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心得体会之护理毕业设计心得
26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护理毕业设计心得
【篇一: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学院
护理专业
论文题目: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专 业:
毕业论文 年5月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足的基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预防知识,怎样避免足部损伤及足部伤vi的处理,说明糖尿病足的严重性,强调绝对戒烟,积极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采取控制饮食,应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每月检测血糖变化以便调整药物用量。同时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的情绪乐观、开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预防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成为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致残的原因。糖尿病足主要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来自我院 1月至 12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足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1997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一届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制定的糖尿病足诊断标准。其中男52例,女98例。年龄48—86岁;糖尿病病程3—30年。
1.3 临床表现下肢趾端疼痛、怕冷、皮肤苍白或发绀、肢端凉、水肿或干枯、颜色变暗、皮肤瘙痒,病足麻木及感觉迟钝或丧失,合并感染后,足部溃烂、坏死、创面经久不愈,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也可出现静息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其疼痛可导致夜不能寐。严重者皮肤出现水疱、血疱、糜烂、溃疡、坏疽或坏死等。
1.2 诱因鞋内异物损伤2o例,足癣感染10例,烫伤1o例,剪趾甲伤10例,搓伤15例,局部外伤20例,搔抓伤lo例。不明原因55例。
2 护理
2.1 健康教育定期开展糖尿病足知识讲座,让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和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预后;当前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和效果;向患者讲解严格控制血糖、改进血脂代谢紊乱,解除血液的高凝状态对治疗糖尿病足的重要性,并督促和指导患者按医嘱规范治疗和用药 。建立合理饮食结构,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比例,饮食宜清淡,少食多餐,指导低脂、低糖、低盐、高纤维素饮食。教会患者自测血糖,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2.2 严格控制血糖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活动强度等因素,制定详细的饮食、锻炼计划。再加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联合作用,使患者血糖稳定在理想水平,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2.3 预防和控制感染保持足部清洁卫生,避免引起的再次损伤和感染。趾甲不宜过长,定期修剪,防止损伤。患者穿鞋、袜应清洁、柔软、轻便、舒适透气,不能擦伤皮肤,避免烫伤或摔伤,注意保持皮肤完整 。糖尿病患者每天用温水洗脚,水温在40℃ ~80℃ ,每次洗脚不超过10 min,洗完后用软毛巾擦干并检查足部。足部出现破溃或水疱时及时到医院诊治,清洁换药,选择有效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
2.4 局部护理根据溃疡深度、面积大小、渗出多少以及是否合并感染来决定换药次数进行局部用药 。采用蚕食清创法逐步清除坏死组织,用庆大霉素16万u、山莨菪碱10mg、胰岛素8 u加生理盐水湿敷,每天换药一次。加强患肢的运动,以防肌肉的萎缩,并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指导患者每天仰卧床上,作上、下肢连续屈伸运动,20~30 min,非负重运动和足部按摩。
2.5 心理护理烦躁抑郁的不良情绪可引起体内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性激素的分泌增高,进一步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加重病情,不利于患者足部的肉芽生长,护士应关心体贴患者,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6 注意事项①识别糖尿病足的先兆症状,如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局部感觉减退,有麻木或针刺感觉;② 了解糖尿病足的诱发因素:如遇到意外伤、鞋磨伤、烫伤、足癣等处理不当,均可导致足部溃疡、坏疽的发生;鞋、袜要宽松、柔软、透气,鞋带勿系的过紧;③温水洗脚后用软布吸干,认真检查足部,按摩足部以及下肢,注意涂润滑剂保护;④ 保持皮肤完整,防止冻伤、烫伤、擦伤的发生。
2.7 运动指导运动能够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加速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运动后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前列腺素分泌增加,血糖黏稠度下降,能够改进血液循环,加强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管理及教育,可有效地减轻或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3 讨论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是因长期高浓度葡萄糖致下肢小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增强血管收缩,同时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机能不良,毛细血管底膜增生,导致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从而使血管腔变窄。血管功能异常,血液黏滞度增高,易致血栓形成,使下肢组织营养障碍,从而使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坏疽。治疗不及时,护理不适当或者保守治疗无效而且坏疽边界不清楚,将进行截肢术。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足的基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预防知识,怎样避免足部损伤及足部伤口的处理,说明糖尿病足的严重性,强调绝对戒烟,积极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采取控制饮食,应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每月检测血糖变化以便调整药物用量。同时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的情绪乐观、开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摘要】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护理;临床护理对策
老年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内分泌代谢疾病,治疗目的是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我们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指导,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为 8月至 4月我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50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108例;年龄60—86岁;病程1—3o年。空腹血糖(10.8 4-3.61)mmol/l,餐后血糖(16.6 4-2.8)mmol/l,全部病例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可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体重下降;善饮、多食;消瘦、疲乏;皮肤瘙痒;四肢酸痛、麻木、腰痛;性欲减退、阳痿不育、月经失调、视力模糊等。
并发症: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器官,主要有: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皮肤病变、感染等。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老年糖尿病并发症多,往往因病程长,用药多而出现忧虑、抑郁心理,易产生消极情绪,有时拒绝服药不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说明控制血糖对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诱发因素等。耐心向患者说明糖尿病只要坚持治疗,合理控制饮食,就能够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2.2 饮食护理多数老年患者摄人肉、鱼、蛋、食油较多,从而导致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故应控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量。注意补充维生素、钙和铁,增加磷的摄人,其可提高红细胞释放氧的能力,防止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总热量每天三餐各占三分之一,或少食多餐,使糖分平均分配。禁食糖果、糕点;限制含胆固醇高的食物。饮食以少盐清淡为宜,少食动物内脏、少食松花蛋黄、少食含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物,少食肥肉、动物油等。最好是粗纤维含量较多的食品,如:糙米,面,蔬菜等,因含粗纤维较多的饮食能增加胃肠道蠕动,促进排空,减少消化吸收,有利于控制高血糖。记录每天出入量,定期复查血糖、尿糖、24 h尿糖定量,观察病情转归,定期测量体重,发现病情变化,应遵医嘱适当改变进食量。
2.3 运动指导运动疗法能促进糖的氧化利用,增强末梢组织特别是肌肉对胰岛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将更多的皮下注射储存的胰岛素调动到血液中,使肥胖患者的体重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无心脏禁忌证或严重合并症,每天进行适量的散步、慢跑、太极拳、体操、蹬车等运动是有益的,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运动锻炼。不宜空腹运动,长时间运动者应适当增加食量。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最好选择在饭后血糖较高时进行。但活动要以不感觉疲累为主,运动时手边要备有糖块或饼干等易食用的小食品,一旦自觉有出汗、心慌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食用,以预防或减轻低血糖症状。
2.4 药物指导及护理 降糖药:老年糖尿病患者多数为Ⅱ型糖尿病,常常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护理人员应准确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及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剂量数据、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经饮食控制无效的肥胖患者及饮食控制加磺脲类降糖药未能控制血糖的非肥胖患者,可选用双胍类药物治疗。
胰岛素:糖尿病患者因体内代谢障碍,机体抵抗力降低,易遭受细菌感染,须严格无菌操作;老年人体内环境稳定性降低,一些患者对胰岛素较敏感,胰岛素一二个u之差即可出现低血糖或酮症,因此胰岛素注射剂量须准确。注射时选择皮肤松弛处,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防局部组织硬化影响吸收。在饭前30 min注射胰岛素,注射后要密切观察有无胰岛素过量所至的低血糖反应。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时,需注意充分补液,纠正脱水,同时选用普通胰岛素小剂量连续静脉滴注,降低血糖,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补液时,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变化,及时调整补液的成分和速度。
2.5 皮肤护理糖尿病患者的皮肤及血液内含糖量较正常人高,细菌繁殖力强;机体形成抗体能力较正常时低,且白细胞杀菌力与吞噬力均降低,易出现皮肤瘙痒与感染,且感染后不易康复。注意指导患者勤洗澡、勤更换衣物,用温和的洗浴用品,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每天以温水洗脚,以柔软浅色毛巾擦干,同时检查足部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应及时治疗。注意检查和保护皮肤的完整性,减少或去除因小伤口未及时治愈而造成截肢的后果;每天按时翻身,按摩皮肤受压部位,预防褥疮发生。
3 小结
老年糖尿病治疗目的是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掌握、控制疾病的主动权。总之,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经过临床护理指导能够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地、系统地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篇二:护理类专业毕业设计《个案护理报告》开题报告】
护理类专业毕业设计《个案护理报告》开题报告
护理类专业毕业设计《个案护理报告》开题报告
护理类专业毕业设计《个案护理报告》任务书
课题名称 1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护理
课题类型 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资料分析()
病例分析()病例报告( √)其它()
课题来源 自选课题(√ )指令课题()招标课题()
委托课题() 其它()
课题所属专业领域 护理( √ ) 助产()
课题研究起止年月 6月15日~ 4月30日
设计内容及要求(字数150左右)
1、总结分析1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护理,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我们采取了
洗胃护理、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生命体征检测等针对性措施。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2、联合应用解毒剂和复能剂对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具有重
大影响和意义。
3、有机磷中毒是种急性中毒,病情危重,变化很快。如果抢救不及时很可能造成不良
后果。因此救治有机磷中毒患者,医生、护士密切的配合至关重要。
护理类专业毕业设计《个案护理报告》开题报告
设计(报告)题目 1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护理
设计(报告)题目来源 自 选
设计(报告)题目类型 临床研究
(内科护理) 开题时间 2月5日
一、设计(报告)研究意义
该病例是本人在实习期间亲自护理的患者。因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死亡率高,彻底的洗胃、解磷定的正确使用和阿托品化的时机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关键。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二、设计(报告)主要研究的内容、预期目标
(一)主要内容
1、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观察。
2、洗胃与吸附剂、血液净化、联合应用解毒剂和复能剂的使用。
(二)预期目标
经过给予洗胃、氧气吸入和生命监测、病情观察、生活护理用药护理(阿托品化及对抗剂的使用)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 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设计(报告)的研究重点及难点
(一)研究重点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观察
(二)研究难点
洗胃与插胃管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阿托品化的指征。
四、设计(报告)研究步骤(进度安排)
起止时间 阶段内容
① 11月~12月 选题
② 1月~2月15日 选题与科研设计(含报告开题)
③ 2月16日~2月28日 查阅与收集整理资料
④ 3月1日~3月31日 报告写作、完成初稿
⑤ 4月1日~4月30日 重复修改后定稿、打印装订报告
⑥ 5月准备答辩、现场或网上答辩
五、指导教师意见(是否同意开题,如不同意开题应写出意见)
同意开题
签 名:xxx
2月15日 ww w. 5 y k 文 章 来源
【篇三:毕业论文社区卫生护理工作的体会】
高 等 教 育 自 学 考 试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社区卫生护理工作的体会
作者姓名
主考学校:兰州大学______
准考证号: 专 业:护理学专业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张恒深 教授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
6月 7日
论文标题(社区卫生护理工作的体会)
论文标题(experience of community health care)
论文作者() 论文作者()
目录
内容摘要……………………………………………………(4)
正文目录
内容摘要:???????????????????(4)
关键词:????????????????????
(4) 社区护理的内涵??????????????????(4)
1、护理工作的必要性????????????????(5)
2.我们的做法和感觉???????????????????(6)
3存在的问题???????????????????(6)
4我的几点想法????????????????????(8)
参考文献????????????????????(10)
社区卫生护理工作的体会
武威市自考生 冯亚琴准考证号: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社区卫生护理的对象及其必要性,我们所从事区卫生的护理工作的几点深刻的体会,并从我平时的工作经历出发提出了自己的几个认为重要的观点和几点希望。
关键词:社区卫生 护理 体会
社区护理的内涵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立足于社区,面向家庭,以社区内居民的卫生需求为导向,服务对象不但是社区的患者,还包括健康人群;服务内容不但有疾病的治疗,而且集预防、治疗、护理、康复及保健等综合性服务为一体。因此,这种方便、经济、快捷、优质的社区护理,必将逐步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认可,成为21世纪的主流护理模式。社区护理是运用公共卫生学与护理学的理论, 以预防疾病、保护群体、促进健康为目的, 并应用先进的、整体的方法直接向个人、家庭和团体提供连续性、全面性的护理服务[ 1 ] 。
本人于 在武威市仁爱门诊部从事护理工作。我部任配有主治医师2名,主管护师、主管药师名一名,服务人口4500余人。近年来围绕“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功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体会颇多。下面我就社区护理的必要性、我们的做法和感受还有我自己的一点经验几方面分别做一阐述。
1、护理工作的必要性
1.1医学模式的转变
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问题的存在,以及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病患者的增加,因各种原因她们不便长期住在医院里,但随着人们经济状况的改进,对生命质量期望值的提高,渴望得到方便、经济、优质的医疗和护理。人们迫切需要护理人员用医学专业知识给予她们及时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指导。因此,护理工作者要从医院走出来,面向社会、面向社区,承担这些患者的各科护理,这种护理 模式与医院内的服务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因而,社区护理人才不但需要及操作技能,还需要人文和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及实践应用能力,这样才能给患者及家属信任感、安全感。
1.2社会变化带来社区护理的新问题
进入21世纪中国人口的健康问题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些都给社会护理进出新的要
求。社会的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病大量增加, 性病的防治问题、流动人口和底收入人群的健康管理问题、与环境和心理有关的疾病防治问题、预防乙型肝炎、艾滋病的教育问题等等。这些都在 改变着中国的疾病谱, 使慢性病护理的需求量增加。而对慢性病及年老体弱者的护理, 临床护士难以单独完成。护理人员为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由医院走向社区, 为个人、家庭、社会提供直接、连续、全面、方便、快捷、经济、优质的护理[ 2 ] ,并进行多方面护理指导、卫生宣教。因此, 开展社区护理既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需求, 又能促进护理事业的稳步发展。
1.3妇女儿童也要护理的主要对象
妇女儿童的预防保健教育已是社区医疗卫生工作的主要工作之一。比如:妇科病的诊治和护理、更年期卫生知识教育、孕期保健、母乳喂养、婴幼儿保健、儿童生活卫生的行为引导等。
1.4家庭护理要求的增加
由于人中老龄化、社会养老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空巢现象的存在,需要医疗护理的老人不断增加。慢性病医疗服务的特点,要求以家庭为服务单元。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保健需求表现为多样化,经过开展家庭护理可使生活方式 、心理行为得以改变。同时医疗机构整体运行中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现象, 如大批患者盲目流向大医院, 不但增加了医护工作量与患者的医疗费用及医院相正确投资费用,也影响着医院功能的发挥。相比之下,基层医院冷落、萧条, 资源浪费, 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社区护理能以其特有的优势, 切合实际, 既方便了社区居民, 降低了医疗费用, 满足居民多方面的需求, 又能合理地利用卫生资源。因此, 开展社区护理具有广阔前景和优越性。
2.我们的做法和感觉
2.1加强宣传
我们应时采取了板报、咨询、印发宣传册、宣传报等形式,宣传社区 卫生的特点、范围和必要性。让全社会都 认识到护理服务在整个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性及其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营造有利于开展社区护理服务的良好环境。
2.2全民建档
在完成日常门诊工作的同时,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定期走访,特殊患者随叫随到,还坚持长年免费测血压、免费咨询等。
2.3改变不良习惯
经过护理干预改变人们的许多不良生活习惯。比如许多人都爱吃腌制食品、烟不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