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于分形企业理论在企业内部市场化中应用研究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分形企业理论,并对企业内部市场化中的分形企业思想进行了探讨,最后通过两者的对比指出内部市场化的不足之处,由此说明分形企业理论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分形;分形企业理论;内部市场化
一、 引言
企业的存在是一种复杂的存在,它在环境的变化中实现着自己的生命旅程,因此传统的数学工具只能解决其中一些对企业问题的描述,不能把企业的复杂过程给予数学的解释。当混沌学出现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复杂事物中也有自身的规律性可循。1975年数学家曼德布诺特经过潜心研究,提出了分形理论,使得数学工具在解释复杂事物问题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分形理论开始应用到研究复杂性的多种学科中。企业是复杂的,管理是复杂的,因此在对企业的研究中,分形理论大大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也使得人们更容易用数学的方法对企业进行定性或定量的研究。在过去三十年时间里,分形理论在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图形学、材料科学乃至地质勘探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或密切的注意,并且由于分形的引入,使得一些古老学科焕发了新的活力。
20世纪,随着分形理论研究的深入,其应用已逐渐从自然领域渗透到了经济管理领域。从对股价的预测到人口经济的研究,从知识管理到市场营销,分形理论都得到了深入的应用和研究。1992年德国工程师学会主席瓦内克教授提出了“分形企业”的概念。在其后十多年的时间里,分形企业理论所蕴含的深刻意义还犹如冰山一角,未能全部展现在人们面前。随着对分形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企业管理问题研究的飞速发展,分形企业及其思想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企业内部市场化中分形企业思想的分析,解释企业内部市场化中的管理学思想,并通过分形企业理论发现企业内部市场化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本文希望通过以上对比研究,探讨分形企业理论在企业管理应用研究上的意义。
二、 分形企业理论及其特点
瓦内克教授在深入地研究了日本的精益生产方式后,依据欧洲企业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分形企业”的概念,并以此作为对日本精益生产方式的欧洲回答。分形企业理论使用了分形几何中自相似性的概念,其实质是借鉴了分形几何中“局部与整体相似,系统是部分按某种规律的组合”的基本思想。瓦内克教授将企业系统中的子系统或各个部门、甚至是每个员工都视为一个分形元,从而将复杂的制造系统划分成简单的“分形单元”,使其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分形的自相似和自组织特性。
分形理论认为,具有扩展对称性的对象在标度变换时其外观形状是不变的。从一个分形中取出任意一部分加以不同倍数的放大,均可获得与整体对象完全相同的外在图形,所以,分形是自相似的。同样在分形企业中,也存在这种标度不变的对称自相似性。分形企业的自相似性包括:企业组织结构的自相似,即以过程为中心建立企业的组织;目标自相似,即单元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一致。组织结构的自相似强调自主,目标的自相似性强调自律。分形企业通过自律和自主的统一,实现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柔性的统一。
分形企业在自相似的基础上具有自组织性的特点,其自组织特性具体表现为:自动调控企业能力、资源配置分配和评价;自治生产安排和控制;自主确定工作时间、生产方式等;自发监控产品质量和数量,自发监控工作流程效率和性能等;协调和控制基于集体行为,分形地面向结果评价。在分形企业中,各个子系统在企业的总体目标下,自主寻求局部最优解,相互通过消息进行磋商和协调,得到企业的满意解。
分形企业的优化目标是:时间、柔性、质量、成本、生态和社会性。分形企业将制造系统看作是具有自己的过程和结构的集成系统,非线性发展的系统,不能精确预测的、其内部和外部边界模糊的系统。分形企业与传统企业在企业目标和内部组织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传统企业为自己确定了一个有限的目标,可以容忍一定的废品率、一定的库存、系列范围很窄的标准产品等,分形企业则把目标确定为追求尽量低的成本、无废品、“一个流”生产、零库存、产品品种多样化上。分形企业理论是对传统的管理思想的一次升华,它包涵着管理无疆界的共性。应用分形企业理论研究企业内部市场化,可以发现内部市场化作为管理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也可以发现其不足之处。
三、 企业内部市场化中的分形企业思想
企业内部市场化的理论研究着作颇多,在实践上对企业内部市场做为一种管理体系的建立是邯郸钢铁公司在管理实践中的创新之举,由于其在生产企业中产生的巨大经济效应和积极效果,中国许多的生产企业,特别是国有煤炭企业都将内部市场化视为管理思想的重大变革。内部市场化是指在企业内部将企业生产要素进行市场化运作,并借助企业的信息化系统,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最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职工的工作自主性和积极性。中国企业内部市场化的思想和欧洲分形企业理论有很多的相通之处,或者说,在企业内部市场化中包含着很多分形企业的思想。
1. 结构的自相似性。分形企业按多层级和多单元的原则进行结构设置,并且各个层级和单元采用相同的设计原则进行非集中式的构造,各个层级和单元在结构上具有自相似性,分形单元之间的差别由活动空间范围以及分形单元在活动空间内的位置所决定。企业内部市场化主张将企业内部要素重新划分,实现生产要素各自的独立。比如说人力资源在企业内部实施市场化运作,人力资源根据各部门的需要而调配,多余的则需放到人力资源市场来培训再上岗从而达到企业人力资源的内部优化。其他的生产要素也实施要素市场,各个要素市场的设置原则和生产要素流动方式都是相似的。
分形企业的集权化程度相对较低,它不按传统方式设置经营、计划和财务等直线部门,而将这些职能分布到具有制造功能的分形单元中。企业内部市场化降低了企业的集权程度,生产要素依据企业经营目标而在很大程度上自发地流动。各单位的结算,不再是集中在财务部门,而是各单位通过收入和支出直接就得到,另外,生产一线工人工资的结算通过具体的价格可以具体到每一天,因此各单位具有了传统企业中所没有的部分职能。企业内部市场化的权力下放改变了企业传统架构,使企业各层级在结构上具有了分形企业自相似性的特点。
2. 功能的自相似性。分形企业的分形单元是具有一定智能和权限的自治体,分形单元之间强调自律和协同。由于分形企业将权利下放,分形单元在功能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企业整体目标之下,各个分形单元依靠自组织和相互之间的协作机制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内部市场化的根本思想就是根据组织的目标,各个部门依据市场规律来实现组织内部资源调配,以达到资源的最合理使用。因此各个部门在功能上更趋相似,部门功能与企业整体功能也趋于相似。
分形单元不仅是执行元,而且是决策元,这样就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在内部市场化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加入了决策的功能从而不再只是执行单元,部门需要自主决策其资源使用的种类和数量,需要根据总体目标制定部门工作的程序,以实现整体的协同和协调。因此内部市场化中的各部门与传统企业部门相比,在功能上具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与分形企业理论中对分形单元功能的描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3. 运营的自组织性。分形企业运营中各子系统在共同目标的作用下,自主调配生产安排以实现最优的生产流程,自主寻求系统最佳的运营方式,或自发改善局部工作生产方式。分形企业的自组织性是一种群体行为,是所有人共同作用的复杂表现,在分形企业中员工自动监控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自动合理分配生产要素或资源,自发保持各单元之间的工作协同性。
企业内部市场化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人的积极性。内部市场化将提高效率、节约资源、安全生产等都与职工收入相关联,因此自发改善工作流程,节约生产资源,提高工作安全管理不但有益于企业效益增加,也有益于职工收入和福利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自发性得到很大提升。内部市场化所赋予部门的灵活性和职工群体的利益趋向性,使得部门的自组织成为可能。内部市场化是对中国传统企业管理思想的一次革新,其表现出的自组织性和分形企业有着很多共同之处。
四、 结语
分形企业的思想和内部市场化的思想还有一些不同之处,分形企业不但强调内部的自相似性和自组织性,还强调与外部环境沟通的动态性;内部市场化只强调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的安排和作业流程的优化,以提高人的积极性。分形企业具有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结构,每个分形单元都可以设计自己的活动空间,并能通过与环境的交流重新定义活动空间和不断改善内部过程,这样当环境剧烈变化或不可预测时,系统结构可以快速重组以适应环境变化。分形企业对外部环境可以快速响应,内部市场化中未明确提出与外部环境的沟通问题,因此内部市场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体系的建立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分形企业理论作为一种欧洲的管理思想,兼具日本精益生产管理的内涵,它是在对日本的生产方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欧洲现状提炼出来的,因此分形企业理论包含不同国界、不同企业管理理念中人类共同认可的思想。在中国企业即将迈向全球之际,急需建立适合自己的管理理念,借鉴和参考这种人类共同的管理思想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谢和平,薛秀谦.分形应用中的数学基础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5-23.
2.H.J.Warnecke.Fractal Factory,Springer Verlag,Berlin,Germany,1992.
3.刘忠庆,舒华英.电信企业实施分形管理的策略.中国数据通讯,2005,:59-61.
4.胡援.分形理论及其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同济大学学报,2003,:78-82.
5.崔凡,刘和平.分形理论及其管理方法论意义初探.经营管理,2001,:36-38.
6.顾新建,祁国宁.分形企业的概念和结构.航空制造工程,1996,:3-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