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取向_熊丽.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8013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取向_熊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取向_熊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取向_熊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0丝路经济管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取向文/熊丽 谢程程摘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遵循人民性的价值取向,其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古代的生态智慧。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建设过程依靠人民、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构建美丽中国、促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人民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取向的来源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百年,并取

2、得如此瞩目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强调:“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新时代生态文明由人民共建,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性贯彻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始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取向有其深刻的来源。(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中蕴含的人民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文章都包含了其生态思想,在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情况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平衡的发展,而是人单向的向自然索取,最终破坏了生态环境。马克思、恩格斯站在了人民的角度上,对生态环境问题感到担忧,其内在的形成了生态思想。唯物史观中说明了自然地理

3、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自然生态平衡对社会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大自然的馈赠。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同样也是站在人民的角度,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党的十八大之前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人民性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十分注重兴修水利。1952 年,毛泽东就带领人民治理黄河,抗洪排涝,减少黄河水泛滥对黄河沿岸居住百姓的冲击。这两项举措,不仅解决了民生问题,而且也改善了生态环境。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保护环境,再次强调不能因为发展经济而破坏生存环境,要科学地处理好

4、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江泽民同志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适度合理的开采自然资源,不仅要满足当下人们的需求,更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需求。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继续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生态环境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的生态文明理念,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理念,努力协调

5、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致力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理念蕴含的人民性中国传统的生态理念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人民性价值取向的重要文化来源。经过长期积淀形成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古代的生态理念认为自然界和人都有生命,共同构筑了宇宙空间。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于宇宙之间。在古代有许多的诗句蕴含了朴素的生态观。“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131SI LU JING JI GUAN LI 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二十四节气,给农业生产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是对自然规律的遵循。这些极其朴素的自然观

6、,至今仍然给我们以深刻经验和启示。中国传统的生态理念告诉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一)满足人民良好的生态诉求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多年快速发展积累的生态问题已经成为突出问题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最公平的生态产品。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措施来扭转生态环境恶化

7、的趋势。例如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构建一个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自然界,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更优质的生态产品,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在追求良好生态方面的诉求。(二)提供民生发展的新方法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促进民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多措并举以及每一条措施的细化和落实,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新进展,逐步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在已有的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解决了人民群众反

8、映的突出的环境问题,使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使人们良好的生态诉求得到回应,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转变为经济价值,进而使人民更加的富裕。绿水青山一方面给游客提供了愉悦感,另外一方面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优质的生态环境可以提供更加优质的农产品,通过网络的方式远销各地,满足不同地区的人民对于生态产品的需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许多贫困地区一说穷,就说穷在了山高沟深偏远。其实,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些地方要想富,恰恰要在山水上做文章。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9、,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民生发展的新思路,提供了优质的生态环境,将潜在的生态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充当主体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一)发挥人民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制定方针、政策要广泛的倾听民众的

10、声音、听取民意、集中民智,汇聚人民群众强大的智慧和力量。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措施的实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共同落实,要使人民正确理解国家的政策,并且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力量,同时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理论转化为实践,蓝图变为现实,要充分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要使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目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构建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是要靠我们每一个具体的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行动上。(二)增强人民的生态意识增强人民的生态意识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132丝路经济管理首先,要倡导人们低碳出行,使

11、用清洁能源,逐步形成环保的生活方式。其次,要倡导节约水资源,循环利用水资源,在餐桌上自觉践行光盘行动,严格禁止铺张浪费,形成崇尚节俭的社会风气。最后,要倡导国民坚持植树的义务活动,各个单位多组织植树活动,使绿色意识入脑入心,并且付诸实践。各地的企业自觉地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提高企业的责任意识。人民群众通过不断地提高生态意识,促使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地向前发展,并且取得成果,还子孙后代天蓝、水清、山绿的生态环境。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每个人的共同参与,其建设成果应该由人民共享。要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一)提供优质的生

12、态产品在农业生产方面,减少农药的使用,使农作物的生长有更加优质的土壤,同时可以提供更加优质的农业产品,进一步保障农畜产品的安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地推动绿色发展,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生态产品,让人们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人们反映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人们对优质产品的需求,出台各种各样的措施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卫生与健康事业涉及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是一项极其崇高也非常特殊的事业。”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取得许多成效,进而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态产品。其优质的生态产品不仅促进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且能够加快构建健康中

13、国。(二)营造宜居的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中谈到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营造宜居的生态环境,构筑一个清洁而美丽的世界,给人民群众提供清洁的水源、清新的空气、优质的土壤。使人民拥有舒适而健康的宜居环境,保障人民的生态权益,提升人们的幸福感,进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4、,使人们能够切实的享受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让人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还自然以安静、美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使我国的发展有一个强大的生态后盾,进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五、结束语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吸取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结合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以及秉持中国古代生态文明的理念,面临着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问题,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人民群众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诉求,致力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所蕴含的人民性,说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同时建设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其有助于增强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参与感、获得感,同时也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的发展。(作者简介:熊丽,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通讯作者:谢程程,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参考文献1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13.2 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88.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0.4 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N.人民日报,2022-10-24(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