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1月电大开放教育财务管理复习重点.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641647 上传时间:2024-10-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月电大开放教育财务管理复习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月电大开放教育财务管理复习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电大财务管理课程的重难点内容: 本次考试采用半开卷, 本资料题目来自历年考题以及蓝色小册子, 复习重点掌握题型的运用, 根据经验, 最后一个20分的题目, 重点把握蓝色册子第四页第五大题、 43页第三大题、 46页第8题以及第九题。此题目重点在于现金流量的计算, 务必知道现金流量的三个构成, 计算营业现金流量第一步在于折旧, 建议在半开卷纸上抄上公式。 1.放弃折扣成本率的计算( .7月考试) 公式: 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率= 现金折扣率×360 (1-现金折扣率)×(信用期-折扣期) 1) 若放弃折扣成本率大于利率, 则应享受折扣。 2) 若有一个短期投资机会, 投资报酬率大于放弃折扣成本率, 则应该放弃折扣, 享受信用期 3) 在不同的信用条件下, 若已经明确要享受折扣, 则应该选择放弃折扣成本率大的; 反之, 若明确要享受信用期, 则应该选择放弃折扣成本率小的。 ( 享受折扣, 能够理解为投资, 享受信用期, 能够理解为筹资) 解: 某企业按(2/10, N/30)条件购入一批商品, 即企业如果在10日内付款, 可享受2%的现金折扣, 倘若企业放弃现金折扣, 货款应在30天内付清。要求: (1)计算企业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 (2)若企业准备放弃折扣, 将付款日推迟到第50天, 计算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 (3)若另—家供应商提供(1/20, N/30)的信用条件, 计算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 (4)若企业准备享受折扣, 应选择哪一家。 分析: (1)(2/10, N/30)信用条件下: 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2%/(1-2%))×[360/(30-10)]=36.73% (2)将付款日推迟到第50天: 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2%/(1-2%)] ×[360/(50-10)]=18.37% (3)(1/20, N/30)信用条件下: 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1%/(1-1%)] ×[360/(30-20)]=36.36% (4)应选择提供(2./10, N/30)信用条件的供应商。因为, 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 对于要现金折扣来说, 又是享受现金折扣的收益, 因此应选择大于贷款利率而且利用现金折扣收益较高的信用条件。 2.杠杆效益的内容: 经营杠杆产生的根本原因, 总杠杆系 公式: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 / 销售额变动 =基期贡献毛益 / 基期息税前利润 =(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 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 /息税前利润 财务杠杆系数=每股收益( 税后收益) 变动 /息税前利润变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利息) =( 税前利润+利息) /税前利润 总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 /( 息税前利润-利息) 例1: 某企业资本总额为2 000万元, 负债和权益筹资额的比例为2: 3, 债务利率为12%, 当前销售额1 000万元, 息税前利润为200万, 求财务杠杆系数。 根据题意, 可求得: 债务总额: 2 000×(2/5)=800(万元) 利息=债务总额×债务利率=800×12%=96(万元) 从而该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200/(200—96)=1.92, 它意味着, 如果公司的息税前利润增长1%, 则税后净利润将增长1.92%。 例2: 例3: 某公司下半年计划生产单位售价为12元的甲产品, 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8.25元, 固定成本为401 250元。已知公司资本总额为2 250 000元, 资产负债率为40%, 负债的平均年利率为10%。预计年销售量为200 000件, 且公司处于免税期。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1)计算基期的经营杠杆系数, 并预测当销售量下降25%时, 息税前营业利润下降幅度是多少? (2)测算基期的财务杠杆系数; (3)计算该公司的总杠杆系数。 解: (1) 该公司基期的EBIT=200 OOO(12-8.25)-401 250=348 750(元) 因此, 经营杠杆系数=(EBIT+a)/EBIT=(348 750+401 250)/348 750=2.1505 当销售量下降25%时, 其息税前营业利润下降=2.150525%=53.76% (2)由于负债总额=2 250 OOO40%=900 OOO(元) 利息=900OOO1O%=90 OOO(元) 因此, 基期的财务杠杆系数=EBIT/(EBIT-I)=348 750/(348 750-90 OOO)=1.3478 (3)公司的总杠杆系数=2.15051.3478=2.8984 :3.无差异分析点分析方法 当息税前利润>计算出的EBIT时, 选择追加负债筹资方案更为有利 当息税前利润<计算出的EBIT时, 选择增加股权资本筹资更为有利 例1: 例: 某企业现有资金1000万元, 负债资本20%( 年利息20万元) 普通股权资本80%( 发行普通股10万股, 每股面值80元) 现准备追加筹资400万元, 有两个方案: (1)全部发行普通股, 增发5万股, 每股面值80元。乙方案增加银行贷款。(2)负债利率10%, 利息40万元, 企业所得税率为33%。 试求: ( 1) 筹资无差别点( EBIT)及筹资无差别点时的每股收益( EPS) ( 2) 若企业息税前利润( EBIT)预计可达到160万元时, 应采用哪个方案 ( 1) ∴EBIT=140( 万元) EPS=5.36元/股 ( 2) 当EBIT达到160万元时, 2方案的EPS比1方案 EPS高, 因此应选择2方案。 例3: 某公司当前的资本结构是: 发行在外普通股800万股(面值1元, 发行价格为10元), 以及平均利率为10%的3 000万元银行借款。公司拟增加一条生产线, 需追加投资4 000万元, 预期投产后项目新增息税前利润400万。经分析该项目有两个筹资方案: (1)按11%的利率发行债券; (2)以每股20元的价格对外增发普通股200万股。已知, 该公司当前的息税前利润大致维持在1 600万元左右, 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40%。如果不考虑证券发行费用。则要求: (1)计算两种筹资方案后的普通股每股收益额; (2)计算增发普通股和债券筹资的每股收益无差异点。 解: 根据题意, 可计算出: (1)发行债券后的每股收益=(1 600+400-3 000×10%-4 000×11%) ×(1—40%)/800=O.945(元) 同理, 可求得增发股票后的每股收益, 是1.02元。 (2)计算两种融资方案下的每股收益无差异点: 从而求得: 预期息税前利润=2500(万元) :4.现金流量的计算, 非贴现指标, 贴现指标的种类及各指标的计算和比较 ( 重点) 1) 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是指与决策有关的现金流入与流出的数量, 总体来说, 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一定要考虑到分为3部分: 初始现金流量、 营业现金流量、 终结现金流量 营业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税后利润+折旧 注意: 计算现金流量, 要注意首先计算年折旧。 2) 方法: 非折现方法有回收期法和平均报酬率法, 折现方法有净现值法、 内涵报酬率法和现值指数。 非贴现指标: 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每年营业现金流量 平均报酬率=平均现金余额/原始投资额 贴现指标: 净现值=∑每年营业净现金流量的现值 一初始投资额 注意: 若每年现金流量相等, 能够考虑用年金。 内含报酬率, 当净现值=0时, 所确定的报酬率( 一般用插值法计算) 现值指数=∑每年营业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初始投资额 例: 某公司要进行一项投资, 投资期为3年, 每年年初投资200万元, 第四年初开始投产, 投产时需垫支50万元营运资金, 项目寿命期为5年, 5年中会使企业每年增加销售收入360万元, 每年增加付现成本120万元, 假设该企业所得税率30%, 资金成本率10%, 固定资产残值忽略不计。 要求: 计算该项目投资回收期、 净现值及内含报酬率。 解: (1)投资回收期=6+38÷204=6.19(年) 每年折旧额=600÷5=120(万元) 该方案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360 (1-30%)-120(1 -30%)+12030%=204(万元) 则该方案每年现金流量如下表所示: 期限 0 1 2 3 4 5 6 7 8 现金流量 -200 -200 -200 -50 204 204 204 204 254 尚未回收额 200 400 600 650 446 242 38 (2)净现值 =204(P/A, 10%, 5) (P/S, 10%, 3)+50 (P/S, 10%, 8)-[200+200(P/A, 10%, 2)+50 (P/S, 10%, 3)]=19.4(万元) (3)设贴现率为12%, 则 NPV=204 (P/A, 12%, 5)(P/S, 12%, 3)+50(P/S, 12%, 8) -[200+200(P/A, 12%, 2)+5O(P/S, 12%, 3)]=29.78(万元) 用插值法求内含报酬率 例: 某公司决定投资生产并销售一种新产品, 单位售价800元, 单位可变成本360元。公司进行市场调查, 认为未来7年该新产品每年可售出4 000件, 它将导致公司现有高端产品(售价1 100元/件, 可变成本550元/件)的销量每年减少2 500件。预计, 新产品线—上马后, 该公司每年固定成本将增加10 000元。而经测算; 新产品线所需厂房、 机器的总投入成本为1 610000元, 按直线法折旧, 项目使用年限为7年。企业所得税率40%, 公司投资必要报酬率为14%。(已知: PVIFA(14%, 7)=4.288) 要求根据上述, 测算该产品线的: ‘ (1)回收期; (2)净现值, 并说明新产品线是否可行。 解: 首先计算新产品线生产后预计每年营业活动现金流量变动情况: 增加的销售收入=8004 OOO-11002 500=450 OOO(元) 一增加的变动成本=3604 OOO-5502 500=65 OOO(元) 一增加的固定成本=10 OOO(元) —增加的折旧=1 610 OOO÷7=230 OOO(元) 从而计算得: 每年的息税前利润=450 OOO-65 OOO-1O OOO-230 OOO=145 OOO(元) 每年的税后净利=145 OOO (1—40%)=87 OOO(元) 由此: 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87 OOO+230 OOO=317 OOO(元) 由上述可计算: (1)回收期=1610 OOO÷317 OOO=5.08(年) (2)净现值=-1610 OOO+317 OOOPVIFA(14%, 7)=-250 704(元) 可知, 该新投资项目是不可行的。 例: B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制造类企业, 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在公司最近一次经营战略分析会上, 多数管理人员认为, 现有设备效率不高, 影响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公司准备配置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 推定结构转型, 生产新一代电子产品。 ( 1) 公司配置新设备后, 预计每年营业收入为5100万元, 预计每年的相关费用如下: 外购原材料、 燃料和动力费为1800万元, 工资及福利费为1600万元, 其它费用为200万元, 财务费用为零。市场上该设备的购买价为4000万元, 折旧年限为5年, 预计净残值为零。新设备当年投产时需要追加流动资产资金投资 万元。 ( 2) 公司为筹资项目投资所需资金, 拟定向增发普通股300万股, 每股发行价12元, 筹资3600万元, 公司最近一年发放的股利为每股0.8元, 固定股利增长率为5%; 拟从银行贷款2400万元, 年利率为6%, 期限为5年。假定不考虑筹资费用率的影响。 ( 3) 假设基准折现率为9%, 部分时间价值系数如下表所示。 N 1 2 3 4 5 ( P/F, 9%, n) 0.9174 0.8417 0.7722 0.7084 0.6499 ( P/A, 9%, n) 0.9174 1.7591 2.5313 3.2397 3.8897 要求: ( 1) 根据上述资料, 计算下列指标: ①使用新设备每年折旧额和1~5年每年的经营成本; ②第1~5年每年税前利润; ③普通股资本成本、 银行借款资本成本; ④各期现金流量及该项目净现值。 ( 2) 运用净现值法进行项目投资决策并说明理由。 解: ( 1) ①使用新设备每年折旧额=4000/5=800( 万元) 1~5年每年的经营成本=1800+1600+200=3600( 万元) ②第1~5年每年税前利润=5100-3600-800=700( 万元) ③普通股资本成本=0.8×( 1+5%) /12+5%=12% 银行借款资本成本=6%×( 1-25%) =4.5% ④NCF0=-4000- =-6000( 万元) NCF1-4=700×( 1-25%) +800=1325( 万元) NCF5=1325+ =3325( 万元) 该项目净现值NPV=-6000+1325×( P/A,9%,4) +3325×(P/F,9%,5)=-6000+1325×3.2397+3325×0.6499=453.52( 万 ( 2) 该项目净现值453.52万元>0, 因此该项目是可行的。 5.存货经济进货批量的计算 例: 某企业每年耗用某种原材料的总量3 600千克。且该材料在年内均衡使用。已知, 该原材料单位采购成本10元, 单位储存成本为2元, 一次订货成本25元。 要求根据上述计算: (1)计算经济进货量; (2)每年最佳订货次数; (3)与批量有关的总成本; (4)最佳订货周期; (5)经济订货占用的资金。 解: 根据题意, 能够计算出: (1)经济进货量 (2)每年最佳进货次数N=D/Q=3 600/300=12(次) (3)与批量有关的总成本 (4)最佳订货周期t=1/N=1/12(年)=1(月) (5)经济订货占用的资金I=QU/2=300×10/2=1 500(元) 6.股票或债券估价模型的计算 例: 零增长股票的估价模型P= 固定增长股票的估价模型P= ( 导出: 预期收益率=第一年股利/股票股价+固定增长率) 阶段性增长股票的估价模型: 第一步,计算出非固定增长期间的股利现值 第二步,找出非固定增长期结束时的股价,然后再算出这一价的现值( 利用固定增长得模型计算) 第三步, 将上述两个步骤求得的现值加在一起,就是阶段性增长股票的价值. 市盈率= 例: 某投资人持有ABC公司的股票, 每股面值为100元, 公司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20%, 预计ABC公司的股票未来三年的股利呈零增长, 每股股利20元, 预计从第四年起转为正常增长, 增长率为10%, 要求: 测算ABC公司股票的价值。 解: 前三年的股利现值=202.1065=42.13(元) 计算第三年底股利的价值=[20(1+10%)]/(20%-10%)=220(元) 计算其现值=220O.5787=127.31(元) 股票价值=42.13+127.3l=169.44(元) (其中, 2.1065是利率为20%, 期数为3的年金现值系数; O.5787是利率为20%, 期数为3的复利现值系数) 例: A公司股票的贝塔系数为2.5, 无风险利率为6%, 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报酬率为10%。根据资料要求计算: (1)该公司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2)若该股票为固定成长股票, 成长率为6%, 预计一年后的股利为1.5元, 则该股票的价值为多少? (3)若股票未来3年股利为零成长, 每年股利额为1.5元, 预计从第四年起转为正常增长, 增长率为6%, 则该股票的价值为多少? 解: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公式: (1)该公司股票的预期收益率=6%+2.5(10%-6%)=16% (2)根据固定成长股票的价值计算公式: 该股票价值=1.5/(10%—6%)=15(元) (3)根据非固定成长股票的价值计算公式: 该股票价值=1.5(P/A, 16%, 3) +[1.5(1+6%)]/(16%-6%)(P/S, 16%, 3)=1.5 2.2459+15.9O.6407=13.56(元) 7.财务分析指标的运用 公式: 一、 营运能力分析 1、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 存货周转率( 次数) =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其中: 平均存货=( 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 ÷2 存货周转天数=360( 365天) /存货周转率 3、 应收账款周转率( 次) =赊销净额÷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4、 流动资产周转率( 次数) =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5、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净值 6、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二、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存货) ÷流动负债 3、 现金比率=( 现金+短期投资) ÷流动负债 三、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 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 也称举债经营比率) 2、 产权比率=( 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 也称债务股权比率) 3、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 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 4、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税前利润+利息) ÷利息费用 四、 盈利能力分析 1、 销售利润率=( 净利润÷销售收入) ×100% 2、 总资产利润率=( 净利润÷资产总额) ×100% 3、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100% 或=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4、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 1-资产负债率) =1+产权比率 例: 某公司的有关资料为: 流动负债为300万元, 流动资产500万元, 其中, 存货为200万元, 现金为100万元, 短期投资为100万元, 应收账款净额为50万元, 其它流动资产为50万元。根据资料计算: (1)速动比率; (2)保守速动比率。 解: 根据资料可计算出: (1)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500-200)/300=1 (2)保守速动比率=(现金十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100+100+50)/300=O.83 例.某公司 销售收入为1 200万元, 销售折扣和折让为200万元, 年初应收账款为400万元, 年初资产总额为2 000万元, 年末资产总额为3 000万元。年末计算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5次, 销售净利率为25%, 资产负债率为60%。要求计算: (1)该公司应收账款年末余额和总资产利润率; (2)该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 解: (1)应收账款年末余额=1 OOO÷52—400=O 总资产利润率=(1 OOO25%)÷[(2 OOO+3 OOO)÷2] 100%=10% (2)总资产周转率=1000÷[(2 OOO+3 OOO)÷2]=O.4(次) 净资产收益率=25%O.4 [1÷(1-O.6)]100%=25% 例: 某公司年初存货为10 000元, 年初应收账款8 460元, 本年末流动比率为3, 速动比例为1.3, 存货周转率为4次, 流动资产合计为18 000元, 公司销售成本率为80%, 要求计算: 公司的本年销售额是多少? 解: 由于: 流动负债=18 000/3=6 000(元) 期末存货=18 000-6 000×1.3=10 200(元) 平均存货=(10 000+10 200)/2=10 100(元) 销货成本=10 100×4=40 400(元) 因此: 本期的销售额=40 400/0.8=50 500(元) 例: 某公司 销售收入为125万元, 赊销比例为60%, 期初应收账款余额为12万元,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3万元。要求: 计算该公司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解: 由于: 赊销收入净额=125×60%=75(万元) 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12+3)/2=7.5(万元) 因此,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75/7.5=10(次) 例.某公司的有关资料为: 流动负债为300万元, 流动资产500万元, 其中, 存货为200万元, 现金为100万元, 短期投资为100万元, 应收账款净额为50万元, 其它流动资产为50万元。根据资料计算: (1)速动比率; (2)保守速动比率。 解: 根据资料可计算出: (1)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500-200)/300=1 (2)保守速动比率=(现金十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100+100+50)/300=O.83 例.某公司 销售收入为1 200万元, 销售折扣和折让为200万元, 年初应收账款为400万元, 年初资产总额为2 000万元, 年末资产总额为3 000万元。年末计算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5次, 销售净利率为25%, 资产负债率为60%。要求计算: (1)该公司应收账款年末余额和总资产利润率; (2)该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 解: (1)应收账款年末余额=1 OOO÷52—400=O 总资产利润率=(1 OOO25%)÷[(2 OOO+3 OOO)÷2] 100%=10% (2)总资产周转率=1000÷[(2 OOO+3 OOO)÷2]=O.4(次) 净资产收益率=25%O.4 [1÷(1-O.6)]100%=25% 其它补充: 1、 基础公式 ( 1) 复利终值系数(F/P,i,n) ( FVIF) 复利终值=现值*(F/P,i,n) (2) 复利现值系数( P/F,i,n) ( PVIF) 复利现值=终值*( P/F,i,n)       (3) 年金终值系数 (F/A,i,n) ( FVIFA) 年金终值=每期现金流A* (F/A,i,n) (4) 年金现值系数 (P/A,i,n) ( PVIFA) 年金现值=每期现金流A*(P/A,i,n) 其中F是终值, P是现值, A是年金, i是年利率, n是期间 2.掌握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计算; 公式: Kj=Rf+ßj×(Km- Rf ) 23.掌握资本成本的估算( 个别资本成本、 综合资本成本、 边际资本成本) ; 公式 : 债成本=债年利息×(1-所得税率)/债筹资额×(1-筹资费用率) 发行优先股成本=年股息/筹资总额×(1-筹资费用率) 发行普通股成本=〔第一年的预计股利额/筹资总额×(1-筹资费用率)〕+普通股股利预计年增长率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该种资本成本×该种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 4.比较资本成本法 ( 加权平均法) 公式: 1) 比较资本法就是计算各组筹资的综合资本成本 某公司在初创时拟筹资500万元, 现有甲、 乙两个备选筹资方案。有关资料经测算列入下表, 甲、 乙方案其它相关情况相同。 筹资方式 甲方案 乙方案 筹资额( 万元) 个别资本成本( %) 筹资额( 万元) 个别资本成本( %) 长期借款 80 7.0 110 7.5 公司债券 120 8.5 40 8.0 普通股票 300 14.0 350 14.0 合计 500 500 要求: 试测算比较该公司甲、 乙两个筹资方案的综合资产成本并据以选择筹资方案。 解: 甲方案 各种筹资占筹资总额的比重: 长期借款=80/500=0.16 公司债券=120/500=0.24 普通股=300/500=0.60 综合资本成本 =7%0.16+8.5%0.24+14%0.60=11.56% 乙方案 长期借款=110/500=0.22公司债券=40/500=0.08 普通股=350/500=0.70 综合资本成本 =7.5%0.22+8%0.08+14%0.70=12.09% 5.掌握债券估价模型的运用; 公式: 永久债券估价V= 零息债券估价V=债券面值×复利现值系数 非零息债券估价V=每年末债券利息×年金现值系数+债券面值×复利现值系数 6.掌握债券发行价格的计算; 公式: 债券发行价格=债券面值×(P/F,市场利率, 发行期间)+债券年息×(P/A,市场利率, 发行期间) 7.掌握最佳现金余额的确定; 公式: 最佳现金持有量 ( 其中A为预算期现金需要量,R为有价证券利率,F为平均每次证券变现的固定费用,即转换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远程教育/电大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