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务川自治县茶产业发展规划13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务川自治县茶产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 6号)和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百万亩茶业工程的意见(遵发 10号)文件精神,经充分调研,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一、茶业发展现状1.1 茶园建设和无性系良种基地现状1.1.1 茶园建设情况务川自唐、宋时期就有种植茶叶的历史,务川多数地区农民都有种茶的习惯,至今在都濡、浞水、涪洋等乡镇还生长着原始的大茶树,被当地人称为“大叶茶”。各地都还流传“油茶汤”、“油茶稀饭”、“油茶汤圆”饮用方式,与古
2、人“饮茗粥”、“擂茶”具有相同的饮茶习俗。6070年代,在务川黄都镇办起了国营丝棉茶场,开荒种茶,茶园面积9568亩。由于生产技术落后、管理粗放、茶树老化等原因,茶园面积逐年减少,当前,全县仅剩老茶园 余亩,多数都是农民自产自销或有少部分作为商品出售。 ,全县新建茶园5000亩,栽植品种以无性系良种“福鼎大白”为主。为实施好遵义市“六个一百”万工程的100万亩茶叶工程,在存在许多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建20余亩苗圃基地, 全县新建茶园6040亩,超计划完成市下达建园8000亩的目标任务。1.1.2 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情况 ,由于务川茶业起步迟,当前还没有优良品种的母本园基地,因此,依托凤冈田坝种
3、苗场,建苗圃基地20余亩, 与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湄潭茶科所拟建500亩苗圃基地,引进茶树品种。当前,基地正在实施中。1.2 加工生产现状务川茶业发展处于起步之初,新建良种茶园都属幼龄茶园,投产茶园都是老茶园,且规模小,故尚未形成规模生产及加工、销售,下步随着茶园面积的迅猛扩大,茶叶加工、销售等关键问题将会在茶产业发展的各种优惠政策及支持下得到有效解决。打造品牌重点是核心基地建设,从 起,着手对产地认定、产品认证、产品命名等的筹建工作。1.3 茶青市场,产地茶叶市场和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现状务川现虽有茶园1万多亩,但都属老茶园和幼龄茶园,老茶园多系农民自行加工销售,上市交易零星分散的销售,未形
4、成一定规模。茶青市场,产地茶叶市场和产品市场体系还不完整。从茶业发展初期,已着手在每个专业基地村配套建设茶青市场;以县城为中心,建1个茶叶综合交易市场,在重点发展的5个乡镇建设交易市场。经过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引进加工企业带动茶叶生产、加工、销售;融入湄潭、凤冈经济联合体,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打造有务川特色的品牌,拓宽市场。1.4 存在主要问题一是资金投入问题。务川是新阶段重点扶贫开发县,财政收入以及农民收入在全市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在茶业发展初期,需大量的资金投入,务川经济状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二是未列入全省茶业发展规划编制的问题。由于我县茶业发展起步较晚,未列入全省发展规划中,影
5、响我县茶产业与上级项目对接和向上争取项目的有利条件。三是发展茶业机构及专业人才问题。我县当前尚无指导茶叶发展的专门机构,专业干部缺乏,各涉茶乡(镇)农技站仅有12名农技人员,且对茶叶生产技术不甚了解,无力指导农民种茶,不适应高标准、高规范、高质量茶园建设需要。1.5 发展前景及优势潜力分析1.5.1 发展前景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茶,世界茶叶消费国约有160个。中国是世界茶叶发源地,其茶园面积位居世界第一,茶叶产量位居世界第二,茶叶出口位居世界第三。中国生产的茶叶品种十分丰富,有红茶、绿茶、黑茶、白茶、青茶六大类,以绿茶生产量最多,红茶次之;由于近年来世界研究绿茶保
6、健功能显著,特别是绿茶可提高免疫力,具有抗癌突变疗效,世界各国开始关注绿茶,出现绿茶消费热。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以绿茶、乌龙茶、普洱茶消费呈逐处上升,其它茶类消费变化不大;中国茶叶出口由过去的红茶出口为主,发展到当前以绿茶出口为主,出现绿茶暴涨,红茶猛跌,特种茶平稳的出现。我省是全国产茶省之一。全省有八十余个县(区、市)产茶,茶叶主产区前三位依次是遵义、贵阳、黔南州。遵义市又将我县纳入新发展茶业县之一。茶叶产业的发展不但能推动农村、农业、农民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能带动相关建筑建材业、机械业、煤电业、化肥业、农药业、包装业、运输业、公司、宾馆等全方位立体发展,对发展和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
7、态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务川有良好的茶业生产基础,农户有种茶的习惯,都濡“月兔”历史上还得到“贡茶”的称誉。加上国内国际市场的看好和自身的优势,务川茶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1.5.2 优势潜力分析一是土地资源丰富。据统计,耕地面积91.783万亩,除基本口粮田和经济作物等农作物种植面积62万亩外,有近30万亩能够用于茶叶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有很大的潜力。而且据我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全县土壤取土化验,得出我县微酸性土壤分布广泛,全县多数地区都适宜茶叶种植。二是气候资源良好。我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年内平均气温16.1,无霜期287天,年降雨量1200mm,年日照时数1100小时,
8、日照率23%,属日照低值区。这为茶叶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气候环境。四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改进。近几年经过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我县已形成了“二纵二横五出境”交通网络,正在建设“四纵三横一连线”交通网络,以及县内一小时工程实施和县乡通油路、村通公路的实现,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我县以水利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三小工程、沼气池建设、烟水配套工程等的大力实施,为我县茶产业发展较大程度上缓解了缺水的困难。五是无严重工业污染。务川是工业欠发达地区,是农业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有利于无公害农业的发展和开发,是茶叶生产非常有效的环境。二、总体要求与目标2.1 总体要求茶产业发展是一项长
9、期而系统的工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非常必要。规划要体现科学性,布局要体现合理性。要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按照“十一五”期间的任务目标,深入调研、认真分析、按照产业带、产业园区发展的整体要求,要从资源整合、生态保护、产业协调、交通通畅等多方面通盘考虑,制定出全面的具体的发展规划方案,体现出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统筹全县茶产业的发展。2.2 实现目标经过努力,到 未,全县力争建设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5万亩,茶叶产量18.75万吨(含有机茶),实现产值4.5亿元以上,茶园亩产值3000元;茶农来自种茶人均收入1200元;有机茶基地2.5万亩,绿色食品茶基地12.5万
10、亩,基本实现无公害茶园认证;培植年销售额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家;筹建综合交易市场1个,优化茶叶初制厂15座。创一个省级茶叶名牌;实现全县茶叶标准化生产。三、规划与布局3.1 规划原则3.1.1 坚持茶园规划要求海拔在1200米以下,坡度在25以下,PH4.56.0,土壤厚度在50厘米以上的区域。3.1.2 坚持以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茶建设为标准,加快无公害茶基地建设进程,发展有机茶基地建设。3.1.3 坚持选择适宜绿茶、名优茶生产的早、中、晚无性系育种品种配搭。3.1.4 坚持集中连片,以农民种植户(14亩)、农民大户(549亩)和农民专业大户(50亩以上)为对象等多种形式发展茶园基地建设。3
11、.1.5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农户为主体,以科技为依托,以基地为基础,以实施品牌战略为载体的合作经营机制,瞄准国内市场,着眼国际市场。3.2 茶园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区域:以都濡、丰乐、黄都、涪洋、红丝等5个乡(镇)为发展茶园建设主要基地。逐步向其它乡镇扩展。都濡镇重点区域:沙坡村、凉风村、接官坪村、石水村、鱼塘村、喻家村、鹿坪村。丰乐镇重点区域:山江村、新田村、新场村、茶园村、燕龙村、田村村、牛塘村、庙坝村。黄都镇重点区域:黄都村、云丰村、万元村、丝棉村、大竹村。涪洋镇重点区域:涪洋村、前进村、小坪村、永和村、当阳村、双河村、珍珠村。红丝乡重点区域:除太坝村和低于750米地区外
12、,全乡整体推进。3.3 基地建设规划到 ,在5个重点乡镇分别建设5个高标准、高规格的示范基地1万亩。都濡镇以石水村为中心,建设1000亩示范基地;丰乐镇以燕龙村为中心,建设 亩示范基地;黄都镇以云丰村为中心,建设 亩示范基地;涪洋镇以前进村为中心,建设 亩示范基地;红丝乡以月亮村为中心,建设3000亩示范基地。3.4 新建加工及加工设备规划为避免形成茶叶加工“小而全”局面,以10万亩茶叶为基础,推广和普及茶叶加工技术标准,在相对集中乡(镇)制定茶叶加工规划,以万亩茶园为一个单位,规划建立绿茶初精制、名优茶生产加工厂房及配套设备15个,年加工茶叶1万吨,其中名优茶(含有机茶)0.5万吨,年加工绿
13、茶0.5万吨(含有机茶)。一是为解决茶叶在保管、零售,外运或出口等过程中,保证名优茶和高档茶的质量和品质特征。二是为了避免茶叶时效性极强的特点,确保提供四季如新的高档绿茶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三是保证和提高高档茶的保值增值,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以10万亩茶园为单位,规划建立15个茶叶贮藏保鲜库群及综合包装厂,实现年累计贮藏和综合包装1.2万吨高档茶以上产品的能力。3.5 茶叶综合批发市场建设规划在城区内建设0.5万平方米的茶叶综合批发市场。预计可提供10家茶叶经营100吨以上茶叶仓储。四、主要措施4.1 建立领导组织机构,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成立县、乡(镇)二级领导小组和县级茶叶产业办,理顺
14、和完善管理部门职能,充实茶叶技术力量,并纳入目标考核管理,且对茶叶协会给予政策性扶持。4.2 制定政策措施,加快茶业综合配套协调发展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茶园基地与茶叶加工和综合开发配套协调发展,并把沼气建设和其它产业与茶叶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产业链协调发展。4.3 加强无害化监督力度,做好区域规划及环境检测因地制宜做好区域规划,并按照无公害茶园标准要求对空气、水土等环境进行检测,土壤检测以“铅、汞”等重金属为重点,做好前期准备工作。4.4 强化技术培训,抓好示范带动在群众基础条件较好、技术普及高的区域,采取强化培训提高技术,加快发展。反之,采取技术普及培训,抓好示范带动,稳步发展。4
15、.5 抢抓政策机遇,推进产业化建设进程经过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大扶贫开发、退耕还林等资金和项目立项工作力度,推进基地建设发展和产业化建设进程。4.6 加强对外宣传与联络,增加发展机遇加快网络信息建设,充分利用媒体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参与国内外茶业活动,加强与专家、学者、企业人士的联系,走出去学习借鉴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请进来指导、扶持和投资,增加茶叶产业建设发展机遇,做大做强茶产业。五、投资规模测算、建设进度安排及资金筹措5.1 投资规模测算5.1.1 基地建设测算a.开垦费:500元/亩,b.肥料:500元/亩,c.茶苗:450元/亩,d.苗期管理费:300元/亩,e.园林建设:50元/亩以
16、上合计:1800元/亩 1万亩共计:1800万元5.1.2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测算繁育基地建设:a.土地及开垦费:900元/亩,b.遮阳网、土地租金等:1000元/亩,c.肥料:500元/亩,d.枝条: 元/亩,e.管理费等:1800元/亩;以上合计:6200元/亩 按15万亩茶园建设需建良种繁育基地3750亩,共计资金:2325万元;5.1.3加工企业建设测算建设15个初加工企业,引进2个龙头企业。每个初制厂生产能力3000担(150吨)a.土地费:5万元,b.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150万元,c.机具:名茶机、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传送带等:按15台(套)计:150万元,d.审评化
17、验冷库等:80万元,e.环境建设:20万元。以上合计:405万元,建设15个初制厂,需资金6075万;5.1.4 市场建设测算在城区内建设0.5万平方米的茶叶综合批发市场。预计可提供10家茶叶经营100吨以上茶叶仓储。建15个茶青市场、15个茶叶贮藏保鲜库群及综合包装厂。茶叶综合批发市场建设:a.征地0.6万m224万元;b.建交易大厅4座(包括仓库等各种配套设施)3200m2200万元;c.修建厕所50m23万元;d.停车场硬化1800m26万元;e.建围墙等基础设施40万元;f.水电路设施20万元。共计投入293万元。每个茶青市场建设:a.征地 m28万元;b.征建交易大厅(包括室内摊位设
18、施)700m217万元;c.修建厕所20m21万元;d.停车场硬化1200m23万元,e.水电设施及安装1万元。建一个茶青市场需投入30万元,15个共450万元。每个茶叶贮藏保鲜库及综合包装厂建设:a.征地1200m24.8万元;b.贮藏保鲜库(包括保鲜设备等设施)1000m280万元;c.包装车间200m212万元;d.水电及配套设施6.2万元。计103万元,15个共1545万元。5.1.5投入总测算以上四大项总测算投资1.2488亿元5.2 建设进度安排 ,在五个乡镇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5万亩。茶园、苗圃及基地、15个茶叶贮藏保鲜库群及综合包装厂、引进2个龙头加工企业、15个茶叶初加工
19、企业和15个茶青市场等建设进度安排(见附表)。5.3 资金筹措茶园基地建设、加工企业以“谁投资,谁收益”为原则,采取“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农民自愿”的方式发展茶园基地和加工企业。由于农民是受益的主题,因此以农民投资为主,争取国家扶贫资金扶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企业、外资加盟共同发展。县委、县政府已研究制定出资金筹措方案。实施项目捆绑,注重发挥资金的综合效益,必须充分整合退耕还林、植被恢复、扶贫、农业开发、“四在农家”、沼气池建设、通村公路、水利建设等项目资金,集中到茶产业发展上来。县农办、县财政局、县计划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扶贫办、交通局等单位今后的项目资金必须朝这方面倾斜,县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县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要加强协调,保证资金整合到位,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