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 庆 市 教 育 学 会
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
立 项 申 请 书
课题编号 SHX125-158
课题类别 小学语文
课题名称 小学低年级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课题负责人 张亚红 廖开明
申请单位 肇源县茂兴镇中心校
通讯地址 大庆市肇源县茂兴镇中心校
邮政编码 166514
申请日期 2011年4月1日
起止年月 2011年4月—2015年4月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小学低年级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主要负责人
张亚红
性别
女
年龄
30
研究专长
语文教学
行政职务
教师
职称
小学一级教师
最后学历
本科
工作单位
肇源县茂兴镇当权小学
通讯地址
大庆市肇源县茂兴镇当权小学
邮政编码
166514
联系方式
单位电话
0459-8443689
手机
13845957128
其他
住宅电话
0459-8443066
Email:
Ming99v@
预期成果
研究报告
课题组人数
5
主
要
参
加
者
姓 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职称
研究专长
学历
研究分工
廖开明
男
29
教师
小一
习惯培养
本科
负责人
郭 勇
男
52
教师
中高
学生管理
专科
顾问
王 锐
男
52
教师
小高
阅读写作
中师
顾问
预计完成时间
2015 年 3月 30 日
二、课题论证
1、选题依据论证
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挑战未来的教育。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学校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基于这一目标,作为小学教育这一育人的基础工程,首要的任务是提高小学生的基本素质,也就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只有具备良好学习习的人,才有发展的潜力,发展的前景。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对一个人的良好习惯有过绝妙的比喻――“良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入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人才成长,终生发展的基础。
2、国内外情况概述
国外关于儿童道德与习惯的关系的研究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杜威认为,习惯、社会与教育三者密切相联、相互作用。一方面教育能够传承已有的习惯,另一方面,培养有用习惯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苏霍姆林斯基也非常重视培养习惯,他精心设计学校的环境,使学校中的一切客体都能对儿童产生有益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观点、信念并且形成良好的习惯。
福泽谕吉认为道德观念与道德习惯的养成受多种因素制约,上一代的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社会舆论等因素都会影响孩子道德观念和道德习惯的养成。因此,道德教育与习惯养成只靠学校教育肯定是不够的,还必须由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完成,教育应当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在儿童道德教育和习惯养成中的重要作用,甚至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的作用更加有力和有效。
众多的教育学家中,乌申斯基可以说是对习惯研究最深刻的一位。他不仅探讨了习惯的定义,并且还论述了习惯形成的生理基础,以及习惯的道德和教育意义。
我国自古至今关于少年儿童习惯(包括学习习惯)的研究很多。孔子认识到习惯培养在教育中的重大作用,首次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当前从教育部到各省教育部门都十分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心理等问题,并把它们作为重点课题进行研究,全国各地开展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与研究的学校也很多。
3、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的和意义: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某种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是一股强大而顽固的势力如影随形地依附我们,并不自觉地通过人的行为方式显出来。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就向成功迈向了重要的一步。本研究希望找出操作性较强、具体的,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适用培养方法,为广大教师朋友提供教育教学的现实素材。
应用价值: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终身受益,而且裨益于社会;反之,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要改变它,则十分困难,也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学习习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明显的,它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学会学习是指个体在以往活动中学到的态度、习惯、方法、技能技巧等综合经验,运用到新的学习情境时,使学习变为容易。学生学会了学习,必然使学习成绩得以提高。
4、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范围很广。主要包括正确的书写习惯、阅读习惯、听课习惯、作业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珍惜时间的习惯……等等。
5、 课题研究方法
1、 榜样示范法:以成绩优异的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作为榜样,来影响其他的同学。把习惯好与习惯差的学生坐在一起,互相影响,好帮差,用孩子的语言去沟通,纠正不良的习惯。
2 、强化行动法:就是通过反复、严格地训练学生的某种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并巩固习惯的一种方法。如:学生在写字时候总是身子、手的姿势不规范,写出的字歪歪扭扭的,当家长和教师发现这样的错误,立即纠正,经历几次这样纠正过程,孩子们就知道规范书写。
3、语言激励法::在培养低年级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以表扬为主,尤其是学生偶然间表现出来的好的学习习惯,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4、个体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5、经验总结法:在广泛实践积累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按阶段进行回顾、整理分析,总结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的课题成果。
6、行为研究法:本课题在班内具体情境中进行研究,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适当引进实验控制的某些技术,以增强研究结果的说服力。
6、预设课题的步骤和保障条件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织成员进行理论和方法培训。
2、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及家长现状和制定应对策略。
3、确定开发形式,拟定各种记录表,制定阶段性检查和管理机制。
4、邀请考研员和科室主任共同研讨和制定本课题研究的方案和可行性措施。
第二阶段:
1、 对孩子进行学习习惯教育。如通过图片、文字及音像等方式进行渗透教育。
2、 建立实施平台:课堂教学
3、 跟踪实施效果,及时记录家长反馈意见,修正实施模式。
4、 汇总孩子在校内、校外表现的各方面材料。
第三阶段:
1、 汇总并展示所有形式的研究成果。
2、 认真总结研究成果,分析研究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
3、 认真分析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和论文。
2、撰写论文
保障条件:
1、 我校有着开展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基础和文化氛围。
2、 课题组成员开展课题研究能力较强,参与的热情高。
3、 我校大力支持课题的研究开展,为教师订阅相关报刊杂志,给教师提供课题研究的良好条件。
7、预期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理论价值:
习惯是一种可以主宰人生的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以小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学习活动为内容,有目的地经过重复或练习逐步形成,进而巩固下来并为之需要的学生行动方式。据统计,习惯在一切活动中处于轴承地位,如:形成好成绩的各种因素的比重是:学习习惯占33%,兴趣26%,智力占15%,家庭影响5%,其它占25%,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是影响各门学科学习的重因素,因此,从所有学科的第一课时开始,就应该根据教学条件、学习情况、课本、教师教学法体系以及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有计划地、持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践价值:
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挑战未来的教育。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学校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基于这一目标,作为小学教育这一育人的基础工程,首要的任务是提高小学生的基本素质,也就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只有具备良好学习习惯的人,才有发展的潜力,发展的前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终身受益,而且裨益于社会;反之,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要改变它,则十分困难,也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教育是什么?简单的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诸如虚心上进、勤于操作、专心阅读、认真书写、积极探究等习惯。”学习习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明显的,它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学会学习是指个体在以往活动中学到的态度、习惯、方法、技能技巧等综合经验,运用到新的学习情境时,使学习变为容易。学生学会了学习,必然使学习成绩得以提高。
三、 课题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意见、签名:单位盖章
单位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
2011年 月 日
四、 课题所在学会(专业委员会)意见
学会负责人签名:
学会公章:
2011年 月 日
五、 本会学术委员会评审意见
本学会委员会评审意见
主
要
意
见
负责人签名:
市教育学会(公章)
2011年 月 日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