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人高考语文专升本考试备考试题资料仅供参考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句出自( )。 A.孟子 B韩非子 C论语 D庄子 2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文选自散文集( )。 A.闲书 B.龙虎狗 C往事 D.故乡 3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五十步笑百步”用的修辞方法是( )。 A象征 B比拟 C比喻 D夸张 4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 A类比法 B归纳法 C演绎法 D对比法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 )。 A.归田园居 B饮酒(其
2、五) C关山月 D山居秋暝 6下列各句中,“则”表示转折关系,能够译为“却”的是( )。 A既来之,则安之 B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 C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D兵强则士勇 7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乐府民歌的是( )。 A.陌上桑 B氓 C短歌行 D杜陵叟 8先秦散文中最多采用寓言形式、最富浪漫色彩的是( )。 A.孟子 B庄子 C论语 D战国策 9下列各句中,“服”字作“佩带”解的是( )。 A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B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D军中自是服其勇也10.屈原的国殇选自( )。 A九歌 B九章 C.诗经 D国语11.下列诗集中,作者为郭沫
3、若的是( )。 A.女神 B北方 C.红烛 D死水12.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 A.左传 B史记 C汉书 D国语13.钱钟书的论快乐是( )。 A.叙事散文 B回忆录 C抒情散文 D随笔14.下列作品中,运用了倒叙手法的是( )。 A.郑伯克段于鄢 B李将军列传 C马伶传 D种树郭橐驼传1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出自( )。 A.出师表 B答司马谏议书 C陈情表 D报刘一丈书16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 )。 A.渭河之神 B淮河之神 C长江之神 D黄河之神17.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 A.叠字 B夸张 C拟人 D比喻18. 1951年荣获“人
4、民艺术家”称号的是( )。 A.巴金 B茅盾 C老舍 D赵树理19.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 A萧萧 B湘西 C边城 D长河20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 A契诃夫 B莫泊桑 C欧亨利 D列夫托尔斯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C 2.A 3.C 4.C 5.B 6.B 7.A 8.B 9.A 10.A 11.A 12.A 13.D 14.C 15.C 16.D 17.A 18.C 19.C 20.B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出师未捷身先死”指的是( )。 A刘备 B
5、关羽 C诸葛亮 D周瑜 2断魂枪的作者是( )。 A.老舍 B巴金 C茅盾 D鲁迅 3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 )。 A移其民于河东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 D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4灯下漫笔一文的作者是( )。 A茅盾 B冰心 C鲁迅 D钱钟书 5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是一首( )。 A五言律诗 B五言绝句 C七言律诗 D七言绝句 6“祸起萧墙”一语出自( )。 A韩非子 B墨子 C论语 D诗经 7中国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 )。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岑参 8被誉为“曲状元”的元曲作家是( )。 A马致远 B关汉卿 C王实甫 D白朴 9郑伯克段于鄢一
6、文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字的意思是( )。 A急忙 B迅速 C竭力 D屡次 10选择与安排 -文的作者朱光潜是中国著名的( )。 A语言学家 B文学家 C美学家 D表演艺术家 11.“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一句的作者是( )。 A陶渊明 B李白 C曹操 D司马迁 12蜀相是一首( )。 A五律 B七绝 C七律 D七古 13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 )。 A传记散文 B寓言故事 C神话传说 D记事散文 14马伶传的作者侯方域生活在( )。 A明代中期 B明末清初 C清代中期 D晚清 15.宋代作家中作有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是( )。 A李清照 B欧阳修 C辛弃疾 D苏轼 16.下列作家属于文学
7、研究会的是( )。 A郭沫若 B冰心 C鲁迅 D巴金 17.“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 B秋水 C陈情表 D五代史伶官传序 18.成语“夙兴夜寐”出自( )。 A.陈情表 B短歌行(其一) C关山月 D.氓 19.在苦恼中,车夫姚纳的真正苦恼在于( )。 A.年老多病 B儿子死了 C生活艰难 D苦恼无处诉说 20.茅盾香市-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 )。 A今昔对比 B托物言志 C借景抒情 D先抑后扬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C 2.A 3.B 4.C 5.D 6.C 7.D 8.A 9.D 10.C 11.C 12.C 13.B 14.B 15.D 16.B 1
8、7.D 18.D 19.D 20.A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鲁迅的小说风波选自( )。 A.故事新编 B朝花夕拾 C呐喊 D彷徨 2屠格涅夫的门槛是一篇( )。 A散文 B小说 C散文诗 D寓言 3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作者是( )。 A苏轼 B李商隐 C李煜 D韩愈 4“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出自( )。 A.左传 B国语 C.战国策 D韩非子 5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左传 B汉书 C史记 D后汉书 6.饮酒(其五)是一首( )。 A五言律诗 B乐府诗 C五言绝句 D五言古
9、诗 7“青海长云暗雪山”中的“暗”从语法角度看是( )。 A意动用法 B使动用法 C为动用法 D-般用法 8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 )。 A关汉卿 B王实甫 C汤显祖 D马致远 9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部( )。 A明杂剧 B说唱文学 C元杂剧 D传奇10.“逝者如斯”一语源于( )。 A醉翁亭记 B前赤壁赋 C论语子罕 D孟子11.下列各句中,“数”字作“计算”义解的是( )。 A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B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C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 D数罟不入湾池12种树郭橐驼传 一文中“故不我若也”一句从语法上看属于( )。 A.被动句 B判断句 C宾语前置 D双宾语句13米龙老爹在叙述
10、角度和叙述方式上的特点是( )。 A顺叙方式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 B顺叙之中有插叙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 C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叙述方式 D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14论毅力的作者是( )。 A王安石 B康有为 C梁启超 D欧阳修15.议论文的核心要素是( )。 A论据 B标题 C论证方法 D论点 16.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 A.庄子 B孟子 C论语 D左传17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 A记叙文 B说明文 C小品文 D议论文18.鲁迅灯下漫笔发表在( )。 A.语丝 B莽原周刊 C小说月报 D创造周刊19行路难的作者是( )。 A白居易 B杜甫 C李白
11、 D李商隐20.柳永八声甘州的线索是( )。 A登高临远 B睹物思人 C雨洒江天 D佳人颐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C 2.C 3.B 4.A 5.C 6.D 7.B 8.D 9.C 10.C 11.A 12.C 13.D 14.C 15.D 16.C 17.D 18.B 19.C 20.A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 )。 A.白居易 B韩愈 C刘禹锡 D杜甫 2下列作品中,属于书信体驳论文的是( )。 A.陈情表 B.答李翊书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答司马谏议书 3下
12、列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 )。 A李清照 B欧阳修 C柳永 D苏轼 4散文诗门槛全文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 A.象征 B对比 C比喻 D类比 5“易安居士”是指( )。 A辛弃疾 B李清照 C王安石 D苏东坡 6小说苦恼的作者是( )。 A契诃夫 B莫泊桑 C巴尔扎克 D屠格涅夫 7“望洋兴叹”一语出自( )。 A.老子 B庄子 C论语 D孟子 8下列四句中,有宾语前置这一语法现象的一句是( )。 A.姜氏何厌之有? B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C姜氏欲之,焉辟害? D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9辛弃疾的作品集是( )。 A淮海词 B漱玉词 C清真词 D稼轩词 10.“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成语源自
13、( )。 A.庄子 B韩非子 C孟子 D论语 1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的作者是( )。 A柳永 B李清照 C苏轼 D李煜 12.下列诗作中,属于乐府旧题的是( )。 A.蜀相 B饮酒(其五) C短歌行 D国殇 13.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A.楚辞 B诗经 C古诗源 D古诗十九首 14.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1921年出版了新诗集女神的诗人是( )。 A闻一多 B胡适 C艾青 D郭沫若 15.冰心在往事(之十四)一文中,用来象征人的品格的形象是( )。 A灯光 B大海 C道路 D蜜蜂 16.培根是( )。 A.德国哲学家 B法国史学家 C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 D美国小说家 17新
14、五代史的撰写者是( )。 A欧阳修 B宋祁 C司马光 D王安石 18.“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比喻 B夸张 C比拟 D排比 19.“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 )。 A.李将军列传 B冯谖客孟尝君 C季氏将伐颛臾 D寡人之于国也 20.种树郭橐驼传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 )。 A.类比、对比 B夸张、对比 C讽刺、拟人 D拟人、类比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B 2.D 3.D 4.A 5.B 6.A 7.B 8.A 9.D 10.C 11.D 12.C 13.B 14.D 15.B 16.C 17.A 18.B 19.B 20.A一、选择题 1.李将军列
15、传一文选自( )。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国语 2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写作主张的是( )。 A韩愈 B柳宗元 C欧阳修 D苏轼 3从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上看,炉中煤是一首( )。 A颂歌 B战歌 C牧歌 D恋歌 4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的“杜康”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 A借喻 B借代 C比拟 D比喻 5“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句中的“暂”字的意义是( )。 A暂时 B突然 C新颖 D姑且 6郁达夫和郭沫若曾一起组织过( )。 A语丝社 B创造社 C文学研究会 D未名社 7论快乐-文提出精神的炼金术能( )。 A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 B教人学会休息 C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
16、乐的资料 D洗涤灵魂 8成语“功亏一篑”出自( )。 A.孟子 B庄子 C论语 D苟子 9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所谓伶官是指( )。 A民间艺人 B宫廷艺人 C著名优伶 D朝廷授予官职的宫廷艺人 10.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故都”是今天的( )。 A.北京 B南京 C西安 D开封 11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是指( )。 A.曹操 B李斯 C诸葛亮 D王安石 12.“曲”这种艺术形式兴盛于( )。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元代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 )。 A.山水诗 B乐府诗 C田园诗 D边塞诗 14.诗集死水的作者是( )。 A.鲁迅 B郭沫若 C艾青 D闻一多 15答司
17、马谏议书中的“司马谏议”是指( )。 A.司马迁 B司马谈 C司马光 D司马炎 16以1870年“普法战争”为背景的小说是( )。 A.断魂枪 B米龙老爹 C.麦琪的礼物 D苦恼 17选择与安排选自( )。 A西方美学史 B.诗论 C谈文学 D文艺心理学 18.“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中“欲驰还走”的正确译文是( )。 A.想要骑马追行 B想要快速逃跑 C想要放马奔跑 D想要骑着马加速往回跑 19.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所采用的对仗形式是( )。 A.鼎足对 B流水对 C扇面对 D隔句对 20.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能够语于冰”作喻来说明( )。 A.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B人的认识受时间
18、限制 C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 D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A 2.A 3.D 4.B 5.B 6.B 7.C 8.C 9.D 10.A 11.C 12.D 13.D 14.D 15.C 16.B 17.C 18.D 19.A 20.B一、选择题 1下列作品属于近体诗的是( )。 A.饮酒 B短歌行 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蜀相 2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修辞方法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出自( )。
19、 A.行路难 B杜陵叟 C.蜀相 D.从军行 4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 A.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 C感慨功业无成,忧从中来 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 5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 A.屈原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6下列陌上桑中描写罗敷美貌的诗句中,属于侧面烘托的一句是( )。 A.头上倭堕髻 B耳中明月珠 C缃绮为下裙 D来归相怨怒 7西厢记长亭送别的旦角是( )。 A.红娘 B张生 C老夫人 D崔莺莺 8郭沫若炉中煤“要我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主要采用了( )。 A.借代修辞法 B比喻修辞法 C拟人修辞法 D重复修辞法9下列作品中属
20、于四言诗的是( )。 A.国殇 B关山月 C从军行 D短歌行10.下列句子中“以”字作介词用,可解释为“凭借”的是( )。 A皆以力战为名。 B斧斤以时入山林。 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11.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是( )。 A.苏轼 B韩愈 C柳宗元 D王安石12苦恼 -文的作者契诃夫的国籍是(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13.在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象丰富、词藻瑰丽、汪洋恣肆而著称的是( )。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14.从文体方面讲,前赤壁赋是( )。 A骚赋 B古赋 C骈赋 D文赋15.由徐志摩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 )。 A新月社 B创造社
21、 C语丝社 D文学研究会16中国古代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 )。 A曹操 B陶渊明 C王维 D孟浩然17.种树郭橐驼传中,与“长人者好烦其令”构成对比的种树方法是( )。 A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B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C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D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18报刘一丈书暴露封建官场黑暗所采用的笔法是( )。 A客观的求真笔法 B夸张的漫画笔法 C含蓄的暗示笔法 D犀利的怒斥笔法19.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 A.九章 B离骚 C九歌 D天问20下列文章中通篇运用象征手法来抒情说理的是( )。 A.爱尔克的灯光 B香市 C往事(之十四) D故都的秋 参考答案一、
22、选择题 1.D 2.A 3.A 4.D 5.C 6.D 7.D 8.C 9.D 10.A 11.B 12.B 13.B 14.D 15.A 16.B 17.A 18.C 19.C 20.A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下列作品属于近体诗的是( )。 A.饮酒 B短歌行 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蜀相 2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修辞方法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
2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出自( )。 A.行路难 B杜陵叟 C.蜀相 D.从军行 4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 A.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 C感慨功业无成,忧从中来 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 5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 A.屈原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6下列陌上桑中描写罗敷美貌的诗句中,属于侧面烘托的一句是( )。 A.头上倭堕髻 B耳中明月珠 C缃绮为下裙 D来归相怨怒 7西厢记长亭送别的旦角是( )。 A.红娘 B张生 C老夫人 D崔莺莺 8郭沫若炉中煤“要我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主要采用了( )。 A.借代修辞法 B
24、比喻修辞法 C拟人修辞法 D重复修辞法9下列作品中属于四言诗的是( )。 A.国殇 B关山月 C从军行 D短歌行10.下列句子中“以”字作介词用,可解释为“凭借”的是( )。 A皆以力战为名。 B斧斤以时入山林。 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11.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是( )。 A.苏轼 B韩愈 C柳宗元 D王安石12苦恼 -文的作者契诃夫的国籍是(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13.在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象丰富、词藻瑰丽、汪洋恣肆而著称的是( )。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14.从文体方面讲,前赤壁赋是( )。 A骚赋 B古赋 C骈赋 D文赋15.由徐
25、志摩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 )。 A新月社 B创造社 C语丝社 D文学研究会16中国古代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 )。 A曹操 B陶渊明 C王维 D孟浩然17.种树郭橐驼传中,与“长人者好烦其令”构成对比的种树方法是( )。 A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B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C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D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18报刘一丈书暴露封建官场黑暗所采用的笔法是( )。 A客观的求真笔法 B夸张的漫画笔法 C含蓄的暗示笔法 D犀利的怒斥笔法19.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 A.九章 B离骚 C九歌 D天问20下列文章中通篇运用象征手法来抒情说理的是( )。 A.爱尔克的灯光
26、 B香市 C往事(之十四) D故都的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D 2.A 3.A 4.D 5.C 6.D 7.D 8.C 9.D 10.A 11.B 12.B 13.B 14.D 15.A 16.B 17.A 18.C 19.C 20.A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经过回忆姐姐的命运所表示的主要思想感情是( )。 A.对故居的留恋 B对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否定 C对不幸者的哀悼 D对理想的追求 2风波中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 )。 A赵七爷 B七斤 C八一
27、嫂 D九斤老太 3被称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 )。 A.王维 B李白 C杜甫 D王昌龄 4柳永八声甘州中,“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的修辞方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借代 D象征 5在郑伯克段于鄢中,大叔先“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后“又收贰为己邑,至于廪延”,这里表现出她性格的特征是( )。 A阴险狠毒 B工于心计 C贪婪狂妄 D愚昧无知 6礼记所代表的思想体系属于( )。 A法家 B墨家 C道家 D儒家 7屈原国殇描写战斗的进程,主要表现方法是( )。 A侧面烘托 B对比描写 C场面描绘 D象征暗示 8下列句子中“焉”字作兼词用,相当于“于之”的是( )。 A.危而不持,颠而
28、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B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C斯天下之民至焉。 D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9李密在出仕西晋前,曾是哪国之臣( )。 A.魏国 B吴国 C东汉、 D蜀汉10.“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 A.象征、比喻 B拟人、比喻 C双关、比喻 D象征、拟人11“满招损,谦受益”最早出自( )。 A.论语 B.孟子 C尚书 D左传12.李白行路难中运用行为细节描写提示内心悲愤的诗句是( )。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C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13.鲁迅的灯下漫笔中有“古人的良法美意”
29、“自然就皇恩浩荡了”等用语,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 A.讽刺 B反语 C比喻 D暗示14.李清照声声慢中,引发词人故乡之思的景物是( )。 A.急风 B细雨 C黄花 D过雁15.屠格涅夫散文诗门槛的译者是( )。 A.徐志摩 B巴金 C茅盾 D冰心16关山月是一首( )。 A.七律 B乐府旧题诗 C新乐府诗 D七绝17.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比较法 D比喻法18.“计中国之在海内”中的“中国”是指( )。 A.神州 B中国 C中原 D九州19.谈时间一文选自梁实秋著名的散文集( )。 A.秋室杂文 B雅舍小品 C槐园梦忆 D古典的与浪
30、漫的 20.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 )。 A.马克吐温 B欧亨利 C契诃夫 D莫泊桑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B 2.D 3.D 4.C 5.C 6.D 7.C 8.C 9.D 10.B 11.C 12.B 13.B 14.D 15.B 16.B 17.A 18.C 19.B 20.B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提出者是( )。 A.孟子 B庄子 C孔子 D韩非子 2五四时期,朱自清参加的文学社团是( )。 A.新月社 B创造社
31、 C文学研究会 D清华文学社 3侯方域在马伶传中说马伶为提高演技“乃走事昆山”,这里“昆山”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比喻 B借代 C拟人 D象征 4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的著名作家是( )。 A.冰心 B莫泊桑 C契诃夫 D欧亨利 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首( )。 A.乐府 B散曲 C词 D杂剧 6“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提出者是( )。 A.韩愈 B白居易 C欧阳修 D晏殊 7在下列小说中,两种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的是( )。 A.风波 B苦恼 C米龙老爹 D嘱咐 8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 )。 A.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牧 9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词所表示的主要内容是( )。 A仕途失意 B伤春惜别 C羁旅行役之苦 D怀古叹今之悲10.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中对姐姐悲惨命运的回忆诉说,主要目的是( )。 A揭示人生命运的偶然和意外 B揭露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罪恶 C表示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D怀念姐姐,悼念亡姐11.钱钟书论快乐中说:快乐在人生里,好比( )。 A兴奋剂 B引诱小孩吃药的方糖 C调和剂 D电动玩具12.王安石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