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要点.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660218 上传时间:2024-10-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要点一、地基与基础工程1、地基4.1.3 地基施工结束,宜在一个间歇期后,进行质量验收,间歇期由设计确定。说明:4.1.3地基施工考虑间歇期是因为地基土的密实,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水泥或化学浆液的固结等均无原则有一个期限,施工结束即进行验收有不符实际的可能。至于间歇多长时间在各类地基规范中有所考虑,但是参数数字。具体可由设计人员根据要求确定。有些大工程施工周期较长,一部分已到间歇要求,另一部分仍有施工,就不一定待全部工程施工结束后再进行取样检查,可先在已完工程部位进行,但是否有代表性就应由设计方确定。4.1.7 除本规范第4.1.5、4.1.6条指定的主控项目外,其他主控项目及

2、一般项目可随意抽查,但复合地基中的水泥土搅拌桩、高压喷射注浆桩、振冲桩、土和灰土挤密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及夯实水泥土桩至少应抽查20。说明:4.1.7本规范第4.1.5、4.1.6条规定的各类地基的主控项目及数量是至少应达到的,其他主控项目及数量是至少应达到的,其他主控项目及检验数量由设计确定,一般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抽查,做好记录。复合地基中的桩的施工是主要的,应保证20%的抽查量。4.3 砂和砂石地基4.3.1 砂、石等原材料质量、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砂、石应搅拌均匀。说明:4.3.1原材料宜用中砂、粗砂、砾砂、碎石(卵石)、石屑。细砂应同时掺入25%-35%碎石或卵石。4.3.2

3、施工过程中必须检查分层厚度、分段施工时搭接部分的压实情况、加水量、压实遍数、压实系数。说明:4.3.2砂和砂石地基每层铺筑厚度及最优含水量可参考表2所示数值。序压实方法每层铺筑厚度(mm)施工时的最优含水量(%)施工说明备注1平振法200-25015-20用平板式振捣器往复振捣不宜使用干细砂或含泥量较大的砂所铺筑的砂地基2插振法振捣器插入深度饱和(1)用插入式振捣器 (2)插入点间距可根据机械振幅大小决定(3)不应插至下卧粘性土层(4)插入振捣完毕后,所留的孔洞,应用砂填实不宜使用细砂或含泥量较大的砂所铺筑的砂地基3水撼法250饱和(1)注水高度应超过每次铺筑面层 (2)用钢叉摇撼捣实插入点间

4、距为100mm(3)钢叉分四齿,齿的间距80mm,长300mm,木柄长90mm4夯实法150-200饱和(1)用木夯或机械夯 (2)木夯重40kg,落距400-500mm(3)一夯压半夯全面夯实5碾压法250-3508-126-12t压路机往复碾压适用于大面积施工的砂和砂石地基注: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其最下层的铺筑厚度可比上表增加50mm。4.3.3 施工结束后,应检验砂石地基的承载力。4.3.4 砂和砂石地基的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表6.3.4的规定。表4.3.4 砂及砂石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 控项目1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2配合比设计要求检查拌

5、和时的体积比或重量比3压实系数设计要求现场实测一 般项目1砂石料有机质含量%5焙烧法2砂石料含泥量%5水洗法3石料粒径mm100筛分法4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比较)m%2烘干法5分层厚度(与设计要求比较)mm50水准仪65.1.5 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不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说明: 5.1.5对重要工程(甲级)应采用静载荷试验本检验桩的垂直承载力。工程的分类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

6、础设计规范GB50007第3.0.1条的规定。关于静载荷试验桩的数量,如果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单一,当地又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由设计确定。承载力检验不仅是检验施工的质量而且也能检验设计是否达到工程的要求。因此,施工前的试桩如没有破坏又用于实际工程中应可作为验收的依据。非静载荷试验桩的数量,可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的规定。5.1.6 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对混凝土预制桩及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

7、经过核验的灌注桩,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根。说明: 5.1.6桩身质量的检验方法很多,可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所规定的方法执行。打入桩制桩的质量容易控制,问题也较易发现,抽查数可较灌注桩少。5.1.1 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如下:群桩 20mm;单排桩 10mm。5.1.3 打(压)入桩(预制凝土方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钢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5.1.3的规定。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表5.1.3 预制桩(钢桩)桩位的允许偏差(mm)项项目允许偏差1盖有基础

8、梁的桩: (1)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2)沿基础梁的中心线 100+0.01H150+0.01H2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1003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1/2桩径或边长4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 (1)最外边的桩(2)中间桩 1/3桩径或边长1/2桩径或边长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2、土方工程6.1.3 在挖方前,应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说明: 6.1.3有不少施工现场由于缺乏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而对施工产生影响,土方施工应尽快完成,以避免造成集水、坑底隆起及对环境影响增大。6.1.4 平整场地的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排水沟方向的坡度

9、不应少于 2。 平整后的场地表面应逐点检查。检查点为每100-400m2取1点,但不应少于10点;长度、宽度和边坡均为每20m取1点,每边不应少于1点。说明:6.1.4平整场地表面坡度应由设计规定,但鉴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中均无此规定,故条文中规定,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应向排水沟方面做成不少于2的坡度。6.1.5 土方工程施工,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定期复测和检查。土方不应堆在基坑边坡。说明:6.1.5在土方工程施工测量中,除开工前的复测放线外,还应配合施工对平面位置(包括控制边界线、分界线、边坡

10、的上口线和底口线等),边坡坡度(包括放坡线、变坡等)和标高(包括各个地段的标高)等经常进行测量,校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上述施工测量的基准-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也应定期表6.2.3 临时性挖方边坡值土的类别边坡值(高:宽)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1:1.25-1:1.50一般性粘土硬1:0.75-1:1.00硬、塑1:1.00-1:1.25软1:1.50或更缓碎石类土充填坚硬、硬塑粘性土1:0.50-1:1.00充填砂地土1:1.00-1:1.50注:1 设计有要求时,应符合设计标准 2 如采用降水或其他加固措施,可不受本表限制,但应计算复核。 3 开挖深度,对软土不应超过4cm,对硬土不应

11、超过8cm.6.2.4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8.2.4的规定。表6.2.4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项序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验方法柱基基坑基槽挖方场地平整管沟地(路)面基层人工机械主控项目1标高-503050-50-50水准仪2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200 -50+300 -100+500 -150+100经纬仪,用钢尺量3边坡设计要求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一般项目1表面平整度2020502020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2基底土性设计要求观察或土样分析注: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说明:6.2.4本规范表6.2.4所列数值适

12、用于附近无重要建筑物或重要公共设施,且基坑暴露时间不长的条件。6.3.3 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如无试验依据,应符合表6.3.3的规定。表6.3.3填土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压实机具分层厚度(mm)每层压实遍数平碾250-3006-8振动压实机250-3503-4柴油打夯机200-2503-4人工打夯2003-4说明:6.3.3填方工程的施工参数如每层填筑厚度、压实遍数及压实系数对重要工程均应做现场试验后确定,或由设计提供。6.3.4 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检验标准

13、应符合表6.3.4的规定。表6.3.4 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项序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验方法柱基基坑基槽挖方场地平整管沟地(路)面基层人工机械主控项目1标高-503050-50-50水准仪2分层压实系数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一般项目1回填土料设计要求取样检查或直观鉴别2分层厚度及含水量设计要求水准仪及抽样检查3表面平整度2020302020用靠尺或水准仪7.1.7 基坑(槽)、管沟土方工程验收必须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为前提。当设计有指标时,以设计要求为依据,如无设计指标时应按表7.1.7的规定执行。表7.1.7基坑变形的监控值(cm)基坑类别围护结构墙顶位移监控值围护结构墙体最大

14、位移监控值地面最大沉降监控值一级基坑353二级基坑686三级基坑81010注:1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为一级基坑; 1)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 2)开挖深度大于10cm; 3)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 4)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严加保护的基坑。 2 三级基坑为开挖深度小于7cm,且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时的基坑。 3 除一级和三级外的基坑属二级基坑。 4 当周围已有的设施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这些要求。说明:7.1.7本规范表7.1.7适用于软土地区的基坑工程,对硬土区应执行设计规定。A.1所有建(构)筑物均应进行施工验槽。遇到下列

15、情况之一时,应进行专门的施工勘察。1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详勘阶段难以查清时;2开挖基槽发现土质、土层结构与勘察资料不符时;3施工中边坡失稳,需查明原因,进行观察处理时;4施工中,地基土受扰动,需查明其性状及工程性质时;5为地基处理,需进一步提供勘察资料时;6建(构)筑物有特殊要求,或在施工时出现新的岩土工程地质问题时。A.2.1基槽开挖后,应检验下列内容:1核对基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2核对基坑土质和地下水情况;3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地下埋设物的位置、深度、性状。A.2.3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基坑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1持力层明显不均匀;2浅部有软弱下卧层;3有浅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观察难以发现时;4勘察报告或设计文件规定应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时;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