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字媒介与新闻生产的情感革命_宋乃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1337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媒介与新闻生产的情感革命_宋乃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字媒介与新闻生产的情感革命_宋乃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字媒介与新闻生产的情感革命_宋乃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闻观察新闻思辨Media Spectator47青年记者2023年2月上 宋乃馨 张雪魁数字媒介与新闻生产的情感革命新闻客观性原则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重要坚守,指导着专业新闻从业者的生产实践活动。然而,考证世界新闻业的历史可以发现,情感从未曾远离新闻。当今,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对新闻生产中的情感表达提供了有力支持,驱动着新闻业的“情感革命”。我国主流媒体不得不对之作出“情感回应”,其中所孕育的当今中国新闻业的某些变革性的要素和趋势,值得给予密切关注。情感从未远离新闻现代新闻业将客观性作为专业伦理价值的核心,指导记者将事实与价值观分开,认为新闻报道应该是冷静的,而不是情感化的。但随着新闻业的成熟和媒

2、介环境的变化,客观性准则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曾经作为“客观”对立面的“情感”日益进入新闻从业者和研究者的视野,新闻情感研究受到了密切关注,由此带来了新闻传播学的情感转向。早期的新闻情感研究致力于在传统新闻生产的模式下发现情感的影子,以纠正或描述客观主义范式概括不到的那部分新闻实践活动。有研究发现,在涉及战争报道等特定主题的新闻文本中,记者的情感是自然流露的,他们会以爱国的而非客观中立的方式进行报道1,通过特定的情感风格试图创造受众的参与体验,以唤起受众对新闻的兴趣。为了达成客观性准则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微妙平衡,记者常将情感“外包”给新闻中的人物,为情感表达披上客观真实的“外衣”2。进入新媒体时

3、代,情感问题一跃成为数字新闻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引发了对专业主义新闻理念中“理所当然”的基础规则的反思。专业媒体已不再是网络社会中唯一的信息来源,而是作为社会网络中的节点之一参与传播,这就强化了社会性的情感传播机制对新闻生产实践活动的影响。美国传播学者 Nikki Usher 呼吁扩大对新闻情感要素进行研究的主体范围,将各类要素都纳入支撑新闻实践、结构和意义的情感与社会关系纽带之中3。目前,针对新闻情感传播机制和传播效果的研究大量涌现,这一方面说明传统新闻专业伦理框架已愈受关注,新闻中的情感表达日益突破教条化的“客观性”标准,成为专业新闻媒体数字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另一方面,主流媒体对于

4、情感传播的关注和迎合深刻改变了新闻专业主义客观性准则的传统观念,使得主流新闻媒体再次面临明确自身合法性和专业功能之边界的困境。通过对新闻生产与传播实践的“原生态”考察,可以发现无论是传统还是数字媒介时代的新闻生产与传播实践活动,“情感从未远离新闻”都是一种客观事实,这打破了人们对新闻生产与传播实践的“客观框架”与“情感框架”二元对立的固有观念,也要求我们对“情感化的新闻”或“新闻的情感化”现象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数字媒介时代的情感传播为集中考察我国主流媒体新闻生产与传播中的社会情感唤醒和扩散机制,本文以人民日报各平台“袁隆平逝世”密集报道活动为案例,评估其运用多样化的情感表达方法来保持自身社

5、会功能的实际效果。为此,本文提出两个研究问题:问题 1:新闻文本中是否存在情感要素?问题 2:如果存在情感要素,那么如何得以组织?对客观性原则有哪些影响?(一)样本选取与文本分析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对“袁隆平逝世”这一事件在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 5 个平台上的报道为研究样本。首先,袁隆平作为贡献卓绝的人物,其逝世本身就具有情感性,容易激发较为一致的社会情感,媒体在报摘 要:情感从未远离新闻,尤其是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对新闻生产中的情感表达提供了有力支持,驱动着新闻生产的“情感革命”。本文选取人民日报社关于“袁隆平逝世”的多平台报道为研究样本,揭示了数字媒介时代的新闻生产一方面不得不接受

6、数字媒介向其提出的“情感规制”,另一方面又不能不防止“情感滥用”,以防新闻事实被置入“情感的硫酸池”,加剧新闻异化。关键词:情感传播;数字媒介;新闻生产;主流媒体;袁隆平DOI:10.15997/ki.qnjz.2023.03.013新闻观察新闻思辨青年记者2023年2月上48道中多带有悼念的情感,这为开展新闻的情感要素分析提供了机会;其次,从事件发生到密集报道结束,受到时效性的影响,即时报道周期维持在三天之内,后续纪念性报道也具有明显的时间周期,这方便了样本的获取和分析;最后,人民日报的多平台报道内容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其中的情感表达亦具有鲜明特色,可以综合性地呈现主流媒体对情感要素的整

7、体态度和调度应用。经综合检索,人民日报在报纸上发表相关通讯、评论各 1 篇;实时网站新闻 91 条,后续报道 6 条;微信公众号推送 18 篇,后续报道 5 篇;微博报道 46 条,后续报道 35 条;抖音短视频 5 条,后续视频 5 条。在去除样本重复内容,对标题、内容、发布时间、点赞、评论等基础信息进行登记后,以平台为单位,对各报道内容进行细读,按照媒介形态的不同对新闻中的各类情感要素予以分析。同时,对各报道的高赞评论也予以文本分析,讨论评论的情感表达与报道文本的情感特征之间的关系。经分析发现,新闻报道的情感传播涉及情感的唤醒和扩散两个环节。(二)主要发现1.情感唤醒:多种方法达成的情感设

8、置策略。情感框架理论假设个人日常接收到的情感、意见信息会在记忆中留下痕迹,一旦新的信息激活了相应标签,个体就会产生相似的情感和态度,从而影响行动4,这种激活可能由事件本身导致,也可能由信息中某些情感表达词汇赋予。人民日报关于“袁隆平逝世”的跨平台系列报道中的情感表达可分为三类:第一,以“外包”的方式表达情感。“市民围着袁隆平灵车失声痛哭”等报道通过“市民”这一群体表达哀思,将情感作为事实的一部分。第二,通过策划软话题表达情感。“袁花花常陪袁隆平听汇报”等话题选用了袁隆平的生活细节,增加袁隆平人物形象中的“人性”光辉,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唤起情感共鸣。第三,直接的情感表达。“泪目”“痛别”等情感词

9、几乎贯穿了报道的全过程。在新媒体平台上,抒情性的表达更为密集,而传统媒介渠道上则多见“情感外包”的处理模式。网站新闻也多使用“接近性”“同地性”的方法建立地理、心理上的情感联系。以上三种情感表达方式直接唤醒了受众的情感体验,引导受众产生哀思、悲痛的情感。当报道信息突出“缅怀”的情感时,评论也体现出缅怀的情感氛围,这说明人民日报的情感设置是成功的。另外,新闻涉及大量袁隆平生前的贡献、生活细节等内容,这激发了公众对其的固有认知和评价,从而激活情感。伴随着长此以往对袁隆平这一人物的话语构建,该身份已经具备了“英雄”的形象标签和“尊敬”“崇拜”等情感标签,这种社会认同可以作为个人身份和情感的中介。本文

10、将这一机制概念化为原型沉淀的过程,即新闻报道中的各种情感元素持续唤醒国人关于袁隆平的身份记忆,使得人们处于相似的认知积累和情感氛围,从而唤醒相似的情感体验。综上,人民日报对情感要素的应用与新闻发布渠道密切相关,按照平台调性和报道策划定位的不同,采用了各异的情感表达方式,而基于原型沉淀的固有认知积累贯穿于各类形式的新闻情感设置之中,各平台共同起到情感唤醒的作用。2.情感扩散:基于共情的持续参与和再传播。情感扩散基于共情的心理机制进行,共情(empathy)又称移情,是情感投射的结果,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个体由经验产生的心理表征会和观察到他人行动后产生的心理表征产生重叠,当重叠的“共享表征”被激

11、活后,就具有了体验他人感情的能力,这种共情力可以通过沟通得到提升5。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更容易通过巨量信息营造出同一情境下的相似情感体验,引发共鸣6。在对相关报道分析后发现,主流媒体在信息传递、扩散和共享的全过程中始终在场,推动形成一致或近似的情感7,并通过持续参与的方式强调自身的情感传播功能。该事件中人民日报的情感参与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讣告形式公开信息。第一时间在各平台发布以文字和配图为主的简讯。此类报道较少直接表达情感,但配发的黑白照片以特殊的视觉修辞体现了庄严肃穆的情感氛围。二是集中进行回忆性报道。这些报道追忆了袁隆平生前的突出贡献和生活细节,涵盖直接表达情感、情感“外包”、策划“软

12、话题”等方式展现新情感要素。三是展现民众的悼念行为。这一阶段的报道带有明显的情感“外包”特征,通过悼念人群等新闻人物表达情感。各阶段报道均侧重于悲痛、哀思的情感,与社会整体情感氛围一致,每一次报道发布都引发了受众的强烈回应。这也证明媒体的情感设置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通过不断提供新的信息素材,持续激发相似的情感体验,推动情感扩散。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倾向于模仿他人的动作、表情等特征,从而产生共鸣,这种机制被认为是情绪传染的一个有力的因素8。在受众评论中,出现了“我小时候和爸爸种水稻”“想起小学课本上袁爷爷”等关联自身经历的文字,说明受众将新闻中的悲伤情绪映射到了自己身上,带着类似的情感、情绪,受众参与

13、到情感分享的过程,就自身情感体验进行交流,推动了情感的二次社会共享。这一社会分享过程进一步扩大并加深了情感氛围,形成了情感的螺旋和统一的社会情感气候9。综上,主流媒体始终参与社会情感的设置和扩散。在重要议程上,媒体仍发挥“意见领袖”的职能作用,新闻观察新闻思辨Media Spectator49青年记者2023年2月上不断激活与受众重叠的共享表征,源源不断地唤醒、强化情感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扩散,形成规模性的情感气候,为情感扩散赋能,促成情感的多层次传播。其情感传播机制如下图所示:情感在新闻中的合法性上述案例分析为数字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情感革命提供了至少两个面向的启示。(一)新闻对于情感的接纳和重

14、视与媒介技术发展密切相关麦克卢汉指出,工业文明时代的机械技术带来了人类工具理性的发展,却也导致人类感官世界的分裂和萎缩,而信息文明时代的数字技术则带来一次人类“感觉比率”10的剧变,把主体塑造成一个“感性整体”,从而将整个人类连接成为一个充盈着感性活力的“诗性统一场”11。数字媒介技术作为一种“感官技术”,天然地与感情和情感联系在一起,数字媒介技术深刻变革也必然催生生机勃勃的人类感性世界和空前活跃的人类情感活动。进入新媒体时代,为应对感性技术冲击,传统新闻业不得不进行相应的调适和情感回应,承认、接纳、重视新闻中的情感要素。可以预见,情感将越来越成为人、新闻和记者之间新兴关系中的一个生动活泼的原

15、则12,基于客观性原则的新闻与情感的传统关系将得到根本性的重塑。(二)更需警惕情感滥用与新闻异化麦克卢汉关于数字媒介作为一种“感性技术”的论述,以及他据此提出的数字媒介对机械媒介技术的感性革命,体现着以情感力量对人类理性的傲慢和专制进行的校正,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哲学意义。然而同样令人担忧的是,数字媒介带来的人类感性革命也极有可能把当今的新闻生产导入“情感的硫酸池”,其后果是,新闻信息的实证性要素被软化,乃至被溶解,从而出现一种“情感驱逐事实”的尴尬局面。毫无疑问,互联网时代新闻信息的“后真相”现象与新闻生产中的情感滥用紧密相连,这将加速新闻业的异化。本文针对人民日报关于“袁隆平逝世”的“情感报道

16、”的案例研究,为观察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新闻生产如何恰当地进行“情感设置”和适度地运用“情感策略”提供了切入点。新闻生产者敏锐地把握住不同媒介形态的“情感需求”,使新闻生产与传播尽可能贴近媒介的“情感特质”,采用“混合情感传播模式”13,一方面仍保有固有的伦理框架,有意突出事实在新闻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重视与情感联系的建立。本文认为,这对于新闻客观性原则构成了一种“建设性挑战”: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流媒体在情感要素的表达和运用上,相比于自媒体都表现出了更为严谨的节制态度,主流媒体正努力在一个更加情感化的社会网络中寻求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在积极适应数字媒介带来的“新闻的感性化”趋势的同时,小心翼翼地

17、避免情感的滥用。【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网络舆情案例库建设与研究”(批准号:18ZH01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智能时代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规律及治理研究”(批准号:20ZDA060)、上海社会科学院“传播政治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创新工程项目阶段性成果】参考文献:1Ginosar,A.and I.Cohen(2019).Patriotic journalism:An appeal to emotion and cognition.Media War and Conflict,12(1),3-18.2Wahl-Jorgensen,K.(2013).The strategic ri

18、tual of emotionality:A case study of Pulitzer Prize-winning articles.Journalism,14(1),129-145.3Moran,R.E.and N.Usher(2021).Objects of journalism,revised:Rethinking materiality in journalism studies through emotion,culture and“unexpected objects”.Journalism,22(5),1155-1172.4 潘霁,刘晖.公共空间还是减压阀?“北大雕像戴口罩”

19、微博讨论中的归因、冲突与情感表达 J.国际新闻界,2014,36(11):19-33.5 吴飞.共情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探索 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26(05):59-76.6 黎藜,吴嘉恩.主流媒体从叙事到融情的共情传播策略研究以人民日报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 J.传媒观察,2021(08):35-41.7 赵建国.论共情传播 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06):47-52.8Elaine Hatfield,John T.Cacioppo,Richard L.Rapson(1994).“Mechanisms of emotional contagion:I.E

20、motional mimicry/synchrony”.In:Emotional Contag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7-48.9Bosse,T.,et al.(2009).“A Multi-agent Model for Emotion Contagion Spirals Integrated within a Supporting Ambient Agent Model.”Principles of Practice in Multi-Agent Systems.Springer,2009,48-69.10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M.何

21、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11.11 金惠敏.感性整体:麦克卢汉的媒介研究与文学研究 C.美学麦克卢汉:媒介研究新维度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85-108.12Beckett,C.and M.Deuze(2016).“On the Role of Emotion in the Future of Journalism.”Social Media+Society,2(3),1-6.13 张志安,彭璐.混合情感传播模式:主流媒体短视频内容生产研究: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例 J.新闻与写作,2019(07):57-66.(宋乃馨: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张雪魁: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图 1:新闻报道情感传播机制情感“外包”原型沉淀受众共情二次传播情感气候情感设置(唤醒)情感扩散(共情)策划软话题主流媒体参与直接抒情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