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必修三一轮复习总结归类提纲
高三必修三复习总结(历史组:陈峰)
文化史一般包含三类:思想类;文学艺术类、科技类
一、思想类
古代中国: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变化:从百家争鸣到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1、儒、墨、道、法的思想主张;
2、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A、形成:孔、孟、荀的儒学主张
B、成为正统思想:汉代董仲舒改造新儒学(内容、成为正统的原因)
C、发展升华:宋明理学(朱熹主张;评价宋明理学)
D、批判继承:明末清初进步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主张;时代特征)
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的觉醒
1、泰勒斯:万物生于水
2、智者学派:主张、意义。普罗塔哥拉的主张和意义
3、苏格拉底主张和意义
4、亚里斯多德的精神和对人文精神的贡献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和发展
1、14-16世纪文艺复兴:背景、内容、作品:《十日谈》
2、16世纪宗教改革:路德教派和加尔文派
3、17-18世纪启蒙运动:背景分析、主张、意义(如何发展人文精神?)
近代中国:西学东渐
1、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主张和影响
2、地主阶级洋务派: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等洋务运动(背景、内容和意义)
3、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派主张和维新变法(背景和影响)
4、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潮和辛亥革命
5、资产阶级激进派:新文化运动核心内容和意义
西学东渐的特点:
1、排斥到被迫接受到主动传播;
2、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
3、伴随列强侵略的加剧,体现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精神。
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
1、对待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关系: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吸纳优秀外来文化相结合。
2、对待传统文化态度: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与时俱进,传承和创新
3、对待外来文化:尊重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从本国国情出发,借鉴和汲取对本国有用的东西,不能照搬。
4、全球史观看:不同文明的启发和融合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掌握基本内容和历史地位《导练》P162)
孙中山的精神:1、以国家民族兴亡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2、“天下为公”,心系苍生的博大情怀;3、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4、屡败屡战、百折不挠的顽强斗志
2、毛泽东思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c、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d、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e、党建设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2)、毛泽东思想的特点:
a、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
A、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
C、指导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五计划,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取得巨大成就。
3、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地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指南,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提出的背景:
A、80年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B、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C、借鉴他国经济建设的经验
(3)核心内容: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系统的回答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
具体内容:提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理论,“三个有利于的生产力标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理论;一国两制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战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90年代,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科教兴国
4、“三个代表”思想:
(1)核心问题:党建问题
(2)具体内容:党始终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最先进的文化方向;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3 )地位:和马列主义、毛思、邓论一脉相承;是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强大理论武器;
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二、文学艺术类
古代中国的艺术:记忆各个朝代的文学艺术成就;理解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和时代背景
1、汉字起源:刻画符号(最简单的绘画)也叫“文字图画”。
2、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3、汉字的演变总趋势: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由表形到表意;由具体到抽象;由实用性到艺术性。
4、书法发展阶段:自发阶段到自觉阶段,以魏晋南北朝为界
朝代
典型作品
艺术风格
时代特征
秦汉
李斯篆体
注重写实
自发艺术
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统一
汉赋
辞藻华丽
政治统一,经济繁荣,盛世景象
魏晋
王羲之行书
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1.士人群体的形成;
2、纸墨笔砚的改进。
顾恺之《女史箴图》
凸显个性文人画
唐朝
书法:盛行楷书、草书
楷书:注重法度
草书:狂放不羁
国家一统、政治稳定、经济繁盛;书法体现出大国盛世气象
中外文化、民族间的文化交流频繁。
绘画: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
吴带当风,飘逸、注重写实和线条美
文学:唐诗(李、杜、白)
形式上工整、对仗、押韵;内容丰富;诗歌的黄金时代;风格:初唐-中唐的浪漫主义诗歌到中唐--唐末的现实主义诗歌。
宋代
宋四家书法(蔡襄、黄庭坚、苏轼、米芾)
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倡导有意无法
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科举制度发达,知识分子的壮大;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市井生活丰富多样
山水画
注重意境
《清明上河图》
描写汴京市井生活和繁荣的商业活动
宋词
长短句,句式灵活自由表达情感
明清
书法
平民化、世俗化、更富个性化
商品经济的活跃,商业市镇和市民阶层壮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批判思想的产生。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的日益繁荣。繁荣背后隐藏深刻的社会危机:封建社会衰弱,官场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山水画《松鹰图》《瞪眼鱼》
风格奇特、不拘成法、怪僻清新
民间风情画
世俗化,形象生动、充满,生活气息
小说:通俗文学《西》《水》
短篇小说:“三言”、二拍
长篇小说《红》《聊》《儒林外史》
反传统,反封建、讽刺性、批判性
中国画的特征:
(1)、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
融诗、书、画、印于一体
(2)、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3)、在启迪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塑造民族性格
2、世界文学艺术:(1)14-16世纪文学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薄伽丘的短篇小说《十日谈》;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绘画: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大卫》《摩西》;共同特点:歌颂人性的美、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2)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时期记忆: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流行古典主义音乐;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流行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后流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流行印象派绘画、音乐;20世纪流行后印象派;20世纪五六十年开始流行现代主义文学、现代派绘画和音乐。
流派
代表作品
艺术风格
时代背景
浪漫主义
拜伦《唐璜》
雪莱《西风颂》
雨果《悲惨世《界》
《巴黎圣母院》
注重表达主观感情;想象力丰富;极富感召力;表达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同情民间疾苦。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风起云涌;工业革命,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拜金主义盛行,社会矛盾尖锐;“理性王国“破灭;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
批判现实主义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司汤达《红与黑》;《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狄更斯的《双城记》等
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再现典型的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笔锋犀利,为人们提供认识社会人生的镜子。
19世纪30年代后,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拜金主义,物欲横流,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审视和批判。
印象派绘画和音乐
莫奈《日出印象》《干草堆》《鲁昂大教堂》
后印象派:梵高《向日葵》
注重光和色的交织,描绘阳光下的景物色彩的变化;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科技进步,光学理论的实践和启发;法国画家以创新姿态登上画坛。
印象派绘画的手法影响音乐创作。
德彪西的印象派音乐《牧神午后前奏曲》
强调声音的响度和音色;注重意境;以理念去创作;追求音乐中丰富的明暗层次和浓淡色彩,重气氛和情调。
现代主义文学和现代派绘画
荒诞派《等待戈多》
反传统,反理性;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用夸张怪诞的手法惊醒世人;渲染苦闷、迷茫、虚无。变态的精神创伤。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萧条,社会动荡;文学领域兴起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流派;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毕加索自画像和《坐在椅子上的女人》《格尔尼卡》等
夸张、变形、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新材料
三、古今中外的科技(影响科技的发展与否的因素一般有:经济条件、政治环境、国家政策、国际形势、思想、教育状况、中外交流或民族交流状况等)
(一)、古代中国的传统科技:领先世界。
1、四大发明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对欧洲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导练》P131
2、古代中国传统科技的领先于世界的原因:中国封建经济的繁荣(根本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保障;统一的多民族的发展;中外交流和民族间的交流频繁;交通发达等。
3、明清时期中国自然科学落后与西方的原因: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文化专制,思想受传统文化的束缚;闭关锁国阻隔了中外文化交流。
二、近代自然科学和技术革命
1、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文艺复兴推动自然科学的产生;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逐步确立。科学家的实践、创新精神。
2、主要成就: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伽利略的贡献:证实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正确性,为牛顿经典力学的诞生奠基
牛顿的经典力学(掌握标志、内容和重大意义)
3、达尔文的进化论:内容、意义
4、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的应用有何重要意义?
5、电的发明和应用:法拉第的电磁学理论到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分析影响)
三、现代的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
1、电影和电视的产生:电影艺术产生的条件、人物、发展历程。电视产生的时间、功能和影响。
2、相对论和量子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3、航天事业:苏联的加加林、美国阿波罗一号、中国的神五
4、中国的“两弹一星“和计算机技术
5、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5 /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