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B滴水成冰C抱薪救火D聚沙成塔2(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给液体加热B稀释浓硫酸C测溶液酸碱度D称量固体药品3(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H+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会升高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NO2、CO2、CO等4(2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Cu2+、Mg2+、N
2、O3、OHBH+、SO42、CO32、Ba2+CK+、NO3、Cl、Na+DH+、NO3、Ca2+、OH5(2分)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社会发展B化学与健康广泛使用太阳能能有效减少碳排放普通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缺碘会引起骨质疏松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为补充蛋白质只吃肉类不吃蔬菜C化学与安全D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进入溶洞前做灯火实验煤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找泄露煤炉上放盆水防止CO中毒制取气体:先加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能称量一定质量药品:先加药品后加砝码可燃性气体燃烧:先验纯后点燃AABBCCDD6(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
3、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易生锈B葡萄糖(C6H12O6)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D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7(2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将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D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8(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都看到白雾B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C实验室电解水,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D灼烧鸡
4、蛋清,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9(2分)下列选项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象不相符的是() 选项 X Y A向一定量饱和食盐水中加水 水的质量 溶质质量 B向一定量锌粒中加稀硫酸 稀硫酸质量 氢气质量 C向一定量CuCl2溶液中加NaOH溶液 NaOH溶液质量 沉淀质量 D向一定量水中加KNO3晶体 KNO3晶体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AABBCCDD10(2分)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碳酸钠加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后过滤B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碳酸钙加适量的稀盐酸C鉴别硝酸钾和氯化铵固体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D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取样,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AABBC
5、CDD二、填空、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计12分)11(4分)联系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2)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3)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4)铁制容器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2(4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丙图中所示物质都是由 构成的(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2)结合上图分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3)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4)甲图所表示的意义是 (用化学用语表示)。13(4分)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
6、如图为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简易流程图。(1)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2)实验室中进行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3)生石灰转化为石灰乳的过程是 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4)上述流程中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第14题6分,第15题7分,计13分)14(6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回答问题。(1)A装置用于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B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通入;(3)若要C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 (填序号);A氢气 B氧气 C空
7、气(4)往D试管中通入CO2,当出现 现象,表示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沉淀;(5)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CO2,打开分液漏斗,滴入少量NaOH浓溶液,气球明显胀大,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打开分液漏斗,滴入 溶液(填化学式,忽略滴入液体体积)。15(7分)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提出猜想甲组:铜粉;乙组:氧化铁粉末;丙组: 。设计实验方案1: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
8、化钠溶液)振荡,若甲组猜想正确,则实验现象为 。方案2:取8g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入CO,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若乙组或丙组猜想正确,则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时要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 。数据处理等装置完全冷却到室温,称量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质量为mg。若乙组猜想正确,则m的取值范围是 。实验反思图1虚线框内的装置是用于吸收CO2;并收集CO,请从图2(广口瓶内均为氢氧化钠溶液)中选择最合适的装置 (填序号)。四、计算题(5分)16(5分)某硫酸厂欲测定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假设废水中只含硫酸一种
9、溶质),取废水样品200g,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废水中硫酸的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1)要配制10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为 g;(2)计算该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018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B滴水成冰C抱薪救火D聚沙成塔【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1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0、,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刻舟求剑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滴水成冰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抱薪救火过程中,燃料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聚沙成塔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2(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给液体加热B稀释浓硫酸C测溶液酸碱度D称量固体药品【考点】43:称量器托盘天平;4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4D: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
11、的稀释;4U:溶液的酸碱度测定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37:实验操作型;341: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531: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
12、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H+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
13、和反应C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会升高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NO2、CO2、CO等【考点】64: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7F: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93:酸的化学性质;97:中和反应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15:溶液、浊液与溶解度;521:空气与水;525: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A、酸中都含有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因此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NO2、CO等。【解答】解:A、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H+,该选项说法正确;B、生成盐和水的反
14、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放热,导致溶液温度降低,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不包括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4(2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Cu2+、Mg2+、NO3、OHBH+、SO42、CO32、Ba2+CK+、NO3、Cl、Na+DH+、NO3、Ca2+、OH【考点】9R: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33:物质
15、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来判断物质能否共存的问题,若物质在水中解离成的离子重新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时,物质就不能共存。【解答】解:A铜离子和镁离子分别与氢氧化根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所以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B氢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和水;钡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碳酸钡沉淀和硫酸钡沉淀,所以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C四种离子间既不能形成沉淀也无气体或水形成,可以共存,故正确;D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水而不能共存,故错误。故选:C。【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选项中离子的性质,只要会生成沉淀
16、、气体、水中的一种,就不能共存。常见不能共存的离子主要有:H+和OH、CO32不能共存;OH与NH4+、大多数金属离子不能共存;SO42和Ba2+、Cl和Ag+不能共存。5(2分)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社会发展B化学与健康广泛使用太阳能能有效减少碳排放普通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缺碘会引起骨质疏松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为补充蛋白质只吃肉类不吃蔬菜C化学与安全D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进入溶洞前做灯火实验煤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找泄露煤炉上放盆水防止CO中毒制取气体:先加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能称量一定质量药品:先加药品后加砝码可燃性气体燃烧:先验纯后点燃AA
17、BBCCDD【考点】43:称量器托盘天平;6Q: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6V:一氧化碳的毒性;H3: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H5:防范爆炸的措施;HE: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HM: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J1: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J2: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J5:均衡营养与健康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212:化学与环境保护;213:化学与能源;323:化学知识生活化;528:化学与生活;531: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能源的特点、材料的分类、酸雨的成因进行分析;B、根据各元素的生理功能与缺乏症以及合理膳进行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
18、、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一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D、根据制取气体时的注意事项、称量一定质量药品时的方法、点燃可燃性气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A、太阳能来自于太阳光,没有碳的排放,属于新能源,正确;普通玻璃中含硅酸盐等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正确;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正确;故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B、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错误;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
19、,故正确;维生素可以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故错误;故归纳和总结不完全正确;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溶洞里容易积聚较多的二氧化碳,又由于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因此进入溶洞前先进行灯火实验,正确;可燃性气体和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夜间发现煤气泄漏时,不能开灯寻找泄漏源,错误;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因此在煤炉上放一盆清水不能防止CO中毒,错误;故归纳和总结不完全正确;D、制取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药品,错误;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时,要先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再加药品,错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易爆炸,必须先验
20、纯、后点燃,正确;故归纳和总结不完全正确。故选:A。【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6(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易生锈B葡萄糖(C6H12O6)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D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考点】8G: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B5: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C2: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D9:元素质量比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91:化学式的计算;511: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524: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铁的锈蚀就是铁
21、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的结果;B葡萄糖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各种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比;C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来分析;D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解答】解:A铁生锈需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干燥空气中没有水,铁锈蚀很慢,故正确;B葡萄糖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6)=6:1:8,故错误;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故正确;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掌握铁的锈蚀条件、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地壳中元素的含量以及分子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7(2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
22、)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将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D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考点】7J: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7T: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15: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
23、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升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B错误;C、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温度,甲、乙会析出晶体,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2的溶解度计算,所以将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故C错误;D、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
24、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都看到白雾B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C实验室电解水,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D灼烧鸡蛋清,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考点】6A: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71:电解水实验;92: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JD: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32: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酸的性质来分析;B根据铁丝燃烧的现象来分析;C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分析;D根据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来分析。【解答】解:
25、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打开瓶塞不会出现白雾,故错误;B细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错误;C电解水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不是2:1,故错误;D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将鸡蛋清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闻到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反应的现象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注意现象和结论的不同。9(2分)下列选项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象不相符的是() 选项 X Y A向一定量饱和食盐水中加水 水的质量 溶质质量 B向一定量锌粒中加稀硫酸 稀硫酸质量 氢气质量 C向一定量Cu
26、Cl2溶液中加NaOH溶液 NaOH溶液质量 沉淀质量 D向一定量水中加KNO3晶体 KNO3晶体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AABBCCDD【考点】7R:溶质的质量分数;85:金属的化学性质;95:碱的化学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3D: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判断。B、向一定量锌粒中加稀硫酸,有氢气生成,至完全反应,氢气的质量不再发生改变,进行分析判断。C、氯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向一定量水中加KNO3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大,至达到饱和状态后,不再发生改变,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溶液稀释前后溶质
27、的质量不变,向一定量饱和食盐水中加水,溶质的质量不变,故选项相关量的变化与图象不相符。B、向一定量锌粒中加稀硫酸,有氢气生成,至完全反应,氢气的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相关量的变化与图象相符。C、向一定量CuCl2溶液中加NaOH溶液,氯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至完全反应,沉淀的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相关量的变化与图象相符。D、向一定量水中加KNO3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大,至达到饱和状态后,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相关量的变化与图象相符。故选:A。【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
28、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10(2分)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碳酸钠加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后过滤B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碳酸钙加适量的稀盐酸C鉴别硝酸钾和氯化铵固体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D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取样,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AABBCCDD【考点】3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9H:盐的化学性质;9U:酸、碱、盐的鉴别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63:实验设计题【分析】A、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B、稀盐酸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C、铵盐能和碱反应
29、生成氨气;D、银离子能和氯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解答】解:A、加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后,虽然能够除去碳酸钠,但是带入新的杂质氢氧化钙,该选项方法不正确;B、加适量的稀盐酸时,氧化钙和碳酸钙都能够和稀盐酸反应,该选项方法不正确;C、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时,能够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氯化铵,另一种是硝酸钾,该选项方法正确;D、取样,分別滴加硝酸银溶液时,稀盐酸和氯化钠都能够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无法区分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该选项方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
30、础。二、填空、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计12分)11(4分)联系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O2;(2)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3)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4)铁制容器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原因Fe+CuSO4=Cu+FeSO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考点】69:氧气的用途;85:金属的化学性质;DF: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G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H4: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213:化学与能源;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524: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空气成分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回
31、答;(2)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回答;(3)根据化合价表示方法书写;(4)根据铁与硫酸铜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化学式是:O2;(2)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3)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符号为:。(4)铁制容器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原因是铁的活动性大于铜,能将其溶液中置换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Cu+FeSO4)。故答为:(1)O2;(2)隔绝氧气; (3);(4)Fe+CuSO4=Cu+FeSO4。【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有利于解答本题。12(4
32、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丙图中所示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2)结合上图分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3)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4)甲图所表示的意义是2H2O2(用化学用语表示)。【考点】B2: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B3: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B8: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32: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1)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构成的粒子;(2)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解答;(3)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解答;(4)根据微粒的构成解答【解
33、答】解:(1)从微观角度看,丙图中所示物质是水和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2)结合上图分析,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3)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4)甲图所表示的意义是2个过氧化氢分子,符号为:2H2O2答案:(1)分子;(2)原子;(3); (4)2H2O2【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物质的构成及种类,也才能正确的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反应的方程式等。13(4分)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为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简易流程图。(1)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2)实验室中进行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
34、流;(3)生石灰转化为石灰乳的过程是放热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4)上述流程中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考点】4G: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8L: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FA:反应类型的判定;HD: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66:物质的制备【分析】(1)根据海洋中的物质分析回答;(2)根据玻璃棒的应用分析回答;(3)根据能量的变化分析回答;(4)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解答】解:(1)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2)由实验的过程可知,操作能将固液分开,操作是过滤,实验室中进行过滤时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生石灰转化为石灰乳的过程是放热反应;(4
35、)由题意可知,上述流程中煅烧石灰石、通电氯化镁得到了镁都发生了分解反应;生石灰转化为石灰乳是化合反应;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故答为:(1)H2O;(2)引流;(3)放热;(4)置换。【点评】本题通过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简易流程考查了化学中的一些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认真分析解答即可。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第14题6分,第15题7分,计13分)14(6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回答问题。(1)A装置用于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36、CaCl2+H2O+CO2。(2)用B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a(选填“a”或“b”)端通入;(3)若要C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A(填序号);A氢气 B氧气 C空气(4)往D试管中通入CO2,当出现溶液红色刚好消失现象,表示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沉淀;(5)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CO2,打开分液漏斗,滴入少量NaOH浓溶液,气球明显胀大,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打开分液漏斗,滴入HCl或H2SO4溶液(填化学式,忽略滴入液体体积)。【考点】6L: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6P: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6Q:二氧
37、化碳的化学性质;G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23: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534: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用B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长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3)若要C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氢气,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4)往D试管中通入CO2,当出现溶液红色
38、刚好消失现象,表示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沉淀;(5)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配平即可;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打开分液漏斗,滴入稀盐酸或稀硫酸;【解答】解:(1)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2)用B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长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答案为:a;(3)若要C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氢气,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答案为:A;(4)往D试管中通入CO2,当出现溶液红色刚好消失现象,表示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沉
39、淀;故答案为:溶液红色刚好消失;(5)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配平即可;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打开分液漏斗,滴入稀盐酸或稀硫酸;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HCl或H2SO4;【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5(7分)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
40、两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提出猜想甲组:铜粉;乙组:氧化铁粉末;丙组:铜粉、氧化铁粉末。设计实验方案1: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若甲组猜想正确,则实验现象为固体不溶解。方案2:取8g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入CO,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若乙组或丙组猜想正确,则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2Fe+3CO2。实验时要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防止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数据处理等
41、装置完全冷却到室温,称量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质量为mg。若乙组猜想正确,则m的取值范围是5.6m8。实验反思图1虚线框内的装置是用于吸收CO2;并收集CO,请从图2(广口瓶内均为氢氧化钠溶液)中选择最合适的装置(填序号)。【考点】2G: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6U: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G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37:科学探究【分析】稀盐酸不能和铜反应,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或加热时会发生爆炸。【解答】解:提出猜想甲组:铜粉;乙组:氧
42、化铁粉末;丙组:铜粉、氧化铁粉末。故填:铜粉、氧化铁粉末。设计实验方案1: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振荡,若甲组猜想正确,则实验现象为固体不溶解。故填:稀盐酸;固体不溶解。方案2:若乙组或丙组猜想正确,则硬质玻璃管内,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2Fe+3CO2。故填:Fe2O3+3CO2Fe+3CO2。实验时要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防止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故填:防止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数据处理设完全反应后生成铁的质量为x,Fe2O3+3CO2Fe+3CO2,160 1128g x=,x=5.6g
43、,等装置完全冷却到室温,称量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质量为mg,若乙组猜想正确,完全反应时剩余固体质量最小,没有反应时剩余固体质量最大,由于用酒精喷灯加热了一段时间,因此氧化铁部分或全部反应,则m的取值范围是5.6m8。故填:5.6m8。实验反思图1虚线框内的装置是用于吸收CO2;并收集CO,从图2中选择的最合适装置是。故填:。【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四、计算题(5分)16(5分)某硫酸厂欲测定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假设废水中只含硫酸一种溶质),取废水样品200g,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44、废水中硫酸的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1)要配制10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为5g;(2)计算该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考点】7U: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G6: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94: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分析】根据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该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要配制10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为100g5%=5g(2)设该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H2SO4+2NaOH=Na2SO4+2H2O98 80200gx 80g5%=x=2.45%答:(1)要配制10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为 5g;(2)该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45%。【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