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在音乐课上,同学们引吭高歌我和我的祖国,抒发了浓浓的爱国之情!“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速度2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1,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 初春,冰雪消融B 盛夏,露珠凝结C 深秋,绿叶凝霜D 严冬,大雪纷飞4你认为小红对下列生活中的物理量的估测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正常眨眼一次用时约2sB自行车行驶的速度约5m/sC教室门高约为3mD石家庄夏天教室内的温度一般在45左右5“水浴
2、法”是一种常见的加热方式,它具有加热缓慢、均匀等优点。如图甲所示,橙橙同学用水浴法分别加热两种物质甲和乙,同时观察它们的物态。并根据记录的温度-时间数据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图像。根据她绘制的图像我们可以推测()At1时刻以后,甲物质一定在吸热Bt1时刻以后,甲物质一定在发生物态变化Ct1t2时间内,乙物质一定在吸热Dt1t2时间内,乙物质的液态部分在变少6对图中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检查视力时,为了节省空间,利用观察平面镜成的视力表的像检查B自行车的尾灯里并没有灯泡,利用光的反射来“发光”C鱼缸中只有一条鱼,看起来有两条鱼的原因是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小猫和小聪互相看到对方,说明反射时光
3、路可逆7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则这个玻璃体A可以看做两块凹透镜B可以看做一块凸透镜C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D穿过玻璃杯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8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C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D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的距离大约是25cm9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红坐在车厢向另一列火车观望。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前进了,但是“驶过”对面列车的车尾时,小红发现她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原来是对面的列车向反方向开去了。“开始前进了”和“停
4、在站台上”是因为小红所选的参照物是()A另一列火车;自己乘坐的火车B自己乘坐的火车;站台C站台;另一列火车D另一列火车;站台10如图所示,F是凸透镜的焦点,AB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物体,已知A点在凸透镜的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B点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AB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是AB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下列四个图中,其中关于AB所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ABCD二、填空题11小华帮妈妈刷洗餐具,演奏出锅、碗、筷、勺的“交响曲”。响声是由于餐具的_产生的;它是通过_传播到人的耳朵里的;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_m/s。12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_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
5、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_(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_(增大/不变/减小)13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家颁给了“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的三位发明者,在此前,红色、绿色发光二极管已经面世,但直到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后,利用发光二极管才能产生白色光源(如图甲所示)。鹦鹉的嘴成红色,翅膀成绿色,若在暗室中,用_(选填某一单色光)光照射时,嘴仍呈红色,此时翅膀呈_色。 14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冰棒后,发现以下几种现象A冰棒上粘着“白粉”;B剥去纸后冰棒就冒出“白雾”;C若把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就会“出汗”;D 把冰棒放在嘴里变成“糖水”。这四种物态变
6、化过程均放热的是_。(填写对应的字母)15疫情期间,小明在线上学习时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视力急剧下降。经医生检查,小明晶状体变厚,使来自远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透镜,如图所示的两幅示意图中,能正确矫正小明视力的是_(选填“甲”或“乙”)。16如图所示,李明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某物体的长度,那么他用的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这个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cm。17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明月松间照”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18小美同学对某固体加热,图反映了该固体先熔化成液体再到沸腾的过程的温度变化情况。
7、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你的判断依据是_,它的熔化时间为_min,它的沸点为_。19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以快速登录网页。如图所示,二维码_光源(选填“是”或“不是”),当人们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摄像镜头应位于_(选填“大于”或“小于”)2倍焦距处。20A、B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图甲是A车行驶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图像,图乙是B车的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两车速度关系是vA_vB(选填“”、“=”或“”),B车内通过的路程是_m。三、作图题21(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_)(2)画出图中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_)(3
8、)请你在图中画出遥控器对着墙遥控电视时红外线的反射光线;(_)(4)在碗底放一枚硬币S,向碗里倒水后,会观察到“硬币”上升,如图所示。请将眼睛看到硬币像S的光路图补充完整;(_)(5)图都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甲_;乙_。四、实验题22下表记录了声波在五种气体中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传播速度(单位是m/s),请依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温度()空气氢气氦气氮气二氧化碳03311261891337269103371284908343273203431306924349279303491328939355283(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知道,在同种介质中,声波的传播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9、_;(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最大飞行速度一定的飞机要在空气中实现超音速飞行,在温度_的条件下更容易成功(选填“较高”或“较低”)。23小梅在科技楼物理实验室302做实验(1)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其目的是使冰 _;根据图甲可知,冰属于 _(选填“晶体”“非晶体”);(2)小梅又做了“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发现水的沸点为98,说明学校地区的气压 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3)结合两次实验图像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_。24小明在进行光的反射规律实验的探究过程中(1)在光屏上标有角度数是
10、为了研究_;(2)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_;(3)在图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4)一条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反射角是_;若入射角增大15,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若入射光线与镜面垂直,则反射角是_。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请完成下面问题 (1)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光具座 、蜡烛和火柴等。实验步骤1记录凸透镜的焦距;2安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3固定凸透镜的
11、位置,将蜡烛放在适当的位置后,移动_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光屏上的像直到清晰为止;测量并记录此时的_。(2)实验过程中他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此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此时的物距u为_cm,像距v为_cm。26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从A点由静止山发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实验原理是_。(2)图中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3)不同实验小组测得的平均速度不同,是因为他们选择的_不同。(4)要测AC段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方法1vAC=;方法vAC=;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方法
12、_(1或2)。(5)小车从A到C运动图象是_。ABCD【参考答案】一、选择题B解析B【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特性。【详解】“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D解析D【详解】路面设计成凹面时,汽车在凹形的路面上行驶时,汽车的发动机照样会产生噪声,所以排除了AB两个选择项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应该在人的耳朵附近想办法如戴耳罩等道路修成凹形的是通过道路两旁较高的路旁设施反射噪声,其作用相当于一个隔音板,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综上分析,故选D3A解析A【详解】A初春,河流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
13、象,此过程吸热,故A符合题意;B盛夏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C深秋,绿叶上挂满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D寒冬,大雪纷飞,雪是空气中水蒸气迅速降温,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此过程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B解析B【详解】A人正常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0.1s,故A不符合实际;B结合生活经验,自行车行驶的速度约为5m/s,故B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教室门高于中学生身高,约为2m=200cm,故C不符合实际;D夏天,石家庄室外温度
14、可能超过35,教室内温度要低于35,但不可能达到45,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5C解析C【详解】A甲物质在t1时刻后,温度不变,无法判断其是否吸热,故A选项错误;Bt1时刻以后,甲物质的物态变化未知,故B选项错误;Ct1t2时间内,乙物质熔化,温度不变,晶体在熔化时,一定在吸热,故C选项正确;Dt1t2时间内,乙物质的由固态变为了液态,故液体部分在变多,故D选项错误。故选C。6C解析C【详解】A平面镜成像中,像到物体的距离等于像到镜面的距离加物到镜面的距离,所以检查视力时,为节省空间,可观察利用平面镜成的视力表的像检查,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自行车的尾灯里并没有灯泡,尾灯里是由很多互相垂直
15、的平面镜组成的,可以将射向尾灯的光按原路反射回去,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鱼缸中只有一条鱼,看起来有两条鱼的原因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和玻璃中发生折射,而空气和玻璃的折射率不同,所以看起来有两条鱼,故C错误,C符合题意;D小聪看到小猫是光从小猫射向镜面,经镜面反射后进入小聪的眼睛;小猫看到小聪是光从小聪射向镜面,经镜面反射后进入小猫的眼睛,说明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C。7A解析A【分析】图中,玻璃体被中空分成了两部分,以中线分开这两部分都属于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详解】玻璃体被中空(中间是空气)分成了两部分,这两部分都是中间薄、边缘厚,都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
16、线有发散作用,因此平行光经过玻璃砖后,会变得发散,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8D解析D【详解】A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A错误;B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近视眼看不清远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所以要佩戴凹透镜使光线延迟会聚在视网膜上,故C错误;D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的距离大约是25cm,故D正确。故选D。9D解析D【详解】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要首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觉得“开始前进了”这是以另一列火车为参照物,自己的列车相对于另
17、一列火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感觉是运动的;而发现认为“停在站台上”是以站台为参照物,自己的列车相对于站台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故只有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0D解析D【详解】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A点在凸透镜的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那么所成的像A在二倍焦距以外,B点在二倍焦距以外,那么所成的像B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A点射出的光线有无数条,其中有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还有一条过光心不改变方向的光线,两条折射光线会聚成像点。同理点射出的光线有无数条,其中有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还有一条过光心不改变方向的光线,两条折射光线
18、会聚成像点。连接就是AB的像,如下图所示故选D。二、填空题11振动 空气 340 【详解】1餐具响声是餐具的振动产生的。2餐具和人耳之间是空气,所以餐具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3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12直线传播 左 不变 【详解】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无水时激光沿直线射到水槽底部,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光在界面上发生折射,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光线偏向法线,故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左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入射角不变,所以折射角也不变考点 光的折射13红色 黑 【详解】1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
19、射的色光决定的,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的物质反射所有的光;所以当红光照在鹦鹉身上时,嘴仍然是红色,翅膀呈现黑色。14A解析ABC【详解】A冰棒上粘着“白粉”,是冰箱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粒,此过程放出热量,故A符合题意;B剥去纸后冰棒就冒出“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故B符合题意;C把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就会“出汗”,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茶杯外壁液化成的小水珠,此过程放出热量,故C符合题意;D把冰棒放在嘴里变成“糖水”,是冰棒由固态变成了液态,是熔化现象,此过程吸收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BC。15凸 乙 【详解】1晶状
20、体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则相当于凸透镜。2小明晶状体变厚,使来自远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则为使光线会聚到视网膜上,应佩戴具有发散功能解析凸 乙 【详解】1晶状体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则相当于凸透镜。2小明晶状体变厚,使来自远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则为使光线会聚到视网膜上,应佩戴具有发散功能的凹透镜,则能正确矫正小明视力的是乙。161mm 2.72 【详解】1图中的刻度尺每一厘米里有10个小格,一小格为1mm,故小明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2记录刻度尺的读数时,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而且要估解析1mm 2.72 【详解】1图中的刻度尺每一厘米里有10
21、个小格,一小格为1mm,故小明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2记录刻度尺的读数时,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而且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可知,物体的左端在1.00cm刻度处,右端在3.72cm刻度处,则物体的长度为3.72cm -1.00cm=2.72cm17折射 反射 直线传播 【详解】1“潭清疑水浅”,在空气中看潭水时,看到水潭底比实际的浅,这是光的折射现象。2“池水照明月”,池中的明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解析折射 反射 直线传播 【详解】1“潭清疑水浅”,在空气中看潭水时,看到水潭底比实际的浅,这是光的折射现象。2“池水照明月”,池中的明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22、3“明月松间照”,月光照射到松树之间,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18晶体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 6 98 【详解】1由图像可知,该固体的熔点固定为晶体。2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3由图可知,固解析晶体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 6 98 【详解】1由图像可知,该固体的熔点固定为晶体。2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3由图可知,固体在0时只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为熔化过程,时间为6min。4由图可知,该物质在98时再次只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此时沸腾,沸点为98。19不是 大于 【详解】1当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时,它反射的光线进入手机照相机形成图像,二维码本身不
23、发光,不是光源。2照相机是凸透镜,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解析不是 大于 【详解】1当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时,它反射的光线进入手机照相机形成图像,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2照相机是凸透镜,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制成的,所以扫描二维码时,摄像头应位于大于2倍焦距处。20= 20 【详解】1图甲表明A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A的速度图乙表明B也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故2 B车内通过的路程是解析= 20 【详解】1图甲表明A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A的速度图乙表明B也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故2 B车内通过的路程是三、作图题213:40 12:05 【详解】(1)1
24、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平分,可以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2)解析 3:40 12:05 【详解】(1)1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平分,可以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2)2一条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所以该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如图所示(3)3作遥控器对于墙壁的对称点,连接红外线接收窗口B与对称点,与墙壁的交点即反射点,连接遥控器A和反射点即可,如图所示(4)4当倒水到一定高度后,看到了硬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从硬币发出的漫反射光经水面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当光线射入人眼,人凭光沿直线传播的感觉,认为一般在
25、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其实看到的是硬币的虚像S,如图所示(5)56做出表的左右对称图形,如图所示图对称图形可以读出甲表的时刻是3:40,乙表的时刻是12:05。四、实验题22温度越高,声波传播速度越快 较低 【详解】(1)1由表中数据可看出,在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波传播速度越快。(2)2温度越低,声音传播速度越慢,要实现超音速飞行,在温度较解析温度越高,声波传播速度越快 较低 【详解】(1)1由表中数据可看出,在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波传播速度越快。(2)2温度越低,声音传播速度越慢,要实现超音速飞行,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更容易成功。23均匀受热 晶体 小于 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详解】
26、(1)1实验装置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冰均匀受热。2由图甲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有一定的解析均匀受热 晶体 小于 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详解】(1)1实验装置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冰均匀受热。2由图甲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因此冰属于晶体。(2)3 已知水的沸点98,小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则当地大气压强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4冰是晶体,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吸热,但温度不变;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24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将纸板B向后前折,观察在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详解】(1)1
27、为了方便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解析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将纸板B向后前折,观察在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详解】(1)1为了方便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可在在光屏上标有角度数。(2)2要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可以通过让纸板B不与纸板A在同一平面上来研究,即将纸板B向后前折,观察在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3)3由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可知,入射光线沿着原来反射光线的路径入射,光路图照样成立,体现了光路是可逆的。(4)4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时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
28、角为60,则入射角为90-60=30所以反射角也为30。5当反射角增大15时,则入射角也增大15,变为45,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就等于反射角与入射角之和,即为90。6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时,反射光线与镜面垂直;入射角为0,则反射角也为0。25同一水平高度上 光屏 像距 照相机 30.0 20.0 【详解】(1)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要调节烛焰中心、光屏中心和凸透镜中心使三者在同一高度解析同一水平高度上 光屏 像距 照相机 30.0 20.0 【详解】(1)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要调节烛焰中心、光屏中心和凸透镜中心使三者在同一高度上。23将蜡烛固定好位置后,要移动光
29、屏,直到光屏上出现的像最清晰,此位置就是像的位置,然后记录凸透镜和光屏间的距离即为像距。(2)4观察光屏可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56由图可知,物距是40.0cm-10.0cm=30.00cm像距是60.0cm-40.0cm=20.00cm26路程区间 见解析 B 【详解】(1)1该实验的原理是,用刻度尺测出路程,用停表测出时间,通过公式计算出速度。(2)2从图中读出AB段的路程为,则AB段解析 路程区间 见解析 B 【详解】(1)1该实验的原理是,用刻度尺测出路程,用停表测出时间,通过公式计算出速度。(2)2从图中读出AB段的路程为,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3)3不同实验小组测得的平均速度不同,是因为他们选择的路程区间不同。因为AB段的初速度小于BC段的初速度,所以平均速度不同。(4)4因为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方法一是根据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计算的,方法二是两段速度的平均值,所以方法一正确。(5)5小车从A到C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B的v-t图像是速度越来越大的,符合题意,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