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自考行政管理专科160620整理档资料仅供参考行政管理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一、 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行政管理是行政管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现代行政管理学对“行政”大致有 以下三种解释:1、 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2、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3、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近代,从英国的洛克开始,她所著政府论,首次将政府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法国的孟德斯鸠提出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立的思想,即著名的“三权分立”或称“三权制衡”原则。真正的行政学是由美国的政治学家提出来(如:威尔逊、古德诺等人),主张把行政与政治分
2、离开来。行政管理: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包括以下三个特点: 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机关(即谁来管);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即管什么);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即怎么管)。在中国,政权机关由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组成。行政管理的对象首先是社会公共事务在中国,行政机关即人民政府,是权力机关即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二、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共3点)1、行政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2、行政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行政管理
3、学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门社会科学在政府行政机关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过程中的综合运用,它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应用科学。三、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1、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1)政府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2)政府行政机关对其内部事务的管理2、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1)行政环境;(2)行政权力;(3)行政职能;(4)行政管理机构;(5)行政管理事务;(6)行政管理行为;(7)行政管理过程;(8)行政管理方法;(9)行政管理规范;(10)行政绩效评估;(11)行政发展。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行政管理学的产生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产生于1
4、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发表的行政研究,开创了行政管理学学术研究的先例,威尔逊成为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除伍德罗.威尔逊外,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的学术研究还有:(1)19 美国学者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提出了政治与行政“两分法”观点 (2)1926年美国学者罗纳德.怀特撰写的行政学导论,把复杂的行政要素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四部分,在行政管理学发展史上第一次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3)1927年美国学者魏洛比撰写的公共行政原理为什么说西方行政管理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1、 从理论上看,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产
5、生既是西方政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西方管理学兴起的理论产物。2、 从实践上看,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是行政实践从政治实践中分离的结果,同时,行政管理学的迅速崛起,也是西方行政实践发展的需要。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英国学者洛克在政府论、法国学者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等著作中都阐述过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及其它机关的关系。二、 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1)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古典学派理论学派)。其代表人物有: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行政研究-提出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最突出、最显著的部分,必须重视行政管理学的研究。美国学者古德诺:
6、政治与行政-政治是政策的制定,是国家意志的表示;行政是政策的执行,是国家意志的实现。美国学者怀特:行政学导论-把复杂的行政要素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四大部分,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第一次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法国学者法约尔:工业管理及一般管理的观点:a-提出五大基本功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b.14项原则、C. 重视对管理组织的研究。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官僚制组织理论(为传统的行政组织理论奠定了基础)。即魅力权威、传统权威和理性权威美国科学管理理论创始人泰罗开创了管理科学的新时代,提出了著名的科学管理理论。(关键是她关于工作方法标准化的思想
7、-主张用作业方法来取代以往凭经验办事的方法,强调建立标准的操作规程,并实行定额管理,实行鼓励性的计件工资制。)泰罗主要针对工业管理问题提出来的。(2)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其共同特征是:行政管理学理论呈现出学派众多、理论繁荣的局面;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以政治学理论为基础走向多学科的理论为基础;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形态更加完善,对行政管理的实践起重要影响作用。其代表人物有:行为科学学派指以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行政管理学,其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经济人”假设。梅奥:“霍桑”实验(提出“社会人”理论假设);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8、、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还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概念决策理论学派以美国学者,赫伯特A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为代表,开创了行政决策理论研究的先河。提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整个行政管理过程的中心,提出了所谓的“满意”决策准则,其理论被称为有限理性决策理论。代表还有: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和埃佐尼的综视(混合扫描)决策理论。(一般来说,理性决策属根本性决策,渐进决策属非根本性决策)系统理论学派的行政管理学。20世纪4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希冯贝塔朗菲创立了一般系统理论,强调从系统的观点来分析客观事物。(系统学派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里格斯-行政生态理论;卡斯特-权变理论。)(3)20世纪8
9、0年代以来的行政管理学(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其共同特征是:崇尚市场力量、市场作用和市场机制;提倡行政管理应由满足官僚政治需要转向满足顾客需求;反对政府强制干预,倡导社会的共同自治;不满意膨胀的低效率的政府,主张小政府、大社会;要求从重投入、重规章,转向重产出、重结果。)新公共管理理论英国首相-马格丽特撒切尔(反对低效和浪费,实行私有化;以市场取代官僚组织,将企业管理方法引入政府管理;在行政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在公共服务中坚持顾客导向)-公共服务不应只考虑投入,而且更应重视产出,重视服务质量。政府治理理论(是以治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谓“治理”就是“最少限度的
10、国家”、“按照私营企业模式进行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良好的管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具有多种性和复杂性)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基本思想:强调公共行政必须回应公民的个性化的公共需求,替公民办实事。其实质是强调公共行政是一种针对特定事件的特定行为,目的在于为公民提供个性化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古典学派行政管理学理论成就的重要意义:1、古典学派开创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先例,建成了比较完整的行政管理理论体系。2、古典学派将研究重点放在组织管理问题上,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古典组织理论体系。3、明确提出了行政管理的三个基本原则,即命令统一原则、权责相符原则、
11、较小的管理幅度原则和系统计划原则。三、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行政管理学传到中国,较有影响的著作有:行海要术、行政纲目、行政学总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者写出的较有影响的行政学著作:张金鉴-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江康黎-行政学原理。美国第一本大学教科书是:行政学导论。行政管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是:行政管理。为传统的行政组织理论奠定基础的是:官僚制理论。威尔逊特别提出行政管理学主要应该研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行政活动。泰罗的行政管理思想包括:工作方法标准化思想;管理职能专门化的思想。第三节 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与意义一、 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1、根本方法
12、: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方法,也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科学态度、作风和方法。坚持“理论实践-理论”与“实践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路线。2、具体方法:规范方法-(20世纪40年代前占主导地位。主要注重事物的共性即规律性的研究。着眼于建立行政管理学的学术规范,即一般理论和基本原则,并认为这些理论和原则能够对行政现象进行解释并对行政管理实践起指导作用。要求系统掌握:学术规范、价值规范、理论体系,并按照这些理论进行行政管理实践。);经验方法(实证方法)-即行为主义方法(20世纪40年代西方社会科学中占主导地位。强调在研究过程中只注重对事实的描述,而回避事实背后的规律,即只注
13、重对“是什么”的研究,而不关心“为什么”。);案例方法-(是现代管理学、法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比较普遍采用的方法。注重个别事例的特殊性研究。有助于经过个案了解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实际运作程序和运作方式,掌握行政管理的方法和艺术。)比较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经过对同一个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现象(横向比较或共时性比较)、同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进行比较(纵向比较或历时性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共同规律)和不同点(特殊性)。 二、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意义:1、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生命力最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
14、下几个方面:(1)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意义。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有助于我们了解行政管理的基本规律,为中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的运行规律。(2)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弄清中国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目标、任务、方式,为中国行政管理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有助于提高中国公务员素质,进而提高中国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促进企事业单位与政府的良好合作,同时也助于提高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水平。第二章 行政环境第一节 行政环境的特点与类型一、行政环境的含义与基本属性行政环境
15、:处于特定行政系统边界之外的,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行政环境具有以下四点内涵:(1)行政环境是针对具体行政系统而存在的;(2)行政环境经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3)行政环境构成成分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影响;(4)行政环境因素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括无形的情势。行政环境与行政系统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更为高级的行政生态系统,而行政环境本身即构成一个与行政系统相并列的有机系统,行政环境具有以下基本属性:1、复杂性 2、相关性与综合性 3、层次性 4、动态性二、 行政环境的类型:1、以环境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
16、关系为标准,行政环境分为自然行政环境与人造行政环境。2、 根据对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行政环境划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行政环境。3、以行政区划或者说一国政府的管辖区域为标准,行政环境因素分为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微观行政环境主要是对特定行政行为或行政人员个体发生作用。三、 行政生态模式首先提出行政环境问题并予以研究的是美国学生者约翰.M.高斯。真正使行政生态研究成为一门系统的行政学分支学科的是:弗里德雷格斯,代表作:行政生态学雷格斯认为各国社会有三种存在形态: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处于二者之间的一个“中间的”或“可渡型”社会形态。雷格斯分析了社会结构上的三种主要特征:1、形式主义特征 2、异
17、质性 3、重叠性。雷格斯提出较为系统的行政理论模型,即“融合-棱柱-衍射模型”,其理论的内容:(1)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称为融合型行政模式。这种模式下的行政效率极为低下。(2)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称为衍射型行政模式。其行政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形成了专业化分工体系。(3)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称为棱柱型行政模式。其呈现出由融合型向衍射型模式过渡的趋势。在现实生活中,上述的行政模式都具有理念属性,是理论模型。简述雷格斯过渡型社会行政模式的主要特点?(简答题: 4月)答:(1)行政行为已出现专业化分工趋势,但又未能有效实现完全的专业化分工。 (2)专业化的行政机构已设立,但不能正常运作,功能有限,许多职能的
18、发挥还需要由其它社会机构完成。 (3)行政制度不能起到应用的规范及约束作用,往往成为摆设,形同虚设。第二节 经济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一、 经济环境及其构成行政系统的经济环境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经济力量、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科技发展水平。二、 经济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以下共四点因素)1、 经济力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经济力量是指行政系统所处社会系统的总体经济实力,包括总体社会生产能力与社会财富总量。经济力量是特定行政系统最基本的总量经济因素,它直接决定该系统所处社会大系统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着行政系统赖以生存的社会物质财富基础。2、 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9、社会经济结构是一国或一个地区国民经济中的一系列相关经济结构性因素的集合。社会经济结构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1)社会经济结构实质上体现了一个社会的社会生产关系构成;(2)社会经济结构还直接影响着行政系统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参与性质和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行政职能结构、经济管理方式及管理手段的选择。(3)社会经济结构还包含有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程度这一重要社会经济结构性因素,这一因素对不同行政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3、 经济体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经济体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以社会经济组织为中心的各种具体经济制度与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社会资源调配制度。4、 科技发展水平及其
20、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科技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发达程度。科技发展水平因素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1)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行政效率的提高,离不开高效技术系统的支持。(2)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会对行政系统结构产生巨大冲击。 (3)结构变量的改变又会对行政权力的配置、形式方式产生重要影响,产生相适应的以分权化为取向的变革。三、 中国现行经济环境的基本特点:(以下共三点)1、 传统农业与高科技产业并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2、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3、受限市场模式中国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较发达的城市工业体
21、系与更为普遍化的小农业经济并存,呈现出强烈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2)国民经济各项总量指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各种人均经济指标却很低。(3)中国基本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自主性较强的国民经济体系,但与此同时,国民经济结构依然不合理。(4)科技发展水平也相当不平衡。“受限市场模式”是雷格斯在分析过渡型社会的特征时提出的一种独特的市场体制类型,其主要特点是“价格的不可决”-“赶超战略”。主要表现在:价格双轨制;全国市场的分割性(存在地方保护主义、诸侯经济)。第三节 政治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一、 政治环境及其构成行政系统影响最为明显或最为重要的政治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及其实际运行状况、
22、政党制度、社会团体发达程度以及社会流通性等。二、 政治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共三点影响)1、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实际运行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权力在政府横向各部门及纵向各层级政府间具体划分方式、互相关系及其制度体现。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1)一层级政府内部国家权力在立法、司法与行政等权力机构之间的配置方式及其制度体现。(即横向配置形式)(2)家权力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配置关系及其制度体现。(即纵向配置形式)各国政权组织形式分为两类:1、在纵向上分为联邦制与单一制;2、在横向上分为分权制衡体制与人民代表大会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政权组织形式。简述中国共
23、产党对行政系统的影响(共2点):中国共产党对行政系统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两部分。(1)直接影响是指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经过建立与各级政府直接相对应的、严密的层级节制型组织系统各级党委与党代会直接对行政系统的组织、人事和决策活动行使领导功能,直接领导行政政策的制定、实施、监督与控制的全过程。(2)间接影响是指中国共产党经过各种国家权力组织与政治机构,来影响行政系统的组织与运行过程。其中主要是经过人大把自己的纲领和主张转化为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并经过人大的立法程序来规定行政系统的价值取向、功能、结构、运行程序及其规则。经过这两种影响的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基本上控制住了整个行政系统及其
24、运行过程。2、政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政党制度:从较为广义的角度来讲的,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现实中的政党政治格局及其运行情况;经由法律规定或实际形成的,有关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特别是执政与参政的方式、方法与程序等方面的制度性规范体系。简述政党影响行政系统的主要途径:(简答题: 4月)-共3点(1)经过自身的利益表示与利益综合功能,为行政系统的决策与管理活动提供依据。(2)运用自身所具有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一座重要的桥梁,成为当代行政系统得以有效运行、改进政民关系的重要保证。(3) 经过成为执政党,从而能够经过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来实现自身的政治主张。3、社会团体与社会
25、流通性的发达程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社会团体:两个以上的社会成员基于自愿,为实现某种共同利益要求而结成的一种社会组织。雷格斯认为,社会组织能够分为两类:基于血缘关系而结成的自然团体,如家庭、家庭;以利益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人为团体,统称为社会团体。在现代社会,社会团体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1、社会团体构成行政系统与社会公众之间强有力的“媒介”;2、社会团体不但扩大了行政系统的效能,而且塑造着行政系统本身,决定着行政运行程序与规则。 三、 中国现行政治环境的基本特点:(共3点)-简答题: 4月(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迅猛成长的社会团体组织第四节
26、文化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一、 文化环境及其构成美国学者阿尔蒙德首先较为系统地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根据文化的发生与存在形态,人们把政治文化划分为认知性、情感性、评价取向性三个基本组成部分。行政系统的文化环境因素包括:行政价值文化、行政功能文化、行政运行文化、行政公共关系文化。二、 文化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 行政价值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行政价值文化主要功能在于公共行政系统在特定环境中的存在价值或是赖以产生与存在的根本原因。2、 行政功能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行政功能文化对行政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包括两方面基本内涵:(1)行政功能文化包括社会关于公共行政系统功
27、能范围的认知与价值取向(2) 公共行政系统功能结构观包括对系统内部职能分工发达程度的认知与价值取向模式。在行政功能文化方面,主要有两种有代表性的文化观念:(1)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政府是全能的 政府机关也是全能的(2) 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3、 行政运行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关于行政系统运行机制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两种模式:(1)自律本位的人治模式 (2)法律本位的法治模式。4、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可分为传统型、服从型、参与型三种类型。三、中国现行行政文化环境的基本特点:(共四点)-(简答题: 4月、 7月)1、管制型行政总体价值观向服务型行政总体价值观的转
28、变;2、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向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的转变;3、自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向法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的转变;4、依附服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向自主参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的转变。四、其它汇整人造环境因素细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三类。美国社会学者帕森斯认为,一个社会组织能够被看成是由策略、管理与操作等三个层次的子系统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宏观行政环境就是对特定行政系统的战略性、长期性与全局性存在与运行产生根本性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集合。中国地方性行政环境可细分为:省级、市级、县级和乡镇级。一个国家或地区法律制度的发达程度主要包括:立法、执法与法律监督。行政系统的认知结构的基本类型:形成原
29、因、功能结构、运行规则和方式、行政公共关系。行政运行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公共行政系统基本运行规则及其基本运行方式的确定。雷格斯对各国社会环境进行分类的标准是: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程度。中国长期难以真正实现依法行政的一个根本原因是:行政组织很少受人大与司法机制的影响与控制经济体制直接影响着行政系统的:职能范围、运行方式、运行手段。第三章 行政权力(重点)第一节 行政权力的产生及其来源一、 行政权力的含义: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其它社会组织,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一种能力或力量。行政权力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共4点)(1)行政权力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以及被授
30、予行政管理权限的非政府组织。(2)行政权力的客体是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所有的公民及由公民组成的社会组织。(3)行政权力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意志。(4)行政权力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强制力。(强制力是一切权力的最原始、最直接的来源)依据不同的标准,权力可划分为不同类型:(1)从权力特性看,权力可分为本原性权力(即主权权力)和从属性权力(即派生权力)。(从属性权力是从本原性权力派生而来); (2)根据权力主体及目的 ,权力可分为公共权力和私人权力;(3)根据权力作用领域,权力可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文化权力、社会权力。行政权力的本质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强制力主要是用于建立权威性。二、 行政权力的产生与发展
31、1、 传统行政权力古代封建国家的政治统治主要靠宗法制度维持,中国古代尤为明显。在中国古代,国家所有权力都属于皇帝,集全国行政、立法、司法大权于一身。一般认为传统行政权力缺乏法治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共5点)(1)缺乏相应的行政体制;(2)上下级之间等级制度不合理;(3)没有基于契约自由的任用制度和法制化的晋升、奖惩规则;(4)行政人员缺乏专门技术训练;(5)行政人员薪金不采用固定的货币形式支付。2、 现代行政权力现代行政权力与传统行政权力的不同点:(共2点)(1)现代行政权力的自主性增强;(2)现代行政权力的法理型权力。从历史上看,行政权力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组织分工,萌芽于原始社会的管理权。根据马
32、克斯.韦伯的概括,现代官僚制度的特征:(共6点)(1)经过法律或行政规则规范行政机构的权限和职责分工;(2)存在固定的等级结构体系;(3)职务的执行建立在文件档案基础之上,要求公共事务和私人事务分工,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分开;(4)行政管理职务工作是一项专门化的工作,官员应进行专业化的培训;(5)官员为完成职务工作要投入她的整个劳动力;(6)官员执行职务是根据一般的、固定的规则进行。三、行政权力的来源:(简答题: 7月、 4月)1、强制力(是一切权力的最原始、最直接的来源);2、诱导力(是给予物质的或精神的奖励,引诱行政权力客体服从管理)。3、组织制度;4、信息;5、个人因素(如:榜样示范力量)
33、第二节 行政权力的特性及其价值取向一、 行政权力的特性:1、公共性;2、执行性;3、有限性。行政权力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共3点)-(简答题: 4月、 7月、 4月)1、行政权力的主体只能是公共机构,而不是个人或私人组织。2、行政权力活动的领域是公共事务,不是私人领域。3、行政权力的目的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是为私人利益服务。行政权力的有限性主要体现在:(共3点)-(简答题: 7月、论述题: 10月)1、行政权力作用范围是有限的;2、行政权力行使的方式是有限的;3、行政权力是受监督和制约的。结合案例,运用行政权力行使方式有限性的原理,分析“钓鱼执法”现象的错误所在?“钓鱼执法”的错误在于没
34、有认识到行政权力的有限性,滥用了行政权力。(1)政府在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时,不能无节制的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不能肆意、专断的使用权力。(2)行政权力的行使方式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程序,必须按照法律预设的方式、方法、步骤进行。行政权力的执行性:行政权力执行必须赋予其权力的公民或国家民意代表机关的意志,使政治意志具体化并付诸有效实施。对行政权力的程序性限制主要集中在:时间、行为序列、空间、身份四个方面来实现对行政权力的控制。现代民主国家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以权力限制权力;2、以权利限制权力。二、 行政权力的价值取向不同时代,行政权力价值取向有所区别:1、在传统农业社会,行政权
35、力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和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使对立的阶级能够和平相处2、进入工业社会之后,行政权力的主要目的不但是维护基本社会秩序,还包括保持经济稳定和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中国不同时期行政权力价值取向的区别:1、 建国初期,巩固政权是行政权力的目的;2、 随着国家政权的巩固,发展经济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成为国家的中心任务;3、 改革开放之后,行政权力的目的转为促进经济发展为什么说公共利益作为行政权力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行政权力运作上?1、行政权力出发点是基于公共利益考虑,是为了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而不是为某个个人、集团或群体的利益。2、行政权力体现服务行政的精神,行政权力运作过程就
36、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过程,为”服务受益”关系,都是直接为公众服务的。3、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贯彻公平原则,行政权力的行使依法进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行政权力活动强调公开性和透明度。有利于公众参与管理,加强公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增强行政权力主体的责任感。三、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共3点)-(简答题: 7月)1、就行政责任的性质而言,由于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行政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2、就行政责任的产生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3、就行政责任的大小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与行政权力相对等的责任。第三节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关系一、 国外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关系
37、的基本类型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根据国家整体与部分,即中央与地方国家机关权力分配形式而论,当代有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两种形式。根据中央与地方分权程度,有政治性分权、行政性分权和行政权转让三种分权模式。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复杂,各国基本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 联邦制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如: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美国最为典型)(1)宪法规定联邦地位高于州的原则;(2)宪法列举了联邦的一系列权力;(3)宪法规定了州的权力。2、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如:英国、法国、日本;英国最为典型):
38、中央政府经过专门的职能对地方政府实施各方面的监控和指导,包括:立法控制、行政控制、财政控制。二、 西方发达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发展趋势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发展趋势(论述题: 10月、 4月)(1)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都出现了权力下放或地方分权化趋势。(2)分权改革的内容在联邦制国家与单一制国家有所不同,但总体趋势都朝向增加地方自主性的发展方向,改变地方过分依赖中央的局面,使中央与地方间的资源分配更趋平衡。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分权化的主要原因(共3点)-论述题: 10月、简答题: 4月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政府面临的环境发生了重
39、大的变化,而中央集权制难以适应这一变化,出现了危机。1、地方分权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2、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3、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政治民主化的需要。政治民主化的发展,是导致地方分权的重要因素。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演变:1、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继承了传统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并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形成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中国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行了改革,逐步打破集权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式。四、重构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思路(共4点)-论述: 7月、 7月、
40、4月,材料题: 4月; 5月)1、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范围。2、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3、实行地方分权和基层自治。 4、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中央政府的专有权力:外交;国防与军事;统一度量衡;航空、铁路、邮电通信的管理;国家财政与税收、货币管理等。地方专有权力:管理辖区财政、工商、税收和贸易;地方交通;地方教育、卫生、福利等。中央与地方共享权力:保护人权与公民权;实施社会保障;维护社会治安;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等。如何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共3点)理顺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利益关系,必须健全和完善分税制。1、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基础上,划清各级政府应
41、承担的各项支出责任。2、科学地配置中央与地方税源。3、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缓解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缩小地区间差距,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五、其它汇整现代民主理论认为: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主权在民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国家权力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西蒙认为行政权力所依赖的社会资源主要有:信任 认同 制裁 合法性。行政权力与政治权力相比,行政权力带有策略性和手段性。政府及其权力存在的惟一合法根据是:人民的授权。中国中央与地方在财政关系上正式实行分税制始于1994年。标志着中国的干部人事管理开始走上法制轨道的是:1993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
42、现代社会,政府的基本任务是:尊重和保护个人的生命安全;保护个人的财产不受侵犯;保护个人的自由不受侵犯;保障社会成员自我发展。中国中央政府的行政监督形式包括:行政立法监督;主管部门监督;专门监察机关监督;定期检查监督。第四章 行政职能(重点)第一节 行政职能的特点及其意义一、 行政职能的特点:1、执行性;2、整体性;3、多样性;4、动态性。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需求,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中承担的基本职责和发挥的功能作用。行政职能是国家职能的构成和体现。国家有两种基本职能:1、政治统治职能;2、社会管理职能。行政职能是行政管理职责与功能的统一。政府的社会功能是其法
43、定职责的前提和内容,政府的法定职责是其社会功能的实现和保障。国家职能是由立法职能、行政职能、司法职能构成。行政职能的多样性体现在:1、从性质上看,分为政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2、从范围上看,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3、从运行过程上看,行政职能包括决策、计划、组织、人事、指导、协调、控制等各个环节;4、从层次上分析,行政职能有高、中、低层次之别。行政职能的动态性体现在:1、国家性质发生变化,必然引起行政职能相应变化;2、社会形势任务发生变化,行政职能的主次地位应发生相应转移;3、随着社会环境和各种体制的改变,行政职能的某些具体功能会发生根本性变革;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44、,行政职能也会增加新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二、 研究行政职能的意义:(共4点)1、研究行政职能对于合理地确定行政活动的方向和重点有着重要意义。2、研究行政职能对于行政组织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3、研究行政职能对于行政管理过程的科学化有着重要意义。4、研究行政职能对于促进行政效率和效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行政职能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和核心。第二节 行政职能的发展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如英、美等国,其行政职能演变经历了:“守夜人”时期、“积极干预”时期、“有限政府”时期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政府处于相对弱势;在第二阶段,政府处于相对强势;第三阶段,既强调政府对市场的必要监管,又强调政府对市场干预的有限性
45、。一、弱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于1776年发表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以“经济人”假设为理论基础,提出“自私的动机、私有的企业、竞争的市场”是自由经济制度的三要素。弱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特点及意义。(“守夜人”政府时期)-简答题: 10月1、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特点是:(1)政府职能非常有限,政府很少对经济进行干预;(2)其作用只限于为私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提供有限的公共物品。2、意义:积极意义在于它适应了自由资本主义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消积意义在于它导致了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二、强势政府时期的
46、行政职能凯思斯主张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实行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其理论奠基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出版。凯思斯以有效需求原理和就业理论基础,提出一整套“反危机”政策主张,主要为:(共3点)1、 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实现国家公共经济活动与私人资本活动的合作,指导社会消费倾向;2、 实行积极的公共财政和金融政策; 3、举债支出。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特点和意义:1、 特点:(1)政府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2)行政职能方式更加复杂多样。2、 意义: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既有积极意义的一面,也具有消极意义的一面。(1)积极意义在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指导下,战后西方各国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普遍采取大规模积极干预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20世纪50-60年代的经济繁荣;(2)消极意义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国家先后出现了新的经济危机,而且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同时出现,形成了所谓“滞胀”现象,大规模行政职能扩张,致使国家财政赤字愈来愈大,而社会失业人口越来越多。强势政府时期政府经济职能的增强主要表现在:(共4点) 政府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兴办国有企业;加强对企业的规范和管制;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加强。1929-193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