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总结经验.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575024 上传时间:2024-09-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总结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总结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总结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总结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总结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总结经验总结课堂中问题情境制定的趣味性、典型性与层次性 课堂教学中启发同学思维,培养同学能力是在多种问题情境和问题解决中实现的。为了使同学积极地进入思维状态并能获得知识,所制定的问题必须是典型的、有趣的和具有层次性的,要符合同学的新思维。在经历了教学施行后,当然就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更好的改善。例如,在讲圆柱、圆锥的整理和复习内容中,老师提出问题:把一个棱长是8厘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积为64平方厘米的圆锥形铁块,这个圆锥形铁块的高是多少厘米?原以为同学通过圆柱、圆锥的整理和复习之后会积极发言、顺利解决,不料问题提出后却冷了场,老师只好作引导性讲解。 解后总结:本题的隐含条件

2、正方体铁块与圆锥形铁块体积相等,远离同学的新思维,同学就难以发现。于是,在接下来的另一个班的教学中,我准备了体积相等的正方体和圆锥体空心实物各一个以及一些沙子,问题提出后进行演示:把正方体空心实物里装满的沙子,倒入圆锥体空心实物里。在这一实物演示情景的启发下,大多数同学很快发现题中两种实物体里所装的沙子一样多,实物的形状虽然变了,但沙子的体积不变,从而得出体积相等的这一隐含条件,由(1/3)64h=888,求出h=24厘米。 总结教学方法和师生情感交流方式是否合理、得当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节课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本课的教法制定和实施,也取决于师生情感交流是否顺畅得当。对某一教学内容,教师

3、采纳哪种方法更合适有效是启发讲授还是激励探讨?是讲练结合还是指导自学?是实验演示还是实验操作?所用教法能否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望和参加兴趣?能否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有利于同学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是否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新课程精神?这些在教后总结中会得到较为清楚的回答。这样教师便能总结成功因素,分析失败原因,发扬得意的或改善 不当的教法和情感交流方式。例如: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一课,原来依据教科书和教参的安排采纳讲授与指导自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出示:像(3/5)、(9/16)、(13/25)、(19/40)、(27/50)这些最简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

4、你们认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可能与什么有关呢?这样教学,由于教师将问题问得浅显直白,无思维含量,缺乏探究空间,同学只能是被动地完成教师的指令,做一名流水操作工。 老师感觉同学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同学难以全面概括出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通过教后总结,在以后的教学中把本节课教学法改为激励探究法。如教师提出问题:请看下面的分数,看谁能够快速地推断出这些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和老师进行比赛,好吗?(2/5)、(7/9)、(3/10)、(5/23)、(9/50)、(15/33)。结果教师用口算推断比同学用计算器计算快得多。此时,同学渴求探究奥秘,惊奇地看着老师问:老师,你怎么算得这样快?这时

5、,教师并不急于表态,而是用一句征求且询问的话:请大家猜猜看,别着急,相信你们会找到规律的。一句话语,足以温暖同学的心,从而发挥同学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大胆去再发现再创造。经过充分辩证,最后较成功地探究出了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具体规律。同学逐步学会了探究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从而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整个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2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注重方法,综合发展 当前的教学中,更多的教师关注的是眼前的、短期的发展目标。可能很多人会说,这没有错啊,但如果你站在同学成长的角度来说,未免过于偏颇了。数学教学不应只关注到同学眼前一点发展,更要关注同学今后学习数学的必须要。基于这样的熟悉 教学中,不能仅

6、仅只教几个知识点,让同学会做题,考高分就行了。而是要把同学学会学习,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也就是要授渔,而不是授鱼。因而,关注同学的发展,就是要引导同学掌握了相应的学习方法,这不仅能提升现有的学习效果,也能为他将来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真正把关注同学短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同学顺利成长。 夯实基础,注重双基 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一直在回避传统教学中的双基问题,好像只要一谈到双基就不是新课改了,把传统教学中的双基训练与新课改对立起来。可以说这是对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误解,正是由于当前存在着不同层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误读,形成了一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漂浮现象,不少同学的基

7、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还没有完全形成。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不是对原有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它应是在坚持传统教学中出色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只有这样,进行的改革才会有根,才会有基础,才干踏踏实实。 因而,在激励同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时,不应忘记合作、探究的基础,如果失去了合作、探究所必须要的最基本的基础知识,那时的合作、探究只能成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形式而已,更何况,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自主、合作、探究都无法实现的。为此,教学中应把双基训练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机的整合救起来,让同学在转变学习方式的同时,双基也得到全面提升。 3激发同学数学学习兴趣 一、巧用教具法 针对小同学的心理,教

8、师可以紧紧抓住好奇心强这个特点来激发其数学学习兴趣。比如利用电子设备教学、多媒体投影教学等,可以依据同学们的兴趣,在每堂课上利用电子设备的来制作一些可爱、能吸引同学数学兴趣的图案。小同学看到奇形怪状的图案就会产生很大的兴趣,图案的形状颜色各不相同,也给小同学带来更多的色彩新鲜视觉感,数形结合,从而加深记忆力。让同学数图形数量,说形状以及图形的组成形式,然后让同学自行举手回答,答对者给予奖品。其次,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利用先进的电子设备,浮现不同的图形变化,拼图,比如把圆形与长方形拼凑,正方形与长方形拼凑在一起,让同学猜测会形成什么样的物品,给予同学思索和遐想的空间。而教师在拼凑的过程中,熟练地

9、使用先进电子设备,这样同学的注意力会被这些高科技深深吸引,从而更好地做到激发小同学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开展课外游戏活动 通过开展相关数学课外游戏活动,有目的地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每次数学课外游戏活动课程内容的好坏直接与教师有关,教师应提前做好每次的课外游戏活动的制定方案。要做到奇趣、生动、有感染力。比如讲一些带有数学知识的预言童话故事等,猜谜语、做算术、猜字谜、制作教具等比赛活动,这样能激发同学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锻炼同学的沟通动手能力,让同学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三、联想模式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依据不同的同学做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比如用110这十个数中的某几个或全部写出结

10、果为10的算式。做这道题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写1+2+3+4 =10、1+2+7=10这类算式,也可以这样写3+7=110、63-8=10、 25=10这类算式,还可以写3+9+4-6=10这种类型。表达的方式有很多,这就要靠同学的想法,每个人的思维不同,浮现出来的效果就不一样,像这样类型的题目就可以很好地提升小同学的数学联想能力。教师在解答这道题目时,他们都会认为自己做对了,这样就会增加小同学对数学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深厚兴趣。 4培养同学数学的思维能力 激励思维独创性,培养同学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学能别出心裁地提出新异的想法和解法,这是思维独创性的表现。无论

11、小同学的独创从总体上看是处于低层次的,但它却蕴育着将来的大发明、大创造,教师应满腔热情地激励他们别出心裁地思索问题,大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与质疑,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这样才干使同学思维从求异、发散向革新推动。如解答某玩具厂生产一批儿童玩具,原计划天天生产60件,7天完成任务,实际只用6天就全部完成了。实际天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件玩具?一题时,照常规解法,先求出总任务有多少件,实际天天生产多少件,然后求出实际天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件,列式为6076-60=10(件)。 而有一个同学却说:只须606就行了。他理由是:这一天的任务要在6天内完成所以要多做10件。从他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的思路是跳跃

12、的,省略了许多分析的步骤。他是这样想的:7天任务6天完成,时间提前了1天,自然这一 天的任务(60件)也必须分配在6天内完成,所以,同样得606=10,就是实际天天比计划多做的件数了。毫无疑问,这种独创性应该给予激励。独创往往蕴含于求异与发散之中,常常诱导同学思维发散,才有可能出现超出常规的独创;反之,独创性又丰富了发散思维,促使思维不断地向横向与纵向发散。 诱导思维求异性,培养同学的发散思维能力 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赞可夫这句话说明了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必须要以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驱力。教师善于选择具体题例,创设问题情境,精

13、细地诱导同学的求异意识。关于同学在思维过程中时不时出现的求异因素要及时予以肯定和热情表扬,使同学真切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关于同学欲寻异解而不能时,教师则要细心点拨,潜心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使同学慢慢生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并日渐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就会能动地作出还有另解吗?试试看,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的求异思索。 在教学中,我们还常常发现一部分同学只习惯于顺向思维,而不习惯于逆向思维。在应用题教学中,在引导同学分析题意时,一方面可以从问题入手,推导出解题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条件入手,一步一步归纳出解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十分注意在题目的设置上进行正逆向的变式训练。如:进行语言表达的变式训练,即让同学依据一句话改变表达形式为几句话。逆向思维的变式训练则更为重要。施行证实,从低年级开始就重视正逆向思维的对比训练,那些相关的基础知识、解题经验才会处于特别活跃的状态,也才可能对题中数量作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重组,逐步形成发散思维能力。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