链管理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的组成、 多级库存、 供应链的财务等方面, 主要解决供应链的操作效率问题。近来的研究主要把供应链管理看作一种战略性的管理体系,
3、 研究扩展到了所有加盟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 特别是集中在合作制造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方面, 而不但仅是供应链的连接问题, 其范围已经超越了供应链出现初期的那种以短期的、 基于某些业务活动的经济关系, 更偏重于长期计划的研究。国内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过去国内企业对供应链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供应商制造商这一层面上, 只是供应链上的一小段, 研究的内容主要局限于供应商的选择和定位、 降低成本、 控制质量、 保证供应链的连续性和经济性等问题, 没有考虑整个从供应商、 分销商、 零售商到最终用户的完整供应链, 而且研究也没有考虑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性等问题。因此, 能够说当前在中国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
4、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与应用都是很不够的。为了适应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必须从与生产产品有关的第一层供应商开始, 环环相扣, 直到货物到达最终用户手中, 真正按链的特性改造企业业务流程, 使各个节点企业都具有处理物流和信息流的运作方式的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因此, 对中国企业传统制造模式的改造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 1)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设计。怎样将制造商、 供应商和分销商有机地集成起来, 使之成为相互关联的整体, 是供应链管理系统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其中与供应链管理联系最密切的是关于生产系统设计时间问题。就传统而言, 有关生产系统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制造企业的内部环境, 侧重点在生产系统的
5、可制造性、 质量、 效率、 生产率、 可服务性等方面, 对企业外部因素研究考虑较少。在供应链管理的影响下, 对产品制造过程的影响不但要考虑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 而且还要考虑供应链对产品成本和服务的影响。供应链管理的出现, 扩大了原有的企业生产系统设计范畴, 把影响生产系统运行的因素延伸到了企业外部, 与供应链上所有的企业都联系起来, 因而供应链管理系统设计就成为构造企业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 2) 贯穿供应链的分布数据库的信息集成。对供应链的有效控制要求集中协调不同企业的关键数据。所谓关键数据, 是指订货预测、 库存状态、 缺货情况、 生产计划、 运输安排、 在途物资等数据。为便于管理人员迅速
6、、 准确地获得各种信息, 应该充分利用电子数据交换( EDI) 、 Internet等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的分布数据库信息集成, 达到共享采购订单的电子接受与发送、 多位置库存控制、 批量和系列号跟踪、 周期盘点等重要信息。( 3) 集成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式和支持系统。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都不是孤立的, 任何一个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决策都会影响到整个供应链上其它企业的决策, 因此要研究出协调决策方法和相应的支持系统。运用系统论、 协同论、 精细生产等理论与方法, 研究适应于供应链管理的集成化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式和支持系统。( 4) 适应供应链管理的组织系统重构。现行企业的组织既然都是基于职能部门专业化的, 基本上适应可制造性、 质量、 生产率、 可服务性等方面的要求, 但不一定能适应于供应链管理, 因而必须研究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流程重构问题。为了使供应链上的不同企业、 在不同地域的多个部门协同工作以取得整个系统最优的效果, 必须根据供应链的特点优化运作流程, 进行企业重构, 确定出相应的供应链管理组织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应采取的结构形式。( 5) 研究适合中国企业的供应链绩效评价系统。供应链管理不同于单个企业管理, 因而其绩效评价和激励系统也应有所不同。新的组织与激励系统的设计必须与新的绩效评价系统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