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历史文献学复习题整理中国历史文献学复习题整理一、填空题1. “文”之古义为文章,“献”之古义为贤才,孔子所谓“文献”意为礼以及熟悉礼、制定礼的人;而“文献”今义则为古籍,既包括书本之记载、耆旧之言论,还包括甲骨文、金文、简牍、碑拓、文书、档案、契约、信札、手稿等文字遗存。2. 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撰七略(刘歆以其父别录为基修补而成)。3. 唐代孔颖达撰五经义梳、五经正义。4. 古籍版本可分写本(含稿本、钞本)、刻本两大类。5. 宋人的金石学后来成为现代中国考古学的前身。6. 现存最早的官修目录是崇文总目。7. 班马异同:内容之异同(汉书于承袭史记内容之外,亦有增改,体现于取消项羽本纪,增立惠
2、帝纪、百官公卿表,也在帝纪中增载诏令,列传中增载奏疏)、体例之异同(基本沿袭史记体例,亦有变更,如改书为志,并创艺文志、地理志、刑法志)、文风之别(一豪放挥洒,一精细谨严)、思想之别(一好恶分明,一中庸正统)。8. 史记三家注即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的合称。其中裴注重集释,司马注重考辩,张注重地理,各有千秋。9. 甲骨四堂为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10. 被称作史学双璧的是史通和文史通义。11. 西晋之荀勗的晋中经簿开四部分类之先河。12. 四库全书总目为清代目录学之顶峰。二、名词解释1. 编年体:按年月日编排史实
3、的史书体裁。目前可见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为孔子所撰春秋。编年记事为编纂历史之最初亦是最简之方法,其原因在于史料以岁次记注。其优点是便于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易于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并可避免叙述重复。缺点是记事按年月分列,不能集中叙述每一历史事件全部过程,难以记载不能按年编排的经济、文化、典章制度的详情。2. 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当时的史实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所著史记开创,与封建王朝由领主割据逐步转向中央集权之大一统的历史背景相适应,有维护和巩固中央集权大一统的作用。优点在于各阶层人物的活动以及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情况都能得到反映,内容比较丰富。缺点是记事分散于本纪、列传、书
4、(志)等篇之中,叙述重复,且不能完整地叙述每一历史事件发展过程,难以反映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3. 纪事本末体:史书体裁名,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其兴起背景为随材料丰富,历史著作体量亦日益增长,一般读者难以通读。其优点是每一历史事件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顺序编写,能完整地叙述每一历史事件的全过程。缺点是不能反映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且详于政治、军事而忽略经济、文化等方面。4. 别录:西汉刘向所撰目录著作。中国国目录学的开创之作。其典校群书,每部之前写一“叙录”,由其子刘歆汇集成书,名为别录。开创了提要目录体例,并提出了图书分类法,是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开创
5、意义的著作。5. 七略:西汉刘歆所撰目录学著作。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亦是一部古代学术史。分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和方技略。反映了汉代丰富的国家藏书,对汉以前学术进行系统的总结,奠定中国书目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首次创立系统目录的分类体系,许多类目为后世书目所沿用。直接影响了正史艺文志的纂修。6. 汉书艺文志:东汉班固所撰史部目录。我国第一部史志目录。本书以刘歆七略为蓝本,删繁就简,改编而成。分类体系与七略基本相同。本书把七略的分类体系和各类中所著录的书籍保存来下来,使后人得以了解中国第一部系统目录的概貌。据官修目录编制正史艺文志,创立史志目录这一新体裁,并从此
6、确定了艺文志的作法和体例,影响了后世史志目录的纂修。7. 隋书经籍志:唐魏徵等所撰史部目录。我国第二部史志目录。收录梁、陈、齐、周、隋五代官私书目所载 当时还存在的典籍,分经、史、子、集 四部排列,体例完整,有总序、大序、小序,简要说明诸家学术源流及其演变。首次以经、史、子、集类目名称,概括各部所属图书的内容性质,确立“四分法”,直接影响了后世公、私家书目的分类体系。而其不足主要在于重复与芜杂。8. 旧唐书经籍志:后晋刘昫所撰史部目录。据古今书录撰成,但旧唐志为保留其原貌,对开元以后新出之书概不收录,仅附于撰述人的本传中,不合史志目录或通录一代典藏、或表记一代著述的通例,且删去古今书录之大小序
7、及提要,此为其二弊。9. 新唐书艺文志:北宋欧阳修所撰史部目录。据开元四库书目和收集到的开元后唐人著述合编而成,基本弥补了旧唐书之缺陷,又开后人补正史艺文志之先河。且于书名下,间有作者小传,优与其他史志。其不足在于补录著作中有阙佚,难以反映开元后艺文全貌。10. 宋史艺文志:元脱脱等所撰史部目录。据宋代四部国家藏书目录删修而成。全面记载了宋代的藏书与著述。然所收虽博,剪裁不足;虽有一定秩序,但重复颠倒亦有不少。后人多讥其草率。11. 明史艺文志:清黄虞稷原撰,王鸿绪、张廷玉等删定之史部目录。黄虞稷撰有千顷堂书目,王鸿绪纂明史稿时,将黄目所附明代以前著作及无卷帙、爵里可考者删去,张廷玉等奉敕修明
8、史,即用此删改本为明史艺文志,其开专记一代著作之先河。12. 清史稿艺文志:清吴士鉴、章钰、朱师辙等所撰史志目录。分类主要依据四库全书总目,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四十五类。取则明史,所录断自清代,前代群书一概不录。缺陷有三:一是脱漏;二是错讹重复;三是无大小序。13. 通志艺文略:南宋郑樵所编著史志目录。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四库书目等编成。贡献有二:一为备录周全,横跨古今;二为创设三级编目法,更利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14. 玉海艺文:南宋王应麟所编类书。以新唐书艺文志为著录基础,中兴馆阁书目为辑释基础,再以各史艺文志及唐宋官、私目录为补充。将历史文
9、献与图书目录相结合,表现出分类与主体相结合的目录作用,提出主题目录新方向。15. 文献通考经籍考:元代马端临所撰辑录体书目。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以及国史艺文志编成。经籍考是一部收罗宏富、体制完备、有代表性的辑录体目录。这种集众说于一书之下,既便检读,在辑佚和校勘方面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为后世推崇和效法。此外,经籍考开始使用互见方法,也值得注意。16. 晋中经薄:西晋荀勖所撰国家藏书目录。是较早的一部依四部(甲、乙、丙、丁)分类的目录学著作。开创了“四部分类法”,是西晋目录事业成果的集中表现。虽然缺少对图书的评述论辨,但记录图书的存亡,为目录学增添了新内容。1
10、7. 国史经籍志:明焦竑所撰史志目录。系作者修国史时作。以四部分类,下设子目,各子目均有小序,末附“纠缪”一卷,系驳正历代目录学家分类疏误。著录颇齐整。但所收书,系抄撮历代目录书,作者多未见其书,疏误甚多。18. 崇文总目:北宋景祐中王尧臣等所撰目录学著作。崇文,指当时宫廷藏书崇文院。庆历元年,仿开元四部录,据4馆藏书修成,记录当时宫廷藏书。对于了解宋代的国家藏书事业,检验古籍的存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19. 四库全书总目:纪昀等所著目录学著作。清代纂修四库全书时,馆臣每校订一种书,均在该书卷首写一篇提要,经纪昀等汇集、删改成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分四十四类编排。要吸收研究成果,对每书的
11、作者生平、著述渊源、内容、性质、版本、文字及其他优缺点,作了介绍、考证和评论。因出于众手,仓卒成篇,兼出于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需要,致使书中谬误甚多,但仍是一次对中国传统学术的系统总结,也兼及了古典目录学的图书分类理论,被公认为清代学术的一大成就。20. 郡斋读书志:南宋晁公武所撰目录学著作。我国最早的一部附有提要的私家书目。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0多类。每类有序,称为总论。每小类第一部书的提要,多半叙述学术源流。每书之下,或述作者简历,或论书要旨,或明学派渊源,或列不同学说,并加以考证。因其所列书籍多佚,为后世了解宋代及宋代以前的古籍,提供了依据。21. 直斋书录解题:南宋陈振孙所撰目录学著作
12、。仿郡斋读书志作解题,把历代古籍分成五十三类,介绍作者生平,撮举每书大旨,品评得失,考辨讹谬。其著录之书后多佚亡,可借以考辨古籍真伪异同。22. 校勘三法:即死较法;活校法;合死、活校为一法之总称。所谓死较,即以此本校彼本,若有误字亦不改;所谓活校,则以死较为基,搜遍各书之相关材料,贯穿全书之体例,上下之语气,选择各本之长,定为一本;所谓死活合一较,先依古本摹刻,不改其文,后以附录考辩。此三法于中国古典考据校雠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23. 校勘四法:陈垣在校勘学释例中提出的校勘的四种方法。即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所谓对较,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注出其不同之处;所谓本较,即以本书前
13、后互证,发其异同;所谓他较,即以他书较本书,有前、后、同时之分;所谓理较,即以通识与逻辑推断。对校雠学系统化梳理,丰富了校雠之理论。24. 史学三长:唐代刘知几之史学思想。其认为真正的史学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和史识三个条件。史才指搜集、鉴别和组织史料的能力,驾驭史料以叙述史实和撰写史著之能力,以及运用体例、编次内容之能力;史学指掌握丰富的史料、历史知识;史识指忠于史实、秉笔直书之精神。其继承了我国优良的史学传统,促进我国史学思想的发展,并成为后世所公认的名论。25. 史德论: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提出的史学思想。指史家对自己要诚实。“尽其天而不益以人”指史家要发扬“天性”,不能屈从“他人”,也
14、不能滑向过度“主观”。是对刘知几“史才三长”论的补充和完善,是对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重大发展。26. 三国志注: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其以曹魏为正统,其著史体例过于简单的问题在著史风尚转变的南朝显露。宋人裴松之在奉诏注三国志的时候,将重点放在史实增补、考订上,引用各家史著二百余种,注文内容超过原书数倍,因其所引各书在宋后多亡佚,故而三国志注在保留史料方面贡献突出。27. 考信录:崔述撰考证辩伪著作。以怀疑、辨伪、考信为宗旨,考证对象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等,名为治经,实为考证古史。本书不泥守先儒成说,疑古辨伪工力不凡,时有创获,足启来者。28. 廿二史札记:清赵翼所撰读史札记。本书
15、按二十四史顺序先后编排,以类相从,各立标题。每卷除利用纪传、表志互相勘校文字错误外,还分别探讨各正史的编撰过程、时间、体例、方法、史料来源及其真伪,并评价各史书的高下优劣。其综述史实,归纳要义,可为初学者读史门径; 而其评论史书与史实,也多持论平和,不蹈袭前人,具有自身的特点。29. 十七史商榷:清王呜盛撰考据学著作。作者搜集大量资料,对汲古阁本十七史原文作了细致校勘,并对史实、典制、舆地作了精详考证。对史事、人物、史书亦多有评论。校勘文字 多用理校法,考证制度于历史地理 沿革及职官用力尤勤。另于正史体例、取材、记事、文笔、修史态度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等亦有论述,颇多创见。30. 廿二史考异:清钱
16、大昕所撰考据学著作。作者对各史书按卷按篇进行文字校勘、典制考释和名物训诂等,重点是考订年代、官制、地理沿革和辽金国语、蒙古世系等。在乾嘉时期的三部考据学名著中,本书号为最精,其成就向为后世学人所重。三、简答题1.试述目录学体例:(1)篇目:现在书中的目录,实际上是仅仅古代称为目录中“目”的部分,即篇目部分,并非目录的全部。利用篇目,可考一书之源流。古代的“目”指篇目,目录之体例,起于诗经、尚书之序,古代的书序用来条列其篇目。古之经典,书于简策,而编之以韦若丝,名之为篇。简策厚重,不能过多,一书既分为若干篇,则各为之外,题之篇首,以为识别,便于查验。篇名有为记一事或明一义自为起讫者,则以事与义题
17、篇名之;有杂记言行,积而为篇,出于后人编次,首尾初无一定者,则摘其首简之数字以题篇名之。汉代以后,缣帛盛行,易篇为卷。两汉竹、帛并行,故篇与卷尚不甚分,后来简策废,以卷代篇。自刻板兴起,刻书注书者,以册之厚薄为分合,古书之卷数亦淆。(2)叙录:“叙录”对书的著作者各方面进行介绍、叙述、评价,论其书和人,可考一人之源流。叙录之体,源于书叙,刘向所作书录,体制略如列传,与司马迁、扬雄自叙大抵相同。班固作汉书,沿用刘氏父子之书而作儒林传,其不入传者,则在其书名下略加注明。汉、魏、六朝人所作书叙,多叙其人平生之事情及其学问得力之所在。唐人犹有效法者。第一,考作者之行事。通过叙录考察作者之行事的方法有三
18、,分别为附录、补传和辨误。附录,指某书作者之行事,在史书有列传,事迹已详者,即剪裁原文入录。补传,指书的作者在史书中有列传,但事责不详;或未入列传者,于是旁采他书,或据所见、所闻,以补充之。辨误,指对于撰人事迹之传讹者,叙录时则考之他书以辩正之。第二,考作者之时代。通过叙录考察作者之时代的方法有四,一曰叙作者之仕履;二曰考著书之时代;三曰叙作者之生卒,知著书之年月;四曰旁证。第三,考作者之学术。(3)小序:“小序”可考一家之源流,这里的“家”即某个流派或学派,秦汉以后范围不仅包括诸子百家,还逐渐包罗经、史、子、集各学之派别。班固的后汉书将七略中的辑略拆散,并加以删节,分载各类之后。刘向别录、刘
19、歆七略取法于诗、书之序,而后世成为目录之书这,多仿辑略之体,于每一不累,皆剖析条流,发明其旨。自隋书以后,诸家目录能述作者之意这,虽不可云绝无,至于每类皆为之序,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者,实不多见。作小序难度很大,学要贯通,还要旁通。现存书目,有小序的只有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崇文总目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试述别集命名法,并举例。答:(1)以名命名:如曹操集、诸葛亮集、陆游集、刘禹锡集、海瑞集、魏源集;(2)以字命名:曹子建集、江文通集、陶渊明集、李太白集;(3)以号命名:六一居士集、清真集、湛然居士集、六如居士集;(4)以谥号命名:魏文帝集、陆宣公集、范文正公集、曾文正公集、李文忠公集;(
20、5)以郡望命名:昌黎先生集、雁门集;(6)以书斋号命名:松雪斋集、小仓山房文集、逊志斋集;(7)以官称命名:蔡郎中集、王右军集、范太史集、孔北海集;(8)以为官地名命名:董胶西集、刘随州集、韦苏州集;(9)以籍贯命名:柳河东集、临川先生文集;(10)以年号、纪年命名:嘉佑集、丁卯集;(11)以隐居处命名:樊川文集、南山集;(12)其他:东方先生集、笠泽丛书、禅月集、焚书、贵耳集、舌华集。3.试述避讳种类,并举例。答:(1)改姓:通志氏族略云:籍氏避项羽讳,改为席氏;奭氏避汉元帝讳,改为盛氏;庄氏避汉明帝讳,改为严氏;庆氏避汉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师氏避晋景帝讳,改为帅氏;姬氏避唐明皇讳,改为周氏
21、;弘氏避唐明皇讳,改为洪氏;淳于氏避唐宪宗讳,改为于氏;啖氏避唐武宗讳,改为澹氏。(2)改名:改其名者:汉书孔光传:“孔霸曾孙莽,元始元年封褒成侯,后避王莽,更名均。”唐人将陶渊明改为陶泉明、陶深明,避高祖李渊讳。称其字者:新唐书刘知几传:“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去其名一字者:(新五代史前蜀世家:“黔南节度使王肇。”本名建肇,避蜀主王建讳,止称肇。(3)因避讳而辞官:有避正讳,有避嫌名。避正讳者,唐宋定制;避嫌名者,当时风尚也。唐律职制篇:“诸府号官称犯祖父名,而冒荣居之者,徒一年。”疏议云:“府有正号,官有名称。府号者,假若父名卫,不得于诸卫任官,或祖名安,不得任长安县职之类
22、;官称者,或父名军,不得作将军,或祖名卿,不得居卿任之类。皆须自言,不得辄受。”(4)改官名:国讳:旧唐书高宗纪:“贞观二十三年六月,改民部尚书为户部尚书,七月,改治书侍御史为御史中丞。”乃避李世民、李治父子之名也。家讳:五代会要十三载唐长兴四年九月敕:“冯赟有经邦之茂业,宜进位于公台,但缘平章字犯其父名,不欲斥其家讳,可改同平章事为同中书门下二品。”此文有关官制,而欧史不及,略也。赟父名璋。(5)改地名:秦避始皇父庄襄王子楚讳,改楚为荆;汉避文帝讳,改恒山为常山;唐避明皇讳,改隆州为阆中。(6)改干支名:唐高祖之父名昞,故唐人兼讳丙,凡丙多改为景。(7)改经传文:据隶释所引汉石经残碑,论语、
23、尚书邦字,多改为国,避汉讳也。(8)改常语:旧唐书肃宗纪:“上元二年,上不康。”本云不豫,避代宗讳,改豫为康;老学庵笔记五:“田登作郡,自讳其名,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遂书榜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9)改诸名号:通鉴唐景云元年十二月:“上以二女西城隆昌公主为女冠。”隆昌,新唐书诸公主传作崇昌,史家避明皇讳追改。(10)改物名:本草纲目廿七,薯蓣因唐代宗名豫,避讳改为薯药,又因宋英宗讳曙,改为山药。(11)文人避家讳:司马迁父名谈,史记赵世家改张孟谈为张孟同,佞幸传改赵谈为赵同;范晔父名泰,后汉书改郭泰为郭太,郑泰为郑太;沈括梦溪笔谈二十五述王君贶使契丹事,称混同江为混融
24、江,括世父名同故也。(12)因外戚而讳:新唐书地理志:山南道夔州,本名信州,武德二年改,盖避唐高祖外祖独孤信名也。又垂拱初,避武氏祖讳,改华州曰大州,华阴县曰仙掌,华原县曰永安,华容县曰容城,江华县曰云汉,华亭县曰亭川。(13)宋辽金夏互避讳:夏李元昊以父名德明,改宋明道年号为显道;宋史地理志:绍兴十二年,避金太祖讳,改岷州为西和州。(14)为贤者讳:宋史八五地理志:“大观四年,以瑕丘县为瑕县,龚丘县为龚县。”避孔子讳;宋又尝避老子名字,能改斋漫录十三:“政和八年八月御笔,太上混元上德皇帝名耳,字伯阳,及谥耽。见今士庶,多以此为名字,甚为渎侮,自今并为禁止。”(15)宋禁人名寓意僭窃:容斋续笔
25、四:“政和中,禁中外不许以龙天君玉帝上圣皇等为名字,于是毛友龙但名友,叶天将但名将,乐天作但名作,句龙如渊但名句如渊,卫上达赐名仲达,葛君仲改为师仲,方天任为大任,方天若为元若,余圣求为应求,周纲字君举,改曰元举,程振字伯玉,改曰伯起,程瑀亦字伯玉,改曰伯禹,张读字圣行,改曰彦行。”(16)清初书籍避胡虏夷狄字:雍正十一年四月己卯谕内阁:“朕览本朝人刊写书籍,凡遇胡虏夷狄等字,每作空白,又或改易形声,如以夷为彝,以虏为卤之类,殊不可解。揣其意盖为本朝忌讳,避之以明其敬慎,不知此固背理犯义不敬之甚者也。后乃消之。(17)避恶讳:肃宗恶安禄山,凡郡县名有安字者多易之。试以新唐书地理志核之,凡至德元
26、二载所改郡县名,皆因其有安字也。表如下:安定郡改保定,安化郡改顺化,安静县改保静;沈德符野获编二言:“宋南渡后,人主书金字俱作今,盖与完颜世仇,不欲称其国号也。至高宗之刘贵人,宁宗之杨后,所写金字亦然,则宫阃亦改用矣”;野获编补遗一又言:“明初贸易文契,如吴元年,洪武元年,俱以原字代元字,盖民间追恨元人,不欲书其国号也。”4.试述何为善本。答:现代编纂的中国古籍善本书总目规定:凡书籍在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各方面,或其中的某一方面有特殊价值的,即为善本。具体标准是: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抄写的图书;刻印模糊或流传较广的图书以外的各种明刻本和明抄本;清代乾隆及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和抄
27、本;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刻印的图书;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而较有系统的稿本;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有名人、学者亲笔批校、题跋、评论的刻本、抄本;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国古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代表一定时期技术水平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明代的印谱、清代的集古印谱、有特色而又系足本的或有亲笔题记的名家印谱。5.概论二十四史之名称由来沿革。答:三国时代,我国史书最早出现了“三史”的说法。指的是司马迁编的史记、班固编的汉书和刘珍编的东观汉记。南朝刘宋时期,范哗编成的后汉书流传后,取代东观汉记
28、成为“三史”之一。后来,加上陈寿编的三国志(六十五卷),称为“四史”,即“前四史”。唐有“十史”之称,“十史”是从三国志起,加上房玄龄等编的晋书,沈约编的宋书,肖子显编的南齐书,姚思廉编的梁书、陈书,魏收编的魏书,李百药编的北齐书,令狐德棻编的周书和魏征编的隋书。这样又出现了“十三代史”之称。“十三代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再加此“十史”。宋代,在“十三代史”的基础上,加入李延寿编的南史和北史,宋祁、欧阳修等编的新唐书和欧阳修编的新五代史,便形成了“十七史”。明朝嘉靖年间检刻“十七史”时,又增以脱脱等编的宋史、辽史、金史和宋镰等编的元史,合称“二十一史”。清朝乾隆初年,张廷玉等编的明史定稿刊行
29、,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旋又诏增刘晌、张昭远、贾纬等编的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又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薛居正编的旧五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二十四史”。此外,一九三四年开明书店影印“殿本二十四史”时,又增刊近人柯绍态编撰的新元史,遂有“开明二十五史”之称。1927年赵尔巽等人修撰的清史稿,大致完稿,后陆续刊行,因又有“二十六史”之说。若再将南明史列入正史,则形成“二十七史”。6.试述四大新史料,并泛谈其应用。答:殷墟甲骨:商代刻划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遗物。其为盘庚迁殷到纣亡273年间的遗物,内容涉及商代社会诸多领域,如阶级、民族、国家、社会生产和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等,是研究商
30、周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居延汉简:汉代木简。大都是张掖郡居延都尉和肩水都尉管辖区内的官用文书、簿册,以及私人的书信、经籍,还有“历书”,“干支表”和关于天文、星象的记录、医方和治马病的兽医方等等。这批汉简所包括的时间,从西汉武帝直到东汉初年,近二百年。详细记录了当时的烽燧、驿传、屯田、屯戍的制度和戍卒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为研究汉代的政治制度、土地制度、边塞设施、士兵身份、军事组织、边境和内地生产情况,以及科技成就等开辟了新的途径。敦煌文书:敦煌出土的古代文书。从形式看,有数量浩大的手写本,也有稀世罕见的雕版印刷本,还有少量拓本。文字类别以汉文居多,其次是藏文,亦有回鹘文、于阗文、突厥文、龟兹文、
31、粟特文和梵文等。内容以佛教经典为主,还有道教、摩尼教、祆教经典,经、史、子、集四部书籍,文字音韵学资料,俗文学资料,医药学资料,社会经济资料,科技文书及音乐舞蹈资料等。如经史子集四部书六朝写本和唐写本于校勘、训诂、辑佚有极大贡献;未入藏的佛经、未经宋元人修改的道经和一些古宗教经典对佛教、道教等宗教史的研究有极大贡献; 各种古文字、语言写本对中古时代文字学、语言学和民族学的研究有极大贡献; 社会经济资料对古代社会经济(如赋税、借贷、人口、物价、法律等)和土地关系的研究更有极大贡献。其研究自成一体,有“敦煌学”之称。大内档案:贮存在内阁大库中的档案文献。按其用途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内阁承宣或进呈的文件,记载国家政务的文件,官修书籍及为修书而搜集的文件,内阁日常公事的文件等。按其文种区分则包括红本、史书、实录、圣训、起居注、敕书、诏书、表章、各种档册、舆图、明档、满文老档等。其中红本最多,其次是史书。其内容多涉及一般行政事务,而许多案例並不见于会典或则例,是研究制度史的重要材料,同时对于社会史、经济史或法制史等的研究也极具价值。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