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冠疫情下核医学课程信息化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孙振国,陈鹏,杜鹏,袁小帅,陆武,宋长祥,李宗
简介:孙振国,(1991-),男,主治医师,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通信 陈鹏,E-mail :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江苏连云港,222000基金工程: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青年英才基金工程(QN202115)
【摘要】目的探索新冠疫情下网络教学平台在核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期适应新冠疫 情形势,提高学生积极性和核医学课程教学质量。方法分析2019〜2021学年南京医科大学 康达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期末成绩,以学年为单位分为试验组(1)、(2)和对照 组,对照组:新冠疫情爆发之前,2019学年的211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1): 新冠疫情刚爆发的2020学年的217人采用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线上教学模式;实验组(2): 新冠疫情爆发后的第二年,2021学年的221人采用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线上教学,结合读片、 课后测试及查阅文献等模式。比拟各组间学生期末测试成绩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试 验组(1)理论测试成绩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试验组(2)理论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与 试验组(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o结论新冠疫情下核医学课程的简单线上教 学与线下教学的教学效果基本相同,而当线上教学结合读片、课后测试、查阅文献等方式, 可以取得比拟满意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核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医学;新冠疫情;线上教学;信息化;教学质量2020年2月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席卷全国。疫情防控成为 头等重要的大事,各级教育部门正按教育部和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部署要求,全力防控,坚决 防止疫情在学校蔓延,延期开学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工同时为实现教育部提出“停课不 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教学目标,高校教师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远程网络教 学模式,以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质量和效果2。
核医学是利用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属于医学影像范畴,与其 他临床学科相比拟,核医学课程内容相对抽象、复杂,教学课时短、任务重,很容易让学生 产生厌倦情绪,而且核医学更加强调实践性。因此,新冠疫情防控期的线上教学更加需要调 动学生积极性和自主性,而如何改进教学模式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核医学教学 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咒本研究通过探索新冠疫情下网络教学平台在核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期适应新冠疫情形势,提高学生积极性和核医学课程教学质量。
1 资料与方法研究资料
研究对象2019-2021学年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共计649名同学,以学 年为单位分为试验组(1)、 (2)和对照组,具体分组如下:
对照组:新冠疫情爆发之前,2019学年的211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1)新冠疫情刚爆发的2020学年的217人采用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线上教学模式;
实验组(2)新冠疫情爆发后第二年(2021学年)221人采用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线上教学, 结合读片、课后测试及查阅文献等模式。
1.1 教学方法新冠疫情爆发之前,核医学课程教学采用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2020年新冠疫情刚爆发, 课程首次采用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线上教学模式,其他辅助教学方式和方法准备欠佳,以简单 线上教学为主;新冠疫情爆发后第二年,即2021学年,我校核医学教研室教师逐渐适应超 星学习通平台的线上教学模式,并结合读片、课后测试及查阅文献等多种教学方式,包括根 据授课难点、重点选取典型影像学图片进行讲解,课后测试和教师答疑,鼓励学时查阅文献, 自主学习,提高学生临床分析和科研能力。
1.2 评价方法分析各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考试为闭卷,总分值100分,共4种题型,包括选择题(30分)、 填空题(22分)、名词解释(18分)、问答题(30分);其中实验组2测试试卷问答题的 第1题包含问卷调查内容,请学生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包括线上与线下教学比拟,结合读 片、课后测试及查阅文献等多种教学方式是否有助于提高学习自主性和教学质量。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9 . 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利用探索性分析参数值的正态性 和方差齐性,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表示,比拟各组间样本均数采用单向 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o根据所得的参数,分别对多样本参数比拟的样本含量进行估计。设定检验的第I类错误概率cx=O.05 (双侧),第II类错误概率广。10,根据对应公 式进行检验,收集样本量满足检验得所需样本含量,本研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表1三组考试成绩
组别
学年
新冠疫情
样本量(N)
成绩(mean)
对照组
2019
爆发前
211
79.11±6.85
实验组1
2020
爆发
217
77.96±8.79
实验组2
2021
疫情防控期’
221
82.59±8.10
表2三组间考试成绩比拟(descriptive)注:* 户<0.05
1 group
J group
Mean difference
Sig.(P值)
对照组
实验组1
1. 15522
0. 129
实验组2
-3. 47449*
<0. 001
实验组1
对照组
-1.15522
0. 129
实验组2
-4. 62971*
<0. 001
实验组2
对照组
3. 47449*
<0. 001
实验组1
4. 62971*
<0. 001
结果
1.4 试验组(1)理论测试成绩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试验组(2)理论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组 与试验组(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o期末调研结果
试验组(2)期末问卷调研结果显示85驰的学生认为单纯线上与线下教学差异不大,但96驰的 学生认为结合读片、课后测试及查阅文献模式,明显促进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提高了教学 质量。
2 讨论新冠疫情下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无疑实现时间空间不受限、资源共享自由化,极大地保证 了疫情防控期间各高校的教学进度纥但是,在线教学在实践中也不可防止地出现一些问题, 包括:线上教学缺乏学校规范化管理,无法保证学生保持正常的学习状态,・无法实现师生互 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等等。
2.1 融入思政教育、人文关怀和疫情防控线上学习,只要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可以的。要坚持国家课程学习与疫情 防控知识学习、人文关怀相结合,特别注重疫情防护知识普及,宣扬自己身边、医院疫情防 控中涌现的先进事迹,传递医务人员“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
2.2 提高学生自主性、联合多种教学模式线上教学有别于线下教学,线上教学的课堂气氛与面授存在差距。教师很难掌握学生的听课 状态,应减少讲授时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参与度,促进师生积极互动,可以采用在 线提问、即时弹幕、留言等方式⑸;课后测试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并且能够使教 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持续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利用微信等聊天软件与学生进行沟 通和交流,便捷有效,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同;鼓励学生查阅文献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学生自 主学习和科研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以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3 多方面线上教学效果反应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与质量监控措施,才能保证线上教学的效果和质量2院领导、 各系主任和专家深入课堂一线,对课程教学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督导;教师对测试题进行批 改,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定期填写针对教学情况的反应调查问卷。从学校、教师 和学生三方面进行教学效果反应,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在新冠疫情防控期,网络教学无疑是核医学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模式,医学院校教师 需要不断适应线上授课方式,通过线上教学结合读片、课后测试、查阅文献等方式,可以取 得比拟满意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核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许水清,朴花,白鑫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本科生临网实习教学探索[〕].卫生职业教育, 2021.39(7):94-952,杨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网络教学研究以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0, 34(3):257-260
3 .谭炜,梁秀梅,黄兴涛,等.医学影像学示教课程信息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臼继续医学教 W,2021,35(5):29-30.张鸽、金敏丽、王冠、李霞.新冠疫情期间的渐进式多元化免疫学在线教学实践臼中国免 疫学杂志,2020, 36(20):2520-2523
4 .谭成兵,程敏,李秀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本科医学教育的挑战及探索口.科学咨询, 2021(31):65-67.吕海侠,王渊,张莉,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学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 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 34(2):135-142
5 .李克寒,刘瑶,谢蠕旭,等.新冠肺炎疫情下线上教学模式的探讨臼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0, 34(3):264-26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