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分析.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588846 上传时间:2024-09-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分析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向前发展代写论文的现阶段,教师的课程 能力的欠缺,将直接影响到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因此,研究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程能力 缺失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将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进行起到保证作用。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课程能力;缺失;对策一、教师课程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能力,首先需要有正确的课程观和明确的课程意识。课程观隐含着人 们的课程思维方式,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们对那些重要的实质性课程问题的认识。课程 观决定了教师们如何将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动。课程意识是存在于 教师观念中或明确

2、或隐含的“课程哲学”,包括对正在实施的课程系统的认识,以及对即将 实施的课程的规划和构思,是教师对实然课程的反映和对应然课程的追索1。教师课程能力,是指教师自身拥有并运用于课程活动中,直接影响课程活动实施,决定课程 活动成效的能动力量2。教师的课程能力是带有明显的职业性质的、在一定的课 程任务中表现并得到提高的一项综合能力,是促进课程目标有效落实、影响课程活动的实施 、决定课程活动成效与质量的基本因素。课程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课程能力的包容性、整合性和具有动态的、发展的、可变 的特点。按照教师在课程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课程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决策能力教师作为课程实践的直接参与者,

3、他们最了解学生的需要,教师参与课程决策不仅 可以提出 可行性的建议,而且又能使教师把握新课程的精髓并将其有效地运用到课程实践中去。在课 堂教学 中,教师的课程决策能力在教学中体现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自主创造并生成课程的过程。 另外,教师应在深刻领悟新课程改革实质的基础上,积极参与 到课程改革的决策中去,参与到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中去。2课程开发能力新课程要求学校课程实现多元化,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念和课 程 开发意识,在确保理解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同时,结合地区和学校的实际,广泛利用本社 区和本校的课程资源,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协调学校课程关系,创造性地、合理地组织课程

4、内容。另外,教师要关注学生需要,关注社会发展,了解新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挖掘新的课 程资源,开发出有针对性的课程,以适应本学校学生的需要。3课程设计能力课程设计关注的是课程自身的原理和内部各要素的关系,它的任务是在课程政策的指导下实 现对课 程内部各要素的协调与平衡。教师了解学生的基础,知道学生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更好地 理解课程。教师要由被动的课程解释者转变成主动的课程设计者,就应该把学生的兴趣、能 力、经验和需要考虑到课程设计中去,把满足学生发展、尊重学生差异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 , 处理好人与社会、自然世界与科学世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通过参与课程设计, 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提高

5、教师的课程归属感。4课程组织能力课程组织能力包括掌握学科单元内容的关联、整合各学科领域的相关内容、利用现代科技手 段与学科间的知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拓宽学生知识的能力等。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 学 习经验和学习内容,在考虑学科体系和学习者心智发展的基础上,明确各单元间学习内容的 联 系,对教学设计有一个整体的观念,配合学生认知和情意的发展,使教学内容编排得更有条 理,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和技能。5课程实施能力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担当起重要的责任。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要求教师了解课 程方案的内涵,理解课程实施不是课程方案的简单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和与学生互动 的 过程,也是教

6、师对课程方案进行调试、补充和完善的过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处理好传 授 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合作,开展富有个性的学习,关注学生的差 异,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掌握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兴趣,使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富有个性的创 造过程。教师在课程实施中也要把握好发展契机,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增强专业发展 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课程实施能力。6课程评价能力教师课程评价能力要求教师在掌握必要的课程评价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领会和遵循课程评 价的准则,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另外,教师还要

7、关注对课程本身的评 价,促进课程质量的提高。7课程研究能力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新课程赋予教师的重要角色之一。教师参与课程研究对其 专业发展 和提高课程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课程研究主要是基于教师把自己当做实践的反思者, 针对 教师在课程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改进课程实践。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创造条 件 加强教师与教育科研人员、教师与专家、教师与教研人员、教师与教师的合作,针对学校存 在的问题,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以改进学校教育教学为目标,提高教师的研究 能力。二、当前教师课程能力的现状及成因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过程中,教师课程能力的欠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教师的课程

8、观念落后,课程意识淡薄,很多教师还停留在课程就是教科书、教学材 料和课程表上的科目的认识上,就教材教教材,把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重点,忽视学生能力 的发展;由于受原教学大纲的影响,教师不适应课程标准关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 实施等方面做出的说明,对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还只是停留在机械、表面的认识上,认为 按照专家们确定的课程内容教会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缺乏创新, 实施课程没有个性,不知道如何创设课程情境,课程创造能力不足;教师对课程开发持消极 和暧昧态度,课程资源意识不足,对课程资源认识不到位,窄化课程资源,整合课程的能力 不强;教师的知识面狭窄,缺乏相关的学科知识和技能

9、,开设的综合课程出现了机械 地随意拼凑知识的现象,导致知识的琐碎化。这些问题虽然都体现在教师身上,但责任却 不全在教师,我们应该理性地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1长期以来,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统一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再加上受原苏联教学理论的影响, 把课程仅 仅看做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的制订以及教材的编写都是由课程专家、学 科专家进行的,忽视了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只是现成的课程方案的被动执行者。久而 久 之,教师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力,其课程行为变得机械、死板,难于对课程形成正确的 理解和认识,从而影响课程实施的质量。2学校课程管理与发展落后由于受旧有的课程

10、管理意识与行为惯性的支配,再加上对课程资源的性质与作用认 识不到位,学校新课程体制的执行与建设能力缺失,教师缺少相应课程能力发展的舞台和机 会 ,影响了其参与课程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直接影响到教师课程能力的发挥和提高。3“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以考试为中心,考试内容成了指导教师教学的指挥棒,教 师被动地 教,学生被动地学,“应试教育”导致教师课程意识缺失,课程能力的发挥更是无从谈起。4教师工作压力大,日常生活形成惯性相对于其他职业,社会对教师有高度的期望,教师要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制度规范, 在刚性的规范面前,教师教学生活中的兴奋、喜悦、独特的内心情感被淹没。教师肩负的责

11、 任、过重的压力使他们整天埋头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狭隘孤独、日复一日的生活随着时 光 的流逝渐渐形成了一种惯性,教师的教学生活失去了光彩,教师身上的智慧之光被遮蔽。长 此以往,教师的课程观念逐步淡薄,教师缺乏对课程进行理解和改造的自觉意识,教师 的课程能力也被埋没得不见踪影。三、新课程理念下提高教师课程能力的几点思考1转变教师课程观,提高教师课程意识课程观的转变和课程意识的提高是教师课程能力提高的前提。教师首先要了解一定的课程知 识,懂得课程的内涵,了解课程的运作过程,明确自己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教师 要通过课程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凸显学生的个性发展,承认学生是发展的,有 差

12、异的。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只会教教材,教材至上,而应该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建构者和 生成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创 设教育情境,引导学生调查、探究、质疑,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使 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2提高教师自主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课程权力,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 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指引学生正确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树立整体、综合的课程观,淡化学科本位意识。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家的交流机会,增强校本培训的实效

13、性,针对教师在课程活 动中遇到的困惑和体会,形成上下互动、合作交流的学习机制;建立人文化、民主化的教 学管理制度,增强教师对新理论、新教材和新教法的理解与运用的自觉性,通过各种形式的 活动使教 师有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机会,积极营造一个相互沟通、相互信任、共同发展的环境,创设 民主、和谐、温馨、宽松的教学氛围。3提高学校课程管理的水平,在课程活动中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学校首先要明确自己课程管理的主体地位,拥有课程管理的热情、意愿和观念,建立课程主 体对话与沟通的课程建设平台,为教师提供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学校领导要改变多年形成 的 “回应者型”角色,发挥“创始者型”的课程领导作用,不仅为校内课程变

14、革提供持续的引 导和支持,而且应担负起在地方层级发挥影响力的课程专业责任,积极主动地影响地方的 课 程决策、课程政策的制定与贯彻执行。基于新课程管理的“研究性”、“生成性”、“主体 间性 ”、“半开放性”的特点,学校必须打破原有的教学管理的思维定式,实 现学校课程管理的革新与重建,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和规章符合 教师和学生的权益,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将教师在课程运作中的权力落到实处,建立教师与学科专家的沟通机制运用整体的、发展的眼光,把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前后衔接,构成一 个 连续的、开放的系统,要明确教师在这个系统的各个环节中的权力。理论工作者应该从“书 斋”中走出来,倾听教师的心声和感受,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和经验,建立与教师的话语交 流机制,吸纳教师参与课程运作的全过程,使教师成为责权统一的研究主体。课程改革为教 师的成长带来了挑战,提供了机遇。教师要把握机遇,在课程改革中认识课程、发展课程、 完善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的课程能力。参考文献:1钟勇为,郝德永课程意识:蕴涵与路径当代教育科学,2005(8)2朱超华新课程视角下教师课程能力的缺失与建构课程教材教法 ,2004(6)3季苹学校如何进行课程管理中小学管理,2003(1)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