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564722 上传时间:2024-09-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内容提要】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最终形成的历史标尺;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十六大提出的历史任务。应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 指导,有针对性地借鉴和利用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虽比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产生得晚,却 是人类文明最终形成的历史标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十六大提出的历 史任务。我们需要开扩视野,对世界范围的政治文明进行全面考察,进而为社会主义政 治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当今世界政治文明,有源自古希腊罗马的欧美体系,有源自黄河长江农耕文化的中华 体系,也

2、有源自沙漠绿洲的伊斯兰体系。具体表现在制度上,更是形式多样,呈现出多 元化格局,差异极大,而在实质上却有共同之内核,这就为文明的共享提供了逻辑前提 。就我国而言,正是对外开放,使我们有了借鉴其他国家政治文明的途径;而对内改革 ,则是我们借鉴其他国家政治文明的操作方式。那么,如何共享人类政治文明成果,以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呢?本文拟对此作粗浅探索。一、“文明共享”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条规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有机体。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认为,所谓政治文明,就是指人类文明在政治体制、国家制度中的体现,它既是人类社 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也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

3、中形成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社会, 无疑应该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任何国家政治文明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彼此学 习和相互推动基础之上的。古希腊的发展是以学习古埃及文明为基础的;日耳曼民族跃 过奴隶制时期而直接进入封建社会,则是以利用古罗马的辉煌成就为基础的;而中国的 汉、唐盛世,亦与周边各国的密切交流息息相关。美国在1776年还是英国的殖民地,经过短短200余年,如今就已成为能够对国际秩序产 生重大影响的政治大国,国际地位举足轻重。美国迅猛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外 政策上实施了对外开放的大政方针。仅在18201859年间,移民美国的欧洲技

4、术工人就 突破了百万大关。二战期间,欧洲大批科学家移居美国,其中包括德国“相对论之父” 爱因斯坦。二战结束前夕,美国不惜以一个伞兵师、两个装甲师加上整个第六集团军, 组成了一支庞大的部队,精心部署“阿尔索斯”计划,最终“俘虏”了以海森堡为首的 大批德国科学家。美国在1900年以后的360名最杰出的科学家中,国外引进的占18%;11 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外引进的占35%;而612名科学院院士中,国外引进的则达22% 。二战以来,美国正是利用这些引进的“卓越大脑”,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日本则更是善于借鉴和利用国外一切先进文明来促其发展。日本首先向中国学习,即 促成了1200多年前的“大化改新”。

5、圣德太子通过引进中国唐代政治制度,着手促进政 治文明化。又向欧洲学习,出现了“明治维新”。明治政府在制定和实施“置产兴业” 的政策中,总体方针是以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为榜样,大力创办和发展近代经济,以 谋求国家的独立富强。二战以后,日本更是大量借鉴西欧和美国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 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增强了日本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还节约了大量的资 金和时间,最终使原本自然资源贫乏、工业基础薄弱的日本在短时间内赶上并超过了发 达国家。与之相反,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固然有其多种因素,然而长期脱离世界发展,则不 失为症结所在。二战后,斯大林提出两大对立世界阵营和两个平行世界市场的理论,致 使

6、苏联与资本主义各国处于隔绝状态。苏东剧变后,为力争掌握未来世界的主动权,现 存社会主义国家诸如古巴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存在问题有了比较清醒的认 识,并随之改变了其内外政策,但终因其政治体制改革力度太小,最终依然停留在滞后 之层面。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在历史上凡属开放的时代都属盛世;而闭关锁国的朝代 都避免不了落后的局面。以创造了空前盛世的唐朝和丧权辱国的清朝最为典型和突出。 汉、唐的开放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以“夷夏一体”、“四海一家”的思想进行统治,不歧视异族异国。唐太宗说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四海 可使如一家。”他还

7、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注:资治通 鉴卷198,贞观二十一年五月。)汉、唐时期,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没有开放的心态 ,就无法维持其安定的局面。第二,用人上中外一体。唐太宗时,在唐朝担任将军、中郎将等官职的突厥人很多, 五品以上者就有一百多人,“殆与朝士相半”。唐朝有一批官员是外族、外国人。最主 要的,除了各少数民族外,还有大量日本、朝鲜、安南等国人,日本人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就是典型一例。第三,文化的交流。文化交流的事例最多。在汉代,随着西域的开通,大量异域文化 进入中原,对中原的服饰、生活、音乐、美术等产生了重大影响,丝绸之路上有大量遗 物、遗迹。唐代更为明显,中国的

8、各种生产技术、书籍(如印刷术、炼丹术等等)传到西 域,通过阿拉伯人间接影响欧洲;西方的音乐舞蹈、语言宗教等等,也传入中国。唐代 着名的霓裳羽衣舞,曲调就是来自印度。正是基于与世界各国的广泛交往,唐朝才 创造了空前的盛世。而到了清代,虽在康熙年间也曾出现过繁荣,但由于根深蒂固的闭关锁国的封建意识 ,这种繁荣很快就烟消云散。满清不承认南洋华侨是中国人,严禁中国人学外语。中国 对外的交往和了解,只有来华传教士一条途径。清朝政府自认为是天朝大国,别的都是蛮夷小邦,不与外国往来。一方面,限制贸易,阻碍了经济的进步;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政治进步。直至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不承认与外国的平等地位,把外国来华贸易称作

9、“朝贡”, 闭关锁国政策,又导致了一系列列强侵略战争中的失败,清朝的软弱无力暴露无遗,列 强的入侵又加剧了国内的反抗,最终导致了“天朝大国”的封闭体系的瓦解。中国直到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才有了真正开眼看世界的政治家。到甲午战争时,朝廷才 真正了解了世界大势,但随后的新政为时已晚,已不能挽救其衰亡的命运。正如邓小平 所指出的,“中国在历史上的落后,就是闭关自守”。解放后,我们在学习和利用资本 主义文明成果方面走了一段弯路。客观上,资本主义封锁我们;主观上则受“左”倾影 响,过分地看重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根本对立和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危 害性,相对忽视了世界一体化基础上各国经

10、济发展的相互依赖性,忽略了利用资本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的必要性。改革开放20多年来,正是基于大胆学习国外先进文明成果,我 国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才有了长足发展。人类文明发展史证明,一个国家如果不善于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终会丧失发展 之良机。借鉴利用人类文明成果是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综观历史,从原始社会到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每一种社会形态的出现都是一个变革的过程 ,每一种政治制度在其历史进程中都发挥了它的积极作用。各国都是在开放的时代,才 可能赢得繁荣兴盛,从未有一国是在封闭状态中腾飞的。而在整个文明系统中,政治文明起着规范和保证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政治 制度是最为

11、关键的因素,先进的政治制度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政 治制度只能阻碍历史的车轮。正因为如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的前提下,还 须大胆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的政治文明成果。也惟有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博采众 长,方能最终领先世界。这是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二、“文明共享”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不仅是 早已被人类历史证明了的客观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观 点。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国 际性的事业,认为科学的社会

12、主义决不是封闭的社会形态和与世界隔绝的社会,社会主 义国家必须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来处理国际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 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时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 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马克思晚年在给俄国女革命家查苏利奇的复信中更 加明确地提出,东方无产阶级革命只有吸取和继承资本主义国家文明成果,才能跨越资 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达社会主义,这无疑为社会主义国家继承人类文明成果指 明了方向。列宁则更是把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提到了决定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之高度。他说: “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

13、 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注: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1页 。)“如果不能利用资产阶级世界留给我们的材料来建设大厦,就不是共产党人,而是 空谈家。”(注:列宁全集第36卷,第6页。)他还强调:没有资本主义的文化遗产 ,我们建不成社会主义。为此,还特别提出了一个着名的公式:“乐于吸收外国的好东 西:苏维埃政权 + 普鲁士的铁路秩序 + 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 + 美国的国民教育 等等等等 + + = 总和 = 社会主义。”(注:列宁全集第34卷,第520页。)这就是 说,要建设社会主义,就得善于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文明。毛泽东在建国初期就明确提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

14、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 ,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注:毛泽东选集 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5页。)这体现了我们党在对待人类文明有益成果 这个问题上的唯物辩证态度。邓小平认为,多年来我们闭关自守,与世隔绝,现在应当改革开放。他指出:“资本 主义已经有几百年历史,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新积累的各 种有益知识和经验,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 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168页。)1992年初,他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进一步指出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

15、会创造的 一切文明成果。”(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3页。)江泽 民同志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 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应尊重各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 现实。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 共发展。”胡锦涛同志在APEC第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讲话中特别强调:“我们要坚 持相互尊重、增加互信、求同存异,以对话和协商的方式解决存在的问题。”“应坚持 以尊重差异、平等互利、自主自愿和协商一致为主要特点的合作方式。”“让我们继续 承发扬亚太经合组织所倡导的大家庭精

16、神,加强面向未来的互利合作,共同为推动亚太 经济增长、实现各成员共同发展繁荣作出努力。”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阐发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内涵中给予我们一个 明确的启示:人类文明具有共享性只有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政治文明 才能事半功倍,最终取得成功。人类历史是不断创造文明和积累文明的历史,建设社会 主义政治文明,不可能脱离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大道而独行。正如唯物史观所揭示:政 治文明的发展作为历史发展的一个方面,必然有其内在的运动规律,无论哪一个国家和 社会,其政治文明的发展都受这一规律的制约,因而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必然存在某些 共性。此外,一切体现和反映人类社会政治发展规律,推

17、动和促进政治进步的积极成果 ,都是由人类在政治变革的实践中共同创造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他山之石,可以 攻玉”。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 上迈出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一大步。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资本主义创造了比以往人类 社会任何时期都要丰富和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了 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它是人类社会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而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利 用这些宝贵财富,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和客观要求,也是使社会主义更富有活力和 魅力之所在。实际上,身处今天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人们相互交 往日益频繁,这就为社会主义

18、国家借鉴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 明提供了契机。有鉴于此,继承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当成为唯 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三、“文明共享”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途径“全球化对每个国家和每个人都是不可逃脱的命运,也都是无法逆转的过程”。全球 化既是文化的、经济的,也是政治的。面对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与国之间的联系 日益紧密,各国彼此间的相互依存性日益加强。这样,人类文明共享就成为各国政治发 展的趋势。对此,中国既存在着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 一方面在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另一方面在互利互惠

19、的基础上 加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将西方文明的精华借鉴过来。正基于此,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十六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 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里包含了三个层面的重要思想:一是提出建设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作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奋斗目标;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推进政治体制 改革,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三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

20、绝 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那么,究竟人类政治文明特别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文明有哪些方面的成果 值得我们借鉴呢?笔者认为,首先,民主之理念。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实行民主政治。民 主政治要解决的,就是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民主政治,即多数人对国家实行治 理;在政治权力的运行和社会治理方面,不是依靠统治者个人的意志推行人治,而是依 靠体现和反映大多数公民意志的法律治理国家,实行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 根本原则。今天,市场经济的

21、发展使经济结构多元化,社会也从以前的一元化社会变成 了多样化社会,人们对民主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不同阶层间经济利益和社会政治地位 的变动带来了相应的激荡,在政治上多表现为对现实权威的挑战。而对这种多元社会结 构中的多元利益群体的整合,既要采取民主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又要对高收入者采取强 制税收制。其次,权力制衡和政法监督的原则。资产阶级政治家最早提出,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 产生腐败,因而必须实行分权制衡和政治监督的政治体制。这一制度历经三百多年的发 展与完善,已成为资本主义法治的重要制度和基石,也充分证实了西方国家运用权力约 束权力的原则,在维护政治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历史证明,分权制衡和政

22、治监 督的原则是正确的。故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监督和法制建设。但不能够照 搬西方的“三权分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借鉴现代政治文明成果,认识到权力监督 的重要性。对此,十六大明确指出,“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 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 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是至关重要的民主政治建设。再次,宪政宗旨原则。宪政也是资产阶级最先发明的,其最高宗旨和基本精神就是以 法治国,限制政府权力,维护公民权利,从而为民主政治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一个注 重法制的国家,除了具有比较健全的法律规范外,还要看其“法治”程度如何。资产阶 级

23、在法制方面建立了有效的“法治”机制,树立了法律权威,把国家政治生活的运转纳 入了法律轨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成了资产阶级治国的重大原则。对此,值得我们 借鉴。需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新型的政治文明。因此,对资产 阶级政治文明不能采取简单的一切照搬的做法,而应当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吸收的原 则予以取舍。古代中国君主专制,无民主传统,依靠严刑酷法惩治腐败,虽奏效一时, 最终难免人亡政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靠三权分立、多党轮流执政的有限民主制约腐败 ,也只能有限地遏制腐败,不可能根除腐败,也不适合中国国情。我们必须立足中国进 行理论探索。一方面,既要吸取西方学者提出的三权分立制

24、衡的民主思想,又要克服它 们有限民主理论的局限;另一方面,坚持人民民主监督的原则,在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方 面,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理论创新道路,从而符合时代发展潮流,顺乎党心民心, 探索出一条全新的政治制度改革新理论及新途径。党的十六大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对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特别是资产阶级政治文明 成果,提出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大支点和应 遵循的三大原则,即: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三方面共同构 成了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主体结构:其一,人民当家作主原则。这是一条人民民主原则 ,就是要改革一切不便于人民参政的体制,实现劳动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

25、中当家作立, 克服官僚主义。它既吸取了资产阶级民主的优点,又超越了资产阶级有限民主,从而为 广大劳动人民参政、议政、执政、督政指明了方向。其二,依法治国原则。就是要按照 宪政精神,使民主政治法制化,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其三,坚持共产党领导原则。我 们国家是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立起来的,尔今建设社会主义也只有坚持共产党领导, 才能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稳定有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迫切需要我们认真借鉴全人类政治文明成果。有鉴于此,从理论 上认识人类文明的共享性,进而指导我们在实践上加速对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政 治文明进行借鉴和利用,并使其同我国政治文明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惟其如此,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