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 0 1 0 年 第 5期 (总 第 2 4 7 期 ) Nu mb e r 5 i n 2 01 0 ( To t a l No2 4 7) 混 凝 土 Con c r e t e 预拌混凝土 READY M I XED CONCRET E d o i : 1 0 3 9 6 9 i s s n 1 0 0 2 3 5 5 0 2 0 1 0 0 5 0 2 7 硫酸盐环境中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廖乃凤,邓德华,黄波,杜火文,钟磊 ( 中南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湖南 长沙 4 1 0 0 7 5 ) 摘要: 介绍 了加掺合料喷射混凝土配合 比的一般设计方法及步骤 ,从理论上 分析 了硫酸盐腐蚀环境中通过加掺合料的方式对喷射混凝 土配合 比进行优化的可行性 , 并通过试验研究 了双掺粉煤灰和硅灰对喷射 昆 凝 土凝结时 间和早期强度 的影响 。 结果表明 : 以 1 0 的粉煤灰 + 5 的硅灰双掺等量取代水泥 , 其凝结时间 、 强度增长 等性能均能满足施工及设计承载力要求。 关 键词: 喷射混凝土 ;硫酸盐侵蚀 ;配合比设计 ;等量取代 中图分类号 : T U5 2 8 0 6 2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2 3 5 5 0 ( 2 0 1 0 ) 0 5 0 0 8 3 0 4 Mi x de si gn of s hot c onc r e t e i n S lJ I f a t e e nv i r on m e n t LI AO Na i f e n g, DENG De hu a, HUAN G Bo, D UHu o we l l , ZHONG L e i (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Ar c h i t e c tu r eC o l l e g e , Ce n t r a l S o u t hUn i v e r s i t y , C h a n g s h a 4 1 0 0 7 5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A g e n e r a l me t h o d a n d a p p r o a c h e s o ft h e mi x de s i g n o fs h o t c o nc r e t e wi t h a d mi x t u r e w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Th e f e a s i b i l i ty o f t h e o p t i mi z a t i o n o f s h o t c o n c r e t e mi x p r o p o ai o n wa s d i s c u s s e d t h e o r e t i c a l l y Th e i nfl u e nc e o f the a d mi x tur e o f fl y a s h a n d s i l i c a f ume o n s e tt i n g t i m e a n d s t r e n g t h i n the e a r l y s t a g e of s h o t c o n c r e t e wa s s tud i e d e x p e r i me n t a l l y R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 s h o t c o n c r e t e r e s i s t a n c e t o s ul f a t e a t t a c k c a n b e o b vi o u s l y i mp r o v e d b y e q u a l r e p l a c e me n t o f c e me n t wi t h 1 0 fly a s h a n d 5 s i l i c a fume Th e c o n c r e p r o p e r t i e s s uc h a s s e tti n g t i me an d s e ng t h g r o wt h me t t h e d e ma n d s o f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d be a r i n g c a p a c i ty d e s i gn e d Ke y wor ds : s h o t c o nc r e t e ; s u l f a t e a t t a c k; mi x d e s ig n; e q u a l r e pl a c e me n t 0引言 硫酸盐侵蚀是混凝土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1 】 , 严重影响混 凝土结构耐久性。处于硫酸盐环境中的混凝土构筑物, 由于侵 蚀性离子 的渗入 , 会引起混凝土强度降低 、 表 面结 晶剥 落 、 钢 筋 锈蚀 、 结构过早开裂并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破坏, 使构筑物的 承载力下降, 影响结构的安全。在我国很多地区均存在严重的 硫酸盐腐蚀, 如我国西南 、 西北和沿海地区均发现过因硫酸盐 侵蚀而引起混凝土建筑物破坏的实例2 J , 在西南地区部分铁路 隧道工程中表现特别明显。如笔者在成昆线某隧道调研时发现, 衬砌渗漏水中s o , - 浓度高达 3 3 7 8 mg m, 使隧道初支喷射混凝土 受到了严重侵蚀 , 某 些地 段已严重危及了隧道的安全运营 。处 于这类地质条件下的混凝土构件, 使用普通水泥混凝土会产生 严重的硫酸盐侵蚀, 故此类工程须使用具有优良抗硫酸盐侵蚀 能力的混凝土, 以提高结构耐久性。 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技术要求不同于普通混 凝土, 它具有 自身的工艺特点。其配合比一般采用经验公式和 图表计算确定, 在 目前发表的文献资料中并不常见, 特别是应 用于硫酸盐侵蚀环境中的喷射混凝土设计目前更是鲜有报导。 因此, 对于处在硫酸盐侵蚀环境 中的喷射混凝土结构( 例如隧 道初支) , 设计出具有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喷射混凝土配合 比, 是提高硫酸盐环境条件下喷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一个重要 方法。首先阐述了采用外掺方式改善喷射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 性能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并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掺合料种类及 其改善喷射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机理, 最后通过试配性 能试验确定掺合料的掺量比例。 1 喷射 混凝 土配合 比设计 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先通过计算求出初始配合比, 再通过现场试配确定其施工配合比, 最终的施工配合比须满足 设计强度和喷射工艺要求 , 即易喷射 、 不堵塞、 回弹量小和粉尘 少, 同时要满足工程设计的质量好 、 强度高、 密实度高 、 防水性 能好等要求。 设计配合比时应兼顾混凝土的黏聚力 、 稠度和强度( 抗压 强度 、 抗拉强度及与岩面的黏结强度 ) 。 1 1 确定砂率 S 砂率系根据粗骨料的最大粒径 D 和砂的细度模数 来 确定 , 可 由经验式( 1 ) 求得3 : S p = 5 0 a n Om a x x l O 0 ( 1 ) 式中: s 砂率, ; , I 一 砂的细度模量; 粗集料 的最大粒径 , ff l i n 。 计算求得的砂率 , 若其值不在规范参考取值范围内, 可根 据规范做相应调整, 还应通过在不同部位的试喷效果进行调整, 确定实用的砂率。 收稿 日期 :2 0 1 0 - 0 1 1 9 基金项 目:铁道部重大科技专项 “ 铁 路隧道混凝土结构盐侵蚀防治技术” ( 2 0 0 8 G 0 2 5 一 C) 8 3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1 2水胶 比 水胶比通常是影响混凝土技术性能的主要因素, 水胶比与 砂的细度模数及砂率有关, 可按经验式( 2 ) 计算f3 1 : 2 S 。 ( 5 0 p ,m ) ( 2 ) 式中: 水胶比; S 砂率, ; , f 一 砂的细度模数。 若掺减水剂, 则算出的水胶比可按减水剂的减水效果相应 减小 0 0 3 - 0 0 5 。 计算求得的水胶比, 若其值不在规范参考取值范围内, 可根 据规范做相应调整。 喷射混凝土的实际水胶 比, 由喷射手在喷射施工中凭经验 掌握, 喷出的混凝土不流淌、 表面呈黑灰色且有光泽时用水量 为合适。 1 3 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 B及 单位 用水量 为了使喷射混凝土具有 良好的施工性能及强度保证, 胶凝 材料用量可按经验式( 3 ) 计算3 : = 1 3 Js D D 落 ( 3 ) 式中: 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 k g ; s 一砂率, ; D 一粗集料 的最大粒径 , 1 1 1 1 1 1 。 若要增加混凝土的稠度和黏性 , 可按式( 3 ) 算得的胶凝材 料用量再增加 5 1 0 , 但胶凝材料总量不宜超过 5 0 0 k g m 。 喷射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按式( 4 ) 求得: IV=W B B ( 4) 式中: 单位用水量, k g ; 水胶比 ; B 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 , k g 。 1 4 确定掺合料用量 及水泥用量 C 处于硫酸盐环境中的喷射混凝土结构, 往往需要在拌制混 凝土时添加一定的掺合料等量取代水泥以满足抗硫酸盐侵蚀 性能。在能够确保喷射混凝土施工性能及强度发展的前提下 , 喷射混凝土掺合料用量 A 按式( 5 ) 计算 : A d = B 轧 ( 5) 式中: A d _ 每立方米混凝土外掺用量, k g ; 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 , k g ; 厂掺合料等量取代水泥比例。 水泥用量按式( 6 ) 计算 : C = B ( 1 d ) ( 6 ) 式中: C 一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 k g ; 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 , k g ; 广掺合料等量取代水泥的比例。 1 5 确 定速凝 剂用量 速凝剂用量一般为胶凝材料用量的2 5 , 依据所用速凝 剂种类及喷射部位的不同, 通过试验确定其掺量。 速凝剂用量按 式( 7 ) 计算: Q = B ( 7 ) 式中 : Q 每立方米混凝土速凝剂用量 , k g ; 一速凝剂 占胶凝材料用量的百分 比; 曰 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 。 8 4 1 6 确定每立方米喷射混凝土砂石用量 每立方米喷射混凝土砂石用量可采用质量法计算 : S + G + B + + Q + 4 d = m c D ( 8 ) s 1 0 0 ( 9 ) 式中: 一每立方米喷射混凝土中砂的质量, k g ; G 每立方米喷射混凝土中石子的质量, k g ; 8 一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 , k g ; 单位用水量 , k g ; ( ) 每立方米混凝土速凝剂用量, k g ; A 广每立方米混凝土外掺用量, k g ; m 一每立方米喷射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质量, k g , 其值 一 般可取 2 2 0 0 - 2 4 0 0k g ; 5 一砂率 , 。 联解式( 8 ) 、 式( 9 ) 可得 每立方米喷射混凝土砂石用量 : S = ( , n 一 B 一 一 Q 4 d ) S 。 ( 1 0 ) G: s S ( 1 1 ) 1 7 确 定初步 配合 比 经过上述步骤的计算, 可确定外掺喷射混凝土的初始配合比: 水泥: 砂: 石: 外掺: 速凝剂: 水 = C: S : G: A d : p: 初始配合比中, 砂石等材料均为干燥条件下的质量, 施工 配合比应考虑现场材料的含水率加以调整, 本文不予详述。 1 8 试 配混凝 土 调整验证混凝土的黏聚力、 稠度、 和易性等, 直到达到喷射 施工的各项要求, 确定最后的施工配合比。 2 硫酸盐环境 中喷射混凝土掺合料的选用 硫酸盐侵蚀破坏主要是侵入的硫酸盐溶液与硬化水泥浆 所含 C a ( O H) 及水化铝酸钙发生反应生成二水石膏和水化硫铝 酸钙, 生成物体积均较原化合物体积大很多, 从而引起混凝土 的膨胀与开裂 , 严重时致使混凝土呈易脆松散状态, 影响结构 安全。 研究表明 4 - , 在混凝土中掺人适量的粉煤灰、 硅灰等掺合 料能有效改善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目前已经在工程中大 量应用的矿物掺合料主要有 : 粉煤灰、 硅灰、 磨细矿渣、 沸石粉 和磷渣等, 其中, 粉煤灰和硅灰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 改善效果相对最为明显。下文就这两种掺合料改善混凝土抗硫 酸盐侵蚀性能的机理加 以阐述 。 2 1 粉煤灰的掺入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的作用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排放 的一种工业废渣 , 应用于混凝土 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 , 既可以节约水泥用 量, 还可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提高混凝土性能, 而粉煤灰对混 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改善也越来越受到大家重视。研究表 明 6 - 8 : 掺粉煤灰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抗硫酸盐侵蚀破坏性能; 且 粉煤灰掺量越高, 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破坏性能越好。 由于粉煤灰本身的化学成分、 结构和颗粒形状等特性 , 其在 ? 昆 凝土中主要产生三大效应, 即活性效应( 火山灰效应 ) 、 形态 效应及微集料效应。 ( 1 ) 活性效应 : 粉煤灰中的活性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铝能与 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反应 生成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 : x Ca ( OH) 2 + S i O2 + mH2 O= x C a O S i O2 mH2 O y C a ( OH) 2 + A1 2 O3 + n H2 0= y Ca O Al 2 03 n H2 O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该反应使混凝土中氢氧化钙浓度降低, 石膏及钙矾石生成 数量相应减少, 缓解了结晶膨胀 , 随着掺量的增加, 这种缓解作 用越明显 ; 同时 , 此反应消耗了混凝 土中薄弱 的 C a ( O H) : 结晶 , 大大降低了混凝土内部孔隙率, 改善了混凝土孔结构, 提高了 混凝土 的密实性 。 ( 2 ) 形态效应: 粉煤灰由大小不等的球状玻璃体组成 , 其表 面光滑致密 在混凝土中具有滚珠轴承的作用 ; 同时, 粉煤灰微 细颗粒均匀 分布在水泥颗粒 之 中 , 阻止 了水泥颗 粒黏聚 , 减少 用水量 , 提高混凝土 的密实度 。 ( 3 ) 微集料效应 : 粉煤灰微细颗粒填充到未水化水泥颗粒 之间, 改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 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 由此可见,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 一方面, 通过活性效应稳定 了易引起侵蚀的组分 , 限制了侵蚀的发生, 掺量越大, 这种作用 越大; 另一方面, 提高了混凝土密实度 , 从而提高其抗渗性, 减 少 了硫酸盐 的渗透 。总之 , 由于粉煤灰在混凝土 中产生 的三大 效应相互作用, 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2 2 掺入硅灰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的作用 硅灰是硅铁合金厂在冶炼硅铁合金或金属硅时从烟尘中 收集 的超细 粉末 , 主要 南颗粒极细 的非 晶态 S i O 所组 成 , 活性 S i O 含量高, 平均粒径小, 比表面积大。 在工程中大量应用的矿 物掺合料中 硅灰被认为是活性最高的矿物掺合料 。 硅灰的掺 入能够显著提高新拌混凝土 的黏聚性 、 减少泌水和防止混凝 土 离析 , 改善混凝土的微细观结构 , 提 高混凝土 的强 度 , 增加其抗 腐蚀能力和耐久性。 研究表明 “ 】 : 掺入硅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 抗硫酸盐侵蚀的能力; 掺人硅灰还可以使硅酸盐水泥水化物中 的钙硅比减小。 与粉煤灰类似, 硅灰在混凝土中也会发生火山灰效应、 微集 料效应和孔 隙溶液化学效应。 ( 1 ) 火 山灰 效应 : 硅灰 中活性 S i O: 含量高 , 平 均粒径小 , 极 易与氢 氧化钙反应生成 C S H凝胶 , 即 : Ca ( OH) 2 + S i O2 + H2 0 C S H 硅灰接触拌合水后首先形成富硅的凝胶, 并吸收水分; 凝胶 在未水化水泥颗粒之间聚集 , 逐渐包裹水泥颗粒 ; c a ( O H) : 与该 富硅凝胶的表面反应产生 c s H凝胶, 这些由硅灰和 C a ( OH) 作用产生的 c s H凝胶多生成于水泥水化的 c s H凝胶孔隙 之中, 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结丰 句 密实度。 ( 2 ) 微集料效应 : 硅灰颗粒直径远远 小于水泥 , 填 充于水泥 颗粒的孔隙问, 其效果如同水泥颗粒填充在骨料孑 L 隙之间和细 骨料填充在粗骨料孔隙之间一样, 从微观尺度上增加? 昆凝土的 密实度。 ( 3 ) 孔隙溶液化学效应: 掺人硅灰还可以使硅酸盐水泥水 化物中的钙硅比减小 , 提高水化物与其他离子( 铝、 碱金属( K, Na ) 离子 ) 的结合能力 , 使孔隙溶液的碱金属离子浓度大幅度降 低 , 孔隙溶液的 p H值降低 , 这就是所谓的孑 L 隙溶液化学效应。 它使水泥石抗离子侵入能力增强, 大幅度降低s O 的渗透速率, 增 强了混凝土抵抗硫酸盐侵蚀能力 。 2 3 双掺粉煤灰和硅灰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的作用 硅灰与粉煤灰的双掺是提高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 一 个有效途径。研究表明 12 - 15 , 双掺粉煤灰、 硅灰的混凝土具有 更好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 主要是因为 : 硅灰和粉煤灰都是 活性掺合料, 加入水泥中能与水泥的水化物 C a ( OH) : 发生二次 水化反应 , 生成 C S H凝胶, 粉煤灰效应从化学角度能够稳定 C a ( O H) : , 从物理角度 可细化毛细孔 , 减少硫酸盐介 质的渗透 ; 双掺两种掺合料能起到性能互补作用,硅灰本身颗粒极小, 可以填充于粉煤灰颗粒间的孔隙, 使得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变得 更致密, 能有效阻止离子的进入, 减少混凝土的透水性 ; 粉煤 灰和硅灰的共同作用能更好地填充混凝土中的孑 L 隙, 增加密实 度并最终提高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总的来说, 硅灰与粉煤灰的掺量越大, 混凝土抗硫酸盐侵 蚀性能越好 , 但由于喷射混凝土自身的特性 , 为了同时满足混 凝土的喷射要求和强度要求, 粉煤灰和硅灰的掺量也并非越大 越好, 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下通过试验确定适用于硫酸 盐侵蚀环境下喷射混凝土的掺合料用量。 3 双掺 混凝土性 能试验 为了确定粉煤灰及硅灰的合理掺量, 在最大限度提高喷射 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同时满足其施卫 l生 能要求。笔者对净 浆的凝结时间及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发展进行了试验研究。 根据上文的配合比设计步骤, 笔者根据原材料情况确定了以 下试验参数: W B = O 4 1 ; 5 n = = 5 0 ; B = 4 5 0 k g ; S = 8 5 2 k g ; G = 8 5 2 k g ; 速凝剂掺量比例 A g = 5 。 3 1 试验原材料 ( 1 ) 水泥: 试验采用韶峰牌 P O4 2 5 级水泥, 密度 3 1 2 g c m , 其化学成分见表 1 。 表 1 水泥化学成分 ( 2 ) 粉煤灰: 采用湘潭电力粉煤灰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 I 级 粉煤灰, 质量指标见表 2 。 表 2 粉煤灰质量指标 ( 3 ) 硅灰: 采用埃肯贸易( 上海 ) 有限公司生产的埃肯微硅 粉 9 2 0 U。 ( 4 ) 拌合水 : 长沙市 自来水。 3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 2 1 凝结时问 试验采用水胶比W B = 0 4 1 , 速凝剂掺量 5 。考虑到硅灰 掺量过大会对 昆 凝土的流动性及可泵性产生负面影响, 笔者对 不同掺量粉煤灰与硅灰( 掺量2 O ) 的水泥净浆的凝结时间进 行 了测试 , 结果见表 3 。 表 3 粉煤灰与硅灰不同掺量下净浆的凝结时间 8 5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由表 3可知 , 随着粉煤灰取代率的增加, 净浆初凝时间和 终凝时间均增大 , 而硅灰等量取代水泥时净浆的凝结时间反 而减小。 这主要是因为粉煤灰玻璃体微珠外层有致密的玻璃 质表层 , 阻碍了粉煤灰的二次水化 , 其活性效应需在后期才 能表现出来_ l 5 】 , 因此导致粉煤灰早期活性低 , 粉煤灰等量取 代水泥使水泥浆体中水泥质量相对减少 , 水泥浆体的浓度相 对降低 , 也就是有效水灰比增大, 这对水泥水化速率不利 。 水 化速率减慢, 生成 C S H凝胶 的速率随之减慢 , 水泥基体系 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的速率也减慢 , 表现为水泥的初 、 终凝时 间延长。 粉煤灰取代率越大 , 水泥浆体的浓度降低率也越大 , 水化速率变慢, 初、 终凝时间也延长更多。 虽然硅灰替代水泥 后会使水泥矿物的相对数量减少 , 但是硅灰极其微细 , 活性 高, 所以使凝结时间减小。规范 16 】 要求浆体初凝时间不大于 5 mi n , 终凝时间不大于 1 0 mi n , 表 4中的数据表 明, 采用 1 0 粉 煤灰 + 5 硅灰双掺等量取代水泥能满足喷射混凝土对凝结 时间的要求 。 表 4 喷射混凝土对照配合 比 k g m 3 2 2 试配混凝土强度 为了验证 1 0 粉煤灰 + 5 硅灰双掺取代水泥后 , 喷射混 凝土早期强度的发展 , 笔者将其与未添加掺合料的喷射混凝 土 1 、 7 、 2 8 d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进行了对照。表 4为对照 配合 比。 试验结果见图 1 , 从图 1 可以看出, 1 0 粉煤灰 + 5 硅灰双 掺的喷射混凝土A1 早期强度高于对比组 A 0 , 其 t d强度较A0 提高 3 3 2 , 2 8 d强度提高 2 4 2 , 表明双掺有助于提高喷射混 凝土的早期强度。 龄期 , d 图 1 早期抗压强度发展规律 笔者认为, 虽然粉煤灰的掺入会对混凝土早期强度产生一 定的消极影响, 但是, 一方面由于硅灰的活性高, 与 C a ( OH) 在 相当短的时间里就发生反应 ; 另一方面由于水泥、 粉煤灰与硅 灰组成的三元体系的级配得到进一步优化, 硬化浆体的孔隙率 得到进一步的降低。 后两者对混凝土早期强度产生的积极影响 弥补了前者的不利影响, 从而使双掺组喷射混凝土的 1 d强度高 于对 比组。 随着龄期增长 , 由于粉煤灰与及硅灰的活性和填充效应的 持续发挥, 水化产物之间的相互交叉 、 连接程度趋于更好, 显著 改善水泥浆体的孔隙结构,提高喷射混凝土体系的密实度, 并 能促使水化反应长期进行, 从而提高喷射混凝土的后期与长期 强度。 8 6 4结语 ( 1 ) 给出了一种加外掺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及步骤。 ( 2 ) 理论分析表明, 通过双掺粉煤灰、 硅灰两种掺合料以提 高喷射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是可行的。 ( 3 ) 试验表明, 双掺 1 0 粉煤灰 + 5 硅灰等量取代水泥, 喷 射混凝土凝结时间满足施工及规范要求, l d强度及 2 8 d强度 能相应提高 3 3 2 及 2 4 2 , 后期强度亦能得到保证。 ( 4 ) 处于硫酸盐环境中的喷射混凝土结构 , 按 1 0 粉煤 灰 + 5 硅灰双掺, 能满足喷射混凝土的施工及设计强度要求, 可应用于有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要求的隧道初支等结构中, 有助 于提高结构物耐久性, 增长结构物服役寿命 , 获得良好的社会、 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 1 】ME H T A P K D u r a b i l i t y c r i t i c a l i s s u e s f o r t h e f u t u r e J C o n c r e t e I n t e r - n a t i o n a l , 1 9 9 7 , 1 9 ( 7 ) : 2 7 3 3 2 】 亢景富 混凝土硫酸笳侵蚀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J j 昆 凝土, 1 9 9 5 ( 3 ) : 9 - 1 8 3 高占武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 J J 铁道建筑技术, 1 9 9 4 ( 5 ) : 1 6 2 1 4 王律, 陆文雄, 等 新型复合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的研究 混凝土 , 2 0 0 7 ( 5 ) : 6 6 6 8 f 5 1杨德斌, 周俊龙 加剂与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的有 效性研究 J l _混凝土, 2 0 0 3 ( 4 ) : 1 2 1 5 6 程云虹, 蒋卫东, 等 粉煤灰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影响的试验 研究 J 公路, 2 0 0 6 ( 1 1 ) 7 高礼雄, 姚燕 粉煤灰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 J 】 桂林工 学院学报 , 2 0 0 5 , 2 ( 2 5 ) : 2 0 5 2 0 7 8秦鸿根, 潘钢华, 等 粉煤灰高J性能混凝土抗硫酸曲等耐久性能的研 究I J 1 粉煤灰 , 2 0 0 0 ( 5 ) : 1 0 1 3 9 蒲心诚 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原理 配制- 结构 性能 应用) 【 M 】 重 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 0 0 4 1 0 李辉 昆 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的试验研究【 J 1 中华建设, 2 0 0 8 ( 2 ) : 6 3 6 4 1 1 】 陈寒斌, 陈剑雄 掺复合矿物超细粉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 J 建筑材 料学报 , 2 0 0 6 ( 9 ) : 3 5 3 3 5 6 1 2 F R E A R S O N J P HT h e s u l f a t e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c o m b i n a t i o n s o f p o a l a n d c e m e n t a n d g r o u n d gra n u l a t e d b l a s t f u rna c e s l a g J 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 S e c o n d I n t e rn a t i o n a l P o z z o l a n i e i n Co n c r e t e Ma d r i d 1 9 8 6 Ame r i c a n Co n c r e t e I n e t i t u e D e t r o i t , 1 9 8 6 , 2 ( 9 1 7 4 ) : 1 4 9 5 1 5 2 4 1 3 贺行洋, 马保国矿物外加剂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研究和 评价f J 混凝土 , 2 0 0 3 ( 4 ) : 8 - 1 0 【 1 4 田耀刚, 胡曙光, 等轻集料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研究 J 】 _新型 建筑材料, 2 0 0 6 ( 5 ) : 6 1 6 3 1 5 肖佳, 周士琼, 等 粉煤灰、 硅灰对水泥胶砂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f J 1 混凝土 , 2 0 0 3 ( 8 ) : 2 8 3 0 1 6 G B 5 0 0 8 6 -2 0 0 1 ,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s 】 京: 中国计划 出版社 , 2 0 0 1 作者简介: 廖乃凤( 1 9 8 5 - - ) , 男,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结构材料耐久性。 单位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铁道校区4 舍 4 2 0 室( 4 1 0 0 7 5 ) 联系电话 : 1 3 4 6 7 6 3 7 8 6 5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