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电站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1 设计要求(1)主变、HGIS、GIS、断路器、电抗器、电容器等设备基础外露部分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一次浇注成型,不得抹灰装饰,要求与防火墙、构支架保护帽相同。(2)设备基础宜整体施工。如施工存在困难,为保证施工质量,可在-0.5m标高处设水平施工缝,分两次施工,上下部分混凝土必须一次浇注,不得再设置施工缝。长度超过30m的设备基础(如GIS设备基础)中间设置后浇带。(3)外部环境对混凝土严重影响时,可外刷透明混凝土保护涂料,用于封闭孔隙、防止大气腐蚀开裂,提高使用年限。(4)设备基础地面以上部分阳角做R=2030mm倒角处理;埋件四周应打磨光滑平整,焊接锚筋时
2、需采用措施控制焊接变形。(5)埋件边长300mm时需设置30mm的排气孔,排气孔设置于锚筋中间位置,开孔边距200mm,间距200mm。(6)材料要求:第一,粗骨料采用碎石,含泥量2;第二,砂采用中砂,含泥量5。(7)对设备基础清水混凝土提出如下质量要求:第一,设备基础沿轴线通直、尺寸准确;第二,设备基础中心定位偏差10mm,相间设备基础中心偏差10mm(断路器基础中线偏差5mm);第三,主变基础顶面水平偏差2mm/m且不大于10mm,基础预埋件中心偏差5mm,埋件水平偏差3mm;第四,HGIS、GIS设备基础顶面水平偏差1mm/m且不大于5mm,基础预埋件中心偏差5mm,埋件水平偏差3mm;
3、第五,电抗器基础顶面水平偏差5mm,基础预埋件中心偏差5mm,埋件水平偏差3mm;第六,电容器基础顶面水平偏差5mm,基础预埋件中心偏差5mm,埋件水平偏差5mm;第七,采用预埋地脚螺栓与基础连接时,地脚螺栓上部要求采用热镀锌处理,螺栓中心及螺栓群中心水平偏差2mm,单个基础及同类构支架基础地脚螺栓出露长度一致;第八,基础表面清洁、色泽一致、棱角分明、线条顺直,表面无砂带、黑斑和明显气泡,表面无蜂窝、麻面、裂纹和露筋现象;第九,如施工图或产品说明中对误差有具体要求,应满足较高标准。(8)设备基础表面沿短边方向做0.3%坡度,防止积水。2 施工工艺要点(1)模板规格宜采用为915183018(m
4、m)、1220244018 (mm);根据混凝土表面外观的要求等级分别选用:进口覆膜酚醛树脂胶合板、进口釉面黑夹板、高级进口浸渍膜纸双面贴面(杨树纤维)酚醛树脂胶合板(一面贴膜底层特别磨光加工)。(2)模板表面要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等堵严,并均匀涂刷长效模板阻隔剂。(3)基础外露部分阳角需做倒圆角处理,模板顶角部需设置装饰木线条,做法与防火墙、构支架基础保护帽相同。(4)埋件锚筋焊接时采用中间向四周扩散的顺序,并分次跳焊,以控制焊接变形。(5)埋件安装用专用安装支架,安装支架要牢固可靠,有埋件微调措施。(6)基础部分混凝土一
5、次浇注成型,不得设施工缝。混凝土振捣时必须将埋件下气体和泌水排除干净。(7)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不得超过2h。(8)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清水混凝土的优化设计并通过工艺试验,达到满意的清水混凝土外观效果,方可投入混凝土生产。在混凝土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的前提下,主要控制配合比中的粉煤灰质量和掺量,其质量参数应属优质级灰,掺量以810%为宜;清水混凝土必须严格控制坍落度指标,入仓时控制在100120mm范围内为最佳。在使用减水剂等外加剂时,必须通过工艺试配,将混凝土泌水现象降到最低标准。3 样板图片图3.3-1 主变压器基础效果图图3.3-2 电容器基础效果图图3.3-3 GIS基础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