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称或主题: 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测试卷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内容:绪言 走进化学世界 我们周围的空气)温馨提醒: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4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Cl35.5 K39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单选)1. 下列做法中,跟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利用CO冶炼金属 B.利用镁粉燃烧产生的强光照明C.将CaO放入食品包装袋作食品干燥剂 D.根据气味不同区分酒精和白醋2. 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大米发生霉变(物理变化) B.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C.潮湿的衣服晒干了(物理变化) D.水加热后变为水
2、蒸气(化学变化)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O2只在点燃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B.空气中的N2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C.空气中的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D.空气中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4.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空气属于化合物 B.矿泉水是混合物C.氧气属于纯净物 D.二氧化硫是氧化物5. 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同时也反映实验者的化学素养,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验满 B.读取液体体积 C.倾倒液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6. 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过程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能量的
3、是 ( )A.利用炸药爆炸开山炸石 B.利用煤燃烧发电C.利用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D.利用水力发电7.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 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B.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C.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D.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8. 实验室里取8mL水并进行加热,下列需用的化学仪器组合正确的是( )带铁夹的铁架台,10mL量筒,100mL量筒,酒精灯,石棉网。试管。试管夹。胶头滴管。A. B. C. D.9. 谚语诗词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
4、正确的是 ( )A.“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C.“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D.“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熔点很高10.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合反应是氧化反应,则碳在氧气里燃烧的化合反应是氧化反应D.燃烧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除特别指明
5、外,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11. (6分)“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我国的重要国策,回答下列问题:自然界中主要通过绿色植物的 吸收CO2放出O2,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O2放出CO2,实现O2和CO2的循环。为保护我们的环境,要使用清洁能源。下列物质:天然气、氢气、乙醇、汽油、柴油,其中属于最清洁燃料的是_。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利用“可燃冰”作能源,能达到“减排”的目的吗?_。(填“能”或“不能”)LED灯是一种节能灯,为其供电的装置接受阳光照射后,便可将_转化为电能。12. (7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
6、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一般选用A装置的理由是: , ,通常收集装置一般选用的是_。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B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B的优点是_。若用装置D排空气法收集O2,则气体应从_(填“a”或“b”)端通入;若用装置D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填“a”或“b”)端通入。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填字母序号)13. (7分)小明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对火柴产生了兴趣,想弄明白火柴着火的原理和过程。回家后他查阅资料,得到了以下信息:现在用的火柴
7、盒外侧一般涂上红磷和玻璃粉,火柴梗的头上由氯酸钾、二氧化锰和三硫化二锑(Sb2S3)组成的引火药,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划火柴时,火柴头蹭一下盒外侧,由于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产生的火星引燃三硫化二锑,三硫化二锑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锑和二氧化硫,使氯酸钾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同时引燃火柴梗。根据以上叙述,回答问题:火柴盒外侧上玻璃粉的作用是_。试写出火柴点燃过程中三硫化二锑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小明在划火柴时划不着,请你帮助他分析划不着的原因可能是 。小明把燃着的火柴头朝上,很快就熄灭,原因是_。火柴划着到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有_个,属于分解反应的有_个。
8、14. (7分)小明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准确称取15.8g纯净的高锰酸钾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氧气1160mL(标准状况)。请写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意外发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15.8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应生成氧气1120mL(标准状况)。小明通过数据分析,意外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大于理论计算的氧气体积。提出假设:小明取实验后的少量固体残渣再次加热,经检验又产生了氧气。小明根据发现的问题和上述实验结果做出如下假设:猜想I: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以受热分解产生氧气猜想II:生成的锰酸钾可以受热分解产生氧气猜想III:二氧化锰和锰酸钾受热都可以放出氧气设计实验:
9、小明同学又分别进行以下实验:实验1: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和猜想_错误。实验2: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2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拓展延伸:小明通过思考,认为二氧化锰也可能是锰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要证明二氧化锰是锰酸钾分解的催化剂,除要验证二氧化锰能改变锰酸钾分解的速率外,还要验证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_和_不发生改变。15. (7分)右图是小华同学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两个实验:实验1:在集气瓶内事先装少量水,余下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做好标记(如图A)。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
10、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实验2:将试管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做好标记(如图B)。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足量)白磷,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将试管放入热水中,使白磷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有室温下水的水槽中,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红磷燃烧完毕,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看到的现象_。实验2中,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白磷的原因是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根据以上现象,推断氮气的二条性质:_,_。注意:若答对下题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从测定
11、结果分析来看,实验2的效果较好,你认为理由是: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6分)16. 取若干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在试管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将试管内的剩余固体冷却后称量,得到10.7克固体,再将其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固体3.25g,试计算氯酸钾的质量及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B A A D C B A C11.(1)光合作用 (2)氢气 (3)CH4+ 2O2 点燃=CO2 +2H2O “不能” (4)太阳能12(1)固体和液体反应 反应不需要加热, C或E(2)控制氧
12、气产生的快慢和量的多少(3)a b (4)E13.(1)增加摩擦,提升温度,以便达到可燃物着火点;(2)2Sb2S3+9O2 2Sb2O3+6SO2。(3)用力过轻(或划得太慢或火柴头潮湿等,合理即可) (4)火柴杆温度低,达不到燃烧的着火点(合理即可) (5)4 114(1)2KMnO4 K2MnO4+MnO2+O2(4)猜想I、猜想III在加热K2MnO4的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如果复燃,证明K2MnO4加热可以放出氧气。(5)质量 化学性质15(1)实验1:产生浓厚的白烟、发出黄光 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2)实验2:完全反应掉试管中的氧气 4P + 5O2 2P2O5(3)氮气不支持燃
13、烧,氮气难溶于水(4)反应始终在密闭系统中进行,测定的结果更准确。水不会留在导管,会全部进入试管(其它合理答案也可)16解:氯化钾的质量为10.7克3.25g=7.45g设氯酸钾的质量为x,生成氧气的质量为y。2KClO3 2KCl + 3O2245 149 96x 7.45g yx=12.25g y=4.8g答:略。试卷分析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本次化学试题,紧扣教材;注重理论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试题难度和灵活性较大,并不像课本上一眼就能看出答案,大多数题目需要学生思维转几个弯才能得到答案。因此,许多好的学生很难在这份试卷上取得高分, 最高分为60分。那些只懂基础
14、的学生,成绩也考得不是很理想,平均成绩为42分。二、答卷质量分析1、选择题,第5、6、9、10、题大多数学生将题意看错而误选,少数学生是全然不知题意,只是乱选。有的学生对于其余的错题是对概念不清,记忆不准确。2、填空题,第11和12题相对来说得分较多,其余的题丢分主要是:学生对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关系混淆不清。学生读题不求甚解,分析、推断不准确,对化学反应的实质理解不透等原因造成的,还有的错误在于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准确,如将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写错等。还有最严重的是对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描述极差。3、实验与探究,第13,14,15题得分较低,第15题分析推理题的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
15、打开思维学会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解答,而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都相对薄弱,解答不准确或不简练,还有审题不清、粗心大意,导致出错较多。三、典型错误分析:1、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分类等理解模糊。2、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书写不到位。3、有关化学联系实际的问题答不好。4、审题不清。如选择题,选错的有人看成选对的,选对的有人看成选错的。实验题,要求用名称填写,而有许多同学用序号写。5、实验操作规范化、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如装置的不足之处;检查装置气密性;对改进装置不能正确认识,主要原因是对实验原理不能做到融会贯通。6、语言表达能力差。有的同学叙述不全面,反映出学生思维
16、不够严谨,表达能力差,不能做到准确表达。7、解题规范性不够。如计算题部分,解题的步骤不全,书写不规范。四、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和应用,导致答题错误。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表述不清;对物质的分类混淆不清;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的表达式等等。2、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
17、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能正确归纳出不同化学反应的相似之处;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五、今后教学的建议1、要在扎实把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让学生更加关心现实生活和生产中涉及化学知识的问题,对学生碰到的疑难点、易错点应及时给予点拔引导,帮助学生及时解决。课堂上应精讲多练,多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自觉性,不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2、答卷中反映出学生不会审题、字迹潦草、写错别字、化学式书写错误、语言表达不规范等,这说明在规范答题训练方面有缺陷,要在平时的作业训练及测试评讲中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注意科学性和规范化,以减少答题的失误,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总之,作为教师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要把化学教学作为事业而不是职业,教师要研究如何让学生爱学化学、愉快的学化学、结合生活实际的学化学、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学化学。而不是机械的背化学、学生不是做化学题的机器、不能让学生充满怨恨的学化学。加强实验探究,提高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