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国的维吾尔学摘要:法国的突厥学研究可上溯上溯到16世纪。19世纪以来其研究领域更涉及整个突厥学及维吾尔学。本文重点介绍了德尼、巴赞、和哈米勒屯三位法国学者对突厥学、维吾尔学研究方面的贡献。关键词:维吾尔学、德尼、巴赞、哈米勒屯 法国的突厥学和维吾尔学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法国的早期突厥学研究可上溯到十六世纪。但只是在路易十四在位和“青年语言学派”创立时期,法国才出现第一批真正熟悉突厥语的人。十九世纪以前,法国突厥学主要限于对奥斯曼土耳其语实用方面的研究。早在1820年法国着名东方学家雷木扎在题作靼靼语言研究满洲、蒙古、维吾尔、藏语语法、文献考一书中就研究了维吾尔语。同年当时侨居巴黎的德裔学
2、者克拉普劳特(K.Klaploth)在巴黎出版了题作回鹘语言文字考。书中根据保存在巴黎的明代四译馆的高昌译语和高昌馆来文全面研究了古代维吾尔书面语。此书至今尚未失去价值。十九世纪末,巴外德库尔泰依(PauetdeCourteille)是法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近代维吾尔书面语,即察哈台语(也称旧维吾尔书面语)研究的专家。他翻译、出版了若干纳瓦依等中世纪、近代维吾尔诗人、学者的着作。早在1890年以杜特瑞德兰和格列纳()为首的法国考查队就在南疆进行考古调查工作。后来由格氏出版的三大卷本新疆考查报告至今尚有参考价值。之后上述学者开创的研究西域的传统为法国着名汉学家、蒙古学家、维吾尔学家伯希和(PaulP
3、elliot)所继承和发展下来,他在1906-1909年在新疆和敦煌的考古调查对汉学和维吾尔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三十年代(1931)他给法国雪铁龙(Citroen)汽车厂新疆考察队出发前所做的报告高地亚洲中,高度概括介绍了新疆两千年的历史,至今对我们仍未失去价值。他虽未发表直接关于维吾尔语文的专着,但他的大量论着,特别是他二十世纪初期出版的多达一千二百页的土耳其语法至今仍对研究维吾尔语法有重要参考价值。德尼和伯希和是近代法国突厥学的两位泰斗。他们二人都是知识渊博而又着述甚多的学者。他们的学生来自许多国家。法国突厥学的形成和创立都直接或间接归功于这两位学者。后来接任伯希和担任法兰西学院
4、中亚讲座首席教授的韩百诗在七十年代后期主编出版了专门题写汉文书名西域的大型专着,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新疆的古代历史、文化和语文。这里且暂不提诸如列维、费里奥扎、皮诺等法国学者对“吐火罗语”研究的贡献。 让我们先来简要介绍一下现代法国突厥学的主要教学研究机构。法国最老的突厥教学中心之一,为国立巴黎现代东方语言学院中的突厥语教研室。早期负责人为让德尼教授。1949年后(即德尼去世后)由路易巴赞教授负责。从1950年起在法国高等研究学院(LEcolePratiquedesHautesEtudes)(在索邦Sorbonne内,但编制上与巴黎大学分开)第四组设立了突厥历史和语文学研究部。其研究题目的一半
5、是有关古代突厥语文学方面的,如对蒙古和叶尼塞河上游的古代突厥、回鹘碑铭、写本(特别是敦煌发现的部分)的研究。国立巴黎大学突厥学研究所也是着名的突厥学中心。研究所图书室藏有关于突厥学方面的参考书达一万二千册,其基础主要是让德尼的遗书。该研究所不仅从事教学工作,它也是一个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entreNationalde1aRechercheScientifique)有关系的研究机构。在巴黎之外,尚有两个进行突厥学教学和研究的中心。一个是法国南部的艾-昂-普洛万斯(Aix-en-Provence)大学,另一个是斯特拉斯堡大学。在突厥学和维吾尔学研究方面,我们必须提到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
6、RS)。这个机构属下的中亚研究所曾与我国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过卓有成效的合作,在塔里木盆地进行了发掘工作。另外该中心所属的敦煌研究部的哈米勒屯教授专门从事古代维吾尔历史、文献的研究。让保罗鲁(Jean-PaulRoux)先生不仅是专门研究突厥民族古代宗教史方面的专家,而且出版过若干部有关中亚历史文化的专着。包拉塔夫是研究突厥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方面的专家。这里还要顺便提一下巴赞先生的高足萨比娜特勒班扎女士关于维吾尔十二木卡姆音乐研究的专着。总之,法国突厥学研究在各个方面都已开始取得很大的成绩,其研究领域涉及整个突厥学。最后还要提到,在依莱梅丽阔夫夫人的倡仪并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
7、大力支持下,法国从六十年代起就出版了专门的突厥学刊物突厥学,已出版了三十几卷。我本人曾于八十年代初在该刊物上发表了回鹘文高昌王世勋碑研究的论文。 下面我重点介绍三位直接和维吾尔语文研究有关的法国同行,他们是路巴赞、热基饶和哈米勒屯。 路易巴赞教授长期以来担任法国突厥学会会长、法兰西学院院士、国立东方语言文明学院名誉教授、法国高等实验学院第四部主任、法中友协会长等职。他1920年12月29日生于法国卡昂(Caen)。1942-1945年在法国国立东方现代语言学院师从德尼教授学习突厥语。1945年毕业后被法国外交部派往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工作,直至1948年才回国。回国后被聘为法国国立方现代语言学院的
8、突厥语教授,继承其师德尼先生的教席。此后,一直在该校任教直到1990年退休为止。路易巴赞先生一生着述甚多,涉及突厥学的各个方面。他的国家博士论文古代突厥历法研究旁征博引,对古代突厥人的历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该论文于1972年在巴黎第三大学通过,曾打印若干份分送世界各主要大学。我1981年在德国哥庭根大学停留期间,曾从该大学图书馆借出复制了一份。1991年此书由匈牙利科学院正式出版,后达七百多页。他认为突厥历法是以阴-阳历和12生肖历为基础、在中国历法的影响下形成的,批判了过去学者们主张的12生肖纪年的突厥起源论。此外,1989年在哈米勒屯教授的编辑下,出版了他的论文集,题作突厥人、字和人。书中
9、收集了他的主要重要论文约五十篇,其中与维吾尔学有关的如:1)对晋书中两句匈奴诗的构拟,2)敦煌发现的如尼文占卜书的研究,3)古代回鹘天文学研究,4)关于突厥大字典成书的年代,苏吉碑考释,等等。本人在1982年访问巴黎大学时曾受到巴赞先生的热情接待。另一位法国维吾尔学研究者为基饶先生,他因研究第二突厥汗国历史及其大臣暾欲谷碑文,而为学界所称道。根据元代欧阳玄圭斋集偰氏家传说暾欲谷是维吾尔偰氏家族的先人,所以这里我把他对暾欲谷碑的研究列入维吾尔学范围。基饶于1906年8月29日生于阿尔及利亚。由于他的学识和二次大战中积极参加法国的抵抗运动,所以1944年他被法国临时政府选派外国从事文化工作。在提供
10、让他挑选的工作对象中,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去安卡拉,因为以凯末尔革命而革新的土耳其早已吸引了他。基饶先作为安卡拉语言学院法语教学的负责人,之后又作为该市政治学院的法语教授在土耳其生活了十八年(直到1962年)。同时致力于土耳其语的学习和研究。当巴赞1945年刚从巴黎国立东方语言学院毕业,因公到达安卡拉并见到基饶时,他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一时期基饶的科学兴趣主要在研究现代土耳其语和土耳其文学。他在这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当时他与法国突厥学大师让德尼也有通讯往来,并在科学研究上接受后者的指导。作为拉丁语专家和法语语言学家,基饶对历史语言学有很深的了解。他也对土耳其语历史保有浓厚的兴趣。可能是在巴赞的
11、影响下,1945年左右基饶开始研究蒙古鄂尔浑碑铭中的巴音卓克图碑(即暾欲谷碑)。此碑文刻在两块碑石上,约属于公元725年,记述了暾欲谷这个年近八十岁的突厥汗国重臣的生平事迹。暾欲谷是第二突厥汗国(从680年起)颉跌利施、默啜两代可汗的军事统帅和第三代毗伽可汗(BilgaQaghan)的岳父,他曾受教育于中国。由于碑文直言不讳的语言和主人公是汗国的铁腕人物,所以引起基饶的注意。基饶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对此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以前关于此碑的研究只有汤姆森和拉德洛夫的本子。虽然这两位前辈是突厥学的大师,但当时对古代突厥语尚无系统知识,特别是古代突厥学的宝库十一世纪喀什噶里(MahmudKashgha
12、ri)所着的突厥大字典尚未发现,所以他们的研究不能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基饶根据他所看到的照片和拓本对该碑重新进行了诠释。当芬兰学者阿勒陶1958年刊布蒙古古代突厥碑文材料(内有此碑较清楚的照片)一书时,基饶的研究专着已完成并付印。尽管有许多物质方面的困难,早在1957年底基饶已完成对暾欲谷碑的研究工作,并于1958年作为博土论文提出。由于印刷方面的原因,基饶的两部书的出版又拖延了两三年。这两部重要着作为:兰突厥汗国颉跌利拖、默啜和毗伽可汗统治时代(680734年)(巴黎1960年版),巴音卓克图碑校勘本(巴黎1961年版)。基饶在这两部着作中重新研究了有关古代突厥人及其碑铭文献的许多历史
13、和语言学问题。当然,基饶的着作中也有个别的错误。此外,图书资料的不完备也影响了研究工作的质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今后不论谁从事这方面的研究,都不能避开他的论着。一些重要问题由他首次提出并给予某种程度成功的解决。是他第一个发现和分析了碑文作者使用的相当严格的拼写法规律。这些规律可以帮助解决那些迄今仍不能确定的词句和改正过去释读上的错误(这一点不仅限于暾欲谷碑,也适用于其它古代突厥文碑铭)。1962年基饶回到法国后在斯特拉斯堡大学从事突厥学的教学工作。1964年他成为该大学突厥学教研室的负责人。是他给该大学突厥学研究所的创建打下了基础。基饶于1968年5月去世。 第三位法国的维吾尔学家是哈米勒
14、屯教授。他已于2003年5月29日在巴黎去世,享年82岁,世界维吾尔学界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学者和同行。在2002年秋柏林举行的“重访吐鲁番纪念丝绸之路文化和艺术一百周年”国际会议上,他的题作吐鲁番出土佛教木杵III研究的专题报告曾受到与会各国学者的赞许。会后在游览柏林附近皇家园林城市波茨坦时,他尚步履矫健,谈笑风生。当我去年6月接到法国亚洲学会的讣告时感到十分突然,不相信这是真的。哈米勒屯于1921年3月14日生于美国堪萨斯州托皮卡(Topeka)市一个普通家庭。在他青少年时代正值1929-1932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代,经历了许多磨难。1939年中学毕业后,于1939-1941年就读于堪萨斯大学
15、劳伦斯分校,学习工程技术。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弃笔从戎,参加了美国海军。1942-1945年在美国驻土耳其首府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使领馆工作,任海军副官。在此期间开始接触突厥语土耳其语。1945年返回美国。1946年奉调学习日语,后到日本任职到1947年。战后,由于美国大学执行国会的”GIBillofRights”法案,大批士兵复员入学,学员爆满,教学质量下降。他对此不满,加之受到他父亲热爱法国文化的影响,于是决心到法国巴黎深造。1947-1949年入巴黎大学。1949-1951年在巴黎现代东方语言学院学习汉语、日语、突厥语。1951年在法国着名汉学家和佛教学家戴密微教授的指导下,于
16、1954年完成五代回鹘史的博士论文,于1955年出版。另外,1971年他又以敦煌本回鹘文善恶两王子的故事获突厥语文学博士学位。1983年以敦煌9-10世纪回鹘文写本研究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90年和英国西木斯-威廉木斯合作出版了专着敦煌突厥-粟特语文书。哈米勒屯教授从1955年开始在法国科研中心任职。历任助研、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等职。哈氏一生热爱法国文化,喜欢说法语,他的绝大多数论着都是用法文写成。一生未婚。他于1974年正式加入法国国籍。1989年退休后,仍笔耕不辍。我本人1981年曾受到他的邀请访问巴黎,并在巴黎第三大学做了中国突厥学的研究学术报告。1981年我和他合作发表了回鹘文高昌王
17、世勋碑研究。1987年他曾作为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客人访问过北京和新疆。哈米勒屯的文风有些像法国汉学和中亚学大师伯希和,论文中的注释有时超过本文章本身,旁征博引、深入细致。他一生除专着外,尚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重要的有九姓乌古斯与十姓回鹘考。在这篇论文中,他从突厥语言学的角度,论证所谓古代突厥碑文中多次出现的ToquzOghuz实际上就是汉文史籍中的“九姓”。“九姓”源自toquzoghush,也就是说oghush“姓氏、氏族”一词因受到前面词toquz“九”中尾音z的类比同化影响,从而也变成oghuz。这一点正与汉文史籍相符;所谓“九姓”乌古斯”)实指“九姓铁勒”或“铁勒九姓”。回纥只是九姓铁
18、勒之一。回鹘一般自称十姓回鹘。另外,他在突厥如尼文碑铭中地名考一文中考证了古代突厥文毗伽可汗碑东南面这一长期不解的地名为KAcin,也就是姑藏,即凉州,也即今之甘肃省武威。他的其他重要论文尚有:敦煌发现的钢和泰卷子考吐鲁番交河遗址出土回鹘文地契考释梵蒂冈藏叙利亚文突厥语景教主教印章考敦煌出土汉文和古代突厥如尼文写本考古突厥文占卜书跋文考突厥如尼文Khutukh-ula碑文研究(JournalAsiatique263/1975)仲云部考占卜书中二卦考释851和1001年间和阗王系考突厥碑文中qyzqoduz考释敦煌突厥语写本9-10世纪和阗年代学回鹘文shli和tutung称号考敦煌回鹘文文献概
19、述蒙古发现的三体文字哈拉巴喇哈逊碑考敦煌PelliotOuigour16bis编号写本新释988,989,1003年回鹘摩尼教历书考释(载L.Bazin教授祝寿论文集VariaTurcica9,1992)关于敦煌出土回鹘文献的年代问题(载吐鲁番、和阗和敦煌国际讨论会论文集,1996,柏林)论突厥的起源,等等。 最后还要提到:2001年在LouisBazin和PeterZieme二位教授的编辑下出版了庆祝他八十寿辰的论文集从敦煌到伊斯坦布尔哈米勒屯祝寿集,内中收有21篇有关论文。 UighurStudiesinFrance Abstract:InthisarticletheauthorspeaksabouttheTurcology,especiallyUighurstudiesinFrance.Besides,theauthormainlygivesinformationonthecontributionsofthreeFrenchscholarsintheseaspects,ProfsJeanDeny,LouisBazinandJamesHamilton.KeyWords:UighurStudies,J.Deny,L.Bazin,J.Haml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