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ApoE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关键词】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血浆;冠状动脉疾病;高脂血症;脑栓塞
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是血浆中重要的载脂蛋白之一。ApoE主要在肝脏合成、分泌和代谢,参与脂质的运输、储存及排泄,有修复组织、抑制血小板聚集、免疫调节等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高脂血症、脑梗塞、Alzheimer病(AD)和慢性乙型肝炎等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就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ApoE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
1 ApoE基因多态性及生化基础
人ApoE的基因位于第19号染色体长臂13区2带上,基因全长为,含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其cDNA长为。ApoE蛋白前体由317个氨基酸组成,含有18个氨基酸信号肽,成熟的ApoE蛋白由299个氨基酸组成。ApoE基因有三个等位基因,即E2,E3和E4,共构成6种不同的基因型:3种纯合型和三种杂合型。其基因频率因不同的种族和地区存在差异,在一般人群中,E2约占8%,E3约占78%,E4占14%。由于编码ApoE肽链上第112位和158位氨基酸相对应核苷酸的差异,三种不同的等位基因转录、翻译成三种不同的蛋白异构体。即ApoE3肽链的第112和158位上的氨基酸分别为半胱氨酸(Cys)和精氨酸,而ApoE2是在第158位上的Arg被Cys取代,ApoE4则在第112位上的Cys被Arg所取代。ApoE存在于多种脂蛋白颗粒中,是正常人血浆脂蛋白中重要的成分。ApoE在参与脂质的转运、储存、利用及排泄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的重要组分,有利于这些脂蛋白(LP)的结构稳定。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变(AS)及CHD等密切相关。摄取的脂质在细胞内代谢和分布过程中,ApoE对其有重要调节作用,从而对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生影响。ApoE通过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和肝ApoE受体结合,促进CM、低密度脂蛋白(LDL)、VLDL的降解,且有转运和调节脂类代谢的作用,特别是与机体总胆固醇的代谢密切相关。在神经系统中,ApoE参与胆固醇及磷脂的动员和再分布,调节脂质代谢、维持胆固醇平衡,同时也参与神经系统发育和损伤后的修复过程。
2 ApoE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
ApoE基因多态性与CHD的关系 ApoE自20世纪70年代被发现以来,不断被人们研究和认识。Van Bockxmeer[1]的研究结果表明,ApoE基因是CHD风险因子,但Stengard[2]持否定观点。而国内也有学者[3]实验结果表明,不论男性或女性ApoE携带者患CHD的危险性均上升。ApoE与CHD的关系不仅与统计的标本大小有关,也与其它因素有关。许多证据认为[4],ApoE多态性是CHD早期及发展过程中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ApoE4是脂质代谢紊乱和CHD的重要遗传标记。有的学者认为[5],ApoE4是早发性CH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Meta分析表明,ApoE4携带者比不带ApoE4者患CHD的危险性显着增加[6,7]。而E2等位基因的作用是降低胆固醇浓度,对冠状动脉硬化的发展有防护作用,Yang SL[8]研究也发现冠状动脉硬化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中,E2等位基因频率显着低于对照组。由于ApoE在人体脂类代谢中起关健性的作用,不同的ApoE蛋白异构体和受体结合的能力不同,因此,通过ApoE等位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可以预测CHD的危险性。
ApoE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胆固醇以VLDL形式通过ApoE的介导可以在体内重新分布,血浆中游离的胆固醇转化为胆固醇脂需经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作用,LCAT需要经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D(ApoD)作为辅助因子并经ApoE活化,ApoE必要时可代替ApoAI的作用。ApoE在参与脂质的转运、储存、利用及排泄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CM、VLDL、HDL的重要组分有利于这些LP的结构稳定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摄取的脂质在细胞内代谢和分布过程中,ApoE对其有重要调节作用,从而对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生影响并主,表明由于ApoE含量太少,导致富含甘油三酯(TG)的脂蛋白清除障碍。ApoE与血脂的关系密切:CM、VLDL清除是由于ApoE介导完成的,当ApoE缺陷时导致高脂血症。ApoE2与LDL受体亲和力低下,因此含ApoE2的VLDL残基从血浆中清除速度慢,导致LDL受体上调,最终导致LDL-C水平下降和低胆固醇血症;而含ApoE4高的VLDL清除速度快,会导致LDL受体下调出现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胆固醇血症。ApoE4可降低ApoE。当ApoE低下时,外周血胆固醇含量增加及血浆中含TC的LP清除障碍,ApoE缺陷小鼠是典型高TC模型,即使是低脂饮食条件下,仍能自发AS[9]。E4基因还可升高载脂蛋白B(ApoB)、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B、LDL-C是AS的危险因素,HDL-C是抗AS的LP,因此ApoE4是高脂血症的遗传危险因素。
ApoE基因多肽性与脑梗塞的关系 王景华等[10]研究结果认为,ApoE4为脑梗塞发病的遗传易感因子。脑梗塞组E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脑梗塞组E2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目前,E2的作用还是有争议的,一般研究认为E2为保护性因素,E2基因携带者有较低的卒中发病率,但也有研究表明其增加了患脑梗塞的危险性。ApoE4导致脑梗塞的机理至今未明,可能与血脂代谢紊乱有关。研究发现[10],ApoE对血脂水平有一定的影响,在健康人群中,E2有降低TG和LDL的作用,而E4有升高TG的作用;在脑梗塞患者中,E2有升高HDL的作用,E4有升高TG的作用。研究表明[11],E2和E4对血脂代谢的调控有拮抗作用,E2对人类预防脑梗塞具有保护性作用,而E4为脑梗塞发病的危险因素,因此认为ApoE是通过对血脂代谢进行调控来影响脑梗塞发病的,脑梗塞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复杂作用的结果。这对于进一步揭示脑梗塞的发病机制,有效预防和治疗脑梗塞具有重要的意义。
ApoE基因多态性AD的关系 在对AD的研究中发现ApoE与嗜神经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的感染有关,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现其抗原的表达与ApoE4的表达呈正相关,表明ApoE4与感染关系密切。研究表明[12],ApoE不同的基因型与LDL-R的亲和力不同,对脂质代谢也有不同的影响。ApoE2亚型与LDL-R亲和力低下,E3纯合子个体如同时伴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影响脂质代谢的疾病时,发生Ⅲ型高血脂症的危险性增加;ApoE4与该受体的亲和力最高,使得肝细胞内胆固醇的浓度升高,LDL-R的活性受到抑制,血流中胆固醇及TG水平升高,从而使携带E4的个体患CHD的危险性增加。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13],AD患者脑内ApoE可能参与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ApoE与存在于AD老年斑中的β淀粉样蛋白广泛结合。在Saunders等[14]首先报道了ApoE基因型和散发性AD之间的高度相关性之后,国内外众多的研究小组对ApoE基因型和AD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发现E4等位基因与晚发性家族性Alzheimer病和散发性Alzheimer病有关,其可能原因是ApoE4有与Aβ异常结合的能力,从而影响其有效的清除,导致Aβ异常积聚,提示ApoE4可能对老年斑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而E2具有保护作用或至少可以延迟痴呆的发生。认为E4等位基因是AD危险因子,是SAD最强的危险性因素。ApoE基因分型可以早期诊断AD,通过检测基因型,若可疑个体携带ApoE4,对AD诊断的准确性可达94%~98%,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若个体携带ApoE4,则给AD的诊断增加至少5%~10%的置信度,尤其对于不同痴呆类型的鉴别诊断。ApoE基因型检测也有助于给AD患者提供关于病情、病程和转归的线索;其次,ApoE基因分型诊断可以预测将来的患病风险,如ApoE基因分型为E2/E2型,则患AD的可能性不大;而对E4/E4型则应及早采取措施,推迟或防止此病的发生。此外,ApoE基因分型检测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以ApoE4为靶细胞的治疗策略将会给AD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14]。
ApoE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 ApoE是由肝脏合成、分泌,并在肝脏中分解代谢的。血浆中约有2/3~3/4的ApoE由肝脏合成,肝实质细胞是其合成的主要场所,肝枯否细胞、贮脂细胞及肝癌系HepG2细胞也可少量合成。合成后的ApoE分泌到细胞外并掺入VLDL、CM等富含TG的LP表面,介导这些LP的运输与代谢。在LP被水解后,其残基通过ApoE介导与肝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而进入肝脏代谢。在肝细胞表面存在有LDL-R、载脂蛋白E受体(ApoE-R)及LDL-R相关蛋白受体等受体,均可与ApoE结合。肝脏还可以通过调节这些LP受体,以及LP代谢所需要的限速酶如LCAT等影响ApoE的浓度。Schiefermeier M等[15]研究发现,在不同肝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ApoE发生明显变化: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癌及脂肪肝等肝病发展的不同阶段ApoE浓度发生明显变化。ApoE的基因多态性与多种有肝脏病变疾病的发病有关。
王启娟等[16]研究认为,ApoE可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2(IL-2)依赖的外周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调节免疫。IL-2活性低下,影响T杀伤细胞的功能,不能有效地清除细胞内存在的病毒,也不能阻止病毒复制;IL-2下降,也影响B细胞功能,不能产生足量的中和抗体中和病毒,还可影响自然杀伤(NK)细胞的增殖和干扰素的产生,不能限制病毒增殖扩散,使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复制难以清除。在HBV感染时,细胞因子组成一个复杂网络,调节体内各种炎症反应,细胞因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成为目前研究热点[17]。因此有关ApoE的基因多态性与细胞因子的关系如何影响HBV感染谱的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3 结语
APoE基因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该基因和CHD、高脂血症、脑梗塞、AD及慢性乙型肝炎等疾病的相关性也是关注和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的研究有时出现不同的结果,这可能与人群选择、疾病诊断以及种族和地区差异有关。随着ApoE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ApoE与CHD、高脂血症、脑梗塞、AD及慢性乙型肝炎等疾病的相关性将进一步得到阐明,相信它会在上述疾病的诊断及预防、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愈来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Van Bockxmeer, Bennnett T, Cashman K, et al. Apolipoprotein E genepolymorphisms and serum cholesterol in healthy Irish adults: A proposed genetic amarker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risk [J]. Ir J Med Sci,2000,169:50-54.
[2] Stengard JH, Kardis SL, Tervahauta M, et al. Utility of the predictor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ortality in alongitudinal study of elderly Finnish men aged 65 to 84 years is dependent on context defined by ApoE genotype and area of residence [J]. Clin Genet,1999,56(5):367-377.
[3] 马文珠.ApoE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3(1):24-26.
[4] Naveed Sattar, MD Allan Gaw MD, Olga Scherbakova, et al. Metabolic syndrome with and without C-reactive protein as a predictor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iabetes in the west of Scotland coronary prevention study [J]. Circulation,2003,108:414-419.
[5] Yang Z, Zhu T, Ma G, et al. Apolipoprotein E polymorphism in the early onse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 Chin Med J (Engl),2001,114(9):983-985.
[6] Wang CH, Zhou X. Meta-analysis for relationship between ApoE gene polymorphism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 Zhonghua Yu Fang Yi Xue Za Zhi,2003,37(5):368-370.
[7] Song Y, Stampfer MJ, Liu S, et al. Meta-analysis:Apolipoprotein E genotypes and risk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 Ann Intern Med,2004,141(2):137-147.
[8] Yang SL, He BX, Liu HL, et al. Apolipoprotein E gene polymorphisms’and risk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chinese Xinjiang Uygur and Han population [J]. Chin Med Sc J,2004,19(2):150-154.
[9] 李晖,李可基,张保惠,等.ApoE基因缺陷鼠免疫、血液、稳态和抗氧化功能改变[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33(4):347-350.
[10] 王景华,宁宪嘉,卢红艳,等.脑梗死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特点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06,22:118-120.
[11] 沈丽华,柯开富,李作汉,等.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20:445-447.
[12] Mayeux R, Saunders AM, Shea S, et al. Utility of the apolipoprotein E denotype in the diagno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J]. N Engl J Med,1998,338(8):506-511.
[13] Refolo LM, Fillit HM. Apolipoprotein E4 as a target for developing new therapeutic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J]. J Mol Neurosci,2004,23(3):151-155.
[14] Lahiri Apolipoprotein E as a target for developing new therapeutic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based on studies from protein,RNA,and regulatory region of the gene [J]. J Mol Neurosci,2004,23(3):225-233.
[15] Schiefermeier M, Kollegger H, Made C, et al. The impact of Apolipoprotein E genetypes on ages at onset of symptoms and phenotypic expression in Wilson’s disease [J]. Brain,2002,123:585-590.
[16] 王启娟,万谟彬,李成忠,等.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检测[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2,38(1):62-63.
[17] Tziakas DN, Chalikias GK, Antonoglou CO, et al. Apolipoprotein E genotype and circulating interleukin-10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d un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J Am Coll Cardiol,2006,48(12):2471-248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