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番禺区市桥街汀沙爱心幼儿园
大班语言《家》教案
杨群英《家》
活动名称
儿歌《家》
活动目的
1、鼓励幼儿用“蓝蓝的 密密的 绿绿的”等形容词,描述美好的家。
2、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美好家庭带来的幸福情感,激发幼儿对家的热爱之情。
3、引导幼儿仿编诗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观测力、发明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 《家》的ppt
2、手工作品《房子》,手偶5个,图画6张
活动过程
一、歌曲《办家家》
音乐起,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边唱歌边表演《办家家》。
二、 播放ppt
1、 老师出示手偶公仔,幼儿闭上眼睛,手偶与小朋友握手,幼儿猜猜:谁与自己握手了?
2、 出示手偶,介绍手偶的名字叫“菲菲”,介绍菲菲的美丽的房子与家人幸福的住在一起。菲菲带来了一份礼物,是什么礼物呢?(出示ppt)
3、 老师:本来是一首好听的儿歌。请小朋友听老师念一遍。
4、 老师:请小朋友用好听的声音读一遍给蜡笔小新听一听。好吗?
4、引导幼儿观测图片,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教师分别出示ppt图片:云朵、花朵、小鸟、鱼儿、小朋友,提问:这是什么?它(他)们的家在哪里?启发幼儿说出:天空、花园、树林、小河、幼儿园。并根据幼儿的讲述点击相应的ppt图片。
三、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鼓励幼儿讲出诗歌的部分内容。
1、教师指着天空,说:蓝蓝的天空是谁的家?
2、教师指出田野,说:美丽的花园,是……采用等待或放慢速度的方式鼓励幼儿接着往下说出:是蝴蝶的家。
3、下面几句诗的学习方法同上,并带领幼儿反复说一遍。
四、教师带领幼儿根据图片的提问完整地朗诵1-2遍。
五、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每段句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这样提问:
1、为什么说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2、为什么说美丽的花园是蝴蝶的家?
3、按照上述方法,引导提问,理解诗歌的含义。
六、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原诗歌的结构仿编部分诗歌。提问:
1、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还是谁的家?尚有谁在天空上?
2、美丽的花园还是谁的家?
3、密密的树林还是谁的家?
4、清清的小河除了是鱼儿的家?还是谁的家?(鼓励幼儿仿编每段诗歌的第二句,教师可以将幼儿仿编的内容,展示在ppt图片上,带领幼儿完整地念一念仿编的诗歌。
七、教师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想象,鼓励幼儿仿编诗歌。
八、请小朋友把自己对幸福的家的结识说一说
九、活动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