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3_T 2547-2022紫云英种植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58264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_T 2547-2022紫云英种植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33_T 2547-2022紫云英种植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33_T 2547-2022紫云英种植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33_T 2547-2022紫云英种植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33_T 2547-2022紫云英种植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33CCS B 05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 25472022 紫云英种植技术规范 2022 - 11 - 07 发布2022 - 12 - 07 实施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lanting Chinese milk vetch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标准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

2、科学院、浙江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衢州市衢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平湖市植保土肥技术推广中心、杭州市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乐清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心、云和县土肥植保能源站、浦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庆元县农业农村局、衢州市三易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红、季卫英、单英杰、曹卫东、曹凯、刘晓霞、童文彬、陈一定、张贤、徐静、斯林林、连正华、李建强、周成云、赵丽芳、叶玲燕、柴有忠、杨芳、管宇。 紫云英种植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紫云英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紫云英水稻轮作、园地套种紫云英、食用紫云英种植、景观紫云英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内容

3、。 本标准适用于紫云英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8080 绿肥种子 GB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NY 410 根瘤菌肥料 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稻底套播 sowing before rice harvest水稻收割前 7 天15 天,将紫云英种子均匀撒播到稻田的种植方式。3.2带荚还田 Chinese milk vetch incorporation dur

4、ing pod-setting stage紫云英 50以上荚果成熟后,将紫云英带荚翻压,再种植水稻的紫云英利用方式。 3.3落籽自繁 self-propagation of Chinese milk vetch by dropping seeds采用紫云英带荚还田利用方式后,部分荚果成熟的紫云英种子翻压入田,在 9 月份后逐步萌发并能达到正常苗量要求的紫云英生产方式。 4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4.1 品种选择应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熟期的品种。紫云英水稻轮作和园地套种紫云英,宜选择迟熟种或中熟种,如宁波大桥种、弋江籽等。食用紫云英,宜选用生物产量高或早发的品种,如宁波大桥种、闽紫8 号等。景观紫

5、云英,宜选用花期长或花色美的品种,如闽紫 2 号等。 4.2 种子质量要求应符合 GB 8080 的要求。 4.3 种子处理4.3.1 晒种种子在播种前选择晴天晒 1 天2 天。 4.3.2 接种根瘤菌新开垦地或多年未种紫云英的区域,播种前应接种根瘤菌。紫云英根瘤菌的质量应符合 NY 410 的要求,用量和使用方法按紫云英根瘤菌供应商的使用说明操作。 4.3.3 磷肥拌种用钙镁磷肥 7 千克/亩10 千克/亩和紫云英种子充分拌匀后播种。 注:1亩为667 平方米。 5 紫云英水稻轮作5.1 播种方式在水稻收割前 7 天15 天,将紫云英种子均匀撒播,时间宜在 9 月下旬至 10 月中旬。紫云英

6、与双季稻轮作的稻田宜采用稻底套播种植方式。水稻收割时留高茬。播种前若田面表土干燥,宜先快速灌水后排干,然后播种。 5.1.2 稻后直播时间不宜迟于 11 月中旬。稻草移除的稻田可开沟后直接播种。稻草还田的不宜采用直接免耕播种, 应先将稻草粉碎,然后旋耕、整地、开沟后播种。 5.2 播种量不同水稻产量和稻草管理方式的紫云英适宜播种量不一样,具体播种量参见表 1。 表1 不同水稻产量和稻草管理方式的紫云英播种量5.3 播种方法分人工播种和机械播种。面积超过 5 亩的田块宜采用撒肥机或无人机播种。 5.4 开沟5.1.1 稻底套播水稻产量 (千克/亩) 稻草管理方式 紫云英播种量 (千克/亩) 45

7、0 稻草留田或移除均可 1.52.0 450 稻草移除 1.52.0 450 稻草留田 2.03.0 水稻收割后及时开好畦沟、腰沟和围沟。畦沟间距 2 米3 米。田块长度超过 30 米的需要开腰沟, 腰沟间距 30 米50 米。沟深控制在 15 厘米20 厘米为宜。 5.5 追肥基础肥力较差的田块,当紫云英苗长至 3 厘米5 厘米,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 15 千克/亩或复合肥 15 千克/亩25 千克/亩,已磷肥拌种的可不施磷肥。基础肥力较好的田块可不施追肥。 5.6 适时翻压以肥用为主的紫云英应在盛花期翻压。采用紫云英双季稻轮作模式,翻压时间与早稻移栽期应间隔 5 天以上。紫云英单季稻轮作模

8、式,可采用落籽自繁利用方式。 5.7 落籽自繁采用落籽自繁方式生产的紫云英,在水稻收割后及时做好田间开沟和日常管理工作。落籽自繁方式生产紫云英可连续利用 2 年3 年。 6 园地套种紫云英6.1 立地要求选在排水良好、土层较厚、有一定光照的地块种植。陡坡地不宜种植紫云英。 6.2 园地类型适宜套种紫云英的园地类型主要有桃园、梨园、猕猴桃园、葡萄园、柑橘园等。 6.3 整地播种前,先将地翻耕整平,后开沟起畦,畦宽 2 米3 米为宜,沟深 15 厘米20 厘米为宜。 6.4 播种期9 月中旬至 10 月中旬,雨前、雨后抢晴播种。 6.5 播种量以 1.5 千克/亩2.0 千克/亩为宜。 6.6 播

9、种方式撒播或条播。采用撒播方式,种子撒到畦表面以后,对畦表面的土进行适当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采用条播方式,行距 30 厘米40 厘米为宜,开浅沟下种后浅覆土。播种后宜用稻草覆盖。 6.7 后期管护肥用的宜在盛花期翻埋入土。以水土保持为主的宜采用落籽自繁方式。 7 食用紫云英种植7.1 种植方式食用紫云英多与其他夏季蔬菜轮作,如辣椒、茄子、四季豆、丝瓜等,宜在设施大棚内种植。 7.2 播种期9月上旬10月上旬。根据食用紫云英上市宜早、分批采收的目标,宜适当早播,分批播种。 7.3 播种量以 1.2 千克/亩1.5 千克/亩为宜。 7.4 播种方式将地整平整细,开沟起畦,畦宽 1.5 米2

10、.0 米。用水喷湿畦面,喷水量以表土自然软化封闭土壤孔隙为宜。将种子均匀撒到畦面,保持畦面湿润,直至种子出苗。 7.5 田间管理适当人工除草、通风。若出现白粉病,不宜采用化学防治。土壤肥力较低的可追施复合肥 15 千克/ 亩20 千克/亩,也可喷施叶面肥。 7.6 适时采收紫云英茎枝伸长至 20 厘米后,可开始采收,保留基部茎秆 5 厘米以上。一季紫云英一般可采收 2 次3 次。 8 景观紫云英种植8.1 种植区域景观紫云英可种植在大田和园地,还可在公园、暂时闲置土地、公路沿线、铁路沿线等区域种植。 8.2 土地平整将表土整平整细,然后播种。做好开沟排水。 8.3 播种期9 月中旬10 月底。

11、 8.4 播种量大田和园地的播种量分别参见 5.2 和 6.5。其他区域的以 2.5 千克/亩3.5 千克/亩为宜。 8.5 种子搭配根据景观设计的需要,可早、中、迟熟品种分片播种,也可按比例混合播种。 8.6 播种方式以撒播为宜。根据造景图案设计需要,也可条播。 8.7 管护要求生长期应做好防护,防止人为踩踏和动物采食及外力碾压。 9 病虫害防治9.1 病害防治紫云英病害主要有菌核病、白粉病、叶斑病等。以预防为主,保持通风、排水畅通。食用紫云英慎用药物防治。病害发生时具体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A,药剂选择与使用应符合 GB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要求。 9.2 虫害防治紫云英虫害主要

12、有蚜虫、蓟马、潜叶蝇等。食用紫云英虫害发生时及时采收,慎用药物防治,其他种植类型的紫云英虫害发生时具体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A,药剂选择与使用应符合 GB 8321.10 的要求。 10 模式图紫云英种植标准化技术模式图参见附录 B。 附 录 A(资料性)紫云英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紫云英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表 A.1。 表A.1 紫云英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危害类型 易发时间 主要防治方法 病害 菌核病 幼苗期至次年 3 月 发病时用 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100 克/亩150 克/亩,或用 50腐霉剂可湿性粉剂 450 克/亩900 克/亩,加水 70 升100 升喷雾。 白粉病 10 月下旬至 12

13、月初;次年 3 月 发病时用 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 5 克/亩10 克/亩,或用 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 20 克/亩30 克/亩,加水 50 升喷雾。 叶斑病 苗期至成熟期 发病时用 0.1的多菌灵或托布津溶液喷雾。 虫害 蚜虫 11 月12 月; 次年 3 月5 月 为害时用 25辟蚜雾 20 克/亩,掺水 50 升喷雾。 蓟马 苗期至成熟期 为害时用 25辟蚜雾 15 克/亩,掺水 50 升喷雾。 潜叶蝇 3 月5 月 为害时用 3 000 倍液 20敌杀死 50 升/亩喷雾。 紫云英种植标准化技术模式图见图B.1。 附 录 B(资料性)紫云英种植标准化技术模式图种植技术要点 种植类型

14、 紫云英水稻轮作 园地套种紫云英 食用紫云英种植 景观紫云英种植 品种选择 迟熟或中熟品种,如宁波大桥种、弋江籽等。 迟熟或中熟品种,如宁波大桥种、弋江籽等。 生物产量高或早发品种,如闽紫8号等。 花期长,花色美品种,如闽紫2号。 播种期 稻底套播:水稻收割前7 天15 天;稻后直播:不迟于11 月中旬 9 月中旬10 月中旬 9 月上旬10 月上旬 9 月中旬10 月底 播种量 水稻低产或稻草移除的田块:1.5 千克/亩2.0 千克/亩;水稻中、高产且稻草留田的田块:2.0 千克/亩3.0 千克/亩。 1.5 千克/亩2.0 千克/亩 1.2 千克/亩1.5 千克/亩 稻田或园地:参照相应地

15、类用量标准;其它区域:2.5 千克/亩3.5 千克/亩 播种方式 撒播,宜机械播种。 撒播或条播,宜机械播种。 撒播,宜人工播种。 撒播或条播,宜机械播种。 是否适用落籽自繁 是 是 否 是 可利用部位 整株及根系 整株及根系 地上部5厘米以上嫩茎枝叶 鲜植株茎叶和花 注意事项 播种前或苗期做好开沟排水,防止田间积水。 避免在高郁蔽度和土层浅、砂性重、坡陡地种植。 地表整平整细,喷水至表土湿润再播种。 防止人为踩踏和动物采食及外力碾压破坏。 种植场景 紫云英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种子处理方法 危害类型 征状图示 易发时间 主要防治方法 晒种种子在播种前选择晴天晒 1 天2 天。病害 菌核病 幼苗

16、期至次年3 月 发病时用40 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 克/亩150 克/亩,或用50腐霉剂可湿性粉剂 450 克/ 亩900 克/亩,加水70升100升喷雾。 白粉病 10 月下旬至12 月初;次年3 月 发病时用20 三唑酮(粉锈宁)乳油5 克/亩10 克/亩,或用30 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0 克/ 亩30 克/亩,加水50 升喷雾。 接种根廇菌新开垦地或多年未种紫云英的区域,播种前应接 种根瘤菌。紫云英根瘤菌的质量应符合 NY 410 的要求, 用量和使用方法按紫云英根瘤菌供应商的使用说明操 作。叶斑病 苗期至成熟期 发病时用0.1 的多菌灵或托布津溶液喷雾。 虫害 蚜虫 11 月12 月; 次年3 月5 月 为害时用25 辟蚜雾20 克/亩,掺水50 升喷雾。 蓟马 苗期至成熟期 为害时用25 辟蚜雾15 克/亩,掺水50 升喷雾。 磷肥拌种用钙镁磷肥7 千克/亩10 千克/亩和紫云英种子充分拌匀后播种。潜叶蝇 3 月5 月 为害时用3000 倍液20 敌杀死50 升/亩喷雾。 图 B.1 紫云英种植标准化技术模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