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674478 上传时间:2024-10-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摘要: 相关资料表明,当前小学生的体质正呈现越来越弱的趋势,显然这与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缺乏锻炼有关。小学开设体育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然而当前的小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不高,这也直接导致体育课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便成为了小学体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同时人们对体育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就得激发学生的兴趣,体育课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学生兴趣的培养;教材激发;课堂设置疑问;多媒体技术的课堂应用;情景教学;掌握学生心理特征,加强体育兴趣培育;应用情感的感染。关键词: 体育教学

2、、学生兴趣、教学内容正文: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及爱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当前体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一、学生兴趣的培养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动机(包括学习目的、学习兴趣等)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对于学生的倾向性、持久性和效果性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了学习动机,他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积极思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目前,小学生正处于好动、贪玩时期,是抱着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来上体育课的,我们应抓住学生这一“薄弱”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并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

3、空间,让学生充分体会独立完成技术动作的满足感。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享受到体育的乐趣呢?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激励性的教学评价及千方百计地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应注意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并在多项教学内容的实施中和教学环节的转换中给学生一些新奇的刺激,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课伊始、趣已生;课已尽、趣犹存。”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一)科学性,即在教材安排上做到先后得当学生在课初思想和注意力比较集中,对学习新技术比较有利。因此,必须把新授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为了使运动负荷的变化符合人体活动的规律,应将运动负荷较小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为了持续学生对课的兴趣,应该将游戏

4、和比赛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为了不至于使学生疲劳而影响学习,一般应该把灵敏、柔韧和协调性的练习,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而把力量性、耐力性的内容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二)趣味性趣味性即对现行的那些单调、枯燥、重复的教材进行适当改编,使之体现游戏性、竞争性、趣味性和适当的惊险性。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上进心和好胜心强的特点,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测验、比赛等多种多样的竞技形式,不仅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发展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动作技术,陶冶情操。(三)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渗透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教材的灵活应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5、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下面是例1.大地复苏的春季,许多学校为了保护草坪,常用栅栏和绳子将草坪围住,形成一道“不雅”的风景。如果我们在此时的体育课的准备部分经常让学生吟诵“小草才露尖尖角,我的脚下把情留;等到绿草如荫时,我在上面跑跳投”的诗句我们能想象,无论是操场伤还是同学们的心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已经形成了。含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德育目标,入情入理,自然会拨动学生们的心弦。例2:在三年

6、级下册模仿动物走中,我只示范了两个动物的模仿动作,之后,就安排让学生自己模仿、自己想象动作进行练习5分钟。在这5分钟里,学生模仿了各种动物形象,并且有的学生还模仿起动画片中的英雄人物和动物玩起游戏,使整堂课保持浓厚运动氛围。例3:在掷垒球教学中,有几个学生的动作不正确,用直臂掷远,还认为这样的方法掷得最远,不改动作。就此,我用形象的例子说明了发力原理,鞭打动作的科学性此后,学生逐渐改了动作,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例4:在课堂学习方法形式上,允许学生自己创新。在跳绳和呼啦圈教学中,在完成课的要求后,有几个学生自己玩起了绳子和呼啦圈。我并没批评他们,还表扬了他们,依次让全部学生进行了创造练习,学生学

7、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三、体育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被动地要我学”,变为“主动地我要学”,并且“喜欢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采用设置疑问、多样化、兴趣化、选择性等多种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样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起到了重要作用。课堂教学中“设疑”的

8、方法较多,如“悬念式设疑”,在课的一开始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并且自己通过亲身体验能把问题解决。四、用情境教学法现代体育教学改革正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体育教学精华的基础上,向着突出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面、参与度、参与效果以及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方向迈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渐由强调以教师为主导的封闭式、注入式的传统模式向师生共同参与的开放式、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的评价逐渐由一般的生理性指标和练习密度及重结果等评价向较综合的方面及重过程的评价方向转变。通过创设具有鲜明主题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产生共鸣、形成共振,从而有

9、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与一般体育情境教学法相比,它主题鲜明,情境创设一脉贯通,同时又不忽略中小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因此,它更突出以人为本,并将基础教育知识综合化地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使体育教学育人、育智、育体和谐发展。五、掌握学生心理特征 在科学技术高度现代化的今天,体育已全面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学生对体育的价值也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加上体育具有竞赛、健身、健美等特点,这些都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朝气蓬勃、活泼好动、孜孜以求、奋力进取,充分意识到人的价值以及应尽的义务。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他们一方面尽量表现自己的才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赞赏和鼓励;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经验

10、丰富的长者和学识渊博的老师的教诲。因而,尊重、爱护他们,热情教育、帮助他们是培养体育兴趣的关键。同时,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长期以来,传统的体育教学观把体育视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期变革、改造受教育者,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的的活动。这种施加影响、改造受教育者的过程观,实际上是一种单一教师主体观的影响过程,这种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往往只注重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我们的体育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内心得以体现。心理学家认为“赞美有如孩子的营养剂”。一句由衷的赞美,便可使丧失信心,挫败的儿童悬崖勒马,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

11、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有一学生的体育技能较好,但纪律观念差,在集体中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我赞扬他的长处之后,点出要当一名优秀学生,还需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学生听后,慢慢自然收敛。孙子兵法中有句名言叫“赏罚分明”,其意不仅是说赏与罚之间必定要有道清楚的界线,更意味着有由才赏,有由才罚的道理。但一味的表扬,事

12、事得赏,这不仅会变成毫无意义,而且变成“无聊”的代名词。过重严厉的批评,往往可能毁灭孩子的兴趣,变得自暴自弃,陷入自卑和孤独,因此批评要遵循三个原则: 1、不伤害孩子的心理和身体; 2、言行避免粗暴; 3、就事论事,不以孩子为发泄对象,既往不咎。 六、提高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意义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因此小学应该把培养小学生的兴趣作为体育教学的主旨,这样小学生才可以在体育课程中真正得到乐趣。(一)实现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双向沟通任何学习都涉及到师生两方想法的沟通。类似的,小学体育教学也必须实现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然而,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授为主,小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这

13、使得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缺乏活力。作为重点教学改革之一的兴趣教学模式可以终结这些弊端,使这种以教师为主的方式转为有教有学,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一旦实现让小学生对体育学习感兴趣之后,体育老师就不必苦口婆心地单方面进行知识灌输,体育教师可以指导小学生,学生一方面可以听老师授课,同时也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和老师交流,实现双向沟通,课堂必定充满活力,小学生也真正能够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去。(二)促进实现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 传统小学体育教学认为体育教学应该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话就是权威,学生应该听从教师。然而,此种教学模式显然剥夺了小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而以培养小学生体育学

14、习兴趣的教学模式则注重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以学生为主角”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学生的兴趣进行指导工作,做到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七、提高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实施措施 1.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为了使得小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体育教学将小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因此从教学务的确定,教学方案的编制,一直到教学环节的细化和调整,都必须详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当前水平及兴趣所在,甚至可以在编制之前调查清楚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学过程中,必须鼓励小学生积极提出问题,而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最后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是有较强的

15、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因此,我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时应做到“六规范”:规范语言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规范示范动作正确,熟练优美;规范板书字迹工整,格式正确;规范仪表衣着合乎运动特点,精神饱满;规范行为举止大方,遇事得体;规范环境教具摆放有序,场地设计合理优美; 体育教师言于律己,率先示范,带动着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至关重要。2. 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

16、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侮辱谩骂学生。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锻炼的机会。例如,在体操练习的最后讲评时,除找出较好的学生示范小结外,还可以请虽然完成动作较差,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同学,再做一、二次练习,肯定他们的进步,并要求大家热情鼓励。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

17、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八、 总结 以提高小学生兴趣为主导的体育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教学指导模式,它是时代和人类精神进化的必然产物。它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对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为了实现以培养小学生兴趣为主导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小学的普及,各小学必须坚定信念,努力完善兴趣教学的教学环境,为其在我国小学教学中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参考文献: 1、体育学法论 于素梅 毛振明 著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体育教育学 刘清黎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新编体育教学论邓星华 谭华 著 北京体育大学图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