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7 -2020年5月29日文档仅供参考第一章 项目摘要1.1项目名称*地区农科所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 1.2建设单位*维吾尔自治区*地区农科所1.3建设地点*市文化南路12号*地区农科所1.4建设年限 - 1.5建设规模建成260亩集小麦、玉米、甜菜、向日葵、油菜、籽用瓜、红花、大豆等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新品种示范展示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综合试验基地。其中农作物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田160亩,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田100亩。1.6产品方案区域试验是品种审定推广的科学依据,它包含有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新品种展示、示范等多个过程,对来源于各科研、
2、教学、种子管理、种子企业等单位多年选育、引进的优良、抗病、丰产新品种进行统一、科学、规范的试验,客观鉴定出新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最适宜推广的区域及适宜的栽培技术方法,使新品种的生产水平远远高于当前使用品种,从而加快新品种推广应用速度,满足市场需求。1.7投资估算项目建设总投资440万元,按国家项目投资规定1:0.1比例,其中申请国家投资400万元,地方配套40万元。-试验田基本建设投资74.44万元,占总投资16.92%。-土建工程投资150万元,占总投资34.09%。-仪器设备投资30万元,占总投资6.82%。-农业机具39.25万元,占总投资8.92%。-实验数据处理设备6.4万元,占总
3、投资1.45%。-种子加工设备13.66万元,占总投资3.1%。-其它辅助工程92.25万元,占总投资20.97%。-示范推广费4万元,占总投资0.91%。-工程建设其它费用投资30万元,占总投资6.82%。共需投资:440万元。*地区农科所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资金使用分配表主要建设内容单位任务量单价(元)投资额(万元)小计中央财政 资 金地方配套 资 金合计44040040一、土建工程1100150150(一)实验室37.537.5 1.种子实验室平方米10015001515 2.土化实验室平方米60150099 3.恒温培养室平方米5015007.57.5 4.植物生理实验室平方米
4、40150063(二)考种室平方米5015007.57.5(三)挂藏室平方米10015001515(四)展示室平方米20015003030(五)农机库平方米10012001212(六)生产资料库平方米10012001212(七)种子仓库平方米30012003636二、田间工程74.4464.4410(一)土地平整与改良亩2601403.643.64(二)滴灌设施亩26080020.813.87(三)机井(含配套设施)眼11500001515(四)温室座210000020173(五)网室亩11000001010(六)防鸟网亩50100055三、仪器设备89.3189.31(一)质检、土化仪器台、
5、件493030(二)试验数据处理设备台、件86.46.4 1、台式电脑台460002.42.4 2、笔记本台21000022 3、照相机台11000011 4、摄像机台11000011(三)种子加工设备套113660013.6613.66(四)农业机具39.2539.25 1.中型拖拉机台133 33.233.2 2.播种覆膜机台180000.80.8 3.中耕施肥机台1 022 4.旋耕机台11000011 5.秸秆粉碎还田机台180000.80.8 6.油葵脱粒机台110000.10.1 7.玉米脱粒机台115000.150.15 8.打药机台11 1.21.2四、其它92.2592.25
6、(一)田间道路千米2 004020(二)围墙千米 2505040(三)防护林及隔离带米1515002.252.25五、示范推广费4000044六、工程建设其它费用3030(一)项目管理费55(二)设计、监理、招标费1313(三)可研编制费22(四)预备费10101.8运行费用本项目属于农业试验生产类,区域试验区位于*地区农科所试验基地内,试验由*地区农科所农业技术人员负责执行,区试站每年运行费用预计15万元左右,主要用于生产资料购置、水电暖、人员工资、农机具燃料及维护、交通、科研等方面。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区试站农产品收益、新品种展示示范、技术指导收入,以满足区试站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综上依靠承担
7、区域试验财政拨款及作物产出品销售完全能够使项目顺利运营,不再需要国家财政拨款。1.9效益分析1.9.1经济社会效益该项目建成后区域试验站每年可承担玉米、小麦、大豆、甜菜、油菜、油葵等农作物新品种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新品种展示、示范任务,经过有计划的对新品种定点试验,能够引进、筛选、推广优质、高产、多抗的新品种,有效提高试验质量,降低不成功试验的次数,能够为新品种的审定提供科学依据,加速农作物优良新品种的推广,防止盲目引进和任意推广新品种造成的”多、乱、杂”而给予生产带来损失,同时可实现品种区域化布局,为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品种结构调整,提高品质,增加品种类型,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的转
8、化,有利于促进辐射带动当地及北疆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维护品种选育者、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1.9.2生态效益*是个独立的农业区,在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时,一方面要研究其特殊规律,另一方面要扬长避短,从我区生态系统脆弱、植被覆盖率低,干旱风沙盐碱危害严重的特点出发,走生态农业的道路。在农业区内,要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结构和作物布局,实行宏观、微观相结合、远近期相结合、开发治理相结合、土地用养相结合,对恢复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是十分必要的。1.10 编写依据1、农业部;2、*”十一五”农业规划;3、国家种子工程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4、*地区国
9、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5、 中央一号文件。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必要性*以农业为主,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国以来历届党政都十分重视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在农村改革的带动下,*的农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连续多年夺得农业丰收。*的棉花、粮食、甜菜、油料等生产是我区的传统优势项目,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给*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面临由于新品种推广速度慢,优良品种的供应不足带来的巨大压力。而新品种区域试验、示范工作滞后,是导致新品种
10、推广应用速度慢的关键。建立农作物区域试验站可经过统一规范的试验管理,有效降低试验失败率及误差,缩短优良品种的选育审定推广速度,从而有效解决优良品种供应不足问题,进而完善我区农作物新品种创新体系,切实为农民增产增收作出贡献,推动我区良种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区域试验站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一是加强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的需要品种区域试验是指经过统一规范的要求进行试验,对新育成的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进行全面的鉴定,根据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表现,结合抗逆性鉴定和品质结果,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是评价品种的科学依据,也是品种审定推广品种科学布局的重要依据。当前,区域试验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农业管理部门的
11、重视,试验质量较以往也有了很大提高。但依然存在试验点试验田不固定,部分试验人员不固定,试验管理水平不一致,达不到试验要求,影响试验质量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建设高标准的区域试验站,培养一批试验科技人员,确保区域试验统一化规范化。 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摆在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农产品由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现在*农作物主栽品种在品质上已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并有下滑的趋势,急需引进、筛选鉴定适合当地推广的名优新品种,以满足市场需要。三是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速度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和育种手段的提高,特别是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要求农作物品种的生命周期
12、缩短,品种更新换代加速。而任何一种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必须经过严格的区域试验,而高标准、统一规范的区域试验站建成后将减少试验失败率及误差,大大缩短优良品种的选育审定推广速度,从而效解决优良品种供应不足问题,满足市场对良种的需求。2.2可行性2.2.1*的农作物种植区域划分为南疆、北疆、东疆,其中北疆是重要的粮油糖等经济作物种植区。其天山以北的昌吉沿线是北疆种植经济作物的高产区,棉花、油料、玉米、小麦、甜菜等均有大面积种植。当前*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迅速,这几年已经成为北疆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区,在品种选育、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有效经验,是自治区”粮食、棉花、油料、甜菜”
13、重要生产基地。地区农科所多年来承担国家、自治区的农作物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示范试验,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充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该项目实施后不但能够促进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改进区域试验站生产条件,而且能够辐射带动整个北疆地区的粮、油、糖生产,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进一步增加农牧民收入水平以及巩固*稳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2.2.2建设地点为*地区农科所,该建设地点的水土、光热资源丰富,现有土地1200亩,耕地1000余亩,有足够的土地承担多组别,多类型的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具有北疆农作物种植的代表性和辐射性。2.2.3项目承担单位*地区农科所具备区试站建设管理的技
14、术能力。*地区农科所现有农业科技人员36人,其中农业推广研究员1人,高级农艺师3人,农艺师11人,助理农艺师18人,农业技术员3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搭配合理。该建设单位长期从事本地区的农业生产的指导、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等工作。*地区农科所取得各类获奖农业科技成果20多项,其中科技奖励成果14项。而且,大部分科技成果很快得到转化应用。共推广新品种60多个,其中优质高产多抗品种46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各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在全区广泛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当前,农科所已建立”*盆地科技示范园”、”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小
15、麦育种家*基地”、”设施农业实训基地”,重点开展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开发。一大批成熟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开始实现产业化,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和技术换代,一批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成功,实现了主要农作物品种5年全面更新换代一次的目标,促进了我区粮油等农产品的全面增产,结束了农产品长期短缺的状况,丰富了优质农产品的市场供给。当前,科技进步对我区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0%。已完成了优质红花、硬粒小麦、双低油菜、地膜甜菜、优质新技术创新项目36项,其中省部级协作项目21项,地市级项目7项,与企业合作项目8项,由本所参与完成的协作项目有5项获自治区农业厅工作奖,有1项获国家科委扶贫办工作奖,有15项获地
16、区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有3项获国家农业部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有5项分获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至四等奖,有7项获地区级科技进步奖,有3项成果已予以登记。几年来撰写试验总结200余份,并在地区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这些试验总结和论文不但使*地区农科所的科研工作与当地农业生产紧密的结合起来,指导了农业生产,服务于农民,还有力地促进了地区农业生产的较快发展。2.2.4该项目得到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为了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当地政府农业部门专门成立了以地区农业局局长为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地区农科所所长李金福担任,具体负责落实项目实施所需要
17、的土地,环境保护部门评估,项目建设审批等。第三章 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3.1 建设单位的名称、性质及法人代表情况*地区农科所,是财政全额拨款的副县级农业事业单位,也是地区级科研单位。法人代表李金福,男,42岁,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程度,长期工作在农业第一线,具有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管理水平。3.2 单位发展简介、主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地区农科所是在1956年自治区组建的地区级*科研基点组基础上于1959年初正式成立的。1985年后组建成*地区农业科技开发中心,1990年又恢复为*地区农科所。农科所是一个以农业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技术创新实体,农科所下设科研科、园艺科、生产推广
18、科和办公室四个科室。主要承担国家、自治区的小麦、玉米、豆类、油料、甜菜、甜高粱、牧草、林果类等作物新品种的引种鉴定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栽培技术研究及杂交育种等工作。3.2.1、开展各种农作物(冬春小麦、玉米、油葵、甜菜、大豆、油菜、红花、食葵、高粱等)区内外新品种的引种鉴定、区域试验、生产示范试验工作、开展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3.2.2、开展各种农作物(冬春小麦、玉米、油葵、甜菜、大豆、油菜、红花、食葵、高粱等)高产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栽培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3.2.3、开展新型肥料的引进及使用技术的试验研究和推广工作。3.
19、2.4、开展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新技术的试验研究。3.2.5、开展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农药新剂型的引进试验研究及示范推广工作。3.2.6、开展园艺试验及繁育生产工作,负责苗木、蔬菜新品种的引进、筛选、试验示范工作,建立优质苗木材料圃、采穗圃、示范圃、育苗圃;做好优质苗木快繁工作和开发工作。3.2.7、开展各种农作物新品种的生产示范、高产开发、良种繁育及推广工作,建立新品种繁育基地;积极建设科技示范基地。3.2.8、承担地区农业局、科技局下达的各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试验研究及示范推广工作。3.2.9、承担国家及自治区农业应用开发研究协作攻关科研项目。3.2.10、开展科技咨询、
20、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工作。地区农科所先后培育了农作物新品种7个、新品系4个,品种有冬小麦塔农一号、塔农二号、塔农三号、塔农四号;玉米塔玉一号、塔玉三号;向日葵塔农101;品系有冬小麦253、161、7225、7615,其中7225加工的面粉曾被第十一届亚运会指定为专用面粉。合作选育出酸梅塔酸1号、塔酸4号、新籽瓜5号、裕红1号、石冬九号等新品种。培育的品种获地区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项;协作项目获地区级以上科技进步奖9项,自治区级工作奖7项,4项被自治区专家审定为自治区科学技术成果;筛选出适宜*盆地种植的农作物品种20余个;在地区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有多篇获优秀论文特、一、二、三等奖。为
21、*地区农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并培养了一批优秀农业科技人才。3.3 人员及其构成及承担本项目主要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与业绩地区农科所现有人员编制65名,在职职工61人,各类科技人员36人,其中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1人,高级农艺师3人,农艺师11人,助理农艺师18人,农业技术员3人,技术力量雄厚,高中初级搭配合理。全所共有汉、维、哈等六个民族,各族职工团结互助,和睦相处,亲如手足。3.4 主要技术成果与转化能力、或专利技术及其获奖情况地区农科所取得各类获奖农业科技成果20多项,其中科技奖励成果14项。而且,大部分科技成果很快得到转化应用。共推广新品种60多个,其中优质高产多抗品种46个,主要农作物
22、良种覆盖率达到95%。各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在全区广泛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当前,农科所已建立”*盆地科技示范园”、”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小麦育种家*基地”、”设施农业实训基地”,重点开展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开发。一大批成熟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开始实现产业化,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和技术换代,一批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成功,实现了主要农作物品种5年全面更新换代一次的目标,促进了我区粮油等农产品的全面增产,结束了农产品长期短缺的状况,丰富了优质农产品的市场供给。当前,科技进步对我区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0%。每年完成优质红花、硬粒小麦、双
23、低油菜、地膜甜菜、优质新技术创新项目36项,其中省部级协作项目21项,地市级项目7项,与企业合作项目8项,由本所参与完成的协作项目有5项获自治区农业厅工作奖,有1项获国家科委扶贫办工作奖,有15项获地区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有3项获国家农业部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有5项分获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至四等奖,有7项获地区级科技进步奖,有3项成果已予以登记。几年来撰写试验总结200余份,并在地区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这些试验总结和论文不但使*地区农科所的科研工作与当地农业生产紧密的结合起来,指导了农业生产,服务于农民,还有力地促进了地区农业生产的较快发展。与自治区农科院农垦科学院协作
24、项目多个,主持单位分别获自治区与有关地市科技进步奖多个。每年全所撰写、试验研究总结数十个,农业技术推广与科普宣传文章十余篇其中许多篇获各种优秀论文特等一等二等奖,经过这些文章的发表宣传及时给基层的技术人员和农民给予了帮助和指导。在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方面,本所经过引种鉴定,共筛选出适宜*盆地推广种植的农作物20个,其中甜菜3个,双低油菜新品种5个,红花新品种2个,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4个,玉米新品种3个,油葵3个,制定了甜菜、油菜、红花、优质小麦等作物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获得成果登记多项,其中”油料作物原原种基地建设及新品种推广”、”*塔额盆地粮食低产区的高产开发”项目,已被审定为自治区级
25、科学技术成果。冬小麦”石冬九号”选育项目,已被审定为*农垦科学院科技成果。从 起,在农业局直接领导和关心下,依托自治区农科院强大的科技实力,积极开展了酸梅育苗嫁接,油葵、玉米杂交制种,及全国全疆各种作物的区域试验、生产示范试验和良繁,使农科所走上了试验研究、高产示范试种推广、各作物制种繁殖三结合的道路。技术依托单位小麦育种家*基地隶属*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该所在小麦育种和栽培研究水平位于*前列。自”八五”以来,承担国家和*维吾尔自治区等各类研究、示范推广和开发项目50多项,培育和引进农作物新品种20多个,开发农副深加工产品10多个。选育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冬18号”是我区审定的第1个高产强
26、筋力冬小麦品种,1998年获第十一届全国创造展览会银牌奖。选育和引进的新冬18号、新冬20号、冀麦30、Y20、罗布林等品种,当前占全疆小麦总播种面积的30%以上,取得极其显著的社会效益,为*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和产量与品质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 万亩以上,获*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国家丰收计划二等奖一项,净增社会经济效益15亿元以上。研究所累计创收500万元以上。3.5 现有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情况*地区农科所位于*市南郊,占地面积1200余亩,耕作土地近1000余亩。现已建成八大区共十块条田,四周有防护林带,有两眼配套的机井分别位于东西方两个位置,
27、涵盖了全部耕地,能及时有效地保证全部土地的试验生产用水;田间主渠道全部是防渗渠道,配备有推土机耕、平整、播种、田管等田间机械作业的各种配套农业机具。技术依托单位小麦育种家*基地是*第一个小麦育种家基地。基地以三圃田、育种家种子、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与展示为突破口,从种子源头抓起。 - ,基地共种植12个冬春小麦品种穗行圃270亩,繁育小麦原原种75.6吨;新品种展示、原种繁育840亩,生产原种近220吨。每年可保证1200亩地的扩繁原种用种, 5500亩的扩繁原原种用种;可为来年全地区15万亩地提供原原种。主要承担国家、自治区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国家和自治区小麦新品种(系)区域试验、生产试
28、验、新品种选育试验29项,引进鉴定冬春小麦新品种(系)460个,其中冬小麦新品种(系)221个,春小麦新品种(系)239个。3.6 资产与财务状况地区农科所 年末总资产206.98万元,其中:流动资产134.59万元,固定资产总额72.38万元,负债122.44万元,净资产84.54万元。第四章 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4.1发展现状及前景*作为农业大省(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水、土、光、热资源极为丰富。粮、棉、油料、糖在*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其商品需求量很大。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食物结构、饮食习惯发生了一定变化,需求已从吃饱向吃好转变,对食品的品
29、质、种类、营养的需求增长渐快,对于小麦、玉米品种的需求从种类,质量,数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油料、棉花也从过去单一品种类型向多元类型发展,例如油葵、油菜、红花需求不断增加。近两年来,国家对*粮食、棉花、油料生产越来越重视,优质新品种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 自治区地方小麦种植面积860万亩, 增加到900万亩,增加了40万亩,良种需求量从17400万公斤上升至18000万公斤。全区小麦良种实际使用量也从不足5400万公斤,上升到6000万公斤以上,供种率提高了10%左右,新品种使用率比往年明显提高。但以粮代种现象仍十分普遍,严重影响了小麦生产效益的提高。 全区地方油料种植面积15
30、4万亩, 到160万亩,增加了6万亩,良种需求量从190万公斤上升至200万公斤, 全区地方甜菜种植面积70万亩, 到100万亩,增加了30万亩,良种需求量从48万公斤上升至90万公斤,供种率达到90%以上。但随着生产条件和市场供需状况的不断变化,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自治区粮、油、糖品种仍显现出缺乏竞争优势。特别是油料和甜菜,国内品种亩产油量和产糖量较低,抗逆性不突出,当前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栽品种多为国外进口品种,自育品种很少。针对自治区粮食、油料、糖生产现状,要切实解决良种供应问题,就必须加大科技支持力度,坚持按生态优势布局,快捷、科学、准确的筛选出新品种,提高新品种的转化能力。4
31、.2现有生产能力调查与分析当前自治区地方小麦每年播种面积850万亩左右,需良种17500万公斤左右,实际小麦良种生产面积为20万亩,生产种子6000万公斤,其中,冬小麦种子田18万亩,生产良种5400万公斤,春麦种子田3万亩,生产良种900万公斤。油料每年播种面积150万亩左右,需良种140万公斤左右,实际油料良种生产面积为10多万亩,生产种子100多万公斤。甜菜每年播种面积100万亩左右,需良种80万公斤左右,实际甜菜良种生产面积为6多万亩,生产种子60多万公斤。而全区每年可经过试验审定的各类农作物品种达60-70个,其中:小麦、玉米20-25个,油料8-10个,甜菜4-5个。*地区每年播种
32、面积在600万亩左右, *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5.38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68万亩,总产62万吨,商品量52万吨,农民人均贡献商品粮1.13吨。玉米80.9万亩,水稻1.2万亩,棉花播种面积122.06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9.36万亩油菜籽24.38万亩,油葵26.95万亩,红花17.76万亩,甜菜5.99万亩,蔬菜8万亩,其它农作物131.98万亩(其中:打瓜82.58万亩,加工番茄19.44万亩)。地区农科所每年承担区域试验30余个。区试站建成后,试验组别将增加一倍,试验能力增加后每年可经过试验审定的各类农作物品种数也可增加一倍。一个玉米新品种审定按规定最大种植面积为3000平方
33、米计算,亩产玉米种400公斤左右,第一年的繁育能力为 公斤左右,两年就可较大面积的推广。油料、小麦繁育能力更快,很快就能满足市场需求。4.3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 经对近五年新品种利用情况统计表明,近年来新品种的使用率达10%以上。例如: 经过审定的冬小麦品种新冬22号当前推广面积达49.55万亩, 经过审定的春小麦品种新春11号当前推广面积达36.8万亩, 经过审定的春小麦品种新春12号推广面积达14.53万亩。 经过审定的玉米品种东单7号推广面积达46.42万亩, 经过审定的玉米品种登海1号推广面积达20.57万亩。 审定的郑单958推广面积达56.57万亩。 审定的新玉26号推广面积达34万
34、亩。 经过审定的油葵kws303305面积达50.47万亩. 经过审定的甜菜kws9103、kws5075面积达40.74万亩, 经过审定的kws2409面积达20多万亩。这些品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都有较大优势,平均增产幅度达10%以上,很快大面推广,成为*主栽品种,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根据当前全区小麦、玉米、油料、甜菜种植面积和良种需求数量,以及农民对新品种接受能力和新品种推广的情况看,建立高标准,高水平,大规模的区域试验站,增加试验品种数量,提高试验水平,加快新品种转化速度,对*农业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第五章 项目地点选择分析5.1 选址原则与要求项目建设
35、地点,选择在交通极为便利,农作物种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的区域,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设施、技术与管理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好,地点相对稳定;水、电、路、通讯极为便利,有利良种的收获、运输等。5.2 项目建设总用地规模项目建设总用地260。5.3 拟选建设地点的地理位置项目土建工程选择在交通极为便利的*市文化南路12号农科所院内。项目区位于东经84418341,北纬46214714,东连额敏县,南靠裕民县,西接农九师,北连哈萨克斯坦。5.4 所选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条件(一)项目区自然环境条件1、气候资源条件*地区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平均日照时数2950小时,日照率66%。全年1
36、0的有效积温约为3220-3525,平均无霜期162天。*市全年日照时数2950小时,年辐射量达136.6千卡/厘米2,年日照率66%,年平均气温5.9,极端最高气温为38.3,极端最低气温为-34.5,年平均10的有效积温在2520-2700,无霜期131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289.33mm。2、土地资源条件*市总面积为435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0余万亩。项目实施点耕作土壤主要是棕钙土、栗钙土和潮土,有机质含量1.5%2.5%,碱解氮4060ppm,速效磷58ppm,有效钾200ppm以上,土层深厚肥沃,适合各种农作物的种植。3、水资源条件*地区境内有65条主要河流和144条泉水洪
37、沟,地表水资源量为69.2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46.4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降水量321.20亿立方米,总水资源量为75.50亿立方米。泉水和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市可利用的地面水、地下水资源为7.036亿方,有季节性山水河流14条,其中:地方使用11条河流,年径流量2.95亿方。全市地下水总储量3.85亿立方,其中:动储量2.77亿立方,静储量1.13亿立方。现有蓄水量3900万方的喀浪古尔水库一座,年调节水量达8600万亩,可满足22万亩25万亩农作物灌水需求,另有1570眼机井,可灌溉41.7万亩耕地。4、农业机械条件农业机械化程度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3.2万千瓦,大中型农用拖拉
38、机2760台,小型拖拉机5304台,大中型配套农经局12517台套,联合收割机179台,实现了98的机耕、98机播、93机收。农田林网化建设 已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林网化的建成,为初步建成优质小麦良种繁育绿色屏障奠定了基础。电网改造 经过近几年电网改造,90%以上村队实现了村村通电,户户有电灯。农林道路建设 基本实现了乡村道路黑油化、田间道路沙石化。道路的畅通为农产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项目建设单位的主干道路基本黑油化、田间道路沙石化。(二)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 末*地区人口总数94.3万元,少数民族43.01万元,占总人口的44.74%、54.39%。实现农
39、业增加值58.93亿元,增长18.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896元,增长14.76%,增加887元。 末*市总人口16.72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39万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4.59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2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735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77亿元。综上所述,所选择的项目建设点总之,项目区水利、交通、能源、电力、道路、通讯等方面的基础条件均较好,劳动力充分,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较高、经验丰富,项目建设单位经济实力较强,建设条件优越。5.5 建设地点主要资源、基础设施条件的供需平衡测算近年来,*市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为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
40、结构调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市范围内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已建立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为龙头、乡镇站为纽带、村级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农业技术服务网络。市乡、乡村道路网络已经形成,市乡、乡村通路率达到100%。市乡道路约80%的路面实现柏油化。乡村道路约50%的路面实现柏油化;随着全疆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实施,经过多年的农村电网改造,乡村通电率达90%以上,用电保证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0万千瓦,农田作业中的犁、耕、耙、播和作物收割,农业运输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操作,综合机械化率达95%以上;全市已建成覆盖全县全部乡(场)镇政府所在地、大部分村队,纵横贯通,具有多
41、种通讯手段和服务功能的现代化通讯网络。5.6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5.6.1、政策环境优势*地区素有*”粮仓、油库、肉缸”之称,也是自治区小麦、打瓜、油料、甜菜的生产大区。现有四个国家级、自治区级商品粮基地为自治区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地委行署为支持区域试验等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工作,加大了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5.6.2、资源优势项目区是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是北疆光热资源最为丰富和无霜期较长的区域之一。灌溉水资源丰富,土层深厚肥沃,适合各种农作物的种植。5.6.3、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开发能力*是国家级的商品粮基地,为自治区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范围内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已建立起
42、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为龙头、乡镇站为纽带、村级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农业技术服务网络。当前,随着国家良种补贴等优惠政策的出台,*地区政府对各种农作物生产高度重视,以及*第一个小麦育种家基地的建成,为本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提供了各方面的保障。第六章 生产工艺技术方案分析6.1品种来源品种来源于各科研、教学、种子管理、种子企业等单位多年选育、引进的优良、抗病、丰产新品种。经过试验客观鉴定出新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最适宜推广的区域及适宜的栽培技术方法,使新品种的生产水平远远高于当前使用品种。6.2技术方案一个新品种的诞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新品种展示、示范等多个过程,由不同生
43、态区、承试单位、鉴定单位和管理单位的多层次和多类别交织形成的网络。区域试验主要针对不同的品种类型及熟组,制定各个试验环节的目的、要求、方案和实施方法,并统一安排管理,确保试验的准确性、科学性。6.2.1预备试验是为正式试验做准备的试验。由于参试品种比较多、区域试验容量有限或其它条件限制不能全部参加区域试验,设置预备试验,以示公平。预备试验是进行区域试验前有效的、大范围、多品种地筛选或选拔参试品种的手段,属于初级试验层次,同时确定将来参加区域试验品种的试验组别和适应区域。6.2.2区域试验是品种的核心试验,其基本上可确定品种的利用价值、利用范围和利用程度。试验一般采取随机区组设计,3-4次重复,
44、面积在15-25平方米之间,为了确定不同年份之间的可能差异情况,往往需要2-3年。6.2.3生产试验是将区域试验筛选出来的优良品种或具有苗头的优良品种在进行第二年区试的同时,按排到大田生产条件下检验品种的表现,来确定品种的利用前景,面积在300平方米-3000平方米。6.2.4品种审定是对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表现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的品种作综合评价。6.2.5品种展示、示范是为了加快新品种推广,对选出或有可能选出的优良品种进行有组织的多点次、大范围的验证性试验,主要是宣传和推广品种,让更多的人了解新品种。6.3工艺流程图预备试验检 测 区域试验 生产试验 品种审定示范、展示 推广应
45、用第七章 项目建设目标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提供的结果,是全区农作物品种布局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的主要依据。抓种植业首先要抓种子,抓种子应先抓品种,特别要抓有苗头的优良品种,而苗头品种是依据各级区域试验网络按严格的科学试验程序筛选出来的。农业夺丰收,种子要先行。搞好区域试验关系到自治区农业生产尽快应用优良新品种的大问题,必须足够重视。7.1项目建设目标本项目是利用现有的设施、设备、田间试验条件,经过项目的建设,在中国最大的省区-*,建成一个设施齐全,设备一流,环境优美,高标准,上档次,上规模的农作物区域试验站,为*乃至全国农作物新品种的转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7.2项目建设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