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物流业运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61452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业运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物流业运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物流业运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物流业运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物流业运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 业 论 文 题 目 世博会上海物流业运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英文题目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mmodity Circulation of Shanghai Operation in Worlds Fair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报告院(系)学 生 姓 名论文(设计)题目世博会上海物流业运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题目来源及意义题目来源:学生自选意义:中国目前物流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离国际化水准还有很大差距。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中国经济跨世纪发展的重要产业。加快物流产业的发展在提高中国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率,提高企

2、业、地区乃至国家的整体竞争能力,推进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即将来临的2008年北京奥运和其后的上海世博会都将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改变上海物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变得刻不容缓,因此研究世博会期间上海物流运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物流业今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论文题目研究领域状况物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当今服务市场竞争中的一个热点,已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至今为止,研究物流方面知识的人越来越多,但都研究的是其他地区的物流运营状况以及物流的其他方面知识。国外研究我国物流

3、的专家学者不多,主要集中在物流市场、我国物流存在的缺陷等方面,对上海的物流运营情况没有研究。国内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发展前景以及发展第三方物流、绿色物流、港口物流等方面进行过一定的研究,仅有少数专家学者研究过世博物流的特点和需求、系统结构、信息平台等方面的情况。关于这方面的期刊杂志数量也有限且涉及的内容较少。内容提要或实施方案本文介绍了上海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了上海物流的发展环境,介绍了世博物流的含义、种类、对经济的影响,对物流服务商提出的更高要求,重点探讨了世博会期间强大的物流对上海物流业运营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达到使上海物流业运营更好地

4、服务于世博会,更好地与国际化接轨,提高我国整体物流业运营水平,整合规模的目的。主要观点或主要技术指标物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物流市场还不发达,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物流运作经验也相当有限。国内物流企业规模小,设施落后,管理人员水平较低;物流系统分散,商业网点没有按照世博会的需求布置;消耗产生的废弃物以及需要回收的物品处理欠佳;信息化水平和技术水平不高等现状不能满足世博会的需要等。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改变物流业运营模式,发展绿色物流2突出自身物流的特色, 发展有优势的港口物流3合理、适度的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4将电子商务与物流运营相结合来提高物流的周转速度 5与

5、外资物流企业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6组成中小物流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增强我国物流的国际竞争力7加大力度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型物流人才,满足需要8壮大物流企业,建立资源齐全的一流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9. 合理减少物流成本,降低服务价格,进行服务创新,保持客户 主要参考文献1 刘小卉.上海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01)2 安东,程祖德.上海港现代物流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 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09)3 王发良.我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4 廉军伟,曾刚. 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上海物流业发展J. 工业技术经济,2006,(11)

6、5 李爱霞,刘颖. 当前影响绿色物流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 中国市场,2007,(02)6 石辉英.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20057 纪少波.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J. 港口装卸,2005,(03)8 吴振国.全面推进上海现代物流产业快速发展J. 综合运输,2005,(6)9 钟达.浅谈现代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J. 物流科技,2007,(03)10 杨琳,王波,沈璐瑶.世博会影响下的上海经济与产业发展J. 经济研究导刊,2007,(01)11 黄明.中国物流发展现状及前景D. 吉林大学,200512 侯曼,张宇翔.中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探析J. 当代经理人,2

7、006,(21)13 张勤.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14 唐乐佳,周鑫,管祺.上海市国际展品物流现状调查及思考(续前)J. 集装箱化, 2006,(04)15 袁庆达.上海物流园区布局研究J. 国际商务研究, 2006,(01)16 陈国庆,韩曙,管来智.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6,(S1)17 林洪伟,向盛斌.上海现代物流发展战略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6,(S1)18 何骏.物流服务在上海J. 上海经济,2006,(02)19 John McAlprin. More than an Aftert

8、hought: moving aftermarket Services Forward through Intelligent Returns Management. Supply & demand-chain, June 200620 Ruud teunter, Karl Inderfurth, Stefan Minner. Reverse logistics in a pharmaceutical company: a case study. Econometric Institute Report EI2003-30.200321Ghiani, Laporte, Musmanno. In

9、troduction to Logistics systems Planning and Control. NewYork: John Wiley & Sons Ltd,2004世博会上海物流业运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摘 要上海物流业的发展一直处在全国的前列,它的物流发展水平反映了中国的物流综合水平,但与国际物流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上海世博会将推动上海的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我国物流水平的提高。为了尽可能满足世博会的参展方的要求,缩小与国际物流水平的差距,分析上海物流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概述了上海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了上海物流的发展环境,介绍了世博物流的含义、种类

10、、对上海经济的影响,对物流服务商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重点探讨了世博会期间强大的物流对上海物流业运营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达到使上海物流业运营更好地服务于世博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整体物流业运营水平,整合规模的目的。【关键词】世博会 上海物流 影响 对策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Shanghai has been in the front of our country, Shanghai logistics development reflects the level of Chinas, but co

11、mpared to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and there is still great disparity. Shanghai Worlds fair will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but also conducive to raising the level of Chinas logistics. In order to meet the Fairs exhibitors requirements, and to narrow the gap

12、 between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Analysis of Shanghai logistics problems that exist in a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logistics and prospects of its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aints on the meaning and species of the Expo logistics,th

13、e Worlds Fair in Shanghai will be the economic impact of logistics services to a higher demand, the focus of the Expo During a strong logistics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Shanghai operating challenges,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achieve the Shanghai logistics industry operators to better ser

14、ve the world fair,and better with international practice and enhance Chinas overall level of logistics operations,integration the purpose of the scale。【KEYWORDS】Worlds Fair,Commodity,circulation of ShanghaiInfluence Countermeasures4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8页 共34页目录引 言1第一章上海物流业发展概述21.1上海物流

15、业的发展状况21.2上海物流业的发展前景6第二章上海物流运营中存在的问题72.1 宏观环境不理想72.2 专业化物流公司数量少82.3 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低92.4 缺乏管理各物流园区的整体机构92.5 物流服务水平不高且缺乏特色92.6 收费不透明,服务价格偏高102.7 与电子商务脱节,重电子商务轻物流102.8 专业人才缺乏10第三章世博会对上海的影响123.1上海世博会的物流需求预测123.2 2010世博会给上海带来的好处143.3 世博会高水平展品对上海物流的要求16第四章上海物流业的应对策略184.1 合理、适度的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184.2 突出自身物流的特色, 发展有

16、优势的港口物流184.3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改变物流运营模式,发展绿色物流194.4 不断嵌入物流链的关键环节,保持与最新信息的沟通194.5 壮大物流企业,建立资源齐全的一流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204.6 合理减少物流成本,降低服务价格,进行服务创新,保持客户214.7 加强沪港间的合作214.8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对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质量224.9 建立上海物流园区的整体管理机构224.10 改造物流系统,提高物流作业质量224.11 利用第三方物流,发展第四方物流234.12 着重发展优势项目,打造企业名牌234.13 组成中小物流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增强我国物流的国际竞争力23

17、4.14 与外资物流企业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244.15 将电子商务与物流运营相结合来提高物流的周转速度244.16 加大力度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型物流人才,满足需要24结束语25参考文献26致 谢27引 言物流业将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之一。成功举办世博会有利于促进上海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有利于提升上海的综合物流服务功能,有利于上海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但2010年世博会也带给了上海物流巨大的挑战。因此,分析上海物流的现状及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事。第一章 上海物流业发展概述上海物流业发展的环境良好,发展速度处在全国的前列

18、,在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上海物流业有美好的发展前景,但当前的发展状况是无法满足世博会要求的。1.1上海物流业的发展状况上海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得现代物流业始终保持着较快的增长。物流业已经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对全市经济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1.1上海物流的发展环境分析1.自然环境分析上海位于黄浦江和长江交汇处,拥有天然优良的港口,面积6000km2,人口1600万,东临东海,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背靠6300km 的长江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前通中国南、北沿海与全国铁路干线相衔接,基本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枢纽,南京、杭州、宁波次级枢

19、纽,以江海、铁路和公路运输为区域联系主干线通道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上海接近世界环球航线,处在世界海上航路要冲,北到海参崴,南到高雄、香港,东到京滨、阪神,都在1000海里范围以内,西至伦敦10422海里,东至纽约10576海里,是世界各港联系中国大陆的最佳门户。2.社会环境分析(1)政策方面物流业迅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为了鼓励并进一步促进上海物流业蓬勃有序的发展,政府相关方面的决策者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同时也及时对旧有的政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完善。通过严格而有效地实施这些政策, 强化政府管理职能, 加大物流资源的整合力度,并遵循物流市场规律和运作原则,及时对政策进行调整, 从而优化

20、配置社会物流资源, 打破行业垄断, 促进物流资源进入市场, 强化供应链管理, 降低物流成本。2005年初,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把发展现代物流业列为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上海“十一五”规划把发展物流业列为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2)科技方面 科学技术的应用程度能反映出一国物流水平的高低。上海物流之所以处在我国物流业的前列,科学技术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GPS、RFID、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EDI等技术以及先进管理系统(如VMI、ERP等)的应用,为上海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能加快其与国际接轨的步伐。(3)法律方面 为了

21、使上海物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规范物流行业的运作,上海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如: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现代物流标准化三年行动计划、外商投资国内海运事业管理规定、国际货运代理业管理规定、上海市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等。(4)教育方面物流业在上海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人们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了。特别是取得世博会的举办权后,中高级物流人才明显不足。为了加大物流人才的培养,在上海的很多大学都增设了物流专业。一些相关部门也通过各种渠道使人们提高对物流的认识。由此可见为了物流业能快速、健康的发展,上海市不管是在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方面都提供了良好条件。1.1.2上海物流业的发展现状1.物

22、流总量规模扩大2004年上海的货物运输总量为63563.97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3.1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千万箱,达约28.2万标准箱,自此以后,上海的物流量都比上一年有所增长。主要体现在表1-1。表1-1:2005-2007年上海物流的增长情况1 王虎 钱雷霆 顾丽英.上海物流业的时代要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上海经济研究.(2006.08)年份200520062007货物运输总量增长率8.8%6.6%4.19%港口吞吐量增长率16.9%22.4%50%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24.3%19.8%20.41% 由上表可以看出,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同比增长率呈递增趋势,货物运输总量和集装箱吞吐量

23、较上一年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总体来说上海物流总量的规模在逐渐扩大。2.物流业已成为支撑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上海物流业成为了上海的新经济增长点,物流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3%。为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重要的物流枢纽,上海将不断营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国内外物流企业来沪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3.现代物流配送渐成体系现代物流配送是指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社会需求,严格地守信用的按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分类、编配、整理、分工、配货等理货工作,定时、定点、定量地交给各类用

24、户,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2 舒宁.浅论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物流配送J.企业技术开发.2007.(03)。以采用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理念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物流管理方式已进入钢铁、汽车、医药、化工和连锁商业等行业。宝钢集团和中海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一汽、日本住友签订一体化管理合作协议,稳固了宝钢战略供应商地位。百联集团、农工商超市等大型商业流通企业建立了支撑连锁经营核心业务发展的物流配送网络。商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成融合,促进形成支柱产业和连锁商业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4.物流园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物流园区是物流设施和物流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建设物流园区是为了降低物流成本,发挥物流企业的整体优势,提高物

25、流技术和服务水平,实现规模效益。外高桥、空港和西北综合物流园区服务功能已逐步完善。洋山深水港一、二期工程顺利建成,洋山保税港已经开港运营,临港国际物流园区积极吸引普洛斯、卡特彼勒等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和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入驻。38个物流项目,15家中外知名物流企业入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浦东空港物流园区的新一轮规划建设也已启动: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引进国内外物流企业59个,聚集了全国60%的医药物流配送和全市75%以上的超市物流配送。5.多种所有制物流企业共同发展国际港务、交运集团、东方国际、锦海捷亚、百联现代等国有物流企业“改制转型”获得新发展;联邦快递、TNT、马士基、UPS等全球著名物流企业落户上

26、海并提供现代化物流服务;北芳、虹鑫、远成、佳吉等一批民营物流企业注重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信息化建设,形成独特服务模式,为外资合资制造企业、商贸企业提供物流外包服务;安吉天地等一批具有现代物流管理经验和技术,为先进制造业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中外合资物流企业发展较快。上海已经基本形成不同所有制企业和提供各种专业化物流服务的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6.物流业实行多头、分段管理虽然物流业的政策法规数量很多,但受部门、地方利益的牵制,相互间有矛盾且难以协调。发展现代物流业所需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尚未出台,社会性的物流服务缺乏有效的外部约束,致使不正当竞争难以避免。以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企业为的大型物流商垄断上海国际

27、展品物流市场的现象依然存在。7.物流成本过高 上海的平均物流成本占GDP的20%以上,发达国家一般不到10%。进出口物流成本已是跨国公司是否选择上海作为进出口口岸的重要指标。根据接受调研的跨国公司提供的数据,上海物流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是18%,而美国仅为5%。单位物流成本每降低1%,上海的进出口额就会增加50.38亿美元。上海的物流费用居高不下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时间成本太高。比如说,货物库存时间在国外一般是14天,而在伤害40-45天都很平常3 王芳.关于上海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第三方物流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运输成本较高也是造成物流成本过高的一个原因。与国际物流运输体系

28、相比,上海的公路运输还是个规模大、质量低的差事。铁路的货运重载、高速、自动化管理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还比较少,沿海港口装备水平参差不齐,交通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主要运输通道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低效的物流运输现状阻碍着上海物流集散作用的发挥。8.物流供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上海市内规模小的物流企业数量多、分布广。物流行业协会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致使物流各方面技术标准、规范尚未统一,没有形成高效物流网络体系,都影响到物流效率。低端物流服务竞争过度,供应链策划管理等高端物流服务供给不足,表现在:相当数量的制造企业与商贸流通企业的物流需求没有释放,缺乏集成运用信息技术,提

29、供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的骨干物流企业。1.2上海物流业的发展前景目前上海每年有300场左右的展会,每次展会都至少1 00家企业参展,1 350家企业会光顾这个市场,而且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市场前景非常大4 孙文一 丁敏.把握世博会契机推动上海会展物流业发展J. 综合运输.2007年第10期;53-55页。上海举行的展会中,汽车、生物医药、IT、建筑、环保等行业的市场发展尤其迅速,而且落户上海的展会越来越与上海市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的城市目标相关联,对运输需求量非常巨大。2008年奥运会将对上海物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也将巨大的推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30、会展物流业将成为了上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第二章 上海物流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2010年世博会是一场规模宏大,参展国家、展品、参展人数最多的的综合性展览会。如此大型的展览会在我国还是首次举办,因此相关的经验都非常缺乏。由于上海物流运营中存在以下问题,使得目前的上海物流水平是远不能符合世博会的要求。2.1 宏观环境不理想目前上海国际展览的宏观环境在国内虽属一流,但与国际上会展业发达的城市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1. 观念落后,管理体制滞后观念落后导致我国不论是国民经济或企业管理均不重视物流,缺乏规划,投资严重不足,把储运当作物流的全部内容。中国物流产业的管理体制仍然是分散的,涉及到铁道部

31、、交通部、民航总局、商务部、能源部、农业部等专业部门和国家计委等综合部门。物流管理体制中存在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等种种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政府管理整合力度,打破各行业、各系统、各部门间互相独立、分割的发展局面,增强物流领域的相互协调配合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才能保障上海物流业的顺畅发展。2.物流业的对外开放度有限国际物流市场准入的限制比较大, 物流企业获得专业经营资格困难。取得从事国际物流系统的经营资格又需要分别经过一系列主管部门的审批, 如向商务部申请进出口代理权, 向交通部和商务部申请海运货代权, 向民航局申请空运代理权,向铁道部申请铁路货物货代权, 向海关申请报关权, 向交通管理部

32、门申请集装箱车辆运输权等。目前, 国内的外商物流企业只能从事仓储、贸易等业务, 且报关、进出口等为外商物流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环境也还不完备。3.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有待改善上海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与国际物流中心城市相比仍然很小。多式联运基础弱, 沿海缺少铁路运输, 无法利用海铁联运这一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方式;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较低。工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和信息平台建设还在低水平摸索前进,各种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较低,物流作业效率不高,功能单一的成旧设施无法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设施使用效率低下已无法满足电子商务的需要。物流基础设施效率低下的原因:多式联运式无缝连接不

33、够,陆路运输较为拥堵,铁路和内河运输运营效率有待提高,物流园区和工业区功能有待优化,提供专业化物流信息服务的公共平台以及物流标准化等也不适应物流业的发展,大多数企业本身对物流设备应用和高新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高,物流从业人员的认识也有待加强。4.物流社会化程度低, 企业规模小物流市场发育不全。许多企业仍然坚持“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根据权威机构的一项调查, 在工业企业中, 36%和46%的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身和供应方企业承担, 而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中所占份额仅为18%(旧本和美国分别是80%和75%)。产品销售物流中由企业自理、企业自理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承担比例分别是24.1%

34、和59.8%, 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6.1%5 王佐.我国物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 中国储运.2007,(01)。同时, 物流企业规模小、服务功能单一、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差,缺乏物流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和运用能力。2.2 专业化物流公司数量少虽然上海物流企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但专门从事某一物流业务的公司却较少。现有的很多物流企业只是过去仓储运输的简单转行,物流技术单一。许多企业实行产供销一体化,仓储运输一条龙的服务。有的工厂甚至有自己的大型车队或远洋船队,使得物流专业化程度低。物流专业化程度低,很难为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企业的产品在中国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也很难使社会物流与企

35、业物流一体化。物流公司的技术和专业化水平对会展方来说重要性更大。会展方到异地参展,由于布展期限有限,又必须尽快将展品运到位,在没有提前派人联系的情况下,经常会遇到不知到哪里去联系运输的问题,撤展时也不例外。会展方希望能很容易的找到一家不仅提供展品的巡回展出运输和展品的专线往返配送,而且能研究、协调、解决会展物流中的一切问题,能提供全程服务的会展物流专业公司。目前,一些展会在解决当地的快速运输方面还是个缺口,数量不足,有的甚至依靠搬家公司来帮忙。由此可见专业化物流公司的数量制约着上海物流的发展。2.3 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低物流企业使用电子商务技术的程度还停留在初级阶段。EDI、计算机网络及

36、GPS系统的应用有利于加强运输组织、货源与货物运输的信息追踪、线路优选、成本控制、信息处理,加快各种单证的处理速度,实现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信息系统利用率也是物流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2.4 缺乏管理各物流园区的整体机构物流园区在上海物流业运营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物流园区的管理不是很完善,缺乏一个使各个物流园区互相合作、互相推进,承担对园区发展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对策的整体管理机构。这个管理机构从政府公共事业、企业需求两方面来考虑园区的总体规划、营销招商等工作。2.5 物流服务水平不高且缺乏特色上海物流提供的服务,水平不高且缺乏特色。跨国公司对上海的货代、长短途运输和散货运输

37、等物流服务比较满意,但对仓储、货物动态查询较为不满。一些企业虽然提供货物跟踪系统,但功能仍很不完善,实际使用中常常出现信息实时性不高、信息定位不精确、信息获取不方便和信息中断等问题。其中会展物流业表现的尤为突出。快捷准时、保质保量是参展商对物流公司的基本要求,但物流公司在提供会展物流服务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服务质量问题:货损货差时有发生,不能保证展品准时运到展馆;信息化水平低,对货物信息的跟踪难以实现。展品装船出去以后,查不到货在什么地方,遇到事故也难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此外,海关通关时间过长也直接影响着上海物流服务的水平。物流商提供的服务大同小异,几乎没有企业能提供特色服务。对服务要求越

38、来越高的今天,提供更具特色的服务,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企业应增加便利性服务,如为展商的赠品提供简单的组合包装等。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2.6 收费不透明,服务价格偏高在快捷和安全方面,展品物流的要求比一般运输高,所以收费也就更高。物流业中的收费不透明,服务价格偏高成为制约企业选择物流服务的因素。很多企业就是因为这个因素而不选择物流外包。因此,只有使物流企业的服务价格更合理,收费细节更透明,才能扩大物流企业的服务市场。2.7 与电子商务脱节,重电子商务轻物流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却出现了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而轻视物流发展的现象。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

39、人们对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应发生变化也认识不足。他们仍然认为大多数的商品和服务物流可以由传统的经销渠道来实现。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传统的物流明显不能适应它的发展,所以要将传统的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重新进行整合。2.8 专业人才缺乏物流业是一新兴的行业,专业人才不足,符合参展商要求的会展物流经理人选更是不足。完整的会展物流方案是运输、保管、保险、商贸、广告的集合,这就要求会展物流从业人员要有广博的商贸知识和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会展物流服务需要的是复合型的经济管理人才,他们除了要掌握一般物流专门知识,具有一般物流技术与管理技能外,还必须对会展业

40、有所了解。上海物流从业人员大多来自运输、仓储企业,致使具有较高文化、现代物流理念和运作经验的中、高端物流人才严重缺乏,跟不上现代物流发展需求。教学和科研还处于起步阶段,现代化的实验室和高层次的研究机构缺乏,这些也严重制约上海物流业的发展。上海物流运营中存在这么多不利于2010年世博会成功举办的因素,因此分析世博物流的相关情况将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过程。第三章 世博会对上海的影响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给上海带来空前强大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这些物流、商流、信息流将为上海物流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对上海物流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1上海世博会的物流需求预测3.1.1世博物流的定义世博物流主

41、要指为了保证世博会顺利举行,将世博展览涉及的物品(展品、商品、行李、回收废弃物等) 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世博会的实际物流需求,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地结合,并根据需要提供相应的延伸服务6 陈大为.世博会微观系统中关于人流和以人流为基础的物流系统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6。3.1.2上海世博会带来的物流情况分析上海世博会带来的物流主要包括用于展馆建设的材料物流、会展物流、临时服务于世博园区的园区物资供应物流、游客行李物流、废弃物物流及回收物流。建设展馆的材料和各国的展览品数量惊人,上海物流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盛况。当然如此大规

42、模的展览会也将吸引大量的游客和各国的记者,由此将产生大量的行李物流和新闻器材物流。世博会期间平均每天将有40万人次的游客数量,高峰期将达到80-100万人次,按每人每天平均0.5公斤生活垃圾计算,世博会会址及其附近平均每天将产生200吨废弃物,高峰期达到400-500吨。在世博会中宣传纸也将占生活垃圾的很高比例。按每人每天消耗0.8kg食物,1.5kg饮料,平均每天将提供920吨的生活物资,高峰期将达到1840-2300吨7 李克平. 2010年上海世博会客流预测分析J. 交通与运输.2005,(1):21-22。3.1.3相关的世博物流系统分析1.会展物流系统通过建立会展物流系统衔接国际物流

43、网络、国内物流网络,实现在港口、机场、车站与世博园区的实物与信息流的顺畅。会展物流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将园区内物流运往场外,制订会场内外车辆以及路线的管理计划,负责会场内仓库管理、保税商品的保税管理服务及园区与海关之间的联动与通关服务,制订和实施物流计划等。该系统将提供临时保管、进出口报关保税、港口机场与世博园区之间的运输、园区内部配送运输、包装、单证支持等服务。2.世博园区物资供应系统世博园区物资供应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世博会期间参展单位、工作人员、游客等的生活、工作需求,包括一般食品供应、各国风味食品原材料供应、工作物资保障等,同时也要保障园区内部的展馆布展、场馆设施设备建设及维修、维护物资的

44、配送。3.世博园区静脉物流系统物流在促进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运输工具的噪声污染、尾气排放。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处理不当同样将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2010 年上海世博会必须考虑绿色物流的要求,即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世博建筑废弃物处理、游客产生的垃圾回收与处理、园区废弃物回收利用与处理、物流绿色包装等都是静脉物流系统必须考虑的问题。4.游客行李跟随系统游客行李跟随系统主要是根据旅客的要求,在城市对外交通枢纽:机场、车站等与市内的各个星级宾馆之间,物流企业负责游客的非随身行李,并按照旅客的行程安排准时配送转移。该系统的

45、目的是:保障信息流与实物流之间的有机融合,保证服务请求的传递,指定配送计划以及进行车辆调度和货物跟踪等。5.世博物流信息平台物流运作的神经中枢是世博物流信息平台,它以信息为纽带保证物流各个子系统高效快捷运行。世博物流信息平台指由多个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物流枢纽、物流中心、物流企业、工商企业等多方参与,通过整合各个子系统的信息资源来完成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从而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只有充分运用系统工程、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物流科学等多个学科的技术,构筑统一开放的世博物流信息平台才能充分发挥物流系统功效,实现物流合理化、网络通达化、流动一体化、信息电子化、系统运行高效化8 杨东援.世博会交通体系中的

46、物流系统规划J.交通与运输.2005年1期。2010 年上海世博会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的有效运行是世博会成功举办的关键。为了成功举办世博会,必须规划好世博物流系统。 3.2 2010世博会给上海带来的好处3.2.1促进上海经济快速增长世博会将促进上海会展场馆的总体规划和建设,目前上海现有的展览场馆设施远远不能满足世博会的需求。因此,上海直接投资了30亿美元兴建世博园、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建筑、加快城市信息化、美化市容环境等,带动了城市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旧区改造等,这些投资将带来5到10倍的收益。上海举办世博会将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0.6%,约1479.8亿元。1.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010年世博会, 预计参观者将超过7000万人次, 成为历次世博之最。海内外的参观人数将给航空、铁路和公路带来更多的客流量。假设人均交通费为2000元, 世博会带给运输企业的直接收入达1400亿元左右。参展国场馆建设及展品的运输, 也将给航空和海运物流企业带来很大的市场9 车海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