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联合竖井工作桥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634903 上传时间:2024-10-0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合竖井工作桥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XXX水库灌溉发电洞工程(闸井段联合交通桥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审批: XXXX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二O一六年四月十二日 目 录一、编制依据及执行规范2二、工程概况3三、施工部署3四、主要施工方法和工艺4五、 脚手架的构造要求6六、脚手架的拆除7七、质量保证措施8八、成品保护10九安全施工技术措施11十文明施工要求12十一应急预案13十二、脚手架安全计算书20十三、结论24一、编制依据及执行规范1、施工图纸 ;2、应用的主要规范、规程及标准:序号类 别规 范、规 程 名 称编 号1国家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国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3行

2、业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4国家建筑施工手册(五版)/二、工程概况联合竖井工作桥为2跨20m的预应力空心板梁桥,桥面总宽度为5.49m,净宽为4.49m。每跨有4榀梁,2榀中梁2榀边梁。梁高为90cm,梁宽为1.25m。联合竖井工作桥总长为44m,平均高度为13m。其具体横断面形式见下图: 本桥位于L10号路是通向联合竖井平台的施工桥梁,其下部结构为钢筋砼柱式墩、扩大基础,桥台为L型大体积砼桥台。预应力空心板梁边肋为直腹板,悬臂宽25cm,悬臂根部厚19cm,端部厚11cm,空心板梁顶板和底板厚同为10c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因无吊装场地拟全部采用满堂支架法

3、进行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的施工方案。三、施工部署3.1、技术准备3.1.1、首先做好满堂架施工技术交底,使每个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都做到心中有数,明确操作工艺,保证施工质量。3.1.2、测量已在放出定位控制线,并经专业工程师验收合格。3.2、人员组织由专业架子工队伍负责现场各类钢管的搭设与拆除工作。梁板结构施工采用钢管支撑系统。 技术准备:技术负责人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钢管支撑系统的要求,向搭设和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按照施工规范及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要求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在本工程中使用。四、主要施工方法和工艺4.1设计总体思路 1.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

4、距(m):0.85;纵距(m):0.85;步距(m):1.2;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3.2m; 采用的钢管(mm):483.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的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 3.材料参数 竹胶板,厚度为18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

5、.4;木方的间隔距离(mm):200; 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 木方的截面宽度(mm):1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100;4.2 荷载 永久荷载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0.350;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kN/m):0.140;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2):0.005;脚手板铺设层数:1;脚手板类别:木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别:栏杆、竹夹板挡板;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kN/m2):0.038;活荷载:施工均布活荷载 3KN/m2荷载组合 N=1.2恒荷+1.4活载立杆的截面特性 截面积A=489mm2;回转半径i=15.8

6、mm4.3 基础地基处理方法为:将原地面石渣清理干净,然后根据满堂架纵、横向排距将原始地面修整平整。保证支架立杆均坐落在平整的基岩地基上,严禁立杆支立在斜面上,造成侧滑导致支架垮塌。 排水要求:因支架坐落在强风化基岩面上,为避免地基长时间受水浸泡,在两侧开挖4030cm的排水沟,排水沟分段开挖形成坡度,流向导流洞进口河道内将水排走。排水沟尽量做到距支架2米外处,避免降水时局部积水下沉,影响支架稳定。4.5 施工人员设专业质量检查员负责脚手架搭设的具体操作和安全管理材料有材料员负责购买,架子工均经过上岗培训获得上岗操作证书,持证上岗。4.6交底脚手架搭设前,对所有脚手架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

7、,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好记录。4.7钢管扣件满堂脚手架的搭设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基础处理锚杆施工竖立管并同时安扫地杆搭设水平杆搭设剪刀撑铺脚手板搭挡脚板和栏杆。 4.8 顶板模板支撑板底支撑采用483.0钢管扣架,每隔三道间距均纵横向各设置一道剪力撑,剪力撑水平角60度。施工简图如下图:说明:支架高为24m,横向间距或排距(m):0.85;纵距(m):0.85;步距(m):1.20;(1)按放样图立好脚手架,并安置上底托及顶托。(2)满堂脚手架立杆:梁底模板厚180mm立杆间距为850mm850mm,脚手架立杆步距1200mm,扫地杆离地面200mm。五、 脚手架的构造要求5.1立杆基础斜坡处立杆底部

8、必须设置锚杆,(锚杆采用22钢筋,深入基岩50cm,外漏30cm),将锚杆套入立杆中,以增加立杆和地基的接触面并保证均匀受力,减少支架下沉。满堂架搭设尺寸为横距为0.85米,纵距为0.85米,步距为1.2米。立杆间加设剪刀撑和斜撑,支架顶纵桥向间距20cm铺设10cm10cm方木。支架平台搭好后进行等荷载预压,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5.2 大横杆大横杆应水平连续设置,横向大横杆置于纵向大横杆之下,扣件与立柱扣紧;钢管长度不应小于3跨,接头宜采用对接扣件联接,其接头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或横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在同步同跨内,上下两个相邻接头应错开一跨,其错开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距立

9、柱的距离不大于500 mm。当水平管采用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其固定的间距不应少于400mm,相邻扣件中心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5.3 纵、横向扫地杆每根立管的底座向上200mm处,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与立管固定。横向扫地杆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5.4 剪刀撑剪刀撑在脚手架外侧立面,沿外架体长度和高度方向连续设置。垂直剪刀撑跨越5根立杆,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在4560之间。剪刀撑的一根斜杆扣在立柱上,另一根斜杆扣在大横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在其中间增加2至4个扣结点。所有固定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cm。最下部的

10、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30cm内。剪刀撑的杆件连接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100cm,并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的距离10cm。 5.5 脚手板脚手板采用木板、厚5cm、宽2030cm、长度不少于3.5m。在作业层下部架设一道安全平网。在操作层四周应设置防护栏杆。 脚手板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并在两端8cm处用直径1.2mm的镀锌铁丝箍绕23圈固定。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小横杆,并将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以防倾翻。脚手板应平铺、满铺、铺稳,接缝中设两根小横杆,各杆距接缝的距离均不大于15cm。避免出现探头及空挡现象。5.6剪刀撑为保证支撑排架的整

11、体稳定性,在钢管支撑系统搭设完毕时,及时在东西长度方向增加剪刀撑与横向斜撑相结合的方式,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时搭设,剪刀撑的斜杆应扣在立杆上,另一根斜杆扣在横向杆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六、脚手架的拆除6.1、脚手架拆除技术措施6.1.1、拆除脚手架前的准备工作:全面检查脚手架,重点检查扣件连接固定、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根据检查结果及现场情况编制拆除方案并经有并部门批准;进行技术交底;根据拆除现场的情况,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并有专人看守;清除脚手架中留存的材料、电线等杂物。6.1.2拆除架子的工作地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6.1.3拆架前,应有现场施工负责人批准手续,拆架子时必须有

12、专人指挥,做到上下呼应,动作协调。6.1.4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拉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而后拆纵横向大横杆、立杆等(一般的拆除顺序为安全网栏杆脚手板剪刀撑横向大横杆纵向大横杆立杆)。6.1.5不准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两步同时进行拆架。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所有连墙杆必须随脚手架拆除同步下降,严禁先拆连墙件再除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连加固。6.1.6运至地面的脚手架部件,应及时清理、保养。根据需要涂刷防锈油漆,并按品种、

13、规格入库堆放。6.2、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6.2.1拆架前,全面检查待拆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工作。6.2.2架体拆除前,必须察看施工现场环境,包括架空线路、外脚手架、地面的设施等各类障碍物、地锚、缆风绳、连墙杆及被拆架体各吊点、附件、电气装置情况。能提前拆除的尽量先进行拆除。6.2.3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6.2.4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选 通知对方,以防坠落。6.2.5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14、6.2.6所有杆件和扣件在拆除时应分离,不准在杆件上附着扣件或两杆连着送到地面。6.2.7所有的脚手板,应自外向里竖立搬运,以防脚手板和垃圾物从高处坠落伤人。七、质量保证措施7.1、构配件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查工具1无缝钢管尺寸外径48mm壁厚3.5mm-0.5-0.5游标卡尺2钢管两端端面切斜偏差1.70塞尺、拐角尺3钢管内外表面锈蚀深度(=1+2)0.50游标卡尺4立杆钢管弯曲3m14m3m14m1220金刚板尺立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16.5m307.2脚手架搭设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目技术要求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与工具1地基基础表面坚实平整观察排水不积水垫板不晃动底座不滑动

15、不沉降-10最后验收垂直度+1002搭设中检查偏差的高度(m)H=2H=10H=2072040用经纬仪3间距步距20钢板尺纵距50横距204纵向水平杆高差一根杆的两端20水平仪或水平尺同跨内两根纵向水杆高差105水横杆外伸长度外伸500mm-50纲板尺7.3、质量保证措施7.3.1脚手架的材质在保证可焊性的条件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钢的规定,且新进材料应附上产品出厂合格证以备查。7.3.2严禁使用有硬伤(硬弯、砸扁等)及严重锈蚀的门式钢管脚手架。7.3.3脚手架的搭设场地应进行清理,保证表面干净平整。7.3.4立杆的位置,要求先在验收合格后的基础上弹出立杆

16、的位置线,保证垫板、底座安放位置准确。7.3.5扫地杆、水平加固杆、交叉支撑必须随脚手架搭设同步进行。7.3.6脚手架安装施工完成后,组织安排脚手架自检。保证每一底座完全传力到位。7.4、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7.4.1顶板基础的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才能施工。7.4.2搭设过程中划出工作标志区,禁止行人进入,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严禁在无人指挥下作业。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必先告诉对方,并得到允许,以防附落伤人。7.4.3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7.4.4脚手架与中墩排架柱拉结,以保证搭设过程安全,未完成脚手

17、架在每日收工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架体稳定后离开现场。7.4.5在搭设过程中应由安全员、架子班长等进行检查,验收和签证。每两步验收一次,达到设计施工要求后挂合格牌一块。八、成品保护8.1、成品保护措施8.1.1钢管禁止从高空抛掷,材料分类堆放,并用钢管架维护集中分类。8.1.2.钢管涂刷防锈漆,横杆及立杆涂刷金黄色油漆,剪刀撑涂刷红白油漆,工字钢槽钢涂刷金黄色油漆,防止锈蚀。8.1.3.脚手板端头及中间扎丝绑扎牢固。8.1.4.使用过程中钢管弯曲及时调直机调直使用,破损严重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及构配件及时处理。8.15在作业中,禁止随意拆除脚手架的基本构架杆件、整体性杆件、连接紧固件和连墙件。如

18、确因操作要求需要临时拆除时,必须经主管人员同意,采取相应弥补措施,并在作业完毕后,及时予以恢复。九安全施工技术措施9.1材质及其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9.1.1扣件的紧固程度应在4050NM,并不大于65NM,对接扣件的抗拉承载力为3KN。扣件上螺栓保持适当的拧紧程度。对接扣件安装时其开口应向内,以防进雨水,直角扣件安装时开口不得向下,以保证安全。9.1.2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9.1.3钢管有锈蚀、压扁或裂纹的不得使用。禁止使用有脆裂、变形、滑丝等现象的扣件。9.1.4钢管支撑系统严禁钢竹、钢木混搭,禁止扣件、绳索、铁丝、竹篾、塑料混用。9.1.5严禁将外径48mm

19、与51mm的钢管混用。9.2钢管支撑系统搭设的安全措施9.2.1搭设过程中划出工作标志区,禁止行人进入,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严禁在无人指挥下作业。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必先告诉对方,并得到允许,以防坠落伤人。9.2.2开始搭设立杆时,应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9.2.3钢管支撑系统及时与结构拉结或采用临时支顶,以保证搭设过程安全,未完成钢管支撑系统在每日收工前,一定要确保架子稳定。9.2.4在搭设过程中应由安全员、架子班长等进行检查,验收和签证。9.3钢管支撑系统上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9.3.1钢管支撑系统支搭完毕后,经项目部专职安全员验收合格并上

20、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并签字完毕后方可使用。任何班组长和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任意拆除钢管支撑系统部件。严禁在钢管支撑系统施工期间拆除主节点处纵横向水平杆、扫地杆。9.3.2各作业层之间设置可靠的防护栅栏,防止坠落物体伤人。9.3.3定期检查钢管支撑系统,发现问题和隐患,在施工作业前及时维修加固,以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检修人员必须对重点部位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应立即通知架子工进行修整,及时完善。9.4钢管支撑系统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9.4.1拆架前,全面检查待拆架子。根据检查结果,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工作。9.4.2架体拆除前,必须察看施工现场环境,包括架空线路、钢管支

21、撑系统等各类障碍物、地锚、缆风绳、连墙杆及被拆架体各吊点、附件、电气装置情况,凡能提前拆除的尽量提前拆除掉。9.4.3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9.4.4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每天拆架时,不应留下隐患部位。9.4.5拆架时严禁碰撞钢管支撑系统附近电源线,以防触电事故。9.4.6所有杆件和扣件在拆除时应分离,不准在杆件上附着扣件或两杆连着送到地面。9.4.7所有的脚手板,应自外向里竖立搬运,以防脚手板和垃圾物从高处坠落伤人。9.4.8拆下的零配件要装入容器内用电梯运下,严禁从高空抛掷。十

22、文明施工要求根据钢管支撑系统施工的特殊性,结合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手册、程序文件,要求施工时做到如下:10.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等,现场严禁吸烟。10.2严禁饮酒人员上架作业,施工操作时要求精力集中、禁止开玩笑和打闹。10.3钢管支撑系统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考试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定期体检,体检合格者方可发上岗证,凡患有高血压、贫血病、心脏病及其他不适应高空作业者一律不得上钢管支撑系统操作。10.4严禁在架子上嬉戏、打闹,违者除从重处罚外,立即清除出场。10.5护身栏、脚手板、挡脚板、密目安全网等影响作业班组时。如需拆改时,应由架子工来完成,任何人不

23、得任意拆改。10.6钢管支撑系统验收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如需做局部拆改时,须经技术部同意后由架子工操作。10.7禁止利用钢管支撑系统吊运重物;不能碰撞和拖动钢管支撑系统。10.8在架子上的作业人员不得随意拆动钢管支撑系统的所有拉接点和脚手板,以及扣件绑扎扣等所有架子部件。10.9拆除架子面使用电焊气割时,派专职人员做好防火工作,配备料斗,防止火星和切割物溅落。10.10钢管支撑系统使用时间较长,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检查,发现杆件变形严重、防护不全、拉接松动等问题要及时解决。10.11施工人员严禁凌空投掷杆件、物料、扣件及其他物品,材料、工具用滑轮和绳索运输,不得扔。10.12使用的工

24、具要放在工具袋内,防止掉落伤人;登高要穿防滑鞋,袖口及裤口要扎紧。10.16钢管支撑系统堆放场做到整洁、摆放合理、专人保管,并建立严格领退料手续。10.13施工人员在施工段施工完毕后将剩余的卡扣、钢管等材料运回材料库,确保钢管支撑系统施工材料不浪费。10.14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铁丝要集中回收处理。应随时整理、检查,按品种、分规格堆放整齐,妥善保管。10.15六级以上大风、大雪、大雾、大雨天气停止钢管支撑系统作业。在冬季雨季要经常检查脚手板、斜道板、跳板上有无积雪、积水等物。若有则应随时清扫,并要采取防滑措施。十一应急预案11.1危险源的具体

25、预防措施1、机械伤害形成原因:木工棚、机械缺陷误操作,防护不到位应采取的控制措施:1、设专人负责,按规范操作经常检查电锯、电刨等的防护罩,分料器、推料器等设施,确保安全有效;2、停机时要拉闸、断电、上锁。2、触电形成原因:漏电开关失效,违规接送电源应采取的控制措施:1、机械设备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2、按、拆电源应由专业电工操作;3、漏电开关等必须灵敏有效;4、现场电缆布设规范;5、设备必须使用按扭开关严禁使用倒顺开关。3、火灾形成原因:明火应采取的控制措施:1、严禁烟火;2、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3、操作间必须配齐消防器材。4、物体打击形成原因:模板搬运违章作业、支模设施设备缺陷应采取

26、的控制措施:1、轻拿慢放,规范作业,注意安全。2、应经常检查所用工具,确保安全有效。5、高处坠落形成原因:高处支模防护不到位应采取的控制措施:钢管支撑系统作业面应采取铺板或平挂安全网等防护措施,且工人应规范操作,勿猛拉猛撬。6、其他伤害:形成原因:支拆模环境不良应采取的控制措施:应把所有拆下木料上的钉子去除或砸平。7、坍塌形成原因:架体搭设不规范;混凝土浇筑未按规范要求施工应采取的控制措施:1、架体搭设严格按照经过专家论证的方案进行;2、混凝土浇筑按照从跨中向两端的方向进行,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400mm。8、起重伤害形成原因:模板等吊运不规范。应采取的控制措施:1、吊装时应把吊物绑牢固;2、操

27、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3、经常检查吊索具,并且保持安全有效;4、遇有6级以上强风、大雨、大雾等天气严禁吊物。整个预防措施过程都必须安排有专门人员进行监控。11.2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由项目部成立应急响应指挥部,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医院急救中心:120 火警:119 匪警:1101、火灾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1)目的: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采取最有效的方法抢救被困人员或自救,同时尽可能不使火势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组织机构及职责具体职责如下:巴宗鸿:负责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扑救。邱 斌:负责组织人员疏导被困人员,维持现场秩序。谢岢廷:负责立即同医院、公安、消防部门进行联系,说明详细

28、事故地点、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李天辉:负责现场物资、车辆的调度。 (3)火灾事故应急措施立即报警。当接到汇报施工现场火灾发生信息时,指挥小组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及时通知集团公司应急抢救领导小组,以便领导了解和指挥扑救火灾事故。组织扑救火灾。当基地或施工现场发生火灾后,除了及时报警外,指挥小组要立即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和员工进行扑救,扑救火灾按照“先控制、后灭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的灭火战术原则。并派人及时切断电源,接通消防水泵电源,组织抢救伤亡人员,隔离火灾危险源和重要物资,充分利用施工现场中的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灭火。协调消防员灭火。在自救的基础上,当专业消防队员到达火灾

29、现场后,火灾事故应急指挥小组要简要的向消防队负责人说明火灾情况,并全力支持消防队员灭火,要听从消防队的指挥,齐心协力,共同灭火。伤员身上燃烧的衣物一时难以脱下时,可让伤员躺在地上滚动,或用水洒扑灭火焰。保护现场。当火灾发生时和扑救完毕后,指挥小组要派人保护好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等待对事故原因及责任人的调查,同时应立即采取善后工作,及时清理,将火灾造成的垃圾分类处理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从而将事故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火灾事故调查处置。按照集团公司事故报告分析处理制度规定,项目部火灾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指挥小组在调查和审理报告出来以后,作出有关处理决定,重新落实防范措施;并报集团公司应急

30、抢救领导小组和上级主观部门。(4)应急物资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灭火器等救火物资。(5)注意事项贵重的书画文物及重要的档案资料等,一旦着火不可用水扑救。那些比重轻于水的易燃液体着火后不宜用水扑救,因为着火的易燃体会漂在水面上,到处流淌,反而造成火势蔓延。高压电器设备失火不能用水来扑救,一是水能导电容易造成电器设备短路烧毁,二是容易发生高压电流沿水柱传到消防器材上,使消防人员造成伤亡。硫酸、硝酸、盐酸遇火不能用水扑救,因为这三种强酸遇火后会发生强烈的发热反应,引起强酸四处飞溅,甚至发生爆炸。金属钾、钠、锂和易燃的铝粉、锰粉等着火,千

31、万不能用水扑救,因为他们会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大量的可燃气体氢气,不但火上浇油,而且极容易发生爆炸。2、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1)目的为了有效防止事故扩大,降低员工生命危险,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2)组织机构及职责具体分工如下:a、XX负责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伤员。b、XXX:负责组织人员进行支架坍塌处理。c、XXX:负责立即同医院、公安、消防部门进行联系,说明详细事故地点、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d、XXX:负责现场物资、车辆的调度。(3)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应急措施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应急抢险指挥部。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清除伤员口、鼻内的凝血块、呕吐物等

32、,将昏迷的伤员舌头拉出,以防窒息。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人工呼吸等措施。尽快与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的发生,并将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若有骨折时应尽快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即送医院。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前提下,组织恢复生产、施工秩序。现场安全员应对钢管支撑系统、塔吊等施工设备倒塌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直接应对纠正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告表、事故调查等

33、有关处理报告,并上报集团公司应急抢险领导小组。(4)应急物资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等物资。(5)注意事项立即停止施工。注意观察基坑周边建筑物和设备。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不能轻易放弃,必须坚持到底。3、触电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1)目的为了确保触电事故的发生后,能迅速有效地开展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员工及相关生命安全风险,特制定本预案。(2)组织机构及职责具体分工如下:a、XX:负责现场,任务是掌握了解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b、XXX:负责联络,任务是根据指挥小组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保持与当地电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劳动部门

34、等单位的沟通。c、XXX: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工作记录。d、XX:负责妥善处理善后工作,负责保持与当地相关部门的联系。(3)触电事故应急措施现场人员应当机立断脱离电源,尽可能的切断电源,亦可用现场得到的绝缘材料等器材使触电人员脱离带电体。将伤员立即脱离危险地方,组织人员进行抢救。若发现触电者呼吸或呼吸心跳均停止,则将伤员仰卧在平地上或平板上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同时进行体外心脏按压。立即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立即向所属公司、集团公司应急抢救领导小组汇报事故发生情况并寻求

35、支持。维护现场秩序,严密保护事故现场。(4)应急物资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5)注意事项a、在未脱离电源时,切不可用手去拉触电者。b、事故发生时应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和马上通知有关负责人。c、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d、心脏复苏抢救措施要坚持不断的进行(包括送医院的途中)不能随便放弃,必须坚持到底。4、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1)目的为了确保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风险,减少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2)组织机构及职责具体分工如下:a

36、、XX:场,任务是掌握了解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b、XXX:,任务是根据指挥小组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保持与当地电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劳动部门等单位的沟通。c、XXX:持现场秩序,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工作记录。d、XXX:处理善后工作,负责保持与当地相关部门的联系。(3)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措施a、迅速将伤员脱离危险场地,移至安全地带并组织人员进行抢救。b、保持呼吸道畅通,若发现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道机能障碍,应立即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等。c、有效止血、包扎伤口。d、视伤情采取报警直接送往医院,或待简单处理后送去医院检查。e、伤

37、员有骨折、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大块软组织伤都要固定。f、若伤员有断肢情况发生时应尽量用干净的干布(灭菌敷料)包裹装入塑料袋内,随伤员一起转送。g、预防感染、止痛,可以给伤员用抗生素和止痛剂。h、记录伤情,现场救护人员应边抢救边记录伤员的受伤机制情况,受伤部位,受伤程度等第一手资料。i、立即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j、项目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4)应急物资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

38、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5)注意事项a、事故发生时应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和马上通知有关负责人。b、重伤员运送应用担架,腹部创伤及背柱伤者,应用卧位运送;胸部伤者一般取半卧位。颅脑损伤者一般取仰卧偏头或侧卧位,以免呕吐误吸。c、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5、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1)目的为了确保我项目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风险,减少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2)组织机构及职责具体职责如下:a、XXX:场,任务是掌握了解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b、XX:,及时布置现场抢救,保持与当地电力主管部门

39、的沟通。c、XXX:持现场秩序,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工作记录。d、XXX:处理善后工作。负责保持与当地相关部门的联系,并派人到路口接应。(3)应急物资a、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棍。b、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4)注意事项a、立即停止施工,组织人员抢救伤员,马上通知有关负责人,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b、设置警戒线,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十二、脚手架安全计算书12.1计算依据1、支架参数支架搭设平均高度为17米,按20m计,不考虑风荷载。用单立管;搭设尺寸为:横桥向步距为0.85米,纵桥向步距为0.85米,横杆间距采用1.2

40、米。顶托上部横桥向设1010cm方木,间距为20cm。最上面铺设1.5cm竹胶板底模。1)钢管采用483mm,材料特性及截面特性如下表:钢管的强度和弹性模量(MPa)Q235A钢材抗拉、抗压和抗弯拉设计值205弹性模量2.05105钢管截面特性外径F(mm)壁厚t(mm)截面积A(cm2)截面惯性矩I(cm4)截面模量W(cm3)回转半径i(cm)4834.23910.7784.4911.595立杆设计荷载为:当横杆步距为1.2米时每根立杆设计荷载N=30KN。2)方木顺纹弯应力=14.5 MPa E=11103 MPa3)1.5cm厚竹胶板,竹胶板静曲强度:板长向:70 N /mm2;板宽向

41、:50 N / mm2。弹性模量: 板长向:6.5 KN /mm2;板宽向:4.5 KN /mm22、荷载计算1)永久荷载梁砼自重(以1.25米梁计算,钢筋砼容重按26KN/m3 计):支点处:P1支=26 KN/m31.25m=32.5KN/ m2翼板部分:P1翼= 26 KN/m30.25m=6.5 KN/ m2模板自重:底模采用竹胶板,侧模采用定型钢模板,内膜采用气囊。按P2=2 KN /m2 支架自重:按0.85米0.85米,纵杆按20米计算:P3=20m4.23910-478.5KN/m3/(0.85m0.85m)=0.92KN /m22)可变荷载:设备及人群荷载 P4=300kg/

42、m2=3 KN /m2砼浇筑冲击及振捣荷载P5=200kg/m2=2 KN /m212.2、模板验算1.5cm厚竹胶板,竹胶板静曲强度:板长向:70 N /mm2;板宽向:50 N / mm2。弹性模量: 板长向:6.5 KN /mm2;板宽向:4.5 KN /mm2。竹胶板下纵向方木间距为20cm。肋板处为不利截面。取计算宽度为单位1,按均布荷载验算。1、强度验算:m =作用在竹胶板上均布荷载:q1=1(P1+ P4+ P5)/m2=(39+3+2) KN /m2=44 KN /mMMAX =ql2/8440.252/8=0.343 KN.m= 343NmW=10.0152=3.7510-5

43、m3m = MMAX / W =343 Nm /3.7510-5 m3=8.61106N/m2 =9.15N/mm2 =50N/mm2强度满足要求。2)刚度验算(按两端固定梁模型进行计算): f f=250/400=0.625q=44 KN /m =4410-3 KN /mmE=4.5KN/mm2 =10.0153=2.810-7 m4= (440.254) /(3844.51062.810-7) =3.5510-4=0.355mmf=0.625 刚度满足要求。12.3模板下1010cm方木横桥净距为20cm,纵向净距为120cm。120cm跨中弯矩最大。取容许拉应力 19N/2,顺纹弯应力=

44、14.5 MPa E=11103 MPa1、肋板处1)强度验算:方木截面抵抗矩W=bh2/6=203/6=1333.3cm3延米荷载:q=(39+2+3)KN /m20.2=8.8KN /m跨中弯矩:M= ql2/8=8.8KN /m1.22m2/8=1.58KN. m弯曲应力= M /W=1580/(1333.310-6)=11.85MPa =14.5 MPa 强度满足要求。2)刚度验算:E=11103 MPa =11106kPa I=bh3/12=0.10.13/12=8.3310-6m4fmax=5l4/384EI=(510.41.24)/(384111068.3310-5) =0.30

45、6mmf=1200/400=3mm刚度满足要求2、翼板处1)强度验算:方木截面抵抗矩W=a3/6=203/6=1333.3cm3延米荷载:q=(6.5+2+3)KN /m20.25=2.875KN /m 跨中弯矩:M= ql2/8=2.875KN /m1.22 m2 /8=0.5175 KN. m弯曲应力:= M /W=0.5175103/(1333.310-6)=3.88 MPa =14.5 MPa 强度满足要求。2)刚度验算E=11103 MPa =11106kPa I=a4/12=104/12=833.3cm4=8.3310-6m4挠度验算:fmax=5l4/384EI =(52.8751.24)/(384111068.3310-6) =0.93mmf=1200/400=3mm 刚度满足要求。12.4、顶托上横向1010cm方木受力验算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