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要点资料仅供参考 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要点考试题型:选择题53%,辨析题13%,简答题20%,论述题14%一、辨析题 1、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错误。不能笼统地说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从古到今,哲学流派名目繁多,形式多样,有唯物主义,也有唯心主义,有辩证法,也有形而上学。因此,对不同哲学的性质要作具体分析,不能都笼统地说成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正确地回答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实现了唯物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统一,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哲学,因而是科学
2、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歪曲了客观世界的原来面貌,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错误。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但唯心主义不都是不可知论。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而相区别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则是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划分的。二者虽有联系,但又有不同。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因此,唯物主义都承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当然是错误的,但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又认为,人的思想能够认识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因而也是可知
3、论。只有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家,才是不可知论者。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但不能说是“科学之科学”。 (1)“科学之科学”是指把哲学当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理论体系。这种观点是近代一些哲学家的错误观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阐明了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二者的区别是,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二者的联系是,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所概括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
4、,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又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和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取消论”都是错误。 (3)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这既限制了具体科学的发展也使哲学背上沉重的包袱而不利于发展。 4、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特点。 错误。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而不是唯一特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它具有实践性、阶级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特点。 (2)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它以实践为基础,来自实践,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实
5、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 (3)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显著特点。其它哲学都掩盖自己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公然申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哲学。 (4)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它的科学性是指它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它的革命性是指它把变革旧世界作为己任,它不崇拜任何东西,它在本质上批判的、革命的。它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5、世界统一于存在。 错误。这是一个折中主义的命题,它否认了世界统一于物质,实际上是唯心主我观点。 (1)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关于世界有无共
6、同的本原问题。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 (2)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存在”,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它作为“思维”的对立面,是物质的存在;单独的“存在”概念,既能够是物质的存在,也能够是精神的存在。可见,把“存在”作为世界统一的基础,混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实际上宣扬的是精神的存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6、尊重客观规律,就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在实践中遭到失败。 (1)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7、为必要条件。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反对否认客观规律的唯意志论;又反对否认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械论或宿命论。 7、正确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错误意识不反映客观世界。 错误。任何意识形式,不论其内容正确与否,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1)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正确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错误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2)鬼神等荒唐的观念也不是人们头脑中主观自生的,而是对客观事物虚幻的反映,都能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她们的“原型”。 8、新生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错误。混淆有了新旧事物的本质区别。 (1)新
8、生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2)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及远大前途。不能把是否是新出现的作为衡量标准。有些事物虽然是新出现的。但本质上却是旧事物,是旧事物以新的形式出现了。 9、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正确。理由如下: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每一事物既包含矛盾的普遍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是普
9、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是从许多特殊矛盾中抽象出来的共性,它只概括了每一特殊矛盾的一部分、本质,而不是矛盾特殊性的全部。因此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经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 10、偶然性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只起破坏作用。 错误。这是对偶然性的一种片面性的认识。 (1)偶然性是和必然性相对应的哲学范畴,它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2)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受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约,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3)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抓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偶然现象所提供的“机遇”,揭示其背后的必然规律性。在
10、实践活动中,利用偶然性所提供的有利“机遇”,促进事物的发展,避免不利的偶然性因素对事物发展的阻碍和破坏作用。 11、假象是一种错觉。 错误。假象与错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能混淆。 (1)假象是现象的一种,是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同真象一样也是本质的表现。是本质的一个规定、一个环节、一个方面。 (2)假象和错觉有本质的区别:假象是客观事物本身的表现,是客观的;错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错误认识,是主观的。 (3)假象同错觉又有联系,即假象容易引起人们的错觉。 12、一个人所有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错误。这是把知识的来源与获得知识的途径混为一谈,把学习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对立起来。 (1)知识或
11、认识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实践,但不能说每个人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这里有一个如何正确看待书本知识和直接经验的关系的问题。 (2)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没有直接经验就不可能有间接经验,但人们不可能事情依靠直接经验,事实上一个人的多数知识来自于间接经验。因此,在强调实践出真知的同时,又必须重视学习间接经验用于指导实践。 (3)必须把学习间接经验同直接实践结合起来。一方面,学习书本知识或她人的直接经验,要在自己的直接经验中,才能真正理解,变成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书本知识、间接经验是否可靠和完善,也要在自己的直接经验中检验、补充和发展。 13、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
12、实践活动。 正确。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实践。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 (1)生产实践是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决定性的因素。 (2)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都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3)生产实践为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 (4)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而也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 14、“有用就是真理”。 错误。把“有用”等同于真理,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 (1)真理是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
13、反映。真理是客观的。所谓真理的客观性,一是指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二是指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 (2)真理既是客观的,也是一元的。所谓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特定对象的正确认识,只能有一个而不能有两个或多个。 (3)真理是有用的,但不是对人有用的东西都是真理。实用主义的真理观是主观真理论和真理多元论。 15、真理有阶级性。 错误。所谓真理有阶级性,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 (1)真理是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所谓真理的客观性,一是指在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二是指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 (
14、2)真理既是客观的,也是一元的。所谓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特定对象的正确认识,只能有一个而不能有两个或多个。 (3)真理本身没有阶级性,真理在发现和应用上却有一定的阶级性。先进的、革命的阶级由于自身利益与社会历史发展趋向相一致,比其它阶级更能够发现和应用真理。 16、多数人拥护的就是真理。 错误。多数人拥护的不一定就是真理。 (1)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检验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只有社会实践及结果才能充当这一标准。而人们是否拥护,这是一种主观判断,3 不能作为客观标准。 (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15、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必然在指导实践中获得越来越多的人的拥护,这是实践标准的作用。但不能说获得多数人拥护的就一定是真理。迷信和谎言在一定条件下被多数人拥护,但却不是真理;如果一定真理性的认识开始时只有少数人拥护,也不能否认它是真理。最终还是由实践来证明其真谬。 17、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独创。 正确。(1)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社会历史领域一直是唯心史观的一统天下,虽然有过个别接近唯物史观的观点,但从未形成完整、系统的唯物史观。无论在自然观上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历史领域,便都陷入唯心史观。 (2)之因此如此,除受社会发展水平与剥削阶级立场的局限外,还与社会历史领域本身的特殊
16、性有关,即一切社会历史现象都是人意识活动的结果。而马克思主义之因此能够创立唯物史观除社会历史条件成熟外,自觉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以及科学利用以往思想家们的思想材料也是重要条件。 (3)因此,恩格斯将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一起并称为马克思一生的两大贡献。 18、唯物史观是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辩证法的统一。 正确。(1)唯物史观既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论,也坚持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和巨大反作用的历史辩证法,是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2)唯物史观是唯物论与辩证法高度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的结果,因而也必然是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19、哲
17、学里有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一个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 错误。(1)哲学基本问题只有一个,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除此之外并无别的哲学基本问题。 (2)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是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并不是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之外或与之并列的另一个问题。 20、要保护好环境,彻底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遏制经济的发展,实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 错误。(1)环境问题说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不能离开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去独立地、静止地看待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更不能将二者完全对立起来。事实上,离开人,离开人类福祉,离开社会发展,环境及环境问题也是没
18、有意义的。因此,我们既反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毫无顾忌地掠夺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也反对走向另一个极端,诅咒技术、放弃发展。我们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我们特别反对少数发达国家,在本国以抢先掠夺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得到发展后,反过来剥夺发展中国家人民谋求发展的权利。我们也特别反对少数发达国家一方面借口产业结构调整,将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为本国留下蓝天碧水,一方面又指责发展中国家破坏环境,要求其承担不合理的责任。 21、人口过剩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错误。(1)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与
19、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影响因素,但不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终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只有深刻分析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才能正确认识中国贫穷落后的最终根源。 (2)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口的生产这两种生产应该是有机统一,相互协调的。因此,所谓人口过剩只是人口生产相对于物质资料生产而言的相对过剩,离开物质资料生产去孤立地谈论人口是否过剩问题,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事物都是复杂的,中国较多的人口一方面造成了中国人均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占有率偏低等问题,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大量优质而廉价的劳动力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对人口问题,只看到不利的一面,不看
20、到有利的一面,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22、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关系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错误。(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解决的是物质资料生产的问题,而物质资料生产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前提与基础,包括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在内的上层建筑是在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产生并服务于物质资料生产的,因此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 (2)可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并不能涵盖社会生活全部领域,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外,社会基本矛盾还包括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对这两对矛盾的总称。 23、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正确(1)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
21、的系统,主要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关系、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等三个方面的经济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的意义。它首先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关系,进而与地位关系一起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关系,并最终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2)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不同,能够把历史上的生产关系分为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和私有制的生产关系等两种基本类型。 24、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错误。经济基础的内容是生产关系,但并不是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制度中的各种生产关系都能进入经济基础。只有其中占统治地位、决定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制度性持的那一种生产关系才是支撑起上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性质并
22、得到上层建筑服务的经济基础。 25、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错误。(1)阶级斗争只在阶级社会中才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无阶级社会中不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当然也就谈不到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2)即使是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阶级斗争,而是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中的具体表现。 (3)关于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正确的表述是: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6、唯物史观是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统一。 错误。(1)群众史观属于唯物史观,英雄史观属于唯心史观,二者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2)唯物史观主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23、因而必然肯定作为生产力中主导因素的广大劳动群众的决定作用。而劳动群众任何时候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肯定劳动与劳动群众的作用,必然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与创造者的群众史观。唯心史观否定劳动及劳动者的作用,主张由于占有了生产资料进而能够把持包括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在内的整个上层建筑的少数剥削阶级、统治阶级是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因而必然主张少数帝王、天才、英雄是历史主人与创造者的英雄史观。 27、人民群众即劳动群众。 错误。(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内涵,在阶级社会中一般会包括若干不同的阶级,既有剥削阶级,也有被剥削阶级,既有劳动阶级,也有非劳动阶级。当然,任何时代,劳动群众
24、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绝大多数。 (2)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大多数人,因此无论是剥削阶级,还是被剥削阶级,无论是劳动阶级、还是非劳动阶级,只要是顺应历史潮流,与社会绝大多数人站在一起,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阶级,都属于人民群众。 28、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完全是马克思主义,也不完全是中国的。 错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既完全是中国的,又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1)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观、方法论,在宗旨、目标等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它们都代表着无
25、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争取解放的思想武器。(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我完全是中国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可是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许多问题靠熟读、熟背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和照搬照抄处国的经验是不能解决的,这就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就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29、邓小平理论的议题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错误。这个命题混淆了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称。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
26、会主义”。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否则会重蹈覆辙,导致重大的失误。邓小平理论九个方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文体而展开的。 30、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 正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经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只有进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广泛动员和组织占人中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只有建立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保卫根据地的发展;只有建设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才
27、能使土地革命有坚实的基础,武装斗争才有可靠的依托。工农武装割据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 31、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错误。(1)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2)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造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
28、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目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国。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 义改革,都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道路,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 3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错误。它混淆了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但不是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主义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经济、政治、文
29、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它们都不是主要矛盾,都要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4 的决定和制约。 3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正确。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由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的基本性质决定的。(1)在中国,虽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矛盾,但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相一致基础上的矛盾。(2)矛盾的这种基本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能够经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其自身的进步与完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社会主
30、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4、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正确。(1)经济效益,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劳动消耗或劳动占用所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即投入和产出的比率。(2)提高经济效益就是要用一定量的投入去取得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面要的产出。中国经济活动效益低下,这已成为经济生活中多种矛盾的症结所在。(3)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提高经济效益能够缓解中国人口我、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的矛盾;提高经济效益能够增加供给,缓解供需矛盾,更好满足需要;提高经济效益能够加速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35、对外开放
31、就是否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错误。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含义,即指每一个国家都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实际,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群众的力量,夺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发展本国的经济。(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决不允许别国干涉;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本国人民;强调自力更生能够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争取外援要付出代价。(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是统一的。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承的,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36、特区姓“资”不姓“社
32、”。 错误。中国经济特区的性质和作用是:第一,中国的经济特区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它不是政治特区,也不是“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第二,中国举办经济特区取得的成绩和发挥的作用,主要是:(1)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建立起开放型经济,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很好地发挥四个“窗口”的作用。经济特区已成为吸收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窗口,引进和传播先进管理经验的窗口,获得知识和传递信息的窗口,使世界了解中国坚决实行改革开放等政策的窗口。(3)对内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4)经济特区进行的市场经济体制改
33、革的试验和探索,推动了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 37、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正确。(1)改革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2)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力的障碍这个意义而言。从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生活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经济体制及其它相关体制的改革。这些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整个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 38、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说在任何地方、在任何产业中,公有制必须居主导地位。 错误。(1)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在,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优势;第二,国
34、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但需要的是,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应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能够有所差别。经如,在非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和领域,就能够我发展一些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对外开放领域能够我发展一些外资经济。 39、公有制实现形式能够而且应当多样化。 正确。(1)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公有制反映的是生产资料的公有性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反映的是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公有制的内容,要由公有制实现形式来体现;公有制经济质的提高,也必须经过适当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来完成
35、。同一种所有制经济,能够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反之,同一种具体的实现形式,能够为不同的所有制经济所采用。(2)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现形式能够而且应当多样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能够大胆利用。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出现了我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经济等。 40、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引进国外技术。 错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处方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
36、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41、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错误。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了概括,即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路子。 42、提倡以德治国就不需要依法治国。 错误。应正确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1)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互区别的。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经过各种
37、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体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落脚点。 (2)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社会法治是建立、维护、实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法律保障,社会主义德治是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38、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提高整个民放牧 道德水平。德治搞了,能够推动依法治国。 (3)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4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是坚持党的领导。 不完全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不但包括党的领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发展,人民民主的内容不断扩大,人民的各项权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政治保障。党的十七大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第一交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这就是“
39、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法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4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致的。 正确。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致的。(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是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2)两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精神文明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两个方面,而文化是一个包括教育和科学事来在内的内容广阔的领域,广义的文化
40、与精神文明的内容基本上是互相涵盖的;从目的和功能来看,文化和精神文明都以人为对象,都是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因此,就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目的、功能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45、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一致的。 正确。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这是因为:(1)爱国主义是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而诚挚的崇高感情的体现。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历程中,发挥了重大作
41、用。(2)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献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献身于祖国统一大业。(3)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这是历史和现实已经和正在证明的真理。(4)在当代中国只有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才能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 46、物质文明发展了,精神文明也就自然而然上去了。 错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应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42、。(1)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不可偏废。(2)物质文明为精神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7、先进文化是以先进生产力为基础的,因此,在中国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不应提出建设先进文化的目标。 错误。这是对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关系的简单化、绝对化理解。先进文化固然是以先进生产力为基础,可是,在中国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仍应该提出建设先进文化的目标。(1)生产力(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是文化(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基础,一定的文化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43、。可是,两者从来不是机械式平衡发展的,文化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具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在特定的条件下,文化的发展也能超出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结出丰硕果实,形成先进文化。这是由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决定的。(2)先进的思想理论和先进的社会制度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中国有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完全能够在现有生产力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先进文化,使之成为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力量。(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要求在;错误;5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错误;51、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只注重了经济的发展,;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44、;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从总体上规划21世纪中;52、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正确;53、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与稳定的主要根源;错误;54、多极化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要求在发展生产力,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发展先进文化。 48、稳定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 错误。和谐社会并不简装等同于稳定社会。和谐社会必然是稳定的社会,可是稳定的社会不一定和谐。在历史上,有的稳定社会是以牺牲社会活力为代价的。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45、、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一个包括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完整统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系。 49、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 错误。和谐并不是无差别、无矛盾、无冲突。对立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本属性,它们共同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达到动态和谐。和谐是反映事物与现象的协调、适中、秩序、平衡的存在状态的范畴,是多样性的协调和统一,表明事物发展变化合乎逻辑或规律。因此,和谐社会不是单一、均质,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状态,多元和差异是和谐社会的前提。没有差异,就无所为和谐,“和而不同”才能和谐。和谐社会的美妙不在于“无差别”或 “无矛盾”,而恰恰
46、在于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矛盾。 5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错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这一要求的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51、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只注重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社会的综
47、合发展。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从总体上规划21世纪中叶之前中国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是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发展战略,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战略。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的总体战略目标是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富强”是指经济现代化,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民主”是指政治现代化;“文明”是指文化现代化,也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2、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正确。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应该遵循联合
48、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要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 53、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错误。恐怖主义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但恐怖主义不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作祟,世界始终处于不稳定、不安宁的状态。冷战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更加猖獗,这也是促使全球范围内恐怖主义活动进一步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才是威胁世界和平稳定的主要根源。要争取和平和发展,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才是威胁世界和平稳定的主要根源。要争取和平和发展,就必须反对霸权主
49、义,反对强权政治。在传统完安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新情况下,我们应有恐反恐、有霸反霸,不能因为坚决主张反恐而改变反霸立场,不能用一种现象掩盖另一种现象。 54、多极化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正确。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世界发展的必须趋势,符合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拳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因此,积极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