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县域...响:以浙江省山区26县为例_徐彩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1568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县域...响:以浙江省山区26县为例_徐彩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县域...响:以浙江省山区26县为例_徐彩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县域...响:以浙江省山区26县为例_徐彩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59 卷 第 1 期2 0 2 3 年 1 月林业科学SCIENTIASILVAESINICAEVol.59,No.1Jan.,2 0 2 3doi:10.11707/j.1001-7488.LYKX20220782收稿日期:2022-10-20;修回日期:2022-12-02。基金项目: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22C35104);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青年重点项目(2021QN0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283,72141016);浙江省社会 科学领军人才 培育专项课题(21YJRC12ZD,21YJRC12-2YB);国 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重 点

2、项 目(18AJY006)。孔凡斌为通讯作者。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县域发展差距的影响:以浙江省山区 26 县为例徐彩瑶1,2王宁2孔凡斌1,2,3沈月琴1,2(1.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杭州 311300;2.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杭州 311300;3.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0037)摘要:【目的】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背景下,研究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浙江省山区 26 县县域发展差距的影响机制,以期为森林资源富集山区县制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浙江省山区 26 县 20012020 年的面板数据,构

3、建多维县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县域发展水平和县域发展差距,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InVEST 模型、Super-SBM 模型以及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量化分析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对县域发展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20012020 年浙江省山区26 县县域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县域发展差距呈先扩大后缩小的“倒 U 型”特征。2)20012020 年浙江省山区 26 县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总体上显著上升,生态发展类县实现效率略高于跨越发展类县。3)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提高能够有效缩小县域发展差距,对于跨越发展类县的效应要略优于生态发展类县。4)森林生态产品

4、价值实现效率能够通过提高林业二三产业产值、技术应用水平、人力资本等路径缩小县域发展差距。【结论】20012020 年浙江省山区 26 县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和县域发展水平均呈现显著提升的变化趋势,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水平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县域均衡协调发展。因此,各县域单元需要从创新森林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提升技术应用和运营管理能力以及增强县域间优势互补和抱团发展等方面发力,全面提高“绿水青山”资源优势向“金山银山”发展优势转化的效率,推动山区县协调发展,率先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山区县共同富裕示范样板。关键词:县域发展差距;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中图分

5、类号:S7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488(2023)01-0012-19Impact of Value Realization of Forest Ecological Products on County Level Development Gaps:A Case Study of 26 Counties in Mountainous Regions of Zhejiang ProvinceXu Caiyao1,2 Wang Ning2 Kong Fanbin 1,2,3 Shen Yueqin1,2(1.Institut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

6、n,Zhejiang A&F University/Research Academy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Zhejiang A&F UniversityHangzhou 311300;2.College of Economic Management,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Hangzhou 311300;3.School of Economic Management,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Abstr

7、act:【Objective】Within the context of promoting common prosperity for all people,the impacts of value realization of forest ecological products on the development gaps of 26 mountainous counties of Zhejiang Province were studi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ormulating policies for comm

8、on prosperity in mountainous counties with rich forest resources.【Method】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26 mountainous counties of Zhejiang Province from 2001 to 2020,a system of indicators for multi-dimensional assessment of development level at counties was developed to measure the development levels

9、of coun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gaps among counties.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impacts of value realization efficiency of forest ecological products on development gaps among counties were conducted by means of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echnologies,InVEST model,Super-SBM

10、model and two-way fixed 第 1 期徐彩瑶等: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县域发展差距的影响:以浙江省山区 26 县为例effect model.【Result】1)The overall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26 mountainous counties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from 2001 to 2020,and the development gaps among the counties showed an expansion first and followed by a narrowing,featur

11、ed as an inverted U curve.2)From 2001 to 2020,the value realization efficiency of forest ecological products in the 26 mountainous counti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and slightly higher in counties based on ecological development than those based on leap development.3)The improvement of the value real

12、ization efficiency of forest ecological products can effectively narrow the development gaps among counties,and slightly better in counties based on leap development than those based ecological development.4)The value realization efficiency of forest ecological products can narrow the county develop

13、ment gaps by improving the output value of forest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the level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capital.【Conclusion】The value realization efficiency of forest ecological products and county development level in the 26 mountainous counties of Zhejiang Province show

14、ed a significant upward trend from 2001 to 2020.Factors such 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qualifi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affected the value realization of forest ecological product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promoting balanc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ounties.Therefore,

15、each county unit needs to make efforts from the aspects of innovating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model of forest ecological industry,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and enhancing th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and holistic development among counties,so as to co

16、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forming the resource advantages of“lucid water and lush mountains”to invaluable assets,promote the coordinated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ountainous counties,and take the lead in building a demonstration model of common prosperity in mountainous cou

17、nties with high-quality development.Key words:county development gap;forest ecological products;value realization efficiency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并明确提出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要坚持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着力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2022 年国家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缩小县域发展差距的重大任务。缩小县域发展差距是实 现 共 同 富 裕 的 重 要 内 涵

18、 之 一(刘 培 林 等,2021)。县域协调发展不仅关联着城乡间和地区间的要素配置,而且关联着发展成果在城乡间和地区间的分配状态,是社会财富增长和分配状况的桥梁(高帆,2022),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关键。有效缩小县域发展差距成为新征程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历史使命。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共同富裕的协同机制,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森林资源富集地区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为人类提供水源涵养、固碳释氧、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多种调节类生态产品以及木材、经济林果、生物质能源等供给类生态产品和旅游康养、

19、景观价值等文化类生态产品。然而,森林资源及生态产品富集地区多为山区,其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是中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点和难点,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区域。森林生态产品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存在于经济系统之中,既是山区和林区居民重要的生计资本,也是山区实现共同富裕的优势和潜力所在(程文杰等,2022)。有关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理论方法以及浙江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实证研究已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王兵等,2020;程文 杰 等,2022;孔 凡 斌 等,2022;Wang et al.,2022;林亦晴等,2023),这些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探索为开启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经济转换的量化研究奠定

20、了理论和方法基础。然而,不断提升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是否能够缩小县域发展差距以及通过何种路径缩小县域发展差距,既有研究尚未涉及。浙江省是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动相对落后的山区 26 县发展是实现全省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2021 年 9 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支持浙江共建林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先行省 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措施明确要充分发挥林业在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的作用,共同打造林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先行省。2022 年 8 月,浙江省正式启动首批林业推进共同富裕试点工作,致力于探索、打造和总结林业助力共同富裕的创新模式与经验(

21、何晓玲等,2021)。鉴于此,以浙江省山区 26 县为研究对象,以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为起点,深入探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对县31林业科学59 卷域发展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浙江和全国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提供科学依据。1理论分析图 1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县域发展差距效应分析框架Fig.1Analysis framework of the effect of forest ecological product value realization to county development gap1.1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缩小县域发展差距的理论基础自然资源是影响

22、国家发展能力和人民福祉的一种自然资本,一切经济生产都依赖于自然资本存量所产生的自然资源流量(张雪溪等,2020)。自然生态资源作为自然存在的价值形态,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而生产出满足人们要求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最后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货币化(龚勤林等,2021),此时的自然生态资源为经济学意义上的生态资本。生态资本即为能够带来经济、社会效益的生态资源(张雪溪等,2020),能够以生产要素的形式直接进入社会经济生产系统,其循环过程是通过生态技术进行形态和价值的转换而成为生态产品,生态产品进入市场通过交易成为生态商品及物质财富(严立冬等,2010;严立冬等,2012;张雪溪等

23、,2020),进而增进经济增长和人类福祉。然而,诸多研究证实我国森林资源富集地区存在森林资源诅咒现象(谢晨等,2007;刘宗飞等,2015;王雨露等,2020)。森林资源诅咒是指相对于森林资源贫瘠地区,森林资源丰裕地区的经济增长更为缓慢的现象(谢煜等,2020)。基于发展经济学理论,“荷兰病”效应和挤出效应是产生森林资源诅咒主要的传导机制(谢煜等,2020)。具体而言,我国林区多生产初级林产品,资源配置效率低,过度依赖木材资源,产业结构单一,使林区易患上“荷兰病”,引发资源诅咒(谢煜等,2020);人力资本投入与科技创新不足是挤出效应最显著的特征,主要是由于对林业产业的过度资本投入使得与经济增

24、长密切相关的其他领域如教育、科研及基础设施等资金投入不足(徐康宁等,2006)。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森林资源嵌入地域空间环境,并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要素融合的过程,将生态的比较优势转化成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于浩等,2019)。森林生态产品富集的山区,由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和机制不健全,很容易陷入生态资本“富足的矛盾”,生态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之间出现“脱钩”,产生森林资源诅咒现象。因此,国家持续加大重要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大力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不断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巩固生态资本存量,提升森林生态产品的高质量持续供给能力,促进森林资源提量增值

25、。通过吸引资本、科技、人才等要素上山入林,推动各地依托本地区森林资源与生态产业发展潜力,大力发展木本油料、林下经济、花卉苗木、竹木制造、森林康养等绿色富民产业,加强木本粮油供给,进行良种更新和低产林改造,形成益农森林生态产业体系,实现森林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农户增收优势,推动森林产业提效增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综上可知,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不断提升,通过克服产业结构单一以及人力资本投入与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有助于打破森林资源诅咒,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进而缩小县域发展差距(图 1)。基于此,本研究认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够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和推 动人力资本 升

26、 级 影 响 县 域 发 展差距。1.2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够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县域发展差距生态产业化是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也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主要方式。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旨在将可利用的森林生41第 1 期徐彩瑶等: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县域发展差距的影响:以浙江省山区 26 县为例态产品和可供交易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转化为经济价值、实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增值,将森林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孙博文等,2021)。在建立健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过程中,林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将会被不断推进,通过林业产业生态化和森林生态产业化,让森林生态比较优势成为不同于传

27、统优势的推动生态经济增长的内生驱动力,实现森林生态与林业经济发展协调互动,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道路,把潜在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把森林生态优势转化为林业经济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进而带动县域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于浩等,2019),有利于缩小县域发展差距。1.3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够通过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影响县域发展差距技术创新是推动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提高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效率水平的关键要素。研究证实中国林业生产存在较为普遍的技术无效现象(史常亮等,2017),具体而言,与其他部门行业相比,中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和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为落后(孔凡斌等,2014)。

28、森林生态资本运营的实质就是将森林生态资源型生产要素转化凝结到森林生态产品或森林生态服务中去,这一转化和凝结的过程就是生态技术应用的过程(严立冬等,2010)。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贯穿于森林资源高效培育、森林资源数字化监测与管理、高生态质量附加值产品开发、高生态品位需求产业支撑功能开发以及森林康养等高端休闲功能开发等全链条、全过程,具体来说,从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营造、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以及林业一二三产建设等诸多方面的所有环节都离不开生态技术的应用和创新,生态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也会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不断迭代升级,进而带动县域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有利于缩小县域发展差距。1.4森林生态产品

29、价值实现能够通过推动人力资本升级影响县域发展差距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是人力资本(Schultz,1960)。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是缓解地区发展差距及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源泉之一(王小鲁等,2004;杨建芳等,2006;杨晨旭等,2022)。然而,众多研究表明林业从业人员总体素质较低,人力资本投入不足,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等因素已成为制约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赵璟,2004;王玉芳等,2007;杨桂红等,2015)。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围绕生态产品开发、经营、交易、支撑服务等技术经济关系形成的森林生态产品产业链(王金南等,2021)需要以更高素质的人力资本的投入为条件,据此将倒逼林

30、业产业部门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因此,不断提高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必将推动初级人力资本向高级人力资本的演进(刘智勇等,2018),进而推动县域社会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有利于缩小县域发展差距。2研究区概况、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2.1研究区概况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省,有着“七山一水两分田”的自然资源分布格局。根据 2022 年森林资源监测数据,浙江省现有林地面积 660.20 万 hm2,森林面积 607.53 万 hm2,森林覆盖率为 61.15%,居全国前列。浙江省瞄准发展相对落后的山区 26 县,发布了浙江省山区 26 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 年)。浙

31、江省山区 26 县总面积占浙江全省的 44.5%,森林覆盖率为 82.96%,2020 年 末 人 口 总 数 约 占 浙 江 省 的15.8%,GDP 总量占浙江省的 9.65%。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生态功能等因素,浙江省山区26 县 跨 越 式 高 质 量 发 展 实 施 方 案(20212025年)将山区 26 县分为跨越发展类和生态发展类两大类型。具体来说,跨越发展突出谋划特色产业,按照“一县一业”的思路,打造一批标志性的县域现代化产业集群,聚焦先进制造业、生态工业、高新技术产业,谋划实施一批能够改变山区发展格局的大项目大平台大产业。生态发展突出谋划旅游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

32、,聚焦重点领域,打造一批文旅农相结合的特色产业链,要做优做精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推动山区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袁家军,2021)。其中,跨越发展类包括永嘉县、平阳县、苍南县、武义县、柯城区、衢江区、龙游县、江山市、三门县、天台县、仙居县、莲都区、青田县、缙云县和松阳县 15 个县(市、区);生态发展类包括淳安县、文成县、泰顺县、磐安县、常山县、开化县、龙泉市、庆元县、遂昌县、云和县和景宁畲族自治县(简称“景宁县”)11 个县(市)。浙江省山区 26县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林业产值占农林牧渔经济总产值的 96.29%,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林业产业发展对浙江省山区 26 县高质量

33、发展与共同富裕示范建设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选择浙江省山区 26 县作为研究区进行山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与县域发展差距关系及其机制研究,具有典型示范价值。51林业科学59 卷2.2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测度方法本文定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直接转化效率,是评估和优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重要依据(孔凡斌等,2022;程文杰等,2022)。参考已有研究(孔凡斌等,2022;Wang et al.,2022),基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视角,构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表 1),具体以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劳动力、物质资本作为

34、投入指标,以林业产业产值(林业一、二、三产的产值)作为产出指标;并借助 Super-SBM 模型和 MaxDEA 软件测度20012020 年浙江省山区 26 县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其中,劳动力以林业从业人员数量来表征,物质资本采用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来衡量。本研究中森林生态产品主要包括物质供给产品、调节服务产品(水源涵养、固碳、释氧、土壤保持、空气净化)和文化服务产品,其中,固碳、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通过 InVEST 模型中的相关模块进行计算。InVEST 模型具体测度方法参考已有文献(傅斌等,2013;马国霞等,2017;孔凡斌等,2022;Wang et al.,2022),

35、该模型所需的生物物理系数参考已有文献(Canadell et al.,1996;胡胜等,2014;许联芳等,2015;侯建坤等,2022;孙文浩等,2022)。释氧服务的测度参照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空气净化服务价值的核算方法 参 考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生 态 系 统 生 产 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 陆域生态系统(DB33/T 22742020)。文化服务 价 值 的 核 算 参 照 已 有 文献(马国霞等,2017),假设森林旅游收入占总旅游收入的 70%,具体采用各县区旅游收入的 70%来表征。森林生态产品价格参考浙江省地方标准生态系

36、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 陆域生态系统(DB33/T 22742020),均以 2015 年为基准进行计算。表 1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Tab.1Input-output index system of value realization efficiency of forest ecological products类别Category一级指标Primary index二级指标Secondary index三级指标Tertiary index投入指标Input indicators森林生态产品价值The value of forest ecological pro

37、ducts劳动力Labor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物质供给产品Provisioning servic林产品 Forest products水源涵养 Water conservation固碳 Carbon fixation调节服务产品Regulating service释氧 Oxygen release空气净化 Air purification土壤保持 Soil conservation文化服务产品Cultural service森林休憩 Forest rest林业从业人数 Number of forestry practitioners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Amount of

38、 forestry fixed assets investment产出指标Output indicators林业产业产值Output value of forestry industry林业第一/二/三产业产值Output value of primary/secondary/tertiary forestry industry2.3县域发展差距的测度方法2.3.1县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区域发展差距的概念(徐勇等,2014),本文定义县域发展差距是指不同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差别程度。遵循科学性、系统性、数据可获得性的原则,参考相关研究(丁鹏,2013;徐勇等,2

39、014;武小龙等,2017;许宪春等,2021),构建县域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 平、生态环境 质量三个维 度(表 2)。经济发展水平从经济效益、人均财富、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四个层面测度,经济效益直接反映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用人均 GDP 来测度;人均财富反映居民的储蓄水平,用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与常住人口数比重来衡量;基础设施采用各县区每平方千米的公路运营里程来表征;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来表征。社会发展水平从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会保障四个层面测度,分别采用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与常住人口数的比重、每万人医疗床位数、人均

40、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和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与常61第 1 期徐彩瑶等: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县域发展差距的影响:以浙江省山区 26 县为例住人口数的比值来衡量。生态环境质量则从生境质量、水域分布、污染状况和绿化水平来测度,其中,生境质量通过 InVEST 模型中的 Habitat Quality 模块进行计算,相关参数及具体步骤参考已有文献(郑宇等,2018);水域分布、污染状况和绿化水平则分别采用水域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农用化肥施用量和森林覆盖率来计算。表 2县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Tab.2Index system of county development level目标Object一级

41、指标Level I indicators二级指标Secondary indicators计算方法或指标说明Calculation method or indicator description属性Attribute权重Weight县域发展水平County development level经济发展水平Economic developmentlevel社会发展水平Social development level生态环境质量Eco-environmental quality经济效益Economic benefits人均 GDP(元)GDP per capita(yuan)+0.110 8人均财富P

42、er capita wealth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万元)/常住人口数(人)Year-end savings deposit balanc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CNY 10 000)/Number of permanent Residents(person)+0.159 5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公路运营里程(km)/土地面积(km2)Road mileage(km)/Land area(km2)+0.075 3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Proportion of employees in secon

43、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0.020 2教育情况Education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常住人口数(%)Number of students in schools/resident population(%)+0.024 5医疗条件Medical conditions每万人医疗床位数Number of medical beds per 10 000 people+0.084 0文化建设Cultural construction人均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册)Per capita public library book collection(volume)+0.1

44、09 1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常住人口数(%)Basic pension insurance participation/resident population(%)+0.109 0生境质量Habitat qualityInVEST 模型计算获得Calculated by InVEST model+0.021 9水域分布Distribution of waters水域面积/土地面积(%)Water area/land area(%)+0.234 5污染状况Pollution status农用化肥施用量(吨)Agricultural fertilizer a

45、pplication(tons)-0.019 7绿化水平Greening level森林覆盖率(%)Forest coverage(%)+0.031 5为消除不同属性指标量纲的差异,采用式(1)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通过熵权法获取各指标的权重,并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得到各年份县域发展水平。Rj=Xj-XminXmax-Xmin,当指标属性为正(+)时Rj=Xmax-XjXmax-Xmin,当指标属性为负(-)时;(1)CDI=nj=1jRj。(2)式中:Rj代表第 j指标的标准化值;Xj为指标的实际值;Xmax为指标的最大值;Xmin为指标的最小值;n为指标数量,本研究中 n 为 12

46、;j为第 j 指标的权重;CDI 为县域发展水平。2.3.2县域发展差距的测度参考已有研究对区域发展差距或区域经济差距的测度思路(鲁万波等,2018;曾永明等,2021),本文以某一县域的县域发展水平与研究区各县域的县域发展水平均值的差值来表征该县的县域发展差距。考虑到差值后出现负值的情况,将各年份所得差值结果统一进行平移处理,即将各年份所得差值结果加上相应年份结果中最小值的绝对值。为便于分析,根据研究区内县域发展差距的相对情况,结合 ArcGIS10.7 中自然断点法的划分结果,将县域发展差距划分为 3 个不同分区,具体为:0 0.05(发 展 落 后 区)、0.05 0.15(发展潜力区)

47、、0.15(发展优势区)。2.4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2.4.1基准回归模型本文构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县域发展差距影响的基准模型:GAPit=0+1EFFit+njjXjit+i+t+it。(2)71林业科学59 卷式中:被解释变量 GAPit为县域发展差距。核心解释变量 EFFit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Xjit为第 j 个 控制变量,控制变量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基础设施和对外开放程度,n 为 5。1为解释变量的系数,表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县域发展差距的影响;i为控制变量的估计系数;0为常数项;i、t分别代表个体(地区)和时间效应。it为随机扰动项。i 和

48、 t 分别代表样本(县域)和时间。2.4.2影响机制分析基于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提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应用水平和人力资本升级等机制来缩小县域发展差距,借鉴已有研究的做法(江艇,2022),通过直接识别核心解释变量对中介变量(机制变量)的因果关系来检验这 3 个方面的机制,具体模型如下:Industit=0+1EFFit+nj=1jXjit+i+t+it;(3)Techit=0+1EFFit+nj=1jXjit+i+t+it;(4)Humanit=0+1EFFit+nj=1jXjit+i+t+it。(5)式中:Industit、Techit、Humanit分别为浙江省山

49、区 26县各县域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2.5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2.5.1变量说明根据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本文所使用的变量如下(描述性统计见表 3)。1)核心变量本文核心被解释变量为县域发展差距;核心解释变量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2)控制变量除了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县域发展差距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参考相关研究,选取如下控制变量。经济发展水平已有研究表明,区域发展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樊杰等,2022),本文采用人均 GDP 的对数表征。城镇化水平城镇化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张莅黎等,2019),进而对县域发展差距产生影响。本文采用城镇常住人口与总

50、人口的比值表征。政府财政支出规模政府财政支出能够调控收入分配(邓旋,2011),也会影响经济发展(李光龙等,2019),进而对县域发展差距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地方财政支出占 GDP 比重来表征。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是影响县域发展差距的重要因素。目前,基础设施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未达成一致观点:基础设施建设一 方 面 能 够 促 进 产 业 集 聚,从 而 促 进 经 济 增长(李红昌等,2016);也可能加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扩大发展差距(鲁万波等,2018)。本文采用各县区每平方千米的公路里程来表征。对外开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是影响县域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通过引进外资和先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