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第二章 工程概况2第一节 工程简介2第二节 工程地质、水文条件3第三节 设计概况5第四节 工程重点、难点及保证措施7第三章 施工部署10第一节 施工目标10第二节 施工准备11第四章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7第一节 施工测量17第二节 钻孔灌注桩施工21第三节 旋喷桩施工30第四节 土钉和喷射混凝土的施工30第五节 预应力锚索施工34第六节 冠梁施工37第七节 土方开挖38第八节 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制度338第五章 施工应急技术措施40第六章 质量保证措施41一、质量方针和目标41二、质量管理体系41三、质量保证管理体系41四、质量控制程序和措施43
2、五、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46第七章 安全保证措施55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55第二节 安全生产组织措施58第三节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58第四节 施工用电安全措施62第五节 施工现场防火安全防范措施62第六节 安全应急措施63第八章 雨季施工措施64第九章 文明、环保施工措施66第一节 现场文明施工66第二节 解决扰民措施67第三节 环境保护措施68第十章 工期保证措施73第十一章 基坑支护稳定可靠的保证措施75第十二章 构筑物、管线保护措施75第十三章 附表、图76附表一: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77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一、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目的是:通过招标文件提供的技术资
3、料和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为本工程施工组织提供完整的纲领性文件,用以指导基坑支护的施工;基坑回填以前的监测、支护安全与正常使用等的施工以及其关联项目的施工管理,确保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二、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有: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土层锚杆设计及施工规程CECS 22:90;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J50204200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国家
4、现行施工规范及标准; 现场踏勘及我司多年深基坑支护施工经验。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工程简介拟建的中山市xx医院xx大楼地下室工程位于中山市孙文中路,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建筑占地面积约41542m2,拟建11层楼,高度约50m,地下两层,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基坑开挖考虑到承台底,开挖深度为9.6511.95m。相对于基坑工程而言,本工程工程量大、工期较长且且在医院内施工、场外道路为繁华商住地段,施工难度极大。本工程有关资料见下表。中山市xx医院xx大楼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一般情况表工程名称中山市xx医院xx大楼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合 同 段建设单位中山市xx医院工程地点中山市孙文中路监理单位设计单
5、位xx市岩土工程公司勘察单位施工单位xx市岩土工程公司工程内容基坑支护的施工、基坑止水的施工;基坑底排水系统的施工;基坑回填以前的监测、支护安全与正常使用。第二节 工程地质、水文条件一、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周边环境简述如下:(1)场地西南侧:用地红线压着中山市孙文中路路缘,基坑边离红线约有10m;道路下有埋深1.5m2.2m的给水管、排水管、电力管线、电信管线等众多地下管线(其中电信管线距离离红线约有20m远);道路宽约35m,道路另外侧为众多多层民用住宅;(2)场地北侧:距离北侧用地红线约4.5m为多栋民用建筑,基坑北侧距用地红线59m,民宅与现场地之间有小路,路下有埋深1.5m2.2m的给
6、水管、排水管、电力管线等众多地下管线.(3)场地东侧:基坑东侧紧挨着xx医院内新建的康体保健中心,无放坡空间。构成本场地的地基土主要:上部土层由第四系人工杂填土层(Qml)、冲洪积层(Q4al+pl)、风化残积土层(Qel)组成,下部基岩由燕山期花岗岩岩系(52(3))组成。各岩土层的分布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1)、人工杂填土(Qml)杂填土:灰色及灰黄色,稍湿,松散,由砖瓦碎块、砼块等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混粘性土组成。普遍分布,厚度1.203.70m,平均2.03m。(2)、冲积层(Qal)1淤泥:深灰色,流塑,饱和。夹有粉砂薄层,局部为淤泥质土。该层在13个孔有揭露,层厚1.307.0
7、0m,平均层厚3.03m,层顶深度:6.0018.10m。为高压缩性土。2粉质粘土:灰黄色及褐红色,可塑,湿,局部为粉土。层厚0.905.00m, 平均层厚2.63m,层顶深度:1.5010.50m。液性指数范围值为0.040.65,平均值为0.40;孔隙比范围值为0.6150.890,平均值为0.766;为中等压缩性土。标贯击数范围值为611击,平均值为8.5击,标准值为7.5击;修正后的标贯击数平均值为7.0击,统计修正系数=0.892,标准值为6.2击,推荐值为6击。3中砂:灰黄色,稍密,局部为中密,饱和,局部为粗砂。层厚1.2011.30m,平均层厚6.32m,层顶深度:1.207.1
8、0m。标贯击数范围值为827击,平均值为13.8击,统计修正系数=0.899,标准值为12.4击;修正后的标贯击数平均值为11.4击,统计修正系数=0.927,标准值为10.6击,推荐值为9击。4粗砂:灰黄色,中密,局部为稍密,饱和,有粘性,局部为中砂。该层层厚1.406.70m,平均层厚4.06m,层顶深度:3.5018.80m。标贯击数范围值为1126击,平均值为17.8击,统计修正系数=0.922,标准值为16.4击;修正后的标贯击数平均值为13.9击,统计修正系数=0.936,标准值为13.0击,推荐值为12击。5砾砂:灰黄色,中密,饱和,有粘性,局部为粗砂。该层层厚1.409.80m
9、,平均层厚4.90m,层顶深度:6.1017.10m。标贯击数范围值为1529击,平均值为23击,统计修正系数=0.911,标准值为21.0击;修正后的标贯击数平均值为17.0击,统计修正系数=0.922,标准值为15.7击,推荐值为15击。(3)、风化残积层(Qel)砾质粘性土:灰黄色,硬塑,湿,局部为粉土。该层层厚0.903.60m, 平均层厚1.65m,层顶深度:15.5022.50m。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以下:液性指数范围值为0.430.48,平均值为0.45;孔隙比范围值为0.5340.570,平均值为0.552;压缩系数a12范围值为0.220.26MPa-1,平均值为0.24M
10、Pa-1,为高压缩性土。标贯击数范围值为2234击,平均值为29.3击,标准差=3.233,变异系数=0.110,统计修正系数=0.939,标准值为27.5击;修正后的标贯击数平均值为20.6击,统计修正系数=0.937,标准值为19.3击,推荐值为19.0击。(4)、燕山期花岗岩(52(3))本次钻探最大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52(3))。按风化程度不同依次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花岗岩等三个亚层,其地层编号分别为1、2、3。现就其风化程度结构特征及软硬程度分述以下:1全风化花岗岩:灰黄色,可见原岩结构,岩芯呈土柱状。层厚0.706.00m,平均层厚1.77m,层顶埋深17.
11、5025.60m。标贯击数范围值为3143击,平均值为34.6击,标准差=3.864,变异系数=0.112,统计修正系数=0.935,标准值为32.3击;修正后的标贯击数平均值为24.2击,统计修正系数=0.935,标准值为22.6击,推荐值为22.0击。2强风化花岗岩:灰黄色,粗粒花岗结构,岩石风化严重,节理裂隙很发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及碎块状。层厚0.504.80m,平均层厚2.82m,层顶深度19.5027.50m,层顶标高-13.02-22.22m。标贯击数范围值为4554击,平均值为49.0击;统计修正系数=0.962,标准值为47.1击,杆长修正后的平均值为32.9击,统计修正系数
12、=0.96,标准值为32.9击,推荐值32击。3中风化花岗岩:灰黄色,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岩石风化程度中等,裂隙发育,岩芯呈5-8厘米柱状及碎块状。层顶深度21.4031.30m,层顶标高-16.15-26.02m。本层共采集6组岩样做天然状态单轴极限抗压强度试验,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范围值为29.0467.94MPa,平均值为48.68MPa,统计修正系数为0.79,标准值为38.31MPa。二、水文地质条件据场地勘察表明,场地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主要含水层为砂土层及花岗岩裂隙水,属中等透水含水层。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勘察期间钻孔稳定水位埋深为0.902.50m;标
13、高为4.982.42m。按环境类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按地层渗透性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地下水和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水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第三节 设计概况(一)基坑支护方案及设计安全等级1、基坑西南侧离用地红线约有12m多的距离,具有部分放坡空间,用地红线外为中山市孙文中路,路下有众多埋深在15m2.2m的地下管线(包括排水管线、给水管线、电力管线、电信管线等等);地下室底板顶标高为-8.4,然而因承台较为密集,且承台所处地层均为砂层,本着基坑安全的考虑,设计基坑深度考虑到承台底为9.65m,采用上部放坡结合下部钻孔灌注桩预应力锚索桩间旋喷桩的结构型式支护;放坡段
14、设喷砼护面; 设计的基坑坡顶荷载为20KN/m。2、基坑北侧离用地红线约有7m多的距离,具有部分放坡空间,离用地红线5m外为多栋多层的民用住宅,之间小路下有众多埋深在15m2.2m的地下管线(包括排水管线、给水管线、电力管线、电信管线等等);此段基坑位置承台底埋深为11.65m,同前设计基坑深度考虑到承台底为11.65m,采用上部放坡结合下部钻孔灌注桩预应力锚索桩间旋喷桩的结构型式支护;放坡段设喷砼护面;其中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必须避开地下管线及民用住宅的基础; 设计的基坑坡顶荷载为20KN/m。3、基坑东侧及东北侧紧邻xx医院康体保健中心及内科住院部大楼,基坑范围内还有部分管线(建议拆除),无放
15、坡空间;同前设计基坑深度考虑到承台底,采用直立开挖后设置钻孔灌注桩预应力锚索桩间旋喷桩的结构型式支护;其中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必须避开已有建筑物大楼的基础; 设计的基坑坡顶荷载为15KN/m。(二)支护设计安全等级根据周边环境条件的不同,根据广东省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的规定,本基坑各侧的支护设计安全等级均为一级(三)主要设计参数本工程采用锚拉排桩结合放坡或垂直开挖设锚拉排桩的结构型式支护,基坑支护设计分成5个不同的区段,具体见各支护剖面图。主要技术参数:1、自钻式或预成孔土钉(锚杆):根据现场条件采用自钻式或预成孔,土钉(锚杆)采用48(57)钢管,壁厚不小于3.25(5),自钻式采用机械带动
16、旋转钻进,用顶浆法注入水泥浆(遇砂层、流塑状易塑径的淤泥层时边注水泥浆边钻进),预成孔则采取钻机预先成孔后放入锚筋。2、锚索:采用375高强低松驰钢绞线制作锚筋,钻机成孔,成孔直径不小于150mm,锚索长度如图,锚索采用二次注浆工艺,注浆采用水灰比约0.45-0.55:1(对应容重1.75左右)的纯水泥浆,第一次常压注浆,注浆压力约0.8MPa,待一次注浆初凝后进行二次高压注浆,待注浆体强度达到75%以上进行张拉锁定于锚索部位的喷砼腰梁和锚定钢板之上。锚索抗拔力值见图纸,锁定值取设计值的80%左右。3、面层:对于复合土钉墙,挂6.5钢筋网200200mm,施工土钉后进行土钉头部水平加强筋2根1
17、6通长连接和纵向锚头角铁加强件,然后按P.O.32.5R普硅水泥:中砂:5-20细石=1:2:2.5、水灰比=0.45:1的重量配合比施工喷射砼面层,面层砼强度C20,厚100mm;放坡段坡面插筋,然后喷射细石砼C20厚50mm进行护面;4、单管旋喷桩:桩径D600mm。浆压20MPa以上,水灰比1:1,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m,提升速度不大于0.15m/min。施工可采用预钻式施工法或自钻式施工法。旋喷桩桩位平面定位误差应不大于5厘米,钻孔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四)、地下水、地表水控制设计1、地下水控制:场地下有中砂、粗砂、砾砂层等强透水层,且砂层的厚度较厚(约15m),故地下水的处理
18、是基坑安全的关键所在;基于安全及经济的考虑,本方案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桩间单管旋喷桩的结构形成止水帷幕进行止水,灌注桩及旋喷桩均需超过砂层进入粘性土或全风化岩层不少于2m,以保证止水效果;基坑内每隔15m设降水井进行降水固结,加强被动土;同时避免因为出现砂层液化所带来的危害。加强水位观测,一旦发现水位下降较厉害,应立即进行回灌或采取其他措施,稳定水位,以保证周边建筑及道路下地下管线的安全.2、地表水处理:为避免地表及地下水对土体产生影响,及时排出边坡渗水及基坑内积水,在基坑坡顶和坑底坡脚各设置一条封闭连通的排水沟阻断周边来水和及时抽取开挖后的坑内积水,并经三级沉淀后排入周边市政管道。对于可能影
19、响边坡稳定的地表渗水,要求对这些渗水通道进行防渗处理。本工程基坑支护设计共5个剖面,具体设计见支护剖面图。主要工程量见下表。主要工程量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钻孔灌注桩m33626.652钻孔桩冠梁m3214.783喷砼(6.5铁丝网250*250、砼C20厚80)m2963.824喷砼(6.5铁丝网200*200、砼C20厚100)m3360.005旋喷桩m4617.606预应力锚索(37*5)m5104.007土钉(483.25)m1414.008土钉(402.75)m544.509锚杆(575无缝钢管)m864.0010钢管撑(3007)m417.6011钢管立柱(300)m21.2
20、512钢管栏杆m298.3013排水沟m596.6014降水井个12.0015水位观测井个9.0016沉淀池个2.0017监测项1.00第四节 工程重点、难点及保证措施一、工程重点1、基坑深约9。65m11。95m,周边邻近多层建筑物、市政管线,对基坑的侧向位移和不均匀沉降十分敏感,为确保在基坑和地下室施工期间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安全防护及监测为重点控制;2、本工程护坡桩、锚索、土钉墙和帷幕工程量大,工期短,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基坑安全和使用,是本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3、附近有住宅、办公楼,施工噪音等会引起投诉影响工程进度,必须严格文明施工。二、本工程的施工难点与解决措施(1)钻孔灌注桩施工方面的
21、难点及其解决措施。主要难点:易塌孔、护壁难度大,需要制备大量粘土泥浆;在机具、人力和物力的社会供应量方面可能会形成压力;大规模施工开始后,泥浆排放量很大;钢筋笼的吊装易变形;水下砼灌注不易确保质量;沉渣厚度、终孔深度、泥浆比重的检测。解决的措施:主要从施工组织、技术、管理等方面着手,有:想方设法保证钻孔桩机、工具、零配件的投入量,并确保投入机具的完好性;完善施工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钻孔桩机维修班,及时维护、抢修;设立专门的采购或后勤部门,能及时采购急需的机具零部件;技术措施:a、施工中经常观常冲击钻头的磨损特征和程度,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特种加工;b、成孔过程中经常观察、测量孔壁垂直度,及
22、时纠正;c、根据孔壁的尺寸、密实程度、孔壁内外水头差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护壁泥浆浓度可以而且应该进行调整,必要时投入粘土块制成浓浆进行护壁;d、钢筋笼的制作时要充分注意到吊装过程中可能的变形,附加一定的支撑结构以确保其刚度,吊装时应经过计算确定合适的起吊点,保证起吊时钢筋笼附加变形降至最低;e、严格按照水下砼灌注的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特别注意孔内压底沉碴残留度、下钢筋笼后的泥浆浓度、终孔深度方面的检测,确保其符合施工及设计要求。设立专门的钻孔桩技术小组,设计专项负责人,负责对有关技术问题进行分析、随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更具体的解决措施;负责对施工中各关键技术环节的技术问题和质量问题进行检测和把关。坚
23、持科学组织管理。在基坑施工平面方面合理布置,在作业段安排方面合理分段,力争流水作业。针对钻孔桩施工提出科学、具体、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并从总进度细化到周、日进度,并进行动态控制、动态调整,及时纠正;建立应急预案制度。分析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模拟情况,分技术类、组织类、管理类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应急预案,出现问题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进行处理。(2)施工监测方面的难点及其解决措施难点有:监测项目多、要求高、观测频度大、成果反馈要准确、及时,技术工作量大。解决措施:配备足够技术力量的监测队,下分位移沉降观测小组、地下水位观测小组、内业整理小组等,从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上解决问题。(3)施
24、工组织管理方面的难点和解决措施主要难点是:工程规模大,交叉作业工程多、工序多、质量环节多,施工也存在交叉作业和相互干扰的问题,施工管理难度大。解决措施:组织措施:建立强有力的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完善施工组织班组设置;计划措施:施工前制订好具体、细尽、切实可行的各种施工计划,动态调整、动态控制,及时纠正;技术与质量措施:坚持以技术为先导的工作原则,建立技术领导小组和质量保证体系;安全措施:编制并执行强有力的安全控制措施,防止出现工程事故特别是防止出现人身伤亡事故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文明与环境保护施工措施:建立这些措施是确保施工工效的有力条件。详细、具体、动态地进行施工平面、垂直面布置,统筹安排,合
25、理做好分区、分层、分段、流水施工等方面的计划工作;制订基坑工程应急技术措施及应急机制,危急及急需时予以启动,确保工程安全和施工如期按质完成;始终坚持信息化施工与动态设计的原则,对确需进行设计修改或变更的地方,在科学的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应及时提出修改或变更,以便确保工程安全;服从并配合监理单位、业主的管理。协调好参建各单位的关系,做到现场信息资源共享,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 (6)基坑长时间使用方面的难点和解决措施主要难点:本基坑施工工期90天,施工工期长,这就意味着本基坑长期暴露,xx市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较长时间的充沛降雨及台风对基坑带来的不利影响极大,竣工后维护风险较大。同时,土建施工特别
26、是桩基础工程的施工必定给基坑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影响。解决措施:必须加强同气象部门的联系,充分掌握气候动态;做好充足的抽排雨水和滞留水的思想准备、设备及人员准备,保证排水通道的畅通,确保地面截水沟能使整个基坑形成封闭的“环”,保证地表滞留水不流入坑内; 基坑完工后,交付使用前,必须提出“基坑使用须知”文件,对要注意的问题向业主、监理和后续施工单位进行交底,使他们充分了解基坑的安全现状和必须注意的事项,如:a、坑边堆载的距离和重量;b、桩基础施工必须采用跳打的方式,特别是基坑侧的桩,不宜在平面上连续作业,防止桩基挤土造成基坑隆起;c、不得破坏排水系统,如有破坏,必须及时修复,保证地表水不渗入基坑四周
27、造成水压力增大。(7)土钉、锚索施工方面的难点和解决措施主要难点:在砂层中易塌孔。解决措施:采用套管跟进钻孔施工工艺。详见有关章节。第三章 施工部署第一节 施工目标我们通过充分领会设计图纸要求,结合工程特点和我公司在基坑工程方面的施工经验,发挥公司人才优势和科学管理手段、设备优势,科学地组织护坡桩、桩间旋喷桩、冠梁、土方、喷砼、锚索、土钉的施工和各工种的交叉作业。整个工程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严格履行合同,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确保实现如下目标:一、质量目标保证达到“合格”工程等级。二、工期目标根据招标文件与设计图纸的实际工作量,在充分发挥设备、人力资源优势的前提下,经研究决定,保
28、证施工总工期不超过招标文件要求的90天(日历天)。三、安全施工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死亡事故和重伤事故,杜绝重大设备事故,要求全体员工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做到:“五无一控三消灭”,即:五无: “无因工死亡事故;无重大伤亡事故; 无火灾事故;无中毒事故;无触电(设备)事故”; 一控:控制年负伤率2以下;三消灭:消灭就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惯性事故。四、文明施工目标确保文明施工,达到“文明工地”标准。五、过程控制目标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施工组织管理和工程质量、进度控制,确保一次成功。六、服务目标信守合同、认真协调与各有关方面关系,接受建设单位和质检单位、监理单位等有关部门对工程质量、工
29、程进度、计划协调、现场管理的监督。处理好与周边居民的关系,力求将工程施工对周围的影响降至于最低。第二节 施工准备1、施工现场项目经理部组织管理机构 本工程施工现场组织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下设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施工负责、技术员、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等,各司其责,严密组织,科学管理。本工程拟组建的施工管理机构如下: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材料设备部、财务部工程技术部安全监督部、后勤部成本核算劳资定额材料供应设备管理维修保管钻孔桩施工旋喷桩施工土钉施工锚索及喷砼施工冠梁、腰梁的施工其他协调施工资料档案计量监督安全管理质量检验消防保安作业班组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项目部
30、组织机构管理职能表部 门序号职 能项目部1负责工程项目的全面管理工作2负责协调、辅助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3负责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工 程技术部1轴线复核2隐蔽工程验收3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进度计划,材料进退场计划4材料检验、钢筋抽验、钢筋焊接抽检5砼配合比试配,配合比控制、砼强度检测6设计变更及各种签证7技术资料管理8工程量计算、工程结算质 量安全部1安全技术交底2质量安全检查及控制3质安资料管理4文明施工检查及控制5质安事故调查及处理现 场施工部1落实日、旬、月进度计划2落实各种配合计划的实现3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安全防火管理4安全技术交底及落实各种技术措施5放线测量6分项、分部工程的工序检查7
31、质量、安全检查及控制8填写施工日记材料设备部(1)1按计划进退材料及常用机具2限额领料并登记3了解分析材料市场行情,材料库存清点4材料进场退场合理堆放5验收进场材料及收取质保书材料设备部(2)1现场施工机械设置计划2施工机械定购及指导安装调试3水、电、设施管理4机、电、给水工程协调管理后 勤保卫部11、厨房、宿舍等生活设施管理2保安及现场出入管理3产品保护、防盗、防破坏4安全防火财务部1财务会计出纳2工程资金使用计划及平衡3工程款收付、结算2、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表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表岗 位姓名职务/职称职 责 范 围项目经理杨庆忠工程师负责工地全面管理工作项目副经理陈昌照工程师负责调度协调
32、工地管理技术负责人胡杨生工程师负责技术管理工作施工负责人周 明工程师总负责现场施工管理(材料、设备)技 术 员徐 蔚助理工程师负责基坑支护施工的技术工作施 工 员朱蔚文技术员负责土方、排水系统等的施工安 全 员陈旭耀工程师负责工程的安全检查、监督质 量 员徐蔚(兼)工程师负责工程的质量检查、监督材 料 员杨庆辉负责材料采购、保管、台账测 量 组李 广助理工程师负责工程测量、抽水等资 料 员胡杨生(兼)负责材料试验、成品检验、检测,负责工程资料的整理、归档电 工 组田 亿负责水、电驳接、维护3、劳动力计划在施工组织上,根据施工项目、工序、工种和施工进度安排相应的队伍和劳动力。整个工程共分5个主要
33、施工班,每班分若干施工组,分工合作,流水作业,保证旺盛的施工战斗力。并在实际施工中根据施工进展情况进行调整,灵活安排,保证施工进度。总的劳动力计划见下表。劳 动 力 计 划 表 班 组 名 称班 长根据工程量计算的工人数量旋喷桩施工班王自勇旋喷桩组:24人,配备6台套多头搅拌桩机械设备,负责旋喷施工。钻孔灌注桩施 工 班汪庆生钻孔灌注桩组:42人,配备6台钻孔桩机,负责钻孔桩施工,锚索施工班朱朝辉锚索组:48人,配备4台锚杆钻机成孔设备,2台注浆设备,负责成孔、注浆等锚杆施工;砌筑、混凝土施工班王启华砌筑组:30人,配套砌筑设备,负责排水系统、场地硬化等砌筑施工。混凝土组:30人,配套设备,负
34、责、模板喷射砼、砼浇筑、养护。高峰期施工人数60人,投入时间2007年4月1日至2007年7月26日土钉、钢筋施 工 班胡力军土钉组:32人,配备4台潜孔钻机,负责土钉成孔、注浆等施工期钢筋:20人,配套设备,负责钢筋、锚索、钢腰梁等制安;高峰期施工人数110人,工程开工当天进场。投入时间2007年4月1日至2007年7月21日。测 量 组但河友4人,负责测量放线、监测、抽排水等工作电工、机修组 田 亿5人,负责水电线路铺设、驳接和机械设备维护。杂工班秦 石10人,负责抽排水,场内清理等工作。注:1、上表所列的开工时间是暂定的,实际开工时间以监理工程师指令为准;2、监测、抽排水等边坡完成后的后
35、续工序继续进行,不受工程竣工影响。3、全部管理人员服务于本工程的整个工期,施工工人按照工序的需要分批进场。4、主要材料计划工程施工主要材料为水泥、钢筋及砂、石等材料一般根据施工作业进度提前2天进场,由现场监理公司监理员随机抽样进行送检,合格后材料才能使用。护坡桩及冠梁用砼采用C25商品砼,浇灌前3天与商品砼供应商联系,灌注时由砼罐车将每天用量运至孔口,泵送浇灌。购买材料前应进一步按图核对实际材料用量,并分批购进,以防造成浪费。(1)零星材料现场使用的零星材料将由现场材料员就近采购,用五十铃人货车运输;(2)大型材料(水泥、钢筋)公司材料设备部集中采购的材料,将由供应商组织运输到现场,我公司按照
36、到场验收的方式验收材料的质量、数量、批次等。(3)半成品(商品砼)商品混凝土由混凝土厂家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混凝土厂家必须保证到场混凝土的相关指标、质量和数量要求。4、主要施工机具计划本工程需进场的施工机械根据进度要求及本工程相应工作量情况配置,所有设备在按进度计划相应的分项工程作业时间提前1-2天进场。主要施工机具计划见附表一。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1)本工程的办公、生活临时设施搭建在基坑西北侧。办公室(项目部、业主、监理)、宿舍采用活动板房搭建,厨房等生活设施采用砖砌结构,周边建临时排水沟、沉淀池,排污管道接市政排污管道。(2)工程用钢筋模板堆放制作于基坑西侧进行。喷锚用水泥、砂石在现场基
37、坑内临时堆放,随拉随用,以不妨碍土方施工为原则。(3)用水、电接口自现有接口引入,沿四周围墙架设、敷设。施工高峰用电不大于315KW,用水量60m3/天。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6、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综合考虑工程的特点,本工程的总体施根据工程及场地的特点,拟订总施工工期为三个月。计划先进行钻孔桩及桩间旋喷桩施工,用工约40历天,土钉及预应力锚索施工用时30历天,其余工序约20历天,总共约90 历天。第四章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第一节 施工测量通过与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的协调、咨询,找出施工测量控制点,由我公司测量工程师现场负责施工放线。一、 测量放
38、线 为保证轴线精确,先复核坐标点,根据复核后的坐标点,准确地测量,建立相互联系的平面控制网。 (1)开工前,检测经纬仪和钢尺,尽可能减少测量误差。 (2)以甲方提供的坐标系统建立平面控制网,通过精确测量,保证平面控制网的尺寸,角度符合规范要求,测距精度不低于20秒。(3)设立平面控制点的标桩大样图见下图所示。平面控制点的标桩大样图标桩周围设栏保护,并设醒目标志,标桩保存存到工程竣工以后。 (4)根据平面控制网测放轴线 根据现场条件,结合其它放线方法,准确快捷测放整个工程的轴线,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 (5)验线 轴线经自检合格后,提请主管领导及有关部门通知甲方验线,在收到验线合格通知后,方可正式
39、使用。 首先测放线定位控制点。先放线定出范围,然后再根据这些控制点依次引出轴线位置,并在两边用铁桩固定。根据图纸和现场轴线可确定每根桩的桩位,并用40cm长直径10钢筋固定桩位中心,并用白粉根据桩径围护桩位。轴线和桩位全部根据图纸确定后,进行复查,然后会同监理工程师及有关单位代表,按设计尺寸复核、验收、签证,做好资料记录。二、 位移观测1、位移观测技术依据(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4)施工图纸及布点要求。2、位移观测方法 (1)位移观测点布设方案:在基坑四周坡顶设水平位移兼沉降
40、监测点18个,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点45个,地下水位监测井6个,具体见“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观测点及基准点在坡顶开挖整平、搅拌桩和微型桩施工后设置,并在施工过程中妥善保护。位移观测点大样如下图所示。(2)位移观测测站点根据实地的地形情况设立,一般地,在每条基准线两端向外的延长线上距两端观测点10米以上、地基稳固、不易破坏的位置布设位移观测测站点。具体埋设的规格如图。方向点可以采用固定建筑物边缘,稳固天线,或建筑物上标记。 (3)位移观测仪器和计算方法: 仪器拟采用leica TC1700型精密全站仪,3米小钢尺。计算机内业处理。在水平位移工作点设站,用远处固定目标定向,采用小角法观测,用尺直接
41、量出其水平位移量或由公式 :进行计算,其中: 位移变化量 变化秒值 S 测站至观测点的距离 常数206265 (4)位移观测方法: 位移观测采用小角法,观测基准线按平行于基坑边线布置,如果围墙阻碍视线,可以按照实际需要拆除围墙,观测时,以外部不少于两个固定方向定向,角度观测的精度和测回数如下表,距离采用测距仪量取。位移观测拟按城市有关位移观测精度要求进行观测。具体执行的各项规定和限差见表。方向观测法限差()等 级仪器名称两次照准目标读数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三 级Leica TC170068138待点位稳固后,根据甲方的要求开始第一次观测,第一次观测时,观测点偏离基
42、准线须量取4次,取其平均值,作为第一次的最或是值。以基准线为标准,位移观测点在基坑内侧,其值取“+”,反之,为“”。 (5)观测周期:变形观测点应在布设初始建立初读数。基坑开挖过程中,相邻两次的观测时间间隔不宜超过三天或每开挖一层(开挖深度1.2m)观测一次;基坑开挖支护结束一个月后观测时间间隔为10天1个月;下大雨天或出现可能促使变形加快的情况时(如坡顶超载显著增加,超过设计允许值)应加密观测次数;基坑开挖完毕和桩基础施工完且变形已趋稳定时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不少于每个月一次;当基坑回填至一半以上时,可结束观测。如发现变形发展速率较大、支护结构开裂等情况,应增加观测密度,并及时向监理、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报告监测结果。当变形急剧发展、出现破坏预兆时,应对变形连续监测,及时掌握变形发展趋势和准确判断基坑安全性状。(6)内业计算: 位移观测的平差计算可采用简易平差法进行,观测成果表按附表18整理。 (7)资料成果 每次位移观测结束后提交位移观测成果表; 最后一次观测结束后,提交位移观测“位移量-时间曲线图”。 位移观测技术总结。中山市xx医院xx大楼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第 次位移观测成果表基准线编号: 日期: 年 月 日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