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起重机养护操作规程方案
一、机械传动部件修理装配
整套车轮组的拆卸、更换整套车轮组的拆卸顺序:
(1)卸下车轮轴端联轴器的连接螺栓。
(2)卸下车轮组角型轴承箱与端梁连接的坚固螺栓。
(3)用起重机的起重螺杆或千斤顶把起重机桥架顶起,使车轮 踏面离轨道顶面约10mm左右,撬动车轮组并沿轨道面将它拉出来以 便卸下更换。
(4)把预先组装的、新的并带有轴端齿轮联轴器半体的主动车 轮组吊运到起重机轨道上。
(5)推入车轮组靠近安装位置,调整千斤顶使车体缓慢下降, 穿入紧固螺栓,拧上螺母,确保安全。
(6)适当紧固水平方向螺栓,再相应紧固垂直方向的螺栓,交 替进行,在边紧固的同时,边扳动车轮,检查车轮转动是否灵活,并 检查车轮安装的水平垂直偏斜。
(7)对准车轮轴端齿轮联轴器半体与减速机从动轴联轴器半体 的螺孔,穿入连接螺栓并紧固。
(8)一切正常后,将车体落下。
二、制动维修
(1)首先要检查整个制动器动作是否灵活,不得有卡塞现象。 电磁铁的动、静铁芯应接触良好。检验方法:可用扳手压电磁铁铁芯 (短行程),观察各部分的活动是否灵活,制动轮与两个制动瓦间隙
是否相等;用手摇晃制动臂,观察其销轴磨损情况,销轴磨损量达名 义直径的3%-5%则应更换新件或修补。
长行程制动器除上述各项之外,还要告别注意检查动静铁芯之间 不得卡有任何物件。
(2)制动带的检查:制动带是用铝或铜铆钉固定在铸铁(HT15-33) 制动瓦上的。铆钉头应低于制动带表面1mm。正常运转的制动器,不 允许铆钉露出制动带。
当制动带磨损达原厚度的50%时,则应更换新制动带。
(3)制动轮的检查:制动轮不得有缺陷和裂纹。
在使用过程中,制动轮表面如果出现大于2mm的凹陷或抓痕,则 应将制动轮重新加工,加工后要满足图纸要求。
制动轮工作表面凹陷或抓痕的检查方法:用一把小钢板尺目测抓 痕的深度。制动轮经过几次加工以后,厚度渐渐减小,对于起升机构 总的磨损量不应超过原厚的30%,对于运行机构不可超过40%。
制动轮的锥孔与轴不得有相对转动,如发现有相对转动,则应拆 开检查键是否被挤扁或键槽是否扩大。用涂红铅油法检查轴孔的实际 接触面,接触面不低于名义接触面的70%。
制动轮工作表面的工作温度不应超过2C。工作表面要经常用 煤油清洗,防止由于油污使制动轮打滑或造成事故。
(4) 制动臂、顶杆、框形拉杆、主副弹簧都不应有裂纹和永久 变形。
(5) 地脚螺栓、锁紧螺母以及其锁紧件都不应有损坏或脱落。 过去曾发生过由于锁紧件脱落,轴栓窜出,使制动瓦从制动臂上脱落 的事故。
检验液压电磁瓦块式制动器时,首长使液压电磁铁接通电流,这 时检查制动的张开量、液压油位必须符合技术说明书要求。制动杠杆 系统和扒杆必须灵活,不得有卡塞。电磁铁线圈的温度不得超过105°C。
三、电气修理装配与调试
(1)把拆下的电器元件和控制联动台或凸轮、电机等,进行外 观检验,和绝缘电阻的测试,根据有关标准规定进行拆除报废,更换 新的元件。
(2)对新购进的电器元件及控制系统,检查是否正规厂家的产 品,产品上的编号是否与合格证相符。
(3)重新组装控制屏和控制柜,电气元件应摆布合理,接线牢 固可靠。起重机电气系统中的主电路和允许与主电路相连的控制电路 及辅助电路,应能承受标准规定的介电试验电压,试验时间为1min, 应无击穿或网络现象。试验方法应按GB998《低压电器基本试验方法》 的有关规定进行。
四、发动机总成拆装
1)发动机总车的拆卸
(1)拆下发动机罩。
(2)拆下蓄电池的搭铁线。
(3)放出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从散热器盖上、气缸盖上拆下 冷却软管,松开散热器支架,将散热器连同风扇和护风罩整体取出。
(4)拆下汽油油管、回油管、空气滤清器以及节气门的控制拉 锁。
(5)从分电器上拆下高压线和插头。
(6)拆下交流发电机、起动机、分电器、机油感应塞、水温感 应塞的连接线。
(7)拆除空调压缩器。
(8)断开离合器和变速器的控制杆。
(9)松开发动机支架的螺母,取下离合器钢丝绳,拆开发动机 支座橡胶缓冲块上的固定螺栓。
(10)拆下起动机固定螺栓,拆下发动机和变速器的连接螺栓, 拆下飞轮壳的固定螺栓。
(11)将吊杆前端挂入发动机左侧吊耳,后端挂入右侧上部的吊 耳,用手稳住,将发动机缓缓吊起。吊起时不要碰伤其它机件。
(12)拆卸注意事项
① 拆卸真空软管和电线插头时,应在接头处用标签注明连接位置, 以防安装时出现差错。
② 拆卸真空软管时,应拉住管端,切忌牵拉软管的中间部位。
③ 拉开电线插头时,应拉插座,不可牵拉引线部分,以免损坏线 头,造成通电不良。
④ 拆卸传感器和继电器等电器时,防止碰伤。如果掉落在硬地上, 应更换。
⑤ 正确使用机工具,不得用套筒扳手拆卸和安装热感开关或热敏 传感器。拆卸时,禁止猛敲猛打。
⑥ 使用真空压力表时,不得将软管勉强装入过大的接头上,以免 因软管接头不合适引起泄漏。
⑦ 旋出螺母或螺栓时,必须使用开扳手或套筒扳手,尽量不使 用活动扳手。
⑧ 拆卸锈住的零件时,应先用煤油浸湿后再卸,尽量不使用长扳 手或加热法进行拆卸。
⑨ 拆卸销轴时,必须用铜铳冲出销轴,不允许直接敲击。拆卸压 配合机件,如齿轮、皮带盘、衬套和滚动轴承等,必须使用压床或合 适的拉器。
⑩ 拆下的机件和零件,应放在零件箱内或零件架上,按配合零件 顺序排列。不得零乱放置,以免破坏原来的配合。
2、发动机总体安装:按照发动机拆卸的相反顺序安装所有零部
件。发动机的装配注意事项
(1)注意零部件的安装顺序 避免做额外功。
①检查飞轮、离合器压盘、离合器片、分离轴承、分离叉轴及离 合器端壳的使用状况,(平面、螺孔、壳体等)在运动副部位加注润 滑脂。
②更换发动机支承脚橡胶缓冲块,并更换缓冲块固定螺栓的自锁 螺母。将发动机吊入支座后,不马上拧紧螺栓,通过摇动发动机而使 其坐正位置。
在发动机总成上,安装发电机、压机、水泵、皮带惰轮、信号盘、 增压器、冷却水管、电控线束等部件,一定要按技术要求作业,安装 到位、牢固,线束排列有序,正、负极无误接、绝缘有效、包扎固定 牢靠。增压器油道中添注润滑油,进、排气歧管安装牢固无泄漏。(密 封面打胶时,不易过多,避免多余胶体融入水道或油道造成堵塞)各 部位螺栓一定按部位、长短、级别、拧紧力矩进行装配。
3、发动机总成验收标准
必须保证其动力性能良好,怠速运转稳定、燃油消耗经济性,各 部件润滑正常、附件正常工作。不得有漏水、漏油、漏气、漏电现象。 发动机在正常温度下,5秒内应能起动,低、中、高速运转稳定。水 温应不超过90°。加速性能良好。应无断火、化油器回火、排气管 放炮现象等等。
发动机运转稳定后,应无异响,但允许有轻微均匀的正时齿轮机 油泵传动齿轮的运转声和气门脚响声。气缸压力符合规定值。机油压 力符合规定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