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文】北京市翠微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602194 上传时间:2024-10-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北京市翠微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北京市翠微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看拼音写词语,要求运笔正确,书写美观。 fā   shì        huī huáng         líng lóng        bēnɡ tā           méi tàn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人胸有成竹,站在马路中间拼命挥手,那辆面包车才刹住车,司机吓得面色煞白。 B.海面风平浪静,好像昨天的那场暴雨从没有发生过。 C.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颇负盛名,他的诗“诗中有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D.这里的景色实在太美了,游客们都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3.从下列三个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替换画线部分,填在括号里 险胜          力挫          轻取 在我校进行的五年级男子篮球比赛中,一班以20:15战胜五班,八班以28:6战胜( ) 四班,三班以38:37战胜( ) 七班,六班以40:38战胜( ) 上届冠军二班。 4.下列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A.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B.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C.一到夜晚,整个城市就成了灯的海洋。 D.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6.与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B.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别人苦苦哀求,他仍然无动于衷,真是个铁石心肠的人。 B.两位参加散打比赛的少年各自使出了自家的本领,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 C.他手很巧,利用废旧物品制成的电烤箱,虽然外观一般,可功能并不逊色,真是巧妙绝伦啊。 D.飞往留学地的飞机即将起飞,弥留之际这位性格内向的男孩终于喊出了:“妈妈,我爱您!” 8.按要求写句子。 (1)用“温和”的不同含义写句子。 形容气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性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把画面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把今天的《人民日报》仔细地浏览了一遍。(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句子回答问题,再照样子把画面写得生动形象。 ◇院子的中央,有一棵桂树。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添加了____________(A.静态描写   B.动态描写),再加入恰当的修饰和补充,会把画面写得更生动具体。 冬天的早晨真冷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并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①莫等闲,______,空悲切。 ②______,直把杭州作汴州。 ③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 ④居安思危,______。 ⑤知之为知之,______,是知也。 理解⑤句的意思: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材料一: 材料二: 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快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材料三: 2016年11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如“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的谚语,再如民间有“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的俗语,等等。 11、上述材料中出现的节气有:谷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2、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谷雨有食香椿的习俗,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 ) (2)谷雨节气都是在每年的4月20日。( ) (3)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13、概括写出“材料二”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唐代诗人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描写的是__________节气。你还知道哪些与节气有关的诗句、谚语或俗语?选一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选择 ①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③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眼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⑧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捋了捋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 ⑨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 19、联系上下文,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形容放心不下眼前的事,焦急到了极点,睡也睡不着,吃也吃不好。( ) (2)意思是指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 20、仔细阅读短文,完成填空。 (1)他到处求职都因___________连连碰壁,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2)第⑥段中画“ ”的句子属于对人物的_______描写,表现了父亲________的心理。 (3)文中父亲和儿子都流泪了,儿子流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1、从全文看,父亲做了两次“选择”,请概括说说父亲的“选择”是什么?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22、用波浪线在第⑧段中画出一个最能表现他听了父亲的话深受感动的句子。 23、结合短文,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是因为父亲用无声的语言责备了他。 B.“当天,他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其实父亲是愿意留在老年公寓的。 C.我找不到工作是因为我要照顾年迈的父亲。 D.这篇短文主要是赞扬父爱的博大深厚、伟大无私。 24、习作。 “尝试”可能成功,也可能会失败。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请以“那是一次 的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写一写你曾经经历的一次尝试。 【参考答案】 1.发誓       辉煌       玲珑       崩塌       煤炭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 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完成此类题目要结合拼音进行拼读,拼读时注意音节的声韵母及声调。学生需要注意“誓、辉煌、崩塌”的写法。 2.A 【解析】A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和运用。 A项胸有成竹:意思是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不能用来形容老人过马路。 B项风平浪静:意思是指没有风浪,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比喻平静无事。 C项颇负盛名:意思是相当的有名声,形容名人或名物名气很大。 D项情不自禁:意思是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3.     轻取     险胜     力挫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险胜:在比赛中以极小的优势取胜。 力挫:奋力击败。 轻取:轻而易举地战胜对手。 本题指八班以28:6战胜四班,八班比四班多得到22分,说明八班轻易取胜,应选择“轻取”;指三班以38:37战胜七班,三班只比七班多得到1分,说明三班在比赛中以极小的优势取胜,应选择“险胜”;指六班以40:38战胜上届冠军二班,说明六班奋力击败上届冠军,应选择“力挫”。 4.A 【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A.“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出自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意思是: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诗句抒发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意思是: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C.“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是: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诗人为遗民呼号,目的还是想引起南宋当国者的警觉,激起他们的恢复之志。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戍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根据意思可知,A选项中诗句表达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 5.C 【解析】C 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根据例句可知采用的修辞是对比。 C.“一到夜晚,整个城市就成了灯的海洋。”采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6.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判断。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月光下的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黛山比作青螺。 A项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拟人,把蝴蝶和黄莺当作人来写。 B项中,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设问,自问自答。 C项中,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比喻,把露水比作珍珠,月亮比作弓箭。 D项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夸张。 7.A 【解析】A 【解析】略 8.     最近几天风和日丽,气候十分温和。     小红对人态度温和,很亲切。     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眼前是一条犹如人们的睛眸一般清澈的小河,欢快地向山下流去。     爸爸把今天的《人民日报》浏览了一遍。 【详解】(1)本题考查词语造句。 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如:形容气候的:清明时节,气候温和湿润,草木抽出新芽。 形容性格的:大熊猫的性情温和,小朋友们都喜欢它。 (2)本题考查句型转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本题考查扩写句子。 扩写句子时,在原句中加上修饰语,使句子更为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即可。 如: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水面如静,微风吹过,河面荡起层层的涟漪。 (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爸爸把今天的《人民日报》仔细地浏览了一遍。”前后矛盾,去掉“仔细地”或把“浏览”改为“看”。 9.A 【解析】     A     冬天的早晨,冷得小鸟不见踪影,冷得河水结上薄冰。 【详解】本题考查描写手法和仿写句子。 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 “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属于静态描写。 仿写句子时,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如:冬天的早晨真冷啊,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10.     白了少年头     暖风熏得游人醉     穿尽红丝几万条     戒奢以俭     不知为不知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详解】本题考查了诗句的默写、名言警句的积累及运用。 ①“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宋代名将岳飞的《满江红》,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花白了少年黑发,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出自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全诗内容: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③“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全诗内容: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④“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魏征劝谏唐太宗的话,意思是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 ⑤“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11、     冬至     春分     霜降 12、     √     ×     √ 13、冬至吃饺子习俗的由来 14、     白露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分析】 1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仔细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内容,从“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和“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如“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的谚语,再如民间有“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的俗语,等等。”可知冬至、春分、霜降三个节气。 1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1)仔细观察材料一图片,可知谷雨有食香椿的习俗。仔细阅读材料二内容,“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可知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 (2)仔细观材料一图片,从“每年4月20日前后视太阳到达黄经30度时为谷雨”可知谷雨节气不是都在每年的4月20日。 (3)仔细阅读材料三,结合内容“2016年11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可知正确。 1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仔细阅读材料二内容,从“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可知主要讲述了冬至吃饺子习俗的由来。 14、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理解、节气和课外搜集与积累。 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 关于节气的诗句: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关于节气的谚语俗语: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D 【解析】19、     寝食难安     老泪纵横 20、     形象问题     左眼突然失明      神态     渴望和儿子在一起,表现了他无奈、凄凉、痛苦     为伟大的父爱而感动 21、     为让儿子过得安宁去住老年公寓。     要为儿子捐献眼角膜。 22、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 23、D 【解析】 19、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 (1)结合文中第七段“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中“寝食难安”可知,这个词形容放心不下眼前的事,焦急到了极点,睡也睡不着,吃也吃不好。 (2)结合文中第八段“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中的“老泪纵横”可知,这个词意思是指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20、(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结合第一段“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可知,他因为“形象问题”,求职时连连碰壁,根本原因是他的左眼失明了。 (2)本题考查人物描写的作用。 联系上文,父亲因不想让儿子为难住进了老年公寓,儿子探望父亲时,父亲关心儿子却告诉他不要过意不去。结合“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中“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可知,这句话是对父亲的神态描写,表现了父亲渴望和儿子在一起,也体现了父亲无奈、凄凉、痛苦的心理。 (3)本题考查对文字内容的理解。 阅读全文内容可知,第七段写了父亲想把眼角膜捐给儿子,让他重获光明,即使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第八段写其他人都被父亲的话所震撼了,儿子满脸泪水走向父亲与父亲相拥。结合“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可知,儿子为伟大的父爱感动而流泪。 21、本题考查对文字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二段至第五段“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妻子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可知,父亲做的第一个选择是:为让儿子过得安宁去住老年公寓。 结合第七段“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眼角膜……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可知,父亲做的第二个选择是:要为儿子捐献眼角膜。 2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结合第八段“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可知,这个句子描写了儿子听到父亲要给自己捐赠眼角膜后,走向父亲的情急,“沉重的步子”“紧紧地抱在一起”表现出他听了父亲的话深受感动。 23、本题考查提文章主旨。 阅读全文内容可知,一次意外,儿子失明了。父亲为儿子做了两次选择,一次是不想让儿子为难住进了老年公寓,另一词是要为儿子捐献眼角膜。这篇短文赞扬父爱的博大深厚、伟大无私。故答案选D。 24、                                                       那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记得去年的一次旅行,我们要去的是江西的小武当山,旅游前,爸爸说:“小武当山自古有一条‘铁索云梯’,那是一条高约20米,将近垂直的陡峰云梯,许多小孩都不敢上。”我心里不禁打起了问号:真的有那么险?真的有那么可怕吗?难道连爱好攀登的我也克服不了吗?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登上小武当山,来到“铁索云梯”下,只见陡峭的山峰中间有一条几乎垂直的石梯,每一个台阶都极窄,还容不下我的小鞋。爸爸问我:“你敢上吗?”我点点头,又摇摇头,“男子汉大丈夫,这不就是一条小梯吗?不用怕!”爸爸的话激励了我,我决定尝试一下“铁索云梯”的险。我双手紧紧抓住护栏,眼晴牢牢盯着台阶,双脚摆横踩在细小的梯格上,一步一步慢慢往上爬。转眼间爬了三分之二,好奇心驱使我俯首回视,只见下面的人小得只有原来的一半,周围的树黑压压的一片,令人感觉阴森森的,而我的整个身体悬挂在半空。顿时,我的心一阵冰凉,双脚颤抖着,手心直冒汗,对下面的爸爸说:“爸爸,我好怕。”爸爸看我这副德样,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当你顶着困难而上,困难就会畏怯。”        “对,这只是小困难,要勇敢克服,不能泄气!”我一骨碌提起精神,向前迈出坚定的脚步。终于登上了“铁索云梯”,整座山的美景尽收眼底,真是“无限风光在陡峰”啊!        再困难的事,只要你勇敢地尝试,终究会成功的。我为那一次勇敢的尝试,感到无比自豪。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以“那是一次 的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尝试”根据字典解释就是试一试;试验的意思。“尝试”含有以前没有做过,第一次做的意思。认真阅读题目可知,本次习作要求通过对那一次尝试的反思,理解和感悟到学习、生活乃至人生的某种意义。可写成功的尝试,也可写失败的尝试,还可写有趣的尝试等。 开头:开门见山,说出那是一次怎样的尝试,如:那是一次勇敢的尝试。然后引申出你想叙述的故事。 中间:描述你勇敢的尝试的那件事。写作时要将重点放在事件的叙述上,要注意叙事六要素,将事情叙述完整,叙述时要详略得当。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同时要注意用到学到的修辞手法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作文写得生动具体,让人印象深刻。 结尾:紧扣“勇敢的尝试”这一主题,升华情感,表达真实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