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乡村短视频的审美演进_卢雪梅.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4731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短视频的审美演进_卢雪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乡村短视频的审美演进_卢雪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乡村短视频的审美演进_卢雪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4 2023年第4期(总第420期)当代电视机械复制时代把艺术从权威与膜拜中解放出来,为大众参与艺术创作与解读开辟了新道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进一步推动大众审美自由化、平民化,审美内容、媒介形态、审美体验、审美接受等在多种因素动态碰撞中发生巨变。当下审美价值多元的大融合时期,乡村短视频搭载数字化乡村建设发展工程,逐步走向大众审美中心。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新媒体内容空间丰富、传播技术手段升级、受众审美趣味多元的共同驱动下,乡村短视频审美趋势经历了从小众土味狂欢到诗意现实主义追求再到日常审美参与的演变,纵向拓展了网络影像的审美维度与美学表达。一、走向前台:乡村短视频嵌入互联网文化空间据中

2、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32亿,农村网民规模为2.84亿,仅占网民整体的27.6%,城乡互联网资源配置失衡明显,乡民情感需求亟待释放,乡村文化话语权亟待激发,乡村主体价值认同亟待加强。伴随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计划,数字化浪潮向乡村推进,短视频为乡村文化走向台前提供新窗口。乡民们通过短视频展开从镜头中的他者到自我故事的抒写的尝试,乡村全景式景观开始脱离以政治宣传为主的宏大叙事,以个性化、移动化、碎片化方式嵌入互联网文化舞台。互联网对社会媒介资源的重新配置推动乡村文化景观塑造主体由专业媒体延伸到乡村地方原住民,乡村文化

3、不再被单向评判,形成乡民们从主观视角重构与再现乡村图景、叙述乡村文化故事的传播模式。2018年,我国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为13%,此时正处于初始成长期的快手短视频将约87%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平均人作为平台目标受众群体,通过赋予去中心化的流量算法营造乡村群体对话空间,乡民们主体意识开始觉醒,潜藏已久的传播欲望与内容创造生产力逐步激发,探索运用短视频进行个体生活展演和乡村风貌呈现,不断激活、整合、链接起原本话语表达手段和渠道不够丰富的大多数的乡村社群与圈层。乡民们植根于乡村现实生活语境,依托新媒介手段沉淀庞大的乡村文化景观,通过视频化方式嵌入乡村空间进行涵盖原生态景色分享、风土

4、人情描绘、乡民技能才艺传授、幽默搞笑段子表演、当地特色美食呈现等类型的媒介实践,驱动乡村短视频进入显现的公共空间。典型网红代表李子柒、丁真、张同学、疆域阿力木以高卢雪梅乡村短视频的审美演进摘要:伴随互联网流量下沉与乡村文化增值,乡村青年群体借助短视频让中国乡村民间话语表达被发现、被观照、被理解。随着乡村生活的更多可见性被激活,乡村新农人主动探寻传统文化与新兴大众文化契合的审美表达。越来越多的乡民积极探索将“烟火气”与“新农具”结合,使日常生活美学借此创新扩散审美圈层。关键词:乡村景观 短视频 审美演进 情感迁移DOI:10.16531/ki.1000-8977.2023.04.01395用户行

5、为数据与主流媒体平台点评成为互联网流量焦点,乡村附加价值在新农人实践中形成增量循环,乡村文化与意象在短视频的勾勒、传播中走入大众审美视野,在雅俗碰撞与融合中推动乡村短视频的审美演进。二、情感迁移:乡村短视频的内容实践与审美变奏智能终端的普及使人类进入信息化读屏时代,短视频下的乡村景观一方面拓展了大众的审美视野,另一方面也营造了平民化、自由化的审美氛围。萌芽活跃于快手的乡村短视频最初是小镇青年土味狂欢的前台表演,掌握媒介资源的城市受众以猎奇式的眼光进行旁观。技术化、专业化驱动下李子柒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唤起人们在快节奏空间里追求慢生活的渴望,其中嵌入的生命美、劳动美使更多受众放下对乡村文化的审美偏

6、见,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成为互联网受众的集体想象。媒介化社会中内容生产与信息传播权利下移、短视频平台下沉市场战略及受众审美需求多元化环境下,日常生活美学及蕴含的文化价值丰富乡村短视频的新气象,建构起人们对乡村和乡土文化的“新情感结构”。由此,乡村短视频审美范畴演进由各个阶段互联网文化加工孕育,进而形成各个时期的主流审美。(一)土味狂欢:时尚浪潮下的审美批判中国互联网的用户规模构成决定了城市精英文化群体主导媒介资源和话语结构,塑造审美价值尺度与引导文化风潮。新媒体诞生之初的互联网用户主要集聚一二线城市,他们受教育水平较高,审美崇尚潮酷与精致美好,追求文艺唯美格调。此阶段定义为美好感的产品抖音进入短视

7、频市场,内容以明星、关键意见领袖发布的专业生产内容为主,通过精致滤镜提升视觉停留和全屏高清带来体验升级,成功唤起了一二线城市年轻人的表达欲望,建立美好与精致方向感的主流审美判断体系和价值标准。同时期,快手短视频的崛起为散布于乡村边缘群体赋予了参与信息传播与形象构建的空间。快手短视频初生带有乡村基因,在城市精致主义和时尚新潮中隐蔽成长形成乡村亚文化群落。经典伯明翰学派认为“仪式抵抗”和“身份认同”是亚文化所属的独特风格,技术赋权使原本处于社会边缘群体不甘心被传统声音淹没,审美态度上不依附一线城市精英人群的审美观和时尚潮流观,而是通过打造一个小众土味狂欢的空间来塑造理想自我,生成一个带有猎奇性质的

8、集体身份确认社区。表演者以乡村老铁和小镇青年身份标识,通过朴素原始的表达将个人情感与欲望进行最大化展示。各种社会景观依靠短视频弥散出浓厚乡土气息、草根精神和地方原生态特征,循环往复上映无序式娱乐快感影像。无论是MC天佑 一人我饮酒醉 喊麦、大胃王“丧命式吃播”,还是扎堆炫耀的年轻妈妈都以雷人话语体系引起大量围观,以价值扭曲和肉身丑化投射某种底层愿景,以低俗视觉消费掠取视觉停留,以肆意拼贴粗鄙、低俗简陋打造话语表达逆袭的虚幻梦境,最大限度地刺激受众感官。在优质有品、精致高级的主流审美文化语境下,以乡村人群为主要生产者的他者文化缔造了互联网的“审丑”狂欢。隐蔽成长的乡村短视频被“丑像”视觉修辞所包

9、装,以刻意“丑”迎合受众浅层趣味,以追求背后的效益。受众由于猎奇心理驱使与快速沉浸式欣赏机制,被“丑”中所携带的反抗性魔力感染,将“丑”化身为追求精神刺激和心理快感的兴奋剂,秉持审丑的价值取向成为此类视频的高黏性用户。乡村短视频成为小众群体过度娱乐化的聚众狂欢空间,其带来源源不断流量果实营造的虚假审美幻象造成越来越多审美意识懵懂、模糊的未成年群体陷入符号消费的虚空审美,引发负向内容发展与低质快感审美循环,由此而带来的乡村短视频内容生态恶化亟待治理。近年来,国家有关职能部门不断加强对短视频领域存在的“色、丑、怪、假、俗、赌”等违法违规内容呈现乱象的集中整治,积极引导乡村短视频在主流价值观熏陶中融

10、入主流文化形态,升维审美格调。(二)田园想象:诗意栖居下的审美重塑随着短视频传播渗透进入乡村空间,乡村生活更多可见性被激活,一些乡民积极把握技术下放给乡村表达带来的机遇,试图运用影像符号创作探索解短视频研究96 2023年第4期(总第420期)当代电视除前期乡村土味画像,通过将自然化乡土气息和原生态气质诗意化引入公共领域,重塑新型的“主我”形象以及“客我”的社会新审美解读。乡村绿水青山的景色、质朴闲适的节奏、自给自足的传统生活方式被拉入荧屏前,让久居喧嚣都市的市民感知淳朴自然的惬意,激活了他们心中对传统文化和田园牧歌的向往,形成古朴诗意审美趋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田园景观通常以山川草木为境,

11、在诗情画意描绘中诠释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田园诗人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也是博主李子柒短视频中描摹的东方理想田园生活。李子柒用唯美的镜头语言、空灵的音乐音响、淳朴真挚的代际亲情为互联网观众打造了中国传统田园“乌托邦”。在乡野山涧间,在春风秋凉的轮替中,李子柒用心经营自己的院落,锄地耕作、种菜养花、酿酒采茶、养蚕制衣,打酱油从种豆开始,制作毛笔从剥树造纸开始,于无声处一帧帧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神写照、气韵生动的美学意境娓娓道来,演绎诗意栖居的乡村田园生活。李子柒吸收乡土养分,于影像中生成一个由意像构建的充满意蕴的仙境空间,将乡村创作趋势由写实向写意

12、、由再现向表现的诗意转换。同时,李子柒将劳动过程融入叙事,让本身具有劳动美感的劳动者和劳动果实在镜头下不同瞬间被看见,慢节奏地展现原生态自给自足的生活,呈现出嵌入在中国人自古以来在生产和生活之中的智慧积淀,充分彰显了中国田园写意之美。现代化快节奏生活模式让生活在城市里的群体被迫卷入加速变化的世界之中,产生一种焦虑心理,而慢生活理念成为对抗这种现代性焦虑心理的情感依托。乡村新农人主体性实践让乡村空间从发泄表演的场域变为独立的生产空间,受众审美也从“歧赏”猎奇场所变为具有主体意识的审美流动。在消费主义和后代社会媒介文化语境中李子柒的出圈赋能乡村短视频创作向美感跨越,掀起了一股田园牧歌式、东方写真审

13、美的短视频热潮,视频中充满了富有中国传统审美意境的诗意世界,触动了受众内心深处对优雅典朴审美意味的向往,引导受众追求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并重构审中华传统文化田园式的审美理想与审美自觉。视频中,其打造的符号化影像赋予抵抗世俗生活压力的群体驰骋想象桃源仙境,寄托对远离城市喧嚣生活、拥抱“诗与远方”的情感补偿。李子柒通过符号象征与劳动实践构建的充满情趣、活力和烟火气的原生态中国故事也唤醒了国际受众脑海中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意识,打造了契合国际受众审美趣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创新路径。(三)双向奔赴:集体参与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科技的进步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使艺术形态进入机械复制批量化生产时代,正如本雅

14、明所说,艺术的光晕渐趋消解,高雅文化与大众消费文化、艺术与生活、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经验界限不断被打破,从而使美学得以超越艺术的阈限而让审美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伴随互联网在一二线城市用户规模趋于饱和,短视频平台将下沉市场作为新的流量来源,在内容传播与流量扶持赋能乡村内容,为日常生活美涌现创造流动空间。此阶段越来越多的乡民们从乡村生活本体出发,把现场感作为受众认同的锚点锁定突围的方向,自然地嵌入日常生活中升维日常审美,探索出一套试图平衡空间认知、创日常审美和流量变现的传播策略。与城市快节奏生活相比,乡村景观更具有朴素原生态的日常生活气息,其碎片化、真实性、乡土性的片段嵌入短视频中形成质朴自然的慢生活

15、场景,把大众审美拉入对日常生活的集体感知与想象。费瑟斯通曾说:“因而一切事物,即使是日常事务或平庸现实,都可归于艺术之记号下,从而都可以是审美的。”新农人张同学、疆域阿力木从自身高度认同的平凡日常生活中创造发觉审美氛围,搭建美学与日常生活对话的桥梁。张同学视频中尽显粗犷平常的农家生活,东北热炕、粉色印花布窗帘、掉漆的橱柜、破旧搪瓷杯等带有典型乡村记忆的物像在快切镜头中拉开真实鲜活的乡村生活日常,画面通过对过程的强调和展示,使日常的乡村生活充满趣味和生活美,推进了审美与悠闲自在、自给自足乡村生活的渗透、融合。同样是掌握流量密码的疆域阿力木因朴实粗犷的长相与新疆97梦幻自然背景违和成功出圈,光脚冲

16、进水里捡水桶、抄石头掷入水中是阿力木与网友对话的自证方式,这种极具强反差感的行为诱发了互联网上的群体传播,塑造可交互、可体验的在场情境。新农人们从“生活本体”出发,无意识中构建了具有中国性的“日常生活美学”与“乡村美学”,证明了真实、本土、小众内涵的传统生活美学依然能重新填补大众文化美学的空缺。这种新生的“日常生活美学”理论话语形态不同于以往传统美学仅注重崇高的人生终极价值追求,而是在互联网时代努力寻求美学话语转型的尝试,是在坚守传统美学理想的同时钟情于对日常生活中审美价值的发掘。工业化发展进程推进使中国从传统熟人社会迈向互联网时代的陌生人社会。中国传统乡村在城市化浪潮的影响下,个体公共社交空

17、间距离被拉大,由此带来的孤独感驱使人们亟须寻找群体归属感与集体记忆。乡村短视频数字化迁徙推动代代接续的新农人重新建构的多元新乡村图景,弥合了被碎片化离散的情感需求,带来集体记忆回归与身份认同。对于乡村受众来说,乡村短视频内容创作者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呈现乡村元素的物像符号、自然符号、空间符号,其视频中渗透在淳朴土壤里的乡村文化召唤中国乡村人内心的共同在场,推动乡村内部空间关系重新变为“强连接”,打造乡村空间的群体归属感和存在感。对于城市受众来说,短视频中的原汁原味、未经修饰的平凡感是久居高楼大厦间的城市人向往自然的情感投射,这种古镇院、落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稳定感将他们拉回传统

18、的农耕社会,激活承载中国数代人的乡土情结与集体记忆,由集体记忆形成的价值观念认同扩散驱动城市人对乡村文化认同的价值偏移,形成与乡村群体共同价值观,从而不断拓宽乡村外部关系边界,最终转化为情感支持与共情传播,筑牢乡村生活共同体与中华传统文化审美认同根基。三、螺旋升级:乡村短视频的审美自觉与价值回归乡村短视频在媒介演进、行业发展、大众审美迁移和社会关系多元驱动中演绎审美流变,谱写乡村图景。技术赋权推动乡村边缘群体变为媒体前台行动者。随着“新农人”的文化主体性被唤醒,他们通过对日常生活物像进行视频编码,将乡村生态空间及文化谱系嵌入互联网公共领域,形成日常可视性审美景观,受众对诗意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积极

19、参与审美创造活动使乡村短视频为日常生活注入美成为共识。(一)审美体验:情景交融延展受众审美期待在科技赋能的短视频时代,艺术接受者与创作者或者接受者与作品边界性消失,接受者全程参与艺术创作、传播的全过程,其行为数据的潜在价值变现成为部分创作者的创作核心驱动力,这也诱导了处在发展雏形时期的乡村创作者以迎合视觉文本投射接受者猎奇心理,促使人们审美体验从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传统模式转向追求感官体验、欲望释放和快感追逐,瞬时性、土味化和非主流代替了写意的审美观照。而视觉感性的过剩化使视频创作失去了文学内涵和价值力量,迅速涌现如同泡沫的快餐短视频,又迅速被泡沫式遗忘。在归真审美诉求和传统美学基因双向驱动下,

20、部分乡村新农人注重描摹乡村空间中的影像、声像、事象,个体的记忆、群体的记忆、对未来的想象性期待在情景交融的激活下绽放在审美活动中,触动含蓄不尽、韵味深长的审美期待与文化认同。田园影像乡村短视频受众在审美活动中从最初的感官瞬时体验到联想、想象与即时性、交互性并进,完成了艺术审美体验中由审美感知到审美想象,再到审美愉悦、审美感悟的审美过程,体验方式和结果回归传统艺术审美超越的“情景交融”的状态。(二)审美圈层:集体意识联结构筑圈层审美传播学学者麦克卢汉曾经说:“信息化社会不仅使世界变成了一个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而且也会因为信息使用形成各种超越空间距离、民族差异新的虚拟部落,信息将使得人群 重新部

21、落化。”互联网普惠式群体赋权为重新部落化提供可能性,接受者差异化的审美追求将大众化审美标准细致划分,拥有相似兴趣的群体在寻求从自我认同走向集体认同的共审美经验过程中进化成有组织、有规则短视频研究98 2023年第4期(总第420期)当代电视的集体。乡村短视频初生时代,创作主体以土味底色进行感官诱惑和猎奇生产,自由孕育出“乡村老铁”强身份标识,在审美团体中的他人的“支援”给予该群体归属感,集体构筑了去中心、反传统、反精英后现代亚文化审美群落。资本商业追逐利益的大环境下,大众文化被赋予新鲜期与保质期,娱乐流行的浪潮中乡村短视频概率性被助推出圈后,受众不假思索跟风模仿,在审美趣味上更多由内在价值认同

22、走向外在趣味趋同。随着乡土空间从封闭状态到开放流通状态,受众审美活动不再是自我证明或是盲目从众,而是呈现分散型个性化、审美圈层边界明晰的特征,如在对乡村题材短视频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视觉文本解读中,部分受众从影像真实出发认为该作品是对现实饱含哲学意味的观照,而有些受众认为该作品通过过度歌颂苦难、疼痛情绪激发群体痛感来收割流量,同一视频文本因受众审美趣味呈现更显性化和圈层化的社会联结。事实上,受众审美心理由小众化的遵从到大众化的盲从,再到分众化的圈层认同,是受众基于自己的审美感知、审美经验、审美理想的选择,是受众审美心理的逐渐独立、成熟和理性的表现。(三)审美理想:精神超越与社会价

23、值双向回归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9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9.34亿,占网民整体的90.5%。短视频的快速普及催生乡村视觉美学生态,乡村审美文化在媒介展演实践中经历了从虚幻快感的审美异化到日常生活的审美转向与田园诗意价值回归的嬗变,牵引用户审美理想的变迁与重塑。早期乡村短视频的热潮推动土味文化走向前台,奇观化视觉影像被窥探、被传播、被异化走向审美中心,在网络空间传播现代性焦虑、亚文化认同和消费主义泡沫等颠覆性思想观念。流量共同利益幻象逻辑中“虚拟性的超现实”容易使人们在个性放逐、生理愉悦和情绪宣泄中逐渐丧失审美精神与诗性追求。长期以来,中国

24、人保留的“美在意象”的传统日常审美心理结构与主流社会价值升华在快节奏时代受到严峻挑战,被赋予承载传统文化聚合和传承使命的乡村短视频必然要树立审美文化普及和传承崇高价值的理想。因此,主流意识形态集中开展短视频领域专项整治与正向价值传播规训,引导短视频乡村垂直领域持续释放价值引领、道德建构、人文观照等社会内容,扬弃审美异化的虚幻性与超现实性,夯实视觉审美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基础。如新农人展现的劳动美、丁真的自然美、张同学的生活美、李子柒的意境美,让日常化、情感化、真实化、意境化各美其美,实现受众审美精神的理性复归,加固乡土文化的审美存在感与主流价值。而嵌入正确价值导向和文化底蕴的乡土元素也能够推动中国故事与乡村文化大众传播从官方话语体系过渡到民间话语体系。注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9次 CNNIC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