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寻找“切点”引起的反思样本.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616279 上传时间:2024-10-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寻找“切点”引起的反思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寻找“切点”引起的反思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寻找“切点”引起的反思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寻找“切点”引起的反思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寻找“切点”引起的反思样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寻找”切点”引起的反思【摘要】 本文就”为学生上网喜欢做什么与应该做什么寻找切点”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 从对网络的认识问题、 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问题、 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的教材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等五个问题进行了反思。同时提出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 提高自身文化、 信息素养要从反思做起。【关键词】 切点, 反思, 信息技术课曾经有一位学生当着我的面直言: 如果上网不给我们QQ和聊天, 那就干脆不上的好! 理直气壮! 这或许还说出了许多同学的心声。但究竟在拨通了网络连接之后, 学生们更喜欢做什么事? 在”喜欢做”与”应

2、该做”之间, 我们的学生找到了”切点”了么? 我们学校的校园网工程基本完成了, 网络教室成了学生们的又一个乐园, 学生们不但在课堂上能够连接上Internet, 课外( 每天的第八节) 也能够连接上Internet。同时, 网络教室也给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头痛的问题, 上述的问题是其中之一”学生贪玩”。不可否认, 一些信息技能能够在”玩”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一次监看学生屏幕的时候, 有一个学生在”聊天”、 ”QQ”、 完成学习任务三者之间交替进行着, 令人结目的是, 她飞快的输入速度、 敏捷的才思和娴熟的操作技巧。这些技能不正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的教

3、学目标之一么? 因而, 对于学生所出现的问题, 我们当教师的也应该好好地进行反思。为了让学生们一同来关注信息技术课存在的问题, 让大家一起来寻找”切点”, 变消极的”聊”为有意义的”讨论”, 我在本校网站上组织了一次题为”冲浪、 游戏、 聊天与获取信息”的调查。参加这次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1277人, 其中针对上网”喜欢做”和”应该做”的问题调查结果如下表: 人数及百分比调查项目上网”喜欢做”上网”应该做”应该做”对”喜欢做”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看新闻67352.70%75158.81%找学科学习资料56644.32%83765.54%找自己感兴趣的资料105682.69%87968.83%找应

4、用软件41332.34%50639.62%下载游戏44534.85%30523.88%聊天57344.87%36728.74%OICQ76559.91%47537.20%论坛39130.62%36328.43%NetMeeting564.39%14111.04%随便逛逛60247.14%23318.25%收发Email66952.39%53541.90%看在线电影21016.44%23118.09%听在线音乐54942.99%37229.13%且抛开调查项目设计的科学性, 就学生回答的结果来分析一下: ”随便逛逛”的下降幅度最大, 下降了28.89%, 这证明学生们清楚上网浏览”目的性”的重要

5、性; ”QICQ”、 ”聊天”的下降幅度分别位居第二位和第三位, 分别下降了22.71%和16.13%, 但这是喜人的状况吗? 难道”QICQ”、 ”聊天”、 ”论坛”等虚拟社区形式就一定要从我们的课堂上消失吗? 这一组数据应该引发我们教师进行更深一层的思考, 特别是对网络的认识问题、 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问题、 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的教材、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应该进行反思。反思一: ”网络”与”洪水猛兽”我们都知道”学生一旦接触互联网就会被其无穷的魅力所吸引, 经过正确的引导, 网络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然而如果缺乏引导, 学生也会被深陷其中, 不能自拔”1,

6、但正确的引导方法是什么? 学生们知道网络是五彩缤纷的世界、 清楚电脑不但是”游戏机”、 ”影碟机”, 但她们依然会不由自主地沉迷于”玩”中。”玩”是年轻一代的天性, 儿童时代的”玩”性在网络的包罗万象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延续。在”玩”中, 有人”玩”出了精彩、 ”玩”出了一片赞扬声, 也有人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 ”玩”得被家长”封机”。现在有人提出要开发教育游戏, 所针正确正是学生”要玩”的这种心理。从心理学的角度, 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但这会不会令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变得被动呢? 毕竟我们要培养的是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学生, 如果学生驾驭信息的能力还要过分地依赖”游戏”, 那么”网络”就真的逃

7、脱不了被一部分人排斥的命运, 那真是我们的悲哀了。社会各界一直都在进行”学生上网利弊谈”, 但不论谈论的结果如何, 网络进入生活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而且是时代的需要。网络不是洪水猛兽, 它是不可排斥的, 它是工业时代转入信息时代的标志。有一位博士说得好, 农业时代是强者生存, 工业时代是适者生存, 信息时代是”惶惶者”生存, ”惶惶者”具有与教育信息化相伴而来的焦虑和危机感, ”惶惶然”之后的选择和行动是”学习”。2我们要做的正是把学生引向”学习”中来。毋庸置疑, 与任何事物一样, ”网络”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当前所能做到的是正视它、 用好它。以往学生是在”两个世界”中学习, 一个是经

8、验世界, 另一个是语言文字世界, 而且现行教育模式使这两者越来越脱节( 也就是我们所批评的理论脱离实际) 。当代信息技术正在创造出虚拟的现实世界, 这”第三个世界”应该成为沟通前两个世界的重要桥梁。3”OICQ”、 ”聊天室”和”论坛”等正是网络创造出来的虚拟社区, 属于”第三个世界”的, 我们不是要”取缔”, 而是要”拿来”为教学所用, 促使学生在经验世界和语言文字世界中学习活动与学习经验的整合, 这样才是积极的做法。反思二: 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纯信息技术的世界是空洞的么? 当前, 我们很多教师只是教技术, 一味追着技术的发展, 而我们自己所能学到的只是浩瀚信息海洋中的一滴水

9、, 所能教给学生的更可能只是这滴水的几分之一。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能和使命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我们已经没有精力去关注纯信息技术的世界空洞与否,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我们是不是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现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经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 传输信息、 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 伦理和社会等问题, 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10、 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 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4信息技术教育要培养的是具备高信息素养的学生,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是否进行了角色的转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是, 为未来而工作。今天在孩子身上所培养起来的, 要在几年之后, 甚至是几十年之后才会成为一个成熟人的公民性、 道德和精神面貌的因素”。因而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关系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 在信息社会中, 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 教学观念, 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 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 组织、 管

11、理、 运用; 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主动地教和被动地学的关系了。信息技术的特殊性可能使一部分学生所掌握的技术超过了教师。因而在信息技术课堂中, 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一位热情的帮助者, 正如萧伯纳(George B.Shaw)所倡导的那样: ”我不是你的教师, 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 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反思三: 从”传统的单一模式”到”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多种模式”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子上, 我们信息技术学科借助本学科优势走在前列。就我们学校而言, 我们就在所有班级的信息技术课中全面进行了课堂教学改

12、革。我们抓住”任务驱动”的要点, 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了任务的设置, 为学生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网上学习资料, 有时也进行了分组学习的设计, 并要求学生将每一个任务都反映到网上的实时系统中, 接受其它同学学习和评价。应该说, 这种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出来的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课堂( 乃至延伸到课外) 学习模式让学生们摆脱了传统课堂的被动状况, 是受欢迎的、 有效的。可是, 不论采取哪种理论来支持我们的教学, 如果我们不注意多种形式相结合, 单一的课堂模式最终依然会使得教、 学双方都感到厌倦。在厌倦的情绪中, 那种运用设置任务( 问题) 构搭脚手架的方式, 在网络的冲击下将以失败告终, 因为网

13、络的超链接容易将人一步步引至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 而以学生现有的信息素养很难在网络无边际的游荡中回到原先的问题。因而我们教师需要面对课堂上的混乱状态, 进行新的思考。理论指导的实践是多方位的, 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也有很多可创造的空间, 如果抱着一种成功的喜悦不放, 势必固步自封。因而我们必须开放思想、 不断地尝试, 创造”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多种模式”, 不应该被上述的”混乱状态”牵着鼻子走。反思四: ”微软培训班”与信息技术课程有人戏说: 中国的信息化教育是办了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微软培训班5。广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材几次改版, 但在”微软培训班”中兜了很多圈子。的确, 微软软件以其友好的

14、界面、 完善的功能占据了世界上绝大部分计算机, 对其软件应用的学习无疑是必要的。可是信息技术课程一门综合性的基础性课程, 在知识、 技术、 能力和伦理道德方面都应有所涉及6, 它有其作为一门课程所必须包含的教育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及评价方法。因而没有理解( 或曲解)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只停留在讲讲某个应用软件的操作、 讲讲浏览器、 讲讲某一杀毒软件的操作、 , 用教技术的方法来教技能将造成”穿新鞋走老路”无法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效果。另一个问题, 因为教材的编写是”螺旋式上升”的, 从小学到高中, 一部分信息技术内容一直在”螺旋”中重复着, 如果信息技术课程依然沿用旧的课程观

15、, 那么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无心学习、 被动地”玩”的现象肯定很难被扼制。因而, 运用”新课程观”来执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新课程观中强调的是师生共同创造、 开放性、 个性化、 超文本链接的课程体系, 因而, 让学生参加到信息技术课堂的资源建设和教的活动中, 学生有了学习的自组织的过程, 就会自觉地回归到学习中来, 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信息技术的评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当前信息技术课堂之因此会出现所谓的”混乱”局面, 最关键的问题是因为缺乏正确、 有效的评价手段。我个人认为: 如果信息技术课也被列为高考必考的科目, 那信息技术学科就完了。应该说, 这种想法偏激了些,

16、但这也正是我们当前基础教育评价手段的陈旧所导致的, 信息技术课的评价应该包含了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不过,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对学生的认识太少了, 我们面正确是几百位学生, 每周一节课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有完整的认识。因而评价不能光靠教师自己, 还要靠学生自己。根据国内外新型的学习评价方法, 对信息技术课评价所采取的方式能够是利用网络和数据库技术, 让每个学生有自己的文件夹, 文件夹中包括了学生自己的作品、 自己对作品的评价、 对别人的作品评价、 自己的心得、 与别人交流的情况等等。评价的结果不是对某个软件的熟练程度( 如Excel工作表包括了几行、 几列) , 也不一

17、定是某一个分数, 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积累了什么、 获得了什么、 学会了什么。反思五: ”放飞”与”自主学习”、 ”自由散漫”各种各样的虚拟社区是学生的所好, 很多学生在那里自觉地学到了很多东西, 正如前文所述的那个同时进行着QQ、 聊天和学习的学生那样, 因为她要多任务工作, 因而她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但我们一直在课堂上排斥”OICQ”和”聊天”这类东西, 就连学生自己也莫明其妙地舍弃她们的所好( 前表数据可见一斑) 。反过来想一想, ”如何有效地组织起学习、 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这些爱好能不能为学习活动服务呢? 这一类问题一直是教师们执行教学

18、时所考虑的问题。在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中, 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学生进行自主、 协作学习”。而我们教师实施这一方案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用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桑新民教授的话来说, 就是要学会放飞学习者。放飞学习者的关键是: 老师要敢放、 会放, 学生要大胆飞。放飞是一种艺术, 我们应该怎样演绎这种艺术? 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中存在着不少不敢飞、 飞不起来、 飞了又掉下来、 懒得飞的人, 她们或是放弃自主学习的机会, 或是不断地等待。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最难的, ”自主”在学生习惯了几年、 十几年的”灌输”教育之后会演变为”自由散漫”。但”自主”在做她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

19、会有很好的体现。”放飞”不是放任自由, 放飞的方向、 放飞的尺度都要教师把握好的艺术要领。”切点”需要在一次次磨合中提炼出来。所谓”磨合”就是利用反思来解决教育改革中所遇到的困难。有人打比喻: 教育改革所遇到的困难, 就像您正在以60公里/小时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可是汽车却出了故障, 您不得不停下来修车一样让人感到头疼。7这个例证对我来说只是一种表象, 但配合桑新民教授在一次讲座上所讲的则有一番深刻的体会: 高速公路上跑的是汽车, 信息高速公路上跑的是人的灵魂。显然人的灵魂一旦抛锚, 后果就不是”头疼”那么简单。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现代与未来的教育, 在文化传承的同时更注重培养人的创造性。因而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要以人为本, 注重学生个性教育, 贯彻终身学习的思想, 只有不断的学习, 才能不断创新。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用套模子的方式来塑造灵魂( 即限制学生的创造性) 是愚蠢的。因而, 我们要在不断的学习、 思考、 交流中提高自己, 发现问题就前进了一步, 反思问题又让我们前进了一步, 解决问题就证明我们已经前进了一大步。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