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水灰比和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极化电阻的影响.pdf

上传人:w****8 文档编号:46589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8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灰比和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极化电阻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水灰比和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极化电阻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水灰比和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极化电阻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水灰比和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极化电阻的影响.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0 1 2 年 第 8期 (总 第 2 7 4 期 ) Nu mb e r 8 i n 2 0 1 2 ( T o t a l No 2 7 4 ) 混 凝 土 Co n c r e t e 理论研究 THEORETI CAL RES EARCH d o i : 1 0 3 9 6 9 i s s n 1 0 0 2 - 3 5 5 0 2 0 1 2 0 8 0 0 1 水灰比和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结构中 钢筋极化电阻的影响 张鹤 。赵炜璇 z 。巴恒静 z ( 1 北京城市学院 城市建设学部,北京 1 0 0 0 8 6 ;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2、 0 1 ) 摘要 : 采用加速渗透试 验方法 和埋入式 自制 C B型氯离子传感器和 MB型参 比电极研究 了水灰 比和矿 物掺合料 组合 对 6组混凝 土结 构 中钢筋极化电阻 R 。 的影响。 研 究表 明 : 当水灰 比为 0 3 5时 , 混凝土在 2 5 h内可保持较高 的极化 电阻钢筋 , 钢筋严重锈蚀要 6 0h, 而水 灰 比为 0 4 0 和 0 4 5 混凝土中的钢筋极化电阻则持续下降, 特别是对于水灰比较高的混凝土试件 , 氯离子渗透时间超过 1 8 h 后 , 钢筋已严重 锈蚀。 矿物掺合料有助于减缓钢筋的锈蚀, 且复掺粉煤灰和硅灰效果最佳, 复掺粉煤灰和矿渣次之 ;

3、 且掺有矿物掺合料混凝土试件中钢筋 极化电阻都大于未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试件。 当钢筋极化电阻下降至 2 7 x l O f l e n l 2 时, 继续加速, 钢筋极化电阻R 。 值会突然下降, 钢筋 开始锈蚀, 钢筋钝化膜发生了破坏 , 结论认为钢筋极化电阻 风值为 2 7 x 1 0 Q c l n z 是钢筋在混凝土中钝化膜破坏的临界点。 关键词: 混凝土;水灰比;矿物掺合料;极化电阻 中圈分类号 : T U 5 2 8 0 6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3 5 5 0 ( 2 0 1 2 ) 0 8 0 0 0 1 0 4 E ffe c t of wa

4、t er - c emen t r a t i o an d mi ne r al a dmi x t u r es on t h e s t e el pol ar i z a t i on r es i sta nc e of c onc r e t e s t r uc t ur e r e i n f or c e d Z H ANGHe 1 , Z H AO We l - x u a l l 2 , B AHe n g -fi n g ( 1 P e p a r t me n t o f Ur b a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B e ij i n g

5、Cit y Un i v e r s i ty,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6 , C h i n a ; 2 S c h o o l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H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Ha r b i n 1 5 0 0 0 1 , C h i n a ) Abs t r act: 1 1 1 e a c c e l e r a t e d p e n e t r a t i o n t e s t me t h od a n d b

6、u r i e d s e l ma d e CB t y p e d s e n s o r f o r c h l o rid e i o n are a p p l i e d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he e ffe c t o f w a t e r - c e me n t r a t i o and mi n e r a l a d mi x t u r e s o n p o l a r i z a t i o n r e s i s t a n c e R 。 o f s ix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7、e s t r u c t u r e s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he p o l a r i z a t i o n r e s i s t a n c e o fs t e e l C a l l b e k e p t h i g h v a l ue d u r i n g 2 5 h o u r s wh e n the wa t e r - c e me n t r a t i o i s O 3 5 a n d t h e s e r i O U S c o r r o s i o n h a p p e n e d a f t

8、 e r 6 0 h o u r s Ho we v e r , wh e n the wa t er- c e me nt r a tio i S 0 4 0 an d 045 , the po l a r i za t i o n r e s i s t an c e c o n t i n u e s t o d e c r e a s e Es p e c i a l l y for r e i n f o r c e c o n c r e t e wi t h h i g h wa t e r - c e me nt r a t i o the s t e e l i s s e

9、v e r e l y c o r r o d e d whe n c h l o r i d e i o n p e n e t r a t i o n p e rio d i s mo r e t h a n l 8 hM ine r a l a dm i x t u r e s are b e n e fi c i a l t o d e l a y s t e e l c o r r o s i o nTh e c o mbi n a t i o n o f f l y a s h and s i l i c a f ume h a s t h e b e s t e f f e c

10、t o n r e d u c i n g the s t e e l c o rros i o n the c o mb ina t i o n o ff l y ash a n d s l a g i s b e Re r I n a d d i t i o n th e s t e e l po l a r i za t i o n r e s i s t a n c e v a l u e o f c o n c r e t e、 v i t l l m ine r a l a dm i x t u r e s i s b i g g er than tha t of c on c r

11、 e t e wi tho u t mi ne r a l a d mi x t u r e s Ad di t i o n a l l y, wh e n the s t e e l p o l a l i zafio n r e s i s t a n c e d e cre a s e s t o 2 7xl O n c m2 , i fthe a c c e l e r a t e d p e n e a t i o n t e s t me t ho d i S c o n tin u e d, the p o l a r i z a t i o n r e s i s t a n

12、c e Rp h a s a s h a r p d e c l i n e , i nd i c a t ing tha t the s t e e l b ar b e g in t o r u s t a n d the p a s s i v e fil m o f s t e e l i s d e s t r o y e dTh e r e for e, c o n s i d e r e dt h eRp v a l u eof 2 7 xl O n。 c m as the c rit i c a l p o i n t o fs t e e l i n c o n c r e

13、t e s t r u c t u r e s Key WOr ds : c o n c r e t e; wa t e r - c e me n t r a t i o: mi n e r al a d mi x t u r e; po l a r i zat i o n r e s i s ta n c e O 引言 综观国内外混凝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 , 国际上重大基 础工程的耐久性和服役寿命过早衰减和失效已引起国内外混 凝土科学与工程界的密切关注, 如何保证又如何预测结构混凝 土 的耐久性 、 服役寿命 已是世界性 难题 】 - 2 。 在 意识到混凝 土的 耐久性和寿命预测问题的重

14、要性, 长寿命 、 高耐久结构混凝土 已经被许多重大工程提到重要地位。 钢筋腐蚀是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过早破坏的主要原因, 已 成为世界普遍关注并 日益突出的一大灾害3 】 。 钢筋腐蚀的先决 条件是表面去钝化 , 碳化和氯离子的侵蚀是引起钢筋去钝化的 两种主要途径 。 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使混凝土致密程度得到 收稿 日期 :2 0 1 2 - 0 2 - 2 1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5 1 0 7 9 0 3 6) 很大提高, 碳化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与碳化相比, 氯离子引起的 钢筋腐蚀速度更陕, 破坏性更大, 是引起钢筋锈蚀的主要因素6 - 7 。 极化电阻即是会引起极化的电阻,

15、 而这种在 电极表面上 生成 的使欧姆电阻增加的物质正是钢筋表面的钝化膜 , 所 以极化 电阻主要就是指钢筋表面钝化膜的电阻【 8 。 由于钢 筋腐蚀从钝化膜破坏开始, 而极化电阻恰好是反映钢筋钝化 膜状态的物理量 , 研究钢筋的极化电阻, 可以分析钢筋钝化 膜的状态 , 进而得到钢筋腐蚀的信息。 为此, 本研究采用加速渗 透试验方法 、 埋人式 自制 C B型氯离子传感器和 MB参比电 极, 选用 6 组不同水灰 B ( w c = o 3 5 、 0 4 0和0 4 5 ) 和矿物掺合料组 合( 单掺粉煤灰、 复掺粉煤灰和矿渣、 复掺粉煤灰和硅灰) 的混凝 土, 研究了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极化

16、电阻的影响规律。 1 原材料、 配合 比设计及试验方法 1 1 原材料及配合 比设计 试验 中选用哈尔滨水 泥厂生产的天鹅牌 P 0 4 2 5 R级 水泥 ;粉煤灰为哈尔滨第三火电厂出品 I 级优质粉煤灰 , 密 度和比表面积分别为 2 4 3 g , c m3 和 6 5 5 m2 k g ; 选用辽宁鞍 山 钢铁公司生产高炉矿渣 , 其密度和比表面积分别为 2 8 6 g c m3 和 5 0 1 m2 k g ; 硅灰选用挪威埃肯公司生产的中密质硅灰, 其比 表面积和密度分别为 1 5 x 1 0 m2 k g和 2 2 6 g , c m3 ; 粗骨料的粒 径为 5 O i n i

17、i 连续级配, 表观密度为 2 6 6 0 k g m 3 , 压碎指标为 4 8 , 含泥量小于 0 2 ; 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和密度分别为 2 8 2 和 2 6 0 0 k g m3 ; 减水剂为上海花王公司生产的 IV l i g h t y - 1 0 0高效 减水剂 。 为了研究水灰比和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极化 电阻的影响, 试验中选用了 3组不同水灰 比( W C = o 3 5 、 O 4 0和 0 4 5 ) , 矿物掺合料组合选用了单掺粉煤灰、 复掺粉煤灰和矿渣 以及复掺粉煤灰和硅灰。 为确保本试验系列的可对比性, 3种掺 合料配合比方案均在同一水灰比水平( W C

18、= 0 3 5 ) 下进行。 固定 矿物掺合料总量为 3 0 , 按照等强度原则设计 3 种配合比中的 掺合料掺入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详见表 1 。 表 1 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 1 2试验 方法 1 2 1 加速渗透试验方法 采用外加电场加速渗透法是实验室通过对 AS T M C 1 2 0 2 法 了一种多通道变电压氯离子渗透装置。 该装置在 AS T M C1 2 0 2试验装置基础上增大了阴极室和阳极室 的面积, 降低了焦耳热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也使得阴极室溶液可以 在更长时间内保持基本恒定; 电压在 0 6 0 V范围内可调; 用耐腐 蚀的纳米电极取代铜网电极, 避免了因为铜网电极电

19、解或由于电 极反应而产生的气泡在铜网聚集造成电 差。 不是用来测混凝土的渗透陛能, 不需要定时电通量的计算, 而 是利用外加电场加速渗透法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氯离子在混凝土 中的渗透速度的原理, 研究水灰比和矿物掺合料对钢筋极化电 阻的影响。 基于不同水灰比和掺合料的混凝土抵抗氯离子渗透的 性能不同, 如果采用相同的加速电压会导致致密性稍差的试件 氯离子渗透速度过快, 在短时间内大量的氯离子渗透进混凝土内 部会导致钢筋无法承受I t 氯离子的侵蚀而极化电阻迅速下降, 使之无法准确掌握钢筋极化电阻的变化规律, 所以针对不同水 灰比和掺合料的混凝土试件要采用不同的加速电压。 在自然环境下氯离子渗透进

20、混凝土内部是个缓慢的过程, 为了最大限度与实际情况相接近, 既缩短试验时间又能让氯离 子缓慢进入混凝土, 采取每天加速 3 - - 4h , 其余时间静置的方式。 针对不同水灰比水平和掺合料组合方案的混凝土试件采取不 同的加速电压和加速时间, 如表 2所示。 2 表 2 混凝土渗透试验时的加速制度 1 2 2 极化电阻的测定 图 1 是以极化电流密度 , 为纵坐标 , 以极化值 A E为横坐 标的双向极化曲线图。 对稳态极化曲线在 处, 即 A E = 0做 极化曲线的切线, 可以求出斜率, 如式( 1 ) 所示。 :f 1 , R a E ( 1 ) 式中: R 。 极化电阻; E 电极电位

21、; E 腐蚀电位。 这种以很小的极化值的极化测量称为线性极化测量。 所测 得的直线的斜率与电位为腐蚀电位时的切线的斜率接近。 因此 利用极化曲线在 E 附近的直线段可以近似测量极化电阻 。 。 目 吕 AE, mV 图 1 双向极化 曲线 本试验选用 C S型 电化学测试系统基于测量微分极化电阻 的方法进行测量钢筋的极化电阻, 该系统不仅测试精度高, 具有 电阻补偿的功能, 而且还可以自动完成极化电阻R 。 值拟合, 能 够完全满足钢筋极化电阻测试的需求。 2 结果与分析 2 1 水灰比对混凝土中钢筋极化 电阻的影响 不同水灰 比的混凝土试件从饱水完成到钢筋严重锈蚀整 个加速阶段的极化电阻与时

22、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 2 4所示。 t h 图 2 水灰 为 O 3 5混凝土中的 中钢筋极化电阻曲线 由图 2 可知, 水灰比为 O 3 5的两个混凝土试件的钢筋极化 电阻随着时间的延长总体上呈减小趋势。 两个混凝土试件中的 最初钢筋极化电阻分别为 3 5 x 1 0 n c m2 和 1 2 1 x l 0 5 Q c r n 2 , 两 者相差 8 6 1 0 s n c m2 。 但是 , 在最初的 1 0 h , 试件 WB 0 3 5 1的 钢筋极化电阻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直线下降, 试件WB 0 3 5 2 的钢 筋极化电阻则随着时间的增加而略有增加; 当氯离子渗透时间 超过 2 0

23、h后, 随着时间的继续增加 , 两个混凝土试件中的钢筋 极化电阻变化浮动很小; 当氯离子渗透时间达到 4 5 h时, 试件 WB 0 3 5 1和 WB 0 3 5 2的钢筋极化电阻分别 为 7 1 0 Q e m2 和 4 1 0 Q c m 2 , 两者钢筋极化电阻分别突降至 2 7 x 1 0 Q e m2 和 2 1 0 s Q c mz ; 随后仍呈减小趋势变化。 当氯离子渗透时间超过 6 0 h后 。 钢筋极化电阻几乎不变 , 且两者的钢筋极化电阻都接 近 1 x l 0 Q c m2 。 t h 图 3 水灰 比为 0 4 0混凝土试件中的钢筋极化 电阻曲线 由图 3可知, 水灰

24、比为 0 ; 4 0混凝土试件中的钢筋极化电阻 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呈减小趋势。 与水灰比为 O 3 5混凝土中的钢 筋极化电阻变化规律相比, 水灰比为0 4 O 混凝土试件的钢筋极 化电阻变化规律相近, 更为一致。 水灰比为 0 4 O两个混凝土试件 的最初 钢筋极化 电阻分别 为 7 2 x 1 0 n c m2 和 8 3 1 0 Q c m2 , 两者相差 1 1 1 0 0 c m2 。 但是, 在最初的 1 5 h , 试件 WB 0 4 1 和 WB 0 4 2的钢筋极化电阻都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直线下降; 当氯离 子渗透时间超过2 0 h后, 随着时间的继续增加, 两个混凝土试件 中的

25、钢筋极化电阻变化浮动很小; 当氯离子渗透时间超过 2 5 h 时, 混凝土试件中的钢筋极化电阻约为 4 1 0 Q c m2 , 极化电阻突 降至 2 7 1 0 Q c m2 左右; 当氯离子渗透时间超过 3 0 h后, 钢筋极 化电阻几乎不变, 且两者的钢筋极化电阻都接近 1 1 0 s Q c m2 。 0 5 10 l 5 Z 0 25 t h 图 4 水灰 b 为 0 4 5混凝土试件 中的钢筋极化 电阻曲线 由图4可知 , 水灰比为0 4 5混凝土试件中的钢筋极化电阻 随着时间的延长整体呈减小趋势。 试件 WB 0 4 5 1和WB0 4 5 2 的最初钢筋极化电阻分别为 7 1

26、1 0 Q c m 和 8 7 1 0 o c m2 , 两 者相差 1 6 x 1 0 s Q c m2 。 在氯离子渗透的最初 5 h , 试件 WB 0 4 5 1 和 WB 0 4 5 2的钢筋极化电阻都随着时间的增加而略有增加; 随后两者的钢筋极化电阻都平稳减小; 当氯离子渗透时间超过 1 0 h后 , 试件 WB0 4 5 1 和 WB0 4 5 2的钢筋极化电阻分别为 7 1 1 0 5 n c m2 和 7 2 1 0 Q c m2 , 随着时间的继续增加, 两个混 凝土试件中的钢筋极化电阻都急剧减小, 降至 2 7 x 1 0 Q c m 2 ; 氯离子渗透时间超过 1 8

27、h后 , 钢筋极化电阻变化很小, 且两者 的钢筋极化电阻都小于 1 1 0 n c m 。 对比图 2 4可知 , 随着混凝土中氯离子的不断渗入 , 钢筋 极化电阻不断下降, 依据混凝土致密程度, 孔隙结构等的不同, 极化电阻有不同的表现, 水灰比较小 , 混凝土结构比较密实的 试件可以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随着氯离子的渗入仍保持较高 的 R 值 , 并可以在此范围内稳定一段时间, 随后发生R 的迅速 下降, 如 O 3 5 水灰比的混凝土试件 ; 当试件水灰比较大时, 钢筋 在高 R 。 值范围内波动的时间明显变短, 图 4中水灰比为 0 4 5试 件的R 。 值几乎就是一直在下降。 2 2 矿

28、物掺合料对混凝土 中钢筋极化 电阻的影响 单掺粉煤灰、 复掺粉煤灰和矿渣以及复掺粉煤灰和硅灰混凝 土试件中的钢筋极化电阻与试件的关系曲线分别如图5 7 所示。 t , h 图 5 单掺粉煤灰混凝土试件中的钢筋极化 电阻曲线 由图5可知, 单掺粉煤灰混凝土试件中钢筋极化电阻的变 化趋势与图 2 相近。 试件 F A 1 和 F A 2中最初的钢筋极化电阻 分别为 8 0 1 0 Q e m2 和 1 0 2 1 0 Q c m2 o 在最初的 1 2 h内, 试 件 F A 1中的钢筋极化电阻变化不稳定, 先减小后增加 , 而试件 F A 2中的钢筋极化电阻则逐渐增加; 当氯离子渗透时间超过 1

29、 2 h 后, 试件F A 1 和F A 2中钢筋极化电阻则急剧减小, 试件 F A 1 中 的钢筋极化电阻由9 0 1 0 n c m2 下降至 6 4 1 0 5 n e m2 , 而试件 F A 1 的钢筋极化电阻则由9 5 x 1 0 n c m2 下降至 5 8 x 1 0 5 Q c m ; 随后的 2 0 h内, 两者的钢筋极化电阻则缓慢减小, 且当氯离子渗 透时间达到 4 4 h时, 两者的钢筋极化电阻均为 4 4 x 1 0 5 Q c m2 ; 随 后的 1 4 h内, 试件 F A 1 和 F A- 2的钢筋极化电阻再次突然下降, 极化电阻下降至 2 7 1 0 s Q

30、e m2 左右。 当氯离子渗透时间超过 4 8 h后 , 两者 的极化 电阻变化较小 。 t h 图 6 复掺粉煤灰和矿渣混凝土试件中的钢筋极化电阻曲线 由图 6可知, 试件 S F 1和 S F 2中最初的钢筋极化电阻分 别为 8 0 1 0 n c m2 和 8 8 x 1 0 o c m2 。 在最初的 1 0 h内, 试件 S F 1 和 s F 2中钢筋极化电阻的减小幅度较大 ; 当氯离子渗透 时间超过 1 0 h后, 虽然试件 s F 1 和 s F 2中钢筋极化电阻的变 化规律较为复杂, 但是两者的钢筋极化电阻的变化范围都介于 4 8 x 1 0 s n c m 2 ; 当氯离子渗透时间超过 5 8 h 时, 两者的钢筋极 化电阻值突然下降。 3 O 9 8 7 6 5 4 3 2 1 一 g?a bH 一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