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枕头坝施工组织设计教材.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651796 上传时间:2024-10-08 格式:DOC 页数:391 大小:3.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枕头坝施工组织设计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1页
枕头坝施工组织设计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枕头坝施工组织设计教材 389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第一篇 工程施工条件及特性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说明 1.1 电站工程概况 枕头坝一级水电站为大渡河干流水电梯级规划的第十九个梯级,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坝址位于大沙坝~月儿坝河段,距成都市约260km,省道”金口河~乌斯河”S306公路从库、坝区左岸经过,成昆铁路沿工程区左岸经过,对外交通方便。坝址处控制流域面积73057km2,多年平均流量1360m3/s。正常蓄水位高程624m,最大坝高86.50m,电站装机容量720MW,多年平均发电量32.90亿kW·h,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0.435亿m3,水库总库容0.469亿m3。开发任务为发电,兼顾下游用水。 本工程规模为大(2)型工程,工程等别为二等,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发电建筑物等主要建筑物为2级建筑物,相应水工建筑物结构安全级别为Ⅱ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相应水工建筑物结构安全级别为Ⅱ级。 1.2 招标项目概况 本合同工程包括左岸1#堆积体治理、1#非溢流坝段及过坝公路。 1#堆积体覆盖层边坡位于左坝肩下游侧,为覆盖层内部蠕滑形成的堆积体。底部分布高程位于河床水边线以下3m~5m深范围,顶部高程740m。在平面上呈不规则扇形状,上部窄,下部宽,堆积体前缘沿S306公路线长约240m,垂直河流方向最大宽度约180m,蠕滑区面积约1.9万m2,厚15m~35m,总方量约65万m3。根据1#堆积体覆盖层边坡为土质的特点,考虑采用了混凝土挡墙、抗滑桩、框格梁、预应力锚索、灌浆、排水及防护等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左岸1#非溢流坝段坝顶高程为626.50m,最大坝高为26.5m,坝顶长21.05m,为C9015常态混凝土重力坝。 过坝公路起点位于坝址下游约550m处原S306省道上,高程约605.3m,新编桩号K0+000 ~K1+229.24m,该过坝公路设计标准为公路二级 ,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宽度8.5m,路面宽度7.0m。过坝公路K0+258.03~0+680.65m 与1#堆积体治理、1#挡水坝结构结合形成。 2 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 2.1 水文气象情况 2.1.1 流域概况 大渡河是岷江的最大支流,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四川盆地西部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界于东经99。42,~103。48,,北纬 28。15,~33。33,之间。河流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的果洛山南麓,分东、西两源,东源为足木足河,西源为绰斯甲河,东源为主流,两源在双江口汇合后始称大渡河。干流大致由北向南流经金川、丹巴、泸定等县至石棉折向东流,再经汉源、峨边、福禄、沙湾等地,在草鞋渡接纳青衣江后于乐山市城南注入岷江。干流河道全长1062km,全流域集水面积为77400km2(不含青衣江)。 按河道特征及降雨特性区分,一般以泸定以上为上游,泸定至铜街子为中游,铜街子以下为下游。 大渡河干流上当前正在建设的电站为瀑布沟水电站、深溪沟水电站。枕头坝一级水电站坝址位于泸定~铜街子段的大渡河中游金口河镇附近,流域面积73057km2,河道平均坡降为1.8‰。距离上游毛头码水文站30.7km。其上一梯级为正在建设的深溪沟电站,下一级为规划的枕头坝二级电站。 2.1.2 气候特性 本工程所属中游地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随高程的变化较明显。河谷地区四季明显,年平均气温一般为13~18℃,最低气温一般-5℃左右,最高气温多发生在7、8月,年蒸发量达1200~16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左右。 枕头坝一级坝址处无气象站,距离坝址约23km的峨边县气象站海拔高程为642.2m,气候特点与坝址区域大致相似。因此以峨边气象站地面气象要素统计为依据提供坝址区气象要素供工程使用。 据峨边县气象站历年气象要素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6.4℃,各月平均气温在6.5℃~25.1℃之间,极端最高气温在35.7℃,极端最低气温-3.2℃,出现在12月。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209.8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6%,年平均风速2.0 m/s,最大风速17.3m/s,发生在8月份,相应风向为NNE。多年平均年降水量837.5mm,1月平均降水量最小为3.5mm,7月平均降水量最大为199.9mm,历年最大日降水量157.4mm,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8.2%。峨边县气象站气象要素及降水量统计见表1-1-1。 表1-1-1 峨边县气象要素及降水量统计表 高程:642.2m 项目\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全年 降水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mm) 3.5 8.2 18.6 64.3 87.2 117.5 199.9 179.7 87.7 48.3 19.3 3.4 837.5 最大日降水量(mm) 4.4 12.2 19.0 51.2 49.8 94.4 157.4 106.8 57.7 32.4 28.5 5.6 157.4 降水日数 =0.1mm 5.6 8.5 12.1 15.3 18.1 17.7 17.5 16.3 18.7 16.1 9.9 5.9 161.7 =10.0mm 0 0.1 0.2 1.6 2.4 3.6 5.3 5.3 2.6 1.3 0.3 0 22.6 =25.0mm 0 0 0 0.3 0.4 0.8 2.2 2.2 0.3 0.1 0.1 0 6.3 =50.0mm 0 0 0 0.1 0 0.3 0.8 0.6 0.1 0 0 0 1.8 气温 (℃) 多年平均 6.9 8.2 12.0 17.0 20.8 23.2 25.1 24.9 20.9 17.2 12.6 8.3 16.4 历年极端最高 20.5 23.4 28.8 33.3 35.7 35.4 35.3 35.1 32.9 28.2 25.5 23.4 35.7 历年极端最低 -2.8 -2.3 -0.5 3.9 9.8 15.0 16.1 16.1 13.1 4.6 2.2 -3.2 -3.2 相对湿度 多年平均(%) 73 74 73 72 73 76 79 79 83 81 79 75 76 历年最小(%) 22 26 16 20 15 29 35 25 26 30 28 20 15 风速(m/s) 多年平均风速 2.0 2.1 2.4 2.4 2.1 1.8 1.9 2.0 1.5 1.6 1.7 1.8 1.9 定时最大风速 9.7 11.7 11.7 12.3 12.7 12.0 11.7 17.3 10.0 13.3 11.3 10.0 17.3 相应风向 2G NE NE ENE 2G NE ENE NNE NNE ENE NE 2G NNE 蒸发量 多年平均(mm) (口径20cm蒸发皿观测值) 5.30 53.2 92.0 127.0 167.6 137.4 157.6 151.9 84.4 74.8 59.4 51.3 1209.8 2.1.3 水文基本资料 大渡河流域水文站网的布设基本控制干支流的水情变化,最早的是1936年设立的铜街子站,从上世纪50年代起,大渡河干流自上向下游设有大金、丹巴、泸定、石棉、沙坪等水文站,大渡河支流尼日河、官料河设有岩润站、红旗站等。为了大渡河梯级开发需要,1979年起陆续增加了农场、毛头码水文站。 枕头坝一级坝址上游30.7km有毛头码水文站,毛头码水文站是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为满足瀑布沟水电站设计而自建站。该站控制流域面积72653km2,毛头码~坝址区间无较大支流加入,区间面积404km2仅占坝址以上集水面积的0.55%。故采用毛头码水文站作为主要设计依据站。各站位置及流量资料情况见表1-1-2。 表1-1-2 各水文站资料年限统计表 序号 河名 站名 集水面积(km2) 至河口距离(km) 资料年限(年.月) 1 大渡河 毛头码 72653 192 1985~ 2 大渡河 沙坪 75016 126 1966~1993 1995~ 3 大渡河 铜街子 76383 64 1937~1967 4 尼日河 岩润 3302 31 1959~ 5 官料河 红旗 1321 10 1958~ 6 茅杆河 顺河 10 1954~1959 2.1.4 坝区水位流量关系 枕头坝一级水电站为核桃坪上坝址Ⅰ坝线方案,厂房尾水断面位于Ⅰ坝线下游约260m处。 10月初在核桃坪坝址处设立专用水位观测站,坝址上游约30.7km处为毛头码专用水文站,洪水传播时间约2h,区间无大支流汇入,区间流量较小。坝址上游永乐水电站为引水式,最大引用流量为260m3/s,其厂房位于坝址下游的金口河区。当前右岸导流明渠正在填筑一期子围堰,考虑子围堰填筑束窄河床后坝轴线位置水位流量关系成果见表1-1-3。 表1-1-3 围堰填筑后坝轴线位置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表 水位(m) 588.5 589 589.5 590 590.5 591 591.5 592 592.5 593 593.5 流量(m³/s) 312 411 566 759 966 1190 1420 1670 1930 2200 2470 水位(m) 594 594.5 595 595.5 596 596.5 597 597.5 598 598.5 599 流量(m³/s) 2750 3060 3410 3770 4150 4540 4940 5360 5800 6240 6700 2.2 工程地质 2.2.1 左坝肩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坝基以下基岩主要为块状玄武岩,岩体以强风化状态为主,强风化带岩体中裂隙发育,可在进行有效的强化处理后可作为坝基利用,弱风化带一般位于地表以下15~30m间,岩体中长大裂隙少见,多有泥质及石英薄膜充填,岩体质量中等~完整,岩体强度高,承载力在4.0MPa以上,经一般性处理后可用作坝基。 岩体透水性为中等至弱透水,岩体透水率≤5Lu的深度一般在50~60m,即多在微新岩体内。按坝基面岩体岩性特性及风化状态和岩体完整性情况,建基面岩体主要为弱风化状态玄武岩,其质量多属ⅢA类,力学强度较高。其饱和抗压强度Rw=60MPa,f′=0.9,c′=0.8MPa,砼/岩石f′=0.85,c′=0.85MPa。 左岸山体雄厚,626~800m高程间自然坡度35°~42°,具上缓下陡之势。地表基岩零星出露,总体上仍以覆盖层为主,其中从坝顶至700m高程段为玄武岩零星出露分布区,经zk-28号钻孔揭露,覆盖层深度一般大于10m。下部弱风化岩体底界深度在24m左右,而坡面上出露的部分岩体则多为强风化,经坝肩PD-4号平硐揭露和现场地震波速测试表明,该坝肩强风化带岩体平均波速在2710m/s左右(因硐壁潮湿,波速总体上偏低),岩体完整性系数为0.24,表明强风化带内岩体较破碎,并在平硐的强风化带内发育有较多的卸荷裂隙,部分卸荷裂隙宽度达30cm左右,但未见大的断层及破碎带发育。弱风化带岩体水平深约46m,岩体纵波波速值3130~3840m/s,平均波速为3510m/s,完整性系数为0.41,岩体完整性差。 左坝肩开挖边坡需要对上部覆盖层进行加固处理后,再对下部进行开挖;开挖边坡670.00m以上为土质边坡。据坡面上地形地质条件分析,该段土质边坡的可能破坏模式为:a.沿基岩与覆盖层接触面滑动;b.沿覆盖层内部产生局部滑动。 坝顶以下边坡高26m,为1级马道开挖。根据边坡设计情况,永久边坡区开挖面较浅,岩体以强风化为主,卸荷裂隙及其它裂隙面工程地质性状相应较差,边坡整体稳定,但局部受节理裂隙的不利组合和岩体风化作用的影响,存在不稳定问题,应及时作好对边坡的支护处理。 2.2.2 左岸1#堆积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堆积体位于坝址区左岸下游岸坡地段,为一覆盖层内部早期蠕滑形成的堆积体。底部分布高程位于河床水边线以下3~5m深范围,顶部高程740m。在平面上呈不规则扇形状,上部窄,下部宽,堆积体前缘沿S306公路线长240m,垂直河流方向最大宽度180余m,堆积体区面积约1.9万m2,厚15~35m,总方量约65万m3。 经地质测绘调查,该堆积体发育于区内深厚覆盖层内部,即堆积体边界以外至900m高程区域仍被大范围的河流阶地及少量残坡积堆积物所覆盖。物质组成中,以砂卵砾石层为主体,其中,砂层呈透镜状分布。在堆积体中部至前缘一带,除地形坡度略比上、下游边界外侧稍陡外,地形走向并无明显差异,而堆积体中后部在地形上与外围地形的差别则很明显,不但地面坡度陡,在地形走向上差别也较大,并在后缘边界形成覆盖层小陡坎,而陡坎以外,地形坡度及走向上又与周围地形特征融为一体 该堆积体组成物主要为早期河流阶地堆积物及后期残坡积物。物质组成以中粗砂、卵砾石为主,夹部分碎石、大块石及少量粉砂质粘土;砂卵砾石含量占60%以上。因此从物质结构上看,具有结构较为松散,内部粘结力弱,坡体整体稳定性较差的特点,在此物质组成和结构基础上,由于早期河床不断下切形成临空面,在其它外部因素(如暴雨和地震)作用下,表层土体产生短距离蠕动,便形成了如今的地形上特征明显、而滑移距离又很短的堆积体。 1#堆积体当前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从后缘地表形成的小陡坎分析,该坡体浅表层曾经产生过短距离滑动和变形。经调查,当前未见到继续加速发展的痕迹,分析认为,该堆积体表层当前仍处于稳定状态,但在施工开挖切脚或其它环境条件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有产生复活的可能。 2.2.3 过坝公路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枕头坝一级水电站库区左岸有省道金乌公路(S306)沿河岸边经过,在库区内涉及长约15.6km,路面高程604~630m,当水库沿624m高程正常蓄水位蓄水后,原有的大部分路段都将被淹没或在库水影响范围内。因而,需进行改建或复建处理。根据设计招标施工分段的需要,本标段仅对大坝枢纽区过坝路段即0+000~1+229.24m段进行分段工程地质评价。 (1)桩号0+000~0+118.96m桩号段:该段公路长118.96m,原有路面高程普遍低于拟建路面高程,最大填高约2.85m,加之原有公路外侧已有约2m高的砌石挡墙和路面填方,故而公路改建后,外侧挡土墙最高处约5m。根据公路内外侧地形地质条件分析,内侧坡体山高坡陡,覆盖层深厚,其成因主要为早期河流堆积物,结构中等密实。在不进行大范围切脚开挖的情况下,斜坡自然稳定性较好;外侧斜坡地形相对较为平缓,无明显的临空面存在,斜坡自然稳定性好。由于公路是以填方加高的改建为主,沿线覆盖层深厚,路基全部置于覆盖层之上,存在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对外侧挡墙基础来说,其不均匀沉降和抗滑稳定问题更应引起重视,建议对高挡土墙段,应扩大断面尺寸,适当增加埋深,强化建基面土体结构,增强挡墙外侧被动土的护脚能力。同时做好排水系统工程设施,确保公路稳定。 (2)桩号0+118.96~0+258.03m桩号段:该段公路长139.07m,基础将置于覆盖层上,公路的修建以挖填相结合的方式。公路内侧的覆盖层深厚,为早期河流冲积物,结构中等密实,在未进行大范围开挖切脚的情况下,边坡的自然稳定性较好。由于该段边坡坡度达到40°,因此应在保证公路后侧边坡稳定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开挖坡比,公路开挖工程中内侧的挡墙等支护措施应及时跟上。对于公路外侧边坡,应对原有老公路的挡墙进行加高加固处理,以确保公路路基的稳定。另外应注意覆盖层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同时做好坡面及坡体的排水,确保公路的稳定。 (3)桩号0+258.03~0+577.53m桩号段:该段公路长319.50m,路基基础将置于1#堆积体松散覆盖层之上。该堆积体除在后缘见有一个高1m~2m的覆盖层陡壁外,坡面上未见到明显的后期变形和失稳破坏现象。经地表观察,堆积体后缘陡壁上分布的砂卵砾石层已有钙泥质半胶结迹象,说明距今已稳定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因此认为,在自然条件下,坡体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由于坡体地形较陡,内部物质结构较松散,分析认为,整体稳定的安全富裕度不大,在施工开挖切脚或其它环境条件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有产生复活的可能。因此,对于该堆积体应做好系统的喷锚及抗滑支挡处理,公路边坡开挖过程中,挡墙应及时跟上,而且做好坡面及坡体排水。 (4)桩号0+577.53~0+680.65m桩号段:该段公路长约103.12m。根据地质资料分析表明,由于老公路边沿线见有玄武岩出露,坝肩开挖过程中其表层覆盖层已基本清理完,其外侧边坡主要问题是玄武岩中裂隙的不利组合对路基稳定的影响,应对其做好锚固措施。其覆盖层深厚,边坡开挖高度大,将对原有的覆盖层边坡产生较大规模的切脚,对其稳定有一定影响,因此开挖之前应对该边坡做好系统的抗滑支挡处理,在开挖过程中支护应及时跟上,另外,应做好坡面及坡体的排水。 (5)桩号0+680.65~1+229.24m桩号段:公路沿线出露的玄武岩,呈强风化状态,其裂隙发育,裂面平直光滑,多无充填,裂面见铁锰质浸染。其裂隙可形成多种对边坡不利的局部不稳定组合,其地基承载力及变形等可满足需要。对于高填方路段,其挡墙基础为玄武岩,满足工程需要,应注意挡墙内土体的排水问题及路基沉降问题。对于岩基路段需注意开挖过程中的不稳定块体的支护。对于覆盖层路段建议予以清除,并做好挡墙支护及排水。 3 交通条件 3.1 对外交通 枕头坝一级水电站位于大渡河中下游乐山市金口河区的核桃坪河段上,坝址经上游至汉源、雅安和成都距离分别约85km、241km、380km;经下游至金口河、峨边、乐山和成都距离分别约4.7km、40km、138km、260km。工程区左岸有成昆铁路经过,附近分布有乌斯河、关村坝及金口河火车站。另外还有306省道从左岸坝肩及库区经过,对外交通条件优越。 3.2 场内交通 与本标工程有关的场内公路特性见下表: 表1-1-4 与本标工程有关的场内交通技术参数表 名称 道路 等级 荷 载 等 级 长度 (km) 路面宽度(m) 起讫地点 备注 2#公路 矿山二级 汽-40 0.84 10.0 江沟下游永久桥至混凝土拌和系统 永久,混凝土路面,已完建 3#公路 矿山二级 汽-40 5.15 7.5 江沟下游永久桥经卡子岗料场至业主营地 永久,泥结碎石路面,在建 4#公路 矿山二级 汽-40 1.2 8.5 右岸坝肩经辅企接2#公路 临时,混凝土路面,已完建 5#公路 矿山二/三级 汽-40 1.25 10.0/7.5 江沟下游永久桥经砂石系统至江沟弃渣堆料场 临时,混凝土路面,在建,计划 9月底完工 枕头坝跨河桥 汽-55 0.22 7.5+0.75 × 2 坝址下游700m处 临时桥,已完建 江沟下游桥 汽-55 0.025 4.5+1×2 2#公路终点、3#公路起点 永久桥,已完建 注:表中2#、4#、5#公路及枕头坝跨河桥可提供本标使用。 4 合同项目和工作内容 本合同承包人应完成的主体工程项目和主要工作内容(但不限于) (1)1#堆积体治理 承包人应按本合同施工图纸要求完成1#堆积体治理的土石方井挖、井壁支护、抗滑桩、框格梁、混凝土挡墙、预应力锚索、土石填筑、防护网以及截水沟、排水孔等项目施工。 (2)左岸1#非溢流坝段 承包人应按本合同施工图纸要求完成左岸1#非溢流坝段的土石方开挖、边坡支护及加固(含喷混凝土、锚杆及锚杆束、预应力锚索、排水孔、钢筋网、抗滑桩、混凝土护坡等)、防护网以及截水沟、坝体混凝土、接触灌浆系统埋设等项目施工。 (3)过坝公路 承包人应按本合同施工图纸要求完成过坝公路的路基、路面、涵洞、沿线设施及预埋管线、绿化及环境保护等项目施工。过坝公路设计标准为公路二级 ,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宽度8.5m,路面宽度7.0m。 本合同承包人应完成的施工临时工程包括(但不限于) (1)临时道路 除由发包人提供的施工道路外,其它为满足本合同工程施工需修建的临时道路,由承包人负责设计、修建以及合同实施期间的维护和管理,并为其它承包人免费提供使用。 承包人为满足本合同工程需要所设计和修建的临时施工道路需报经监理人和发包人批准后,方能实施。 (2)现场施工临时设施 为满足施工所需的施工供电、照明、供水、供风、通信、混凝土系统、砂石加工系统、现场实验室、附属加工车间(钢筋加工、模板加工、机械修配加工、汽车保养厂)、仓库和堆料场、现场办公及生活福利设施等临时设施,均由承包人在限定的场地范围内自行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 承包人应负责设计、施工、采购、运输、安装、调试、管理和维修由发包人指定的电源接线点至本合同工程所有施工区和生活区的输电线路、配电所及其全部配电装置和功率补偿装置。 (3)施工场地征用、搬迁和移民安置由发包人负责,但原有建筑物的拆除由承包人负责。 (4)施工场地的平整,施工期的污水处理。 (5)保证本合同施工安全所必须的施工期临时安全监测(含观测、观测资料整理及完工后的资料移交)。 (6)完工后场地清理、临时建筑物拆除及环境恢复等措施。 (7)本工程所需原材料(除发包人提供以外)的采购、运输、保管及由发包人提供给承包人的材料的保管等。 (8)为完成本合同工程建设需要的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 (9)施工干扰防止措施及道路保通措施。 在本合同实施期间,右岸导流明渠工程施工处于高峰期,承包人应充分预计和考虑导流明渠等相关工程施工对本合同施工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并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积极与其它承包人协调、配合,服从监理人的协调和管理,以保证工程顺利、安全实施。 本合同工程施工期间,承包人应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应自行设计、修建、维护管理省道S306公路保通所需的临时道路和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护措施,并配合发包人与地方进行充分沟通协调,保证省道S306公路的畅通和道路通行安全。 (10)为完成本合同工程施工所需其它临时工程及设施。 5 工期要求 本合同工程计划于 10月15日开工, 5月15日工程全部完工,总工期为19个月。 主要控制性节点工期如下: (1) 4月30日,1#堆积体抗滑桩工程完工; (2) 8月30日,1#非溢流坝、1#堆积体挡墙工程完工; (3) 9月30日,过坝公路工程完工并具备通车条件。 6 本合同与其它合同项目之间的关系 (1)右岸导流明渠工程施工已委托其它承包人承担。在本合同实施期间,右岸导流明渠工程施工处于高峰期,本合同承包人应充分预计和考虑导流明渠等相关工程施工对本合同施工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并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积极与其它承包人协调、配合,服从监理人的协调和管理,以保证工程顺利、安全实施。 (2)本工程永久安全监测工程已委托其它承包人承担。本合同承包人应负责配合相关的永久安全监测仪器埋设工作,包括为永久监测承包人无偿提供监测所需的工作面、通道、照明及进度协调等,有偿提供监测所需的供电、供水、供风,并服从监理人的统一协调。 (3)江沟渣场规划、运行、维护、管理已委托其它承包人承担。本合同承包人应服从渣场管理单位和监理人的统一协调、管理。 第二章 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我公司严格依据以下资料进行本投标文件的编制∶ (1)<四川大渡河枕头坝一级水电站1#堆积体治理及过坝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合同编号:ZTB-SG- -007; (2)招标文件补充文件; (3)现场踏勘、考察所获得的实际资料; (4)有关本工程施工的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及规程规范; (5)我公司承担的类似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经验。 2编制原则 根据四川大渡河枕头坝一级水电站1#堆积体治理及过坝公路工程招标文件、招标文件澄清通知,现场调查勘察情况及本工程所处的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结构等特点,并结合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我公司在编制本投标文件时,将突出以下原则。 2.1 全面响应招标文件原则 本投标文件的编制,我们将全面响应招标文件,严格履行合同,在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文明施工等方面,争创佳绩。 2.2 质量创优原则 我公司在本工程施工的质量目标是:优良。为达到该质量目标,我们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贯彻执行GB/T19001- idt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运用先进的技术精心施工和科学的质量检测方法进行控制。 2.3 进度保证原则 根据发包人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合理、周密的施工方案,利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合理安排进度,实行网络控制,重点做好工序间的衔接,实时监控进度,严格按照各阶段的工期控制点进行控制,确保实现总工期目标。 2.4 安全保护原则 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特别是抗滑桩井挖、高边坡锚索支护、石方爆破等方面的重点安全部位,制定详细有效的监测方案,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技术措施,保证重要岗位操作工持证上岗,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符合GB/T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2.5 环境保护原则 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就本工程而言,涉及施工废弃物排放、卫生防疫、景观与视觉保护、噪声控制、粉尘控制、扰民与污染控制、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等多方面问题。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根据GB/T24001- idt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我们将采取积极、严密的环保措施,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地方政府对工程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的要求,编制施工区环保措施计划,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执行,服从发包人的生活区管理。 2.6 合理布局原则 根据本标段工程的任务量和管理目标的要求,考虑地形地貌特征,在临时工程的施工布置上,特别是风、水、电、浆等管线以及道路、各种场地的设置,充分利用发包人提供的场地,本着避免干扰、就近布置、方便适用、优化设置的原则,合理布局。 2.7 技术先进和科学配置原则 根据本标段工程的任务量和管理目标的要求,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同时实行科学配置。人力资源方面,选派具有丰富的类似工程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组建专业化工程项目部,按要求配置专项工程经理和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责任人;技术方面,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灌浆经验,同时采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设备资源方面,投入数量充分、先进精良的施工设备和检测试验仪器;资金方面,专款专用,强化建设资金的管理,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物资供应方面,合理预备主要机械设备的易损件,加强施工物资在采购、检验、验收、使用等环节的管理,保证主要设备正常运转,施工中,选用优质材料。总之,在人、财、物、设备等方面,科学合理配置,既保证施工需要,又避免资源浪费。 2.8 积极协调、配合原则 采取可靠有效的保通措施和实行交通管制,确保施工区域内S306省道公路的畅通及通行安全,并应在施工区及其影响区域内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及信号,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避免因工程施工造成该路段内车辆及行人等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和现场考察情况,本标段的施工将会与其它标段相互交叉,给各自的施工带来不便。对此,我公司将按照积极配合的原则,严格服从发包人和监理工程师的协调,与其它标段承包人友好相处,尽可能给其它标段的施工创造便利条件。 (1)进度协调 根据招标文件中控制性工期的规定,凡移交其它承包人使用的施工场地,我公司保证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在合同规定日期之前撤出;在场地或其它设施的共同使用方面与其它标段承包人发生冲突时,将服从监理工程师的协调,服从工程的整体进度计划安排。为保证合同工期的实现,将根据实际需要适时采取措施,增加设备、作业人员以及材料供应等。 (2)施工组织协调 在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根据工程进展情况不断改进施工组织。根据需要搞好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的供应;在不同部位配备适宜且足够的施工机械设备及经验丰富的作业人员。 (3)场地协调 本合同工程施工时,还有其它承包人承担其它项目工程的施工。我公司将根据合同条款,本着协作的精神在监理工程师的协调下,共同协商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场地争议,未达成协议时,将按监理工程师的指令执行。对于集污池开挖、交通道路使用和边坡防护等工作,服从监理工程师安排;根据合同条款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为其它承包人提供必要的施工条件。 2.9 文明施工原则 组建本项目文明施工委员会,项目经理为该委员会主任。项目部文明施工委员会将密切与发包人、监理工程师及地方政府协调配合,施工全过程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检查与监督,争创文明施工典范。 第二篇 施工总规划 第一章 施工总体目标 1 工程质量目标 本项目工程质量目标是: 土建单元工程优良率≥90%,安装单元工程优良率≥96%,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 2 工程进度目标 我公司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从以往工程施工实践中,我们深刻理解到,在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理中,有了先进的进度管理软件,严格的控制措施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以及科学、有效的技术、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在本合同工程的施工中,我公司将采取强有力的保证措施,在发包人的统一指挥下,在设计单位、监理人和其它承包人的大力配合下,精心组织、科学管理,抓重点,抓难点,优化施工方案,落实工期保障措施,配置先进的施工设备,强化配套机械化作业,加强与相邻、相关标段的配合协作,组织多工种、多工作面的平行作业和交叉作业,确保实现合同项目的所有控制性工期目标。 3 工程安全施工目标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发包人的规定,建立、实施、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保证规章制度的执行。明确项目经理是本合同工程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和隐患整改力度,保证安全投入,坚持以”零违章作业”保”零安全事故”管理目标,把本标段工程建设安全文明生产典范工程。 4 工程成本控制目标 工程施工中实行严格的精细化管理,杜绝浪费,向管理要效益,由管理控制成本。并在与发包人、设计、监理等各方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实事求是,积极提出工程施工合理化建议,实现工程投资和企业效益双赢的目标。 5 工程环保和文明施工目标 认真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和发包人的规定,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确保有效运行。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检查和治理力度,保证环保投入,经过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总结完善的持续改进方法,有效控制施工污染源,确保废水、废气、场界噪声、固体废物等排放各项指标满足规定排放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工程与社会和谐。 严格遵守国家和发包人关于清洁生产、文明施工的规定,健全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并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制度的执行。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推行程序化、标准化作业,禁止乱搭乱建、乱摆乱放。做到施工工地整洁有序,施工标志齐全美观,施工工艺科学合理,施工人员挂牌上岗,在本标段工程施工中创立”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第二章 项目管理机构 1 项目管理机构 工程实施前,我公司将组建机构健全、管理高效的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枕头坝水电站项目经理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按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设置,分层建制。 决策层以项目部经理为首组成,是本项目工程管理的决策者、推动者,设项目经理1名、项目副经理1名、技术负责人1名、安全总监1名,负责工程项目的全面管理。 项目部聘请行业内知名的、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专家组,担任技术顾问。专家组的主要职责为: (1)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在工程实施前,协助项目总工程师对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作出预测,并制定相应的技术预测。 (2)作为工程的技术依托,全面关注本工程的进展情况,及时了解、掌握工程的形象进度,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情况提供技术支持,对工程中的疑难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指导工程方案的正确实施。 (3)对于工程施工工艺、方法的创新提供支持,指导新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的实施,提出新工艺、新方法修正的方案。 专家组由夏可风、胡迪煜、张福贤等资深专家组成。 夏可风:原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为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处理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的副主编,主要起草人之一。曾在青海省龙羊峡水电站、天生桥二级水电站、五里冲水库等灌浆工程中任指挥长、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等职,参与并主持了中国第一代灌浆自动记录仪的开发与研制,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 胡迪煜:原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参与了青海龙羊峡电站左岸坝基帷幕灌浆和高压固结灌浆工程、贵州红枫水电站堆石坝钻孔灌浆防渗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二期上游围堰混凝土防渗墙及墙下灌浆工程,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项目总工程师等职。 张福贤:原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参与了湖北省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左岸帷幕灌浆工程、广西隆林天生桥二级(坝索)水电站Ⅰ号引水隧洞不良地质段处理工程、汉江王甫洲水利枢纽厂房、船闸围堰基础高喷防渗墙等工程,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项目总工程师等职。 管理层由工程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安全环境监察部、合同管理部、财务劳资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等7个职能部门组成。岗位职责覆盖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管理。负责执行决策层对工程施工管理所作出的一切决策,并对执行层实施有效管理。 执行层由8个施工队组成,分别是土方施工队、石方施工队、抗滑桩施工队、混凝土施工队、锚索锚杆施工队、公路施工队、试验室、测量队和综合组。 项目管理机构如图2-2-1所示。 2 部门职责划分 (1)公司的管理职责 1)充分授予项目经理对项目管理的决策权,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 2)协助项目部认真制订和优化施工总体方案和经营管理策划,保证合同顺利实施; 3)审定项目部提出的总进度计划及资源配置计划,并根据需要向项目部提供技术、劳务、设备等合格的施工资源,保证调配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满足现场需要,配置的施工机械设备能满足施工需要,并按项目部提出的要求对不合格资源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调整; 4)选聘有丰富施工技术及管理经验的专家组成咨询委员会,定期深入现场,为现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及管理支持。 图1-5-1 项目管理机构图 (2)项目经理 1)以高效为目标建立施工项目管理体系,管理层合理设置部门,人员实行聘任制,打破原有职级,一级聘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业务管理有分工有集中。作业层根据施工需要动态设置,责任明确,关系明晰,各工序间紧密衔接; 2)确定项目组织机构的构成及人员配备,组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对项目进行规范管理,并按照合同要求主持整个工程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