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pdf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662652 上传时间:2024-10-08 格式:PDF 页数:139 大小:37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2016 年三年级一班上学期数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时分秒单元教学内容:教材第 28 页的内容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 1 分=60 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单元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

2、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 1 分=60 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单元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单元课时安排:约 5 课时。第一课时:秒的认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第五册 P2-3教学目标: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 1 分=60 秒。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 1秒及 1 分(60 秒)的时间观念。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知道 1 分=60 秒。教学难点:建立 1 秒及 1 分(60 秒)的时间观念。教具准备:

3、多媒体课件、时钟学具准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师: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刚才,象我们进行倒计时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二、新授(一)认识钟面上的秒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2、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反馈:时钟有 3 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秒针走 1 小格是 1 秒。走 1 大格就是 5 秒。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

4、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3、体验 1 秒钟师:1 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 1 秒。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 1 秒,数一个数也是用 1 秒。1 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 1 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 1 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 1 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 1 分、每1

5、秒。4、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 12 走到数字 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 6 走到 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5、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 10 秒?(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 12 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 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学生反馈。小结:秒针走 1 圈,就是 60 秒,这时分针走 1 小格,也就是 1 分钟,所以 1 分=60 秒。(三)练习:体验 1 分钟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 1 分钟的长短。2、师:1 分钟能做什么呢?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

6、做口算、摸脉搏体验 1 分钟实际的长短。3、让学生举例,说说 1 分钟可以做什么事。(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三、巩固练习1、做练习一:补充: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 40()。小明跑100 米要用 19()。2、跑步比赛: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 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3、活动: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相

7、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四、布置作业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如练习一第 3 题)秒的认识1 时=60 分 1 分=60 秒教学反思: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在教学中,我通过七个环节:认识秒针和 1 秒、体验 1 秒的长短、1 秒的价值、教学 1 分=60 秒、体验 1 分的长短、小结。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感知,激励学生再课堂上认真思考,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个性,学生通过观察,经历了认识角的过程。第二课时时间的计算一、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

8、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 1:2 时=()分教师:1 时等于?(学生答)那 2 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3)反馈:a、60+60=120 分 b、2 时就是 2 个 60 分,即 602=120分(4)教师小结。2、让学生做 P4 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1 和补充题:3 时=()分 2 分=()秒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3、教学例 2:(1)教师投影例 2 的情境图,要求学生说图意:小明 7 时 30 分离家,7 时 45 分到校。(2)师

9、: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a、分针从 6 走到 9。走了 3 大格,是 15 分钟。b、4530=15,是 15 分钟。4、小结(略)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三、巩固练习:1、完成 P5“做一做”,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2、填空:(1)50 分比 1 时少()分,1 时比 45 分多()分。(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 1 时。3、竞赛:3 时至 3 时 45 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10、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 9 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 40 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五、布置作业:1、完成教材练习一第 2、3、4 题。时间的计算例 1:2 时=(120)分 60+60=120 例 2:3 个大格是 15 分。45-30=15,是 15 分。教学反思:在让学生理解时与分、分与秒的关系时,又用媒体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分针走 1 小格,秒针走一圈,从而揭示时与分、分与秒的内在联系。为进行时间的换算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打下基础。这

11、节课自始至终都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第三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练习一相关题目。教学目标: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重点:充分体验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间单位间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过程:1.第 2 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第 3 题,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收集类似的信息3.第 4、5 题

12、,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4.第 6 题,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5.第 7 题,事先让学生找几个自己感兴趣的节目,想办法把它们开始和结束的时刻都记录下来。6.第 8 题。利用学生的作息表进行时间的综合应用。单元完成,集体订正。第(1)、(2)小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3)小题跟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第(4)小题提出问题并解答。第 9 题。联系自己的作息时间填一下,然后汇报讨论,看看谁填得更合理,教育学生合理地安排生活。第 10 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操场上实际测一测 50

13、 米跑的成绩,使学生知道一般在短跑中运用比秒更小的单位,只要学生能通过时间的比较知道谁比谁跑得更快就可以了,至于这个单位是 60 进制之类的知识,不要求学生掌握。二、补充题目。1、1 分=()秒 4 时=()分 5 分=()秒 9 分9 秒 36 分2 时 150 秒2 分 400 分4 时 10 分1 时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 2:05 开始,到 2:50 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3、你会提问题让同学们算经过的时间吗?三、课后作业一、填一填。(1)、有些钟表上有()跟针,走得最快的是()针,秒针走 1 大格是()秒,走 1小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钟。(2)、分针走大格,

14、秒针正好走()圈。(3)、你 1 分钟能()。(4)、8 时=()分 5 分=()秒时间的计算的练习课教学反思: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深刻地感受秒这一时间单位应用的广泛性。练习中,我加入了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实际是综合考察了学生对时间单位的应用能力。第四课时:填一填 说一说教学内容:P6 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巩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养成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15、教学重点:巩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难点:解决与时间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制作作息时间表1、师:说一说什么时候上早仔自习,什么时候出早操,什么时候上第一节课?像这样比较固定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就可成为作息时间。2、出示课程表的结构:学生回忆自己每天要做哪些固定的事情,一般在什么时候做3、仿照课程表的设计思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作息时间表。4、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比较,看看别人的作息时间表中有哪些比自己合理的地方。(如是不是自己睡觉太晚了,起床太晚了,是不是有很多时间白白浪费了等等)5、学生进一步休整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16、你们都会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了,但严格地遵守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更为重要。希望你们能督促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合理、有效地安排和利用时间。二、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完成某些共同事件所需的时间。1、统计小组成员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列出统计表后,对表中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如有的同学用的时间少很少,而有的同学花很长时间,原因是什么?请作业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介绍一下经验。2、统计每位同学的睡眠时间。并说一说计算睡眠时间的方法。根据统计结果看看谁的睡眠时间最长,谁的最短,大家的睡眠时间是否够。请大家课后想办法去查一查。3、统计同学们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看电视、看书的时间。小结:一寸光阴一寸金

17、,请你们生活中要合理地安排学习、锻炼、娱乐、休息的时间。三、巩固练习。练习一第 8、9、10 题。填一填,说一说教学反思: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第五课时:整理和复习时、分、秒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2、通过对时、分、秒

18、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3、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教学重点:对各知识点的知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难点:通过对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教学过程: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激趣:你们知道奥运会是什么时候吗?还有几天呢?可把他累坏了,大家愿不愿意帮老师算一下呢?不过在帮之前,他想先了解一下同学们第五单元都学了哪些知识?师:四人小组讨论,交流。(1)小组交流(2)汇报:展示学生所写的,并引导说板书:师:第五单元学了哪些知识呢?(板书: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师:时分秒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呢?知识结构网络:秒

19、的认识时间的计算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1 分=60 秒 1 时=60 分时间的应用(比较大小及解决应 用题)师:你能用你所学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吗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1、在()里填上“”“”或”“=”9 分()90 秒 3 时()100 分 5 时()500 分 150 秒()2 分结合学生的回答,师讲解。2、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1)一节课的时间是 35()(2)看一场电影要 2()(3)小明跑 100 米要用 16()(4)工人叔叔每天要工作 8()(5)张勤洗两块手帕要用 10()(6)李勇做 50 道口算题要用 5()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

20、2 分)1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60 秒()2时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12 小时()3妈妈上午 7:30 上班,11:30 下班,她上午工作了 4 小时()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 2 分)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A1 分钟 B5 分钟 C1 小时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A1 秒 B1 分 C1 小时3小红 1 分钟写 5 个字,6 分钟可以写()个字A6 B。5 C 30 三、解决问题1、广播电台播讲小说的时间是在下午 4:00 到 4:30,播讲了()分钟2、从上海乘火车到无锡需要 2 小时,火车上午 9 时从上海站开出,上午()时到无锡

21、四、小结质疑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谁再来说说刚才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第五单元整理复习教学反思:课堂上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几个人。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到的,我决不设计包办代替。努力设计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地思维。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22、的,是对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巩固与提高。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与计算起了铺垫的作用。本单元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算法的多样化。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单元教学重、难点:1.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单元

23、课时安排:约 6 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1 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1 课时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 课时加、减法的估算 1 课时几百几十的加、减综合练习 1 课时整理和复习1 课时第 1 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9、10 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

24、数。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二、探究新知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1)观察教材第 9 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 35 人,二班 34 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 35+34 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

25、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 34 可以看成30+4,先算 35+30=65,再算 65+4=69。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生 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 35,把 35 看成30+5,先算 30+34=64,再算64+5=69。生 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 看成 30+4,35 看成 30+5,先算30+30=60,4+5=9,再算 60+9=69。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2)列式计

26、算:39+44 (3)学生尝试计算 39+44,并说说算法。(4)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师: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三、巩固练习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54+21=15+55=61+39=35+66=23+28=32+46=53+36=37+54=15+65=18+26=41+56=13+29=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 39 元,

27、买一个天线宝宝 75 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四、课堂小结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教学反思:这节课学生掌握的不错,课堂上积极发言,练习题做对的机率很高,只有少部分的人由于马虎写错。第 2 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1 页及练习二 6、7 题。教学目标:1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2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3增强学生讲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4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减两位

28、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口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口算。26+41=19+41=56+28=83+12=75+11=75+21=67+21=72+15=45+24=58+42=57+17=48+37=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35-20=35-2=36-8=二、探究新知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谈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 11 页的例 2内容,说一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专线大巴票价:48 元,普通快客票价:65 元,动车票价:54 元)提问: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

29、多少元?2尝试解决,探究算法。(1)两位数的不退位减。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生:用减法计算,列式 65-34.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是一位数,应该怎么计算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生 1:先算 65-50=15,再算 15-4=11。生 2:也可以先算 65-4=61,再算 61-50=11。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减数 54 分成 50 和 4 两部分,然后从被减数 65 中先后去掉 50 和 4,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2)两位

30、数的退位减。师: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呢?生:列式 65-48 师:请根据刚刚的口算经验,尝试算一算 65-48 是多少,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然后尝试填写下列():先算 65-()=()再算()()=()生:把 48 拆分成 40 和 8 两部分,从 65 里分别去掉 40和 8。可以先算 65-40=25,然后再算 25-8=17,也可以先算 65-8=57,然后再算 57-40=17。学生根据讨论填空。(3)比较算式。师:观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不同点:前者不退位,计算时直接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后者退位,计算时不能直接减。三、巩

31、固练习1完成“练习二”第 6 题。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2完成“练习二”第 7 题。(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后填空。(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3接力赛。老师给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字,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一个运算符号和一个数字,第一个同学把数字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根据第一个同学的数进行计算,然后告诉下一个同学结果,以此类推完成接力赛。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讲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一般把减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从被减数里依次减去整十数和一位数。教学反思:该节课由于之前学习了加法,所以更利于减法的学习,学生上课积极,掌握程度较好。第 3 课时几百几

32、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4 页及练习三第 1、2、3 题。教学目标: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笔算方法。2培养学生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能力。教学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口算。53+6=85-5=67+9=72-6=20+40+3000=900-700+80=300+20+60=80-60+200=100+400+50=900-300-200=2口答。(1)6 个百和 7 个十组成的

33、数是多少?67 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2)540 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540 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3拆数游戏。(1)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360 480 520 790 210(2)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720 270 450 840 910 二、探究新知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1)出示教材例 3 的第(1)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2)列式计算:380+550 (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算法 1:38+55=93,所以 380+550=930。算法 2:300+500=800 80+50=130 800+100+30=930

34、 算法 3:因为 38 个十加 55 个十等于 93 个十,所以 380+550=930。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计算方法,很厉害,实际上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计算之外,还有一种笔算的方法,可以更加简便地计算出结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师板书笔算竖式:百 十 个3 8 0 +5 5 0 9 3 0 在竖式计算加法时各数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一。提问:A.竖式中的十位为什么写 3 呢?B.为什么百位上不是 8?(百位上 3+5=8,还要加上从十位进上来的 1,所以是 9注意:为了不遗漏加上满十进上来的一,通常情况下会在相应的数位上标上一个小一点的“1”,如十位相加为 13,十位上写 3

35、,向百位进一,在百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 1,百位相加为8,再加上进上来的 1,百位写 9。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1)出示教材例 3 的第(2)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2)列式:550-380 (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算法 1:55-38=17,所以 550380=170。算法 2:55 个十减 38 个十等于 17 个十。师:同样的,这样的问题除了口算外还可以列竖式进行计算。师板书笔算竖式:百 十 个 5 5 0 -3 8 0 1 7 0 师介绍,竖式计算减法,从个位减起,遇到不够减的从上一位退一当十继续减。如 550-380,个位相减为 0,十

36、位不够减,从百位上借1,则十位上多了 10 个十,加上原来的 5 个十,是 15 个十,减去 8个十,十位上为 7,同时百位上退 1 后剩下 4,减 3,为 1。追问:为什么百位上是 1?注意:为了不遗漏从某数位上推掉的 1,通常会在此数位上写上一个退位点。3总结算法。小结:用竖式计算加法时,需要注意相同数位必须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 1,算到这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上来的“1”。竖式计算减法时,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上一位借一当十,合起来再减。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三”第 1 题。请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2完成“练习三”第 2 题。(1)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2)教师指名回答,

37、说说怎么想的。3完成“练习三”第 3 题。小组内以开火车的方式说答案,看谁说的又快又准。4完成“练习三”第 4 题。先说说解题思路,然后指名回答。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在笔算加减法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学反思:因为有了前面学习笔算加减法的基础,所以在新课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进行计算,总结出笔算加减法时就注意的问题。教学进行得非常顺利,巩固练习的正确率也比较高。第 4 课时估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5 页及练习三的第 6、8 题。教学目标: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

38、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填空。(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 1021 人,约是()人。(2)小明家到学生有 492 米,约是()米。(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 1095 元,约是()元。(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 702 本,约是()本。小结:这种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1)小红想买一支 5 元的钢笔,一个 4 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2

39、)一盆花 25 朵,一盆花 33 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多媒体出示图片)总结: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和数量还进行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板书:估算)二、探究新知。1阅读与理解。提问:观察教材第 15 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思考。(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2)怎么才能使电影院里坐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2分析与解答。师: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生: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师: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 221+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师明确要向

40、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除了计算出 221+239 的准确值外,还可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生 1:221 大于 200,239 也大于 200,221+239 一定大于 40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 441。生 2:这样的估算差距有点的,可以把 221 看成 220,239 看成230,221 大于 220,239 大于 230,220+230=450,221+239 一定大于450,450 比 441,坐不下。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估算时,采取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同。这两种方法都是估算,但是第二种方法更加合理,如果电影院的座位数时 390

41、 个,那么刚刚提到的估算哪个更好呢?(学生 1的方法)所以,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多观察,然后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3回顾与反思。(1)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你的估算合理吗?(2)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 196 名和 226 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三”第 6 题。先让学生估算出写在鱼身上的得数,再填一填将鱼分别写在相应的框里,然后在小组中交流。2完成“练习三”第 8 题。要求学生观察题目,弄清楚题目要求,再按要求进行估算,把结果写在教材上,然后相互交流。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教学反思:对于估算这节课,学生掌握的程度不是

42、很好,分不清楚到底是估到整十还是整百。第 5 课时几百几十的加、减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 17、18 页的练习三。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以及相应的估算。2使学生更加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只要合理就行,要与实际情况相符。3渗透培养学生将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以及相应的估算。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准备:1.相关练习题的情景图、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式、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1.先估一估,再笔算下面各题。530+280=940-370=450+160=720-250=(1)指名估算并说

43、说估算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这些数看作整百数进行估算比较简便。(2)找 3 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3)集体交流,订正时强调计算方法。如:530 940 相同数位对齐 +280 -370 十位数相加满十,就向百位进 1;十位数相减 810 570 不够减,就从百位退 1。师生小结: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満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上的数相减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1基本练习。(1)完成教材第 17 页练习三第 5 题。学生先独立计算,再以开火车的方式汇报评价。(2)独立完成教材第 18 页练习三的第 9 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把结果直接填在书上,然后集体交

44、流评价。综合练习。(1)完成教材第 17 页练习三第 7 题。要求学生认真看图、读题。说一说题中说的是什么?怎样列式?讨论交流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完成练习三第 13 题。让学生独立估算。学生估算结果后,引导学生对估算的结果进行分析,预测冷饮店叔叔第二天两种冷饮的进货情况。如,矿泉水比冰棍卖得多,第二天矿泉水要多进一些。三、自主检测、评价完整。1看谁算得对(用竖式计算)360+180=630270=510+370=280160=2 火眼金睛辩对错。四、归纳小结,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练习,是不是感觉计算比以前熟练了,互相说说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教学反思:学生感知粗略造成的。比如:题目是 1

45、32 却写成 123,减号抄成加号,上下两行题串在一起等。这些都是因为学生的心理成熟度造成的,他们感知事物还比较笼统、粗略、不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对算式在头脑中的印象缺乏整体性。遇到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还没有看清楚就动笔算。第 6 课时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9、20 页。教学目标:1通过梳理知识点一级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2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

46、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难点: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与另一个加数依次相加,这样口算更加快捷。(2)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从被减数中依次减去,这样口算比较便捷。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提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

47、上满十向前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来的一(不要漏减走的一.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口算。如650+340 其实就是 65 个十减 34 个十,等于 31 个十。(2)方式虽然不同,一个口算,一个笔算,但是运算的算理一样,都是满十进一,退一当十。(给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二、基本练习。1口算。52+35=86-34=47+33=36+20=23+69=62-18=70-26=65-15=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说口算思路。提问:口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2计算。650+340=370+480

48、=390+250=520+300=840-560=750-540=440-150=600-240=分组活动,看哪一组最快最准做完?然后各组委派一人汇报结果。可以选择口算的方法,也可以选择列竖式的方法。3估算。(1)出示教材第 19 页第 2 题课件,组织学生读题,从中获取信息。思考:如何列式计算?(2)学生交流后板书:632-441 (3)提问:这个和我们例 4 中的估算有什么不一样?如何进行估算呢?(4)学生讨论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算法。算法一:632 大约是 600,441 大约是 400,600-400=200,大约多 200个座位。算法二:把 632 看成 620,441 看成 440

49、,620-440=180,大约多 180个座位。估算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种,只要学生回答的合情合理,均给予肯定。并比较这些估算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种更合理。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四”的第 1 题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互相之间评一评。2完成“练习四”的第 2 题。比较每一题的大小。此题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先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得出结果后才能把左右两边进行比较。3完成“练习四”的第 3 题。仔细观察图文,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估算。并想一想,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梳理了哪些知识?本单元的知识中你还

50、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发言,教师点评,解疑答惑。教学反思:在本单元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一是因记忆错漏造成的。比如,在连续退位减法中忘了退 1,本来做减法题,做到百位时却按加法计算。这是因为多位数的计算中,计算环节比较多,中间得数需要进行短时记忆,而小学生由于急躁、抢时间、怕麻烦,使得储存的信息部分消失或暂时中断,造成记忆性错漏。二是情绪不稳造成的。一方面,算式简单则麻痹轻视,比如:510-246,把个位计算成,另一方面,计算复杂,又表现出厌烦、畏难情绪、导致错误。再有就是下课铃声响过后做的题正确率明显不如之前做的。克服粗心,在教学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强化审题训练,准确感知算式。要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