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考历史考前天冲刺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样本.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634578 上传时间:2024-10-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考前天冲刺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考前天冲刺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考前天冲刺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考前天冲刺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考前天冲刺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样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高考历史考前20天冲刺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时空坐标一、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二、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知识纵横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 西方科技领先的原因结论比较项中国落后西方领先政治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思想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八股取士, 文字狱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政策重农抑商, 闭关政策, 文化专制重商主义, 殖民扩张科技重经验和实用重实验和理论模板应用类图文混合型非选择题解题对策增分策略指导混合型材料

2、题是将文字材料、 数字图表型材料和图形材料结合起来的材料解析题, 旨在考查阅读多种类型材料, 提取有效信息, 并能将信息处理、 再认再现史实和准确表述结合起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题型分三种形式: 以文补图型、 以图补文型、 图文互补型。解题兵法一般步骤解答要诀浏览各类材料和试题设问确定知识定位依托试题设问, 精读各类材料,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挂靠法读材料的题头、 引言、 正文、 注释和出处, 这些地方往往提供时间、 空间和人物的立场观点等有效信息, 或间接地渗透上述内容, 然后根据时间、 空间、 人物或观点与教材知识挂钩, 能够诱发联想, 启发思维, 加强对材料的理解

3、概括法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概要式或归纳式概括, 明确其有效信息的涵义发微法在概括的基础上结合试题设问要求进一步提示历史现象、 历史事件或某一观点看法背后隐藏的实质性东西比较法多则文字材料和多组图表、 图片材料往往要对它们进行比较才能提取有效信息, 图表、 图片材料能够从纵向、 横向和纵横综合三方向去比较构思答题, 揣摩设问根据设问中不同的试题类型, 以立足材料为主, 依托所学知识为辅, 注意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 以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为依托, 将有效信息和教材知识结合起来, 针对性地作答典型案例展评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数

4、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材料二材料三韩非子有度载: ”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 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 ”郑(国)人之取玉也, 载司南之车, 为其不惑也。”(惑, 指迷失方向)材料四中国创造了指南针、 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 外国人今日知道利用它, 因此它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 因为后来失了那种能力, 因此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 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摘自孙中山选集(1)据材料一回答,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 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6分

5、)(2)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科技创造占世界比重的两个显著变化的特点。(4分)(3)从材料三来看, 司南至迟创造于什么时候? 其功能是什么? (4分)(4)材料四中孙中山对”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 为什么? (5分)阅卷话得失点评图文类非选择题, 解答时应依托试题设问, 精读材料, 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一表面信息是数学、 天文、 历法、 气象、 地学、 农学等科技成果领先世界, 用发散思维能够分析出这些科技成就都与农业有关。材料二用线条勾勒了中国和西方科技创造占世界比重的变化情况, 可用概括法归纳变化的特点。材料三和材料四应注意结合设问审读图文材料, 构思答题。考生

6、回答第(1)问时十分到位。第(2)问显然对材料二没读明白, 变化的分界应是16 前后, 据此判断应在明朝后, 考生以中国古代和近代来划分变化是不准确的, 若能用挂靠法联系一下教材, 就不会出现这么明显的失误。第(3)问和第(4)问对文字材料理解较好, 回答较准确。满分答案我的收获(1)领域: 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或主要分布在数学、 天文学、 地学、 农学等领域)。原因: 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 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 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发展。(6分)(2)秦汉至明朝前期, 中国科技创造一直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 明朝中期以后至鸦片战争前, 中国科技创造落后于世界其它国家。(4分)(

7、3)出现在战国时期, 其功能是辨别方向。(4分)(4)不正确。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 正是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制约了中国的进步, 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5分),针对训练提能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统治地位的士大夫, 不过她们是被迫倾向于改良而非倾向于革命。她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 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她们依然认为, 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 就能够满足现代的需要。”材料二材料三有人指出: 康有为是”变法第一人”戊戌变法核心人物和维新运动的领袖”; 也有人认为: ”一般历史

8、学者往往受制于改革或革命观点偏见, 致使康在百日维新中的影响及康与光绪间关系都有不同程度的夸张, 过高评价了康有为。”(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综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居统治地位的士大夫”面临的”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指什么? (8分)(2)材料一中说的”她们”是哪一派别? 举一例说明”她们”是如何”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 就能够满足现代的需要”的? (8分)(3)根据材料三, 你认为应该运用什么方法来评价历史人物。试从社会文明演进的角度评价康有为在这一时期的活动。(6分)解析第(1)问要注意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国面临的”危险形势”是指列强瓜分中国, 民族危机严重, 士大夫发

9、起”公车上书”。第(2)问要求依据材料一回答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是如何改造儒家文明的。第(3)问要注意理解评论历史人物时要一分为二, 并从文明演进的角度评论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活动。答案(1)甲午战争后,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高涨, 掀起救亡运动高潮, 危及士大夫既得利益, 应试举人发起”公车上书”。(8分)(2)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 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 主张变革的先师, 借助经学的外衣, 否定君主专制统治, 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力地抨击了封建顽固势力。(8分)(3)辩证和发展的观点, 一看历史人物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含

10、功与过); 二看她对社会进步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4分)康有为这一时期的活动, 使从洋务运动开始的改革运动进入政治层面, 并有了比较鲜明的资产阶级色彩。(2分)学科素养类关注学术新观点, 把握高考新动态1立足学术前沿纵观近几年高考命题, 引入历史前沿的新观点, 搭建中学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之间的桥梁, 使试题充满活力, 紧跟时代, 凸显学科特点, 是新课程改革的成果, 颇值得关注。高考作为中学教学的”指挥棒”, 对教学的引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高考命题者明显洞察新课改实施以来, 研究性课程开发流于表象的实情, 在高考主观题的设问上进行开放式检测的实践, 有目的地把历史学术前沿的学术争鸣和学术热点

11、引入高考命题, 构建有限度、 可控制的谨慎开放模式, 真正检测和提升学生的能力。2四种解释中国近代史的模式观点一”冲击反应”模式费正清教授认为: 当”西学东渐”产生之时,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已经失去生命力, 变得衰老、 迟钝乃至僵死。而西方则是”19世纪和20世纪震撼全球的技术进步, 和其它种种进步的摇篮和创造者, 因而西方能从自身的文明中完成近代化而中国由于自身独特的传统, 则只能借助外部力量实现现代化”。这就是所谓的”冲击反应”模式。观点二”中国中心观”模式这是与”冲击反应”模式对立的理论体系。美国卫斯里学院历史系教授、 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保罗柯文认为: ”冲击反应”模式是”帝

12、国主义”论, 具有很强的以西方为中心的色彩; 扭曲了中国的历史事实。柯文”中国中心观”的核心概念是必须以中国为中心。她认为: 传统中国有自己独自的历史形态和展开过程, 社会内部张力会不断地为自身发展开辟前进的道路。因而不必把它看成是”西方历史之实际或理论上的延续”。观点三”传统近代”模式历史学家陈君静认为: ”传统近代”是指西方近代社会是当今世界各国万流归宗的”楷模”, 因此中国近代史也将按此模式, 从”传统”社会演变为西方的”近代”社会。认为中国历史在西方入侵前停滞不前, 只能在”传统”模式中循环往复或产生些微小的变化, 只有等待西方猛击一掌, 然后才能沿着西方已走过的道路向西方式的”近代”

13、社会前进。观点四”帝国主义”模式历史学家何平等认为: ”帝国主义”模式是中国近代史各种变化的主要动因, 是中国百年来社会崩解、 民族灾难、 无法发展前进的祸根。3凸显开放理念(1)对四种解释中国近代史的模式应如何选择? 多数学者认为, 应该联系中国历史的具体情况, 摒弃旧有的研究模式, 从根本上否定以西方为标准的”现代性”来衡量中国社会的发展程度, 真正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内部, 发现历史。从这个角度讲, 任何只持”西方中心观”或”中国中心观”的观念, 都是片面的。研究近代中国必须”抛弃中心和边缘的观念, 无论这个中心是位于欧洲还是位于中国”。(2)对待”冲击反应”模式赞成或反正确两种态度: 赞成

14、之示例: ”冲击反应”模式有其合理之处, 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政治: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面对西方冲击, 中国发生一系列社会变革, 诸如学习西方、 改革旧制的洋务运动(中国第一次回应)、 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相继兴起; 总理衙门、 招商局、 银行、 邮政局、 新式军队、 同文馆等机构相继产生; 派驻外使节、 成立政治学会, 等等, 新现象接连出现。经济: 冲击了中国根深蒂固的自然经济, 使之逐渐解体; 改变了中国”自给自足” 的经济观念。思想文化: 林则徐等人”开眼看世界”, 首开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

15、、 西学为用”, 故陈旭麓先生认为, 此时中国士大夫已经承认西学的地位。而且,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华尊夷卑”的文化观念和”中国中心”的地理观念; 改变了对西方无知的状态和歧视态度, 等等。对外关系: 从闭关锁国的”朝贡体系”到被迫打开国门; 改变了中国”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社会转型: 近代中国在衣食住行、 派遣留学生、 出版报刊等方面逐渐迈向近代化, 等等。反对之示例: ”冲击反应”模式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观”, 夸大了西方冲击的历史作用, 美化侵略, 是片面和狭隘的历史观。这种错误的历史观理应受到严肃的批判。典例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

16、。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 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 从19世纪中期开始, 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下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 对该模式赞成、 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 观点明确; 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 史论结合。)解析本题明显渗透了最新学术争鸣, 凸显开放理念, 可能出乎大多师生的意料, 旨在考查近代中西社会文明的碰撞与融合。解答时, 一定要注意图文材料信息的针对性: 西方的冲击中国的反应, 而且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知识点。回答问题时, 只需要将各阶段中西方的不同”反应”经过简练的语言进行观点提炼进

17、而论证即可。切忌不看图文材料而盲目作答。答案略针对训练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中国人恍然大悟, 梁启超谴责西方帝国主义和盲目崇拜科学是冲突的根源, 而且认为中国重精神的思想能够矫正这种不平衡现象。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作者梁漱溟也为努力保卫中国文明的完整性而反对科学与民主, 她宣称人类的生活依赖其基本的精神, 因此牺牲中国自己的精神而支持外国的道德准则和体制, 这是自损其命。我们认为应该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 发展本身的长处。二梁贬抑西方的物质文明, 也相应地颂扬中国的精神文明, 两人督促国人: ”到东方去! ”相反, 胡适和其它一些西化提倡者喊道: ”到西方去! ”吴稚晖

18、痛骂梁漱溟为”十七世纪的无用之物”。胡适宣布, 中国不可是在科学与科技方面落后于西方, 而且在每一方面政治、 文学、 音乐、 艺术、 精神面貌, 甚至是体形。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评材料中关于中国思想界的观点。(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解析: 本题为观点论证题, 要求围绕材料中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 无论选取哪一观点都要从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三个层面评论, 评分细则也分为从三个以上层次的评论、 三个层次评论。两个层次评论, 一个层次的评论四个等级。层次越少得分也越少, 解答时一定要看清要求。答案: 观点明确, 从三个以上层次、 中西方对比角度

19、论述, 史实正确。观点明确, 从三个层次论述, 仅从中国或西方一个角度论述, 史实正确。观点明确, 从两个层次论述、 中西方对比角度(或从中国或西方一个角度)论述, 史实正确。观点明确, 仅从一个层次、 中西方对比角度(或从中国或西方一个角度)论述, 史实正确。没有观点, 仅从一个层次或角度论述, 史实正确。观点一: 认为应该保卫中国文明完整性, 反对科学与民主。经济: 中国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崛起;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一战爆发。政治: 中央集权制度适合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 西方民主政治不能有效制止战争。思想文化: 中国儒家”大一统、 和为贵、 求同存异”

20、等思想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西方科学发展应用于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观点二: 主张中国应全面学习西方。经济: 中国自然经济为主体, 阻碍经济近代化进程;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迅猛, 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政治: 北洋军阀统治黑暗腐败, 战乱不断;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思想文化: 中国封建纲常伦理、 等级思想阻碍社会进步; 西方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社会进步, 领先于中国。观点三: 中国既要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 又要学习西方的文化。(时间: 45分钟满分: 100分)一、 选择题(每小题5分, 共60分)1中国自行设计的长征二号F火箭将”神舟9号”飞船顺利地送入太空, 它与中国

21、早期的”火箭”一样, 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要想了解中国古代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 你能够查阅()解析: 选C本题考查火药武器。火药武器的创造是在唐朝。史记记载的是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 汉书记载的是从刘邦建汉到王莽败亡的史实,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书稿。2一直以来, 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 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 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B商品经济的发展C造纸术的推广 D印刷技术的发展解析: 选D唐宋时期, 中国相继出现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 从而促进了图书出

22、版业的发展, 故选D项。3以下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思想文化成就体现”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一特点的有()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清明上河图ABC D解析: 选A”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特点突出强调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的影响。而对世界的影响十分巨大的是四大创造, 故正确答案为A项。4 ”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 后来加上”舛”(双脚形), 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D讲究借物抒情, 追求神韵意趣解析: 选BA项说法错误, 汉字的演变趋势应是由繁到简; C项说法过于绝对; D项与材料不吻合; 本题选

23、B项, ”舞”字是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的。5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在谈到今后三年的工作时, 温家宝总理引用”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以明志。温总理引用的这句话在体裁上应属于()A楚辞 B唐诗C宋词 D元曲解析: 选A温总理引用的这句话出自屈原的离骚, 离骚属于楚辞。由这句古语的风格及关键信息”兮”也可判断出, 它的体裁是楚辞。6南宋后期的诗论家严诩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 ”或问唐诗何以我朝? 唐以诗取士, 故多专门之学, 我朝之诗因此不及也。”严诩以为唐诗繁荣的原因是唐朝()A经常繁荣, 国力强盛 B科举制度, 考查诗赋C知识分子队伍空

24、前强大 D士人群体的刻苦钻研解析: 选B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唐以诗取士”及所学知识可知, 随着唐代科举考试中增加考诗赋的规定后, 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家、 诗人涌现, 极大地推动了唐朝诗歌的繁荣。7 ”体用者, 即一物而言之也, 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 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 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这一言论是()A洋务派对守旧派的抨击B开展洋务运动的理论依据C革命派对保皇派的抨击D动摇了”中体西用”的理论依据解析: 选D本题题干表示的是否定”中体西用”的观点, 因此A、 B两项不正确; ”中体西用”不是保皇派的观点, C项错; 故D项正确。8某学者说: ”19世纪末, 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还很

25、弱小, 因此维新派在鼓吹变法的时候, 就只能从其它阶级中寻找同盟者, 或者依靠对象。”这里的”同盟者”是指()A地主阶级 B无产阶级C劳动群众 D洋务派解析: 选A资产阶级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进行改革, 借助儒家思想宣传维新思想, 皇帝和儒家思想都代表着地主阶级的利益。9近代中国著名教育家蒋梦麟曾说: ”近来青年心理的态度, 能够叫做心的革命。与外在的革命不同, 心的革命是到了人自己身上来了。”与”心的革命”相符的是()A”思想界之大飓风”火山大喷火”B”国民有人身、 居住、 财产、 言论、 出版、 集会、 结社、 宗教信仰等自由”C”国人欲脱蒙昧时代, 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D”灵魂深处爆

26、发革命”彻底扫除资产阶级思想”解析: 选C”心的革命”实际上是指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的新文化运动所起到的思想启蒙作用, ”外在的革命”是指辛亥革命, A项是维新派的思想表现; B项是革命派的思想表现; D项是无产阶级的思想。10 ”近代文明之特征, 最足以变故之道, 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 厥有二事, 一曰人权说, 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C主张”中学”西学”相结合D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解析: 选B从材料看, 陈独秀认为, 促使社会焕然一新的只有两件事人权说和进化论, 这里的人权说指的是西方民主思想, 进化论指西方的

27、科学。11 19 12月31日深夜, 诗人刘大白在她的诗作红色的新年中写道: ”拿锤儿的说: 世间底表面的, 是谁造成的? 你瞧! 世间人住的、 著得、 使的, 哪一件不是锤儿下面的工程? 拿锄儿的说: 世间的生命, 是谁养活的? 你瞧, 世间人吃的、 喝的、 抽的, 哪一件不是锄儿下面的结果?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A胡适等人提倡文学革命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黑暗C俄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D工农运动勃然兴起解析: 选A19 12月应该是在五四运动以后, 作者语言特点是白话文, 描写劳工大众, 这是受到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影响。因此此题正确选项是A项。12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式和途径有()发

28、表文章利用讲坛进行思想论战组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A BC D解析: 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由教材知识可知, 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二、 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 第14题20分, 共40分)13年画是旧时过年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中国传统物品, 是一种扎根于民间的造型艺术, 其题材表现的内容因为能迎合广大民众的心理而受到民众的喜爱。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天津杨柳青年画始于明朝末期, 因题材多样, 在清一代深受京津地区民众喜爱。清人李光庭在乡音解颐”新年十事”中说: ”扫舍之后便贴年画, 稚子之戏耳, 然如孝顺图庄稼忙, 令小儿看之, 为之解说, 未尝非养正之一端也。”另外, ”连生贵

29、子”。世俗年画”钟馗”(意寓驱邪引福)、 历史故事年画”盗仙草”(白蛇与许仙的故事)和仕女年画”玉堂富贵”(隐喻即富贵亦寿之意), 也是清代前期杨柳青年画的重要题材。材料二近代以来, 年画除了传统题材外, 有了新发展。中国民间造像史纲称, 19世纪中后期, 地主大户不断涌向新开辟的商埠, ”发财还家”类年画大量出现。围绕女权的年画也逐渐增多, 上图杨柳青年画中文字为: ”中国有家眷的男子, 大半受累的多。诸位知道这毛病在哪里吗? 并不是男子不能赚钱, 一男子养着好几口, 女子裹了两只小脚, 诸事不能用力现在的形势, 无论男女必须自食其力, 方能自保。若是男女一样做活赚钱, 还有不好过的吗? ”

30、材料三民国初年年画形式也有所变化, 主要是变木版为石版。石印机器印制的年画色彩漂亮, 纸张新颖。这使得苏州桃花坞、 天津杨柳青的年画受到极大冲击, 逐渐日薄西山了。经历300多年风风雨雨, 现今, 在政府的扶持下, 杨柳青年画正在寻求新时代的落脚点, 正在向高档化、 礼品化的方向发展, 被广泛应用到书籍装帧、 舞台布景、 广告设计、 装饰工程等方面, 获得了新的活力。(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概括说明创作上述题材的背景因素。(6分)(2)分析说明, 19世纪中后期年画题材的更新的社会原因。(8分)(3)以杨柳青年画的发展趋势为例, 谈谈你对传统民间艺术的认识。(6分)解析: 第(1)问应首

31、先明确题材是”世俗年画”, 再结合年画的内容说明创作的背景; 第(2)问应注意时间”19世纪中后期”, 再分析”社会原因”; 第(3)问应注意”以扬柳青年画发展趋势为例”这一限制, 谈自己的看法。答案: (1)以农为本等重农思想在民间影响深远, 男子为主要劳动力; 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忠孝品德在民间较为流传; 面对现实, 人们更借助神话, 祈求爱情、 幸福、 长寿。(2)鸦片战争以后,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商品经济活跃; 外国入侵, 国门被迫打开, 商埠开通, 吸引人们投资于近代企业; 纺织等机器工厂的出现, 提供了女工的劳动空间; 维新运动引导社会新风俗, 女权(男女平等)观念兴起。(3

32、)民间艺术是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发展变化的; 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要不断地更新和变革技术, 寻找新的起点才有生命力。14孔子是中华文化的象征,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重塑社会道德、 重整中华文化, 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家博物馆在北门广场前竖立”孔子”塑像引起了网友热议, 在人民网推出的”天安门广场附近竖立孔子像, 您怎么看”的调查中, 20多万网友参加了调查, 近七成网友认为”门前立雕像不严肃, 儒学并非所有人推崇”。还有人认为孔子的学说只不过是一家之言, 代表不了中华文明我们不能够随意否定一个历史人物, 也不能够随意拔高一个历史人

33、物。材料二德国莱布尼茨认为: 中国道德是治国的根本, 也是西方落后于中国的原因。法国伏尔泰认为: 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中国的政治制度很早就得到了西方人的认可, 中华大帝国风物史中国通史等早期介绍中国的书都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过详细描述, 1583年出版的伟大的中国一书, 专章介绍了中国科举制的考试方法和内容, 引起欧洲人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注意, 并得到欧洲皇帝们的高度肯定。魁奈吸取老子的”无为”思想, 第一个把”无为”译成”自由放任”, 并创立了依赖自然法则的重农经济学。亚当斯密则直接继承了重农学派”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 提出了”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宣传者认为

34、: 由于孔子尊君权, 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 与现代民主政治的原则不相合; 孔子讲学不许问难, 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 与现代思想自由、 言论自由的原则相冲突。中国的儒学不革命, 儒学不转轮, 中国遂无新思想、 新学说, 何以造新国民? 悠悠万事, 唯此为大。因此, 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完全取决于能否将儒家学说彻底打倒, 需要思想文化方面的一次彻底革命。(1)材料一中反对竖立孔子塑像的理由是什么? 结合所 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中的观点。(6分)(2)根据材料二, 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家对中国传统文明的介绍与宣传着眼于哪几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 她们提出了哪些适应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 (6分)(3)根据材

35、料三及所学知识, 说明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态度,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宣传者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截然相反的原因。(4分)(4)同为宣传资产阶级的自由、 平等、 民主、 科学思想,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东西方的待遇可谓冰火两重天。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持何种态度? (4分)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与西方近代启蒙思想。第(1)问考查考生对竖立孔子塑像的看法, 阐述理由即可; 第(2)问考查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及她们的思想主张, 依据教材内容即可回答; 第(3)问回答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即可; 第(4)问属于开放性设问, 言之有理即可。答案: (1

36、)反对理由: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不能代表中华文明, 竖立孔子塑像的做法过分拔高了孔子的历史地位。举例说明: 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压制了人们的创造性。(2)方面: 儒家的”民本”及”以德治国”的思想; 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 科举考试与中国的政治制度。思想: 她们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民权、 平等思想; 自由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 适合近代资产阶级统治的文官制度。(3)儒家思想是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儒家思想与现代资本主义自由、 平等原则相悖; 儒家思想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 阻碍社会的思想解放与进步;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 推行复古尊孔政策。(任答两点即可)(4)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传承的基础, 简单套用、 全盘否定都不可取; 要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