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整、自我约束内在机制,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具备举足轻重功效。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及实施情况好坏,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关键。所以,应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并强化其实施,本文就此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企业内控制度建立标准相互牵制标准。企业每项完整经济业务活动,必须经过具备相互制约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控制步骤方能完成。在横向关系上,最少由彼此独立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以使该部门或人员工作受另一个部门或人员监督;在纵向关系上,最少经过互不隶属两个或两个以上岗位或步骤,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对授权、执行、统计、保管、查对等不兼容职务要相互分离控制。协
2、调配合标准。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步骤都应协调同时,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需要紧密衔接,以确保经营管理活动有效性和连续性。协调配合标准是相互牵制标准深化和补充。落实这一标准,尤其要防止只管牵制错弊而不顾办事效率机械做法,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从而在确保质量、提升效率前提下完成经营任务。程序定位标准。企业应该按照经济业务性质和功效将其经营管理活动划分为若干个详细工作岗位,并依照岗位性质对应地赋予职责权限,要求操作规程,明确检验标准,责、权、利统一。形成事事有些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验,以此定出奖罚制度,增加每个人事业心和责任感,提升工作效率。成本效益标准。实施
3、内部控制成本要低于由此产生收益,力争以最小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层次效益标准。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控制层次和工作效率关系,预防以增加层次“人海战术”来取得很好内控效果现象。以高效、有用为出发点,合理设置内控层次,明确各个层次职责权限,强化各对应层次责任心,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用性和效率性。二、企业内控制度主要内容结构控制。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有效运行,有赖于企业内部良好法人治理结构。当代企业全部权和经营权分离,使得客观上需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职责,以保障关于各方正当权益。董事会维护出资人权益,对股东大会负责,对企业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活动做出决议;监事会对董事会、企业财务工作及经营者
4、执行法律和企业章程情况进行监督;同时还应设置满足企业监控需要职能机构如审计部、稽查部,对董事会负责并在业务上受监事会指导。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法人治理结构,确保企业正常运转。授权同意控制。授权同意是指单位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以授权同意来进行控制。在企业制企业中,通常由股东会授权给董事会,然后再由董事会授权给企业总经理和关于管理人员。企业每一层管理人员既是上级管理人员授权客体,又是对下级管理人员授权主体。单位内部某个部门或某个职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同意才能进行,不然就无权审批。授权同意有通常授权和特定授权两种形式。授权同意控
5、制基本要求是摘要:首先,要明确通常授权和特定授权界限和责任;其次,要明确每类经济业务授权同意程序;再次,要建立必要检验制度,以确保经授权后所处理经济业务工作质量。实践证实,权利应受到制约,失去制约权利极易造成腐败。会计系统控制。会计系统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关键,企业应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控制规范,制订适合本企业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交接方法,实施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以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重点把好两个关口摘要:加强对原始凭证审核监督。原始凭证是统计和反应经济业务最基本证据。取得和审核原始凭证是会计核实工作起点,也是确保会计数据正当、真
6、实、准确、完整关键。所以对原始凭证审核监督,是各单位经济活动依法进行主要步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正当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原始凭证给予退回,要求其进行更正、补充。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忽略对不真实、不正当原始凭证审核监督,在审核原始凭证时应着重重视以下几点摘要:大项经济业务要审核监督审批程序,是否经主管财务领导同意,是否是单位正常业务工作需要,有没有超出单位业务范围之外经济活动。对不真实、不正当原始凭证不予受理,是法律赋予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一项主要权力,要明确权力和责任关系,不能讲情面或有后顾之忧,应果断依法阻止和纠正。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要求了单位领导人对会计资料正当、
7、真实、准确、完整性负有责任,这对于审核监督原始凭证起到至关主要功效。加强对财务收支审核监督。对财务收支监督内容包含摘要:资金起源、资金管理渠道、资金支出管理范围和支出标准项目等,监督重点是正当性新问题。在对收入监督审核时应重视有否超越国家要求收费项目,巧立名目收费;是否不按国家要求标准收费,提升收费标准;有否收入不按国家要求管理,挪用、截留、转变资金性质、设账外账和设“小金库”。在对支出审核监督时应重视审核财务支出内容是否符正当律、法规、规章和制度;审核行政事业性收费有没有挪用、截留或改变资金使用性质新问题;审核财务支出内容有没有变通、虚报冒领新问题;审核是否有扩大开支范围、提升开支标准新问题
8、;审核支出金额和实际需要量是否相符。只有这么才能堵塞漏洞,预防违法违纪现象发生。资产保护控制。就是对实物采购、保管、发货及销售等各个步骤进行限制靠近、定时盘点、统计保护、账实查对、财产保险等控制。在实际工作中,现金、银行存款、其余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和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强资产必须限制无关人员直接接触,货币资金收支管理只能限于特定出纳员,支票等主要票据签发,必须是单位指定责任人,存货实物保护能够有专职仓库保管员控制,对一些非凡存货还应采取一些必要其余保护方法,达成保护单位资产平安完整性,预防资产流失。职员素质控制。企业内控制度落实好坏和否,取决于执行者,职员素质控制是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单位在
9、招聘、使用、培养、奖惩等方面对职员素质要进行控制。招聘是主要步骤,单位人事部门和用人部门应共同对应聘人员素质、水平、能力等关于情况进行全方面测试、调查,以确保受聘人员能够适应工作要求。同时应重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打破平均主义分配制度,推行优胜劣汰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劳动者主动性,使企业充满生气和活力。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是确保内部控制结构运行质量监督伎俩。预算管理是将企业目标及其资源配置方式以预算方式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或过程总称。预算管理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预算考评等步骤组成,内容能够涵盖单位经营活动全过程,包含融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管理等很多方面,也能够
10、就一些方面实施预算控制。预算方案由董事会制订,组织实施由总经理执行。但在实践中,大多数企业预算是由总经理组织编制,报董事会同意后实施,因为信息不对称,董事会不可能对预算提出实质性意见,预算管理中董事会职权弱化现象十分突出,从而滋生了预算管理中由内部人控制现象。针对上述新问题,应该在董事会下设预算委员会或由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内部审计部门进行预算制订、协调、监控、评价、考评等工作;预算执行层由各预算单位组织实施,并辅之以对等权、责、利,预算内资金实施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资金实施集体审批,严格控制无预算资金支出。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时要重视摘要:所编制预算必须表现单位经营管理目标,并明确责任;预算在
11、执行中,应该答应经过授权同意对预算进行调整,以使预算愈加切合实际;应该及时或定时反馈预算执行情况。风险控制。企业针对每个控制点建立有效风险管理系统,经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定、风险分析、风险汇报等方法,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方面防范和控制。主要包含摘要:筹资风险控制。企业财务结构、筹资结构、筹资金额及期限、筹资成本、偿还计划等都要事先评定、事中监督、事后考评,关键是要确保有一个合理资金结构,维持适当负债水平,既要充分利用举债经营这一伎俩获取财务杠杆收益,提升自有资金赢利能力,同时要重视预防因过分举债而引发财务风险加大,防止陷入财务困境。投资风险控制。不论是债权股权投资还是长短期投资,
12、企业都要进行可行性探究并依照项目和金额大小确定审批权限,预计可能出现负面影响及策略。信用风险控制。主要指应收账款引发损失可能性。企业应制订客户信用评定体系,确定信用授权标准,要求信用审批程序,进行信用实时跟踪。协议风险控制。建立协议起草、审批、订立、推行监督和违约方法控制程序,预防因发生法律纠纷而造成企业诉讼。审计控制。审计控制主要是指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对会计控制和再监督。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一个非凡形式。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和控制系统独立评价,以确定既定政策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建立标准是否遵照资源利用要求以及单位目标是否达成。内部审
13、计内容十分广泛,通常包含内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经营管理审计。内部审计对会计资料监督、审查,不不过内部控制有效伎俩,也是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主要方法。依照内部控制基本原理和我国会计工作实际情况,新会计法要求,各单位应该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中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时进行内部审计方法和程序”,方便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对会计资料审计工作制度化和程序化。三、企业内控要杜绝四种偏向在内部控制机构设置上,克服重眼前利润,轻专职机构建立偏向。尽快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构,以从组织上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上,克服重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轻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立偏向。建立健全可靠内部凭证制度、完整簿记制度、
14、严格查对制度、合理会计程序制度、科学预算制度、定时资产盘点制度等比较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上,克服重非经常性发生事项控制,轻经常性发生事项控制偏向。深入强化责任管理、制度管理,规范控制行为,建立健全集良好控制环境、完善会计体系和可靠充分控制程序为一体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在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上,克服重程序监督,轻对“内部人”监督偏向。真正做到“三个加强”。一是加强对企业法人内部控制监督,建立企业重大决议集体审批等制度,以杜绝厂长、经理独断专行,胡作非为;二是加强对企业部门管理控制监督,建立部门之间相互牵制制度,以杜绝部门权力过大或集体徇私舞弊;三是加强对关键岗位管理人员控制监督,建立关键岗位轮岗和定时稽查制度,以杜绝企业中层干部和供销、会计等主要岗位人员以权谋私或串通作案,从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