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二氧化氯系统试车方案样本.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564030 上传时间:2024-09-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氯系统试车方案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二氧化氯系统试车方案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CHINACOAL SHANXI YULIN ENERGY & CHEMICAL CO.,LTD CHEMICAL COMPANY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 煤化工项目管理体系文件 密级: □项密一级 □项密二级 □项密三级 文件编号: 公用工程中心 二氧化氯系统试车方案 项目 参加人员 完成时间 编制 审核 审批 版本 本文件知识产权属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许可或批准, 不得对公司以外任何组织或个人提供; 任何外部组织或个人擅自获取、 使用、 转让文件的行为均属侵权。本文件由生产准备部负责解释。 月 日发布 月 日实施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煤化工公用工程中心发布 会 签 表 会 签 同意签名 日 期 备 注 公司主管经理 总工程师 机械动力部 生产指挥中心 质量技术部 安全健康环保部 机电仪中心 会 签 表 会 签 同意签名 日 期 备 注 公用工程中心 北京万邦达 中心技术组 中心生产组 中心设备组 中心安全组 目 录 1.装置试车的目的 1 2.编制依据 1 3.试车组织机构 1 3.1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及职责 1 3.2试车小组组织机构 2 3.2试车小组职责 2 4. 设备基本参数 2 5.试车应具备的条件 3 6.启动前条件的检查确认 3 7.二氧化氯系统启动 4 7.1卸酸操作 4 7.1.2卸酸步骤 4 7.1.3停卸酸泵步骤 5 7.2氯酸钠溶液配制 5 7.3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启动 6 7.4流量调节 6 7.5正常运行 6 7.6巡检注意事项 6 7.7关机 7 7.8安全注意事项 7 8.风险辨识、 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8 8.1工作危害分析( JHA) 记录表 8 8.2原料、 产品的性质及处理措施 10 8.3突发事件及处理 11 8.3.1循环水装置盐酸泄漏应急处理 11 8.3.2循环水装置氯酸钠泄漏应急处理 12 8.3.3循环水装置二氧化氯泄漏中毒应急处理 13 8.3.4循环水装置二氧化氯燃烧爆炸应急处理 14 1.装置试车的目的 1) 对生产工艺流程、 设备、 管道、 阀门、 仪表、 自控系统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 消除系统存在的缺陷和隐患, 也是对装置的设计和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查; 3) 调校仪表及自控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每一个检测点及每一个调节系统必须经检验合格; 4) 操作人员逐一验收, 完全调校合格后才能结束试车工作; 5) 培训操作人员, 使其熟悉工艺流程, 掌握机泵和仪表操作方法、 切换步骤, 掌握事故处理的方法。 2.编制依据 1) EPC公司设计的《设备平面布置图》、 《管道平面布置图》、 《设备一览表》 2) 《欧泰华OTH F系列二氧化氯发生器操作规程》 3)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循环水装置详细设计 4) 循环水装置设备详细说明书 5) 循环水装置设备技术协议 6) 循环水装置操作规程、 操作法 3.试车组织机构 为确保二氧化氯投加装置试车能在同一指挥下各职能部门共同协作顺利按质如期完成, 我单位特成立二氧化氯装置试车领导小组, 并对相关人员职责进行明确。 3.1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 长: 曲 江 副 组 长: 张宏举、 张宏宇、 金刚石、 佟俊鹏 成 员: 韩 勇、 张海荣、 陈 强、 李国辉、 李亚权、 宁士杰 领导小组职责: 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二氧化氯投加装置试车全面协调及组织工作。 3.2试车小组组织机构 组 长: 张宏举 副组长: 张宏宇、 佟俊鹏、 承包方及厂家现场负责人 成 员: 韩 勇、 、 李亚权、 宁士杰、 李增文、 李树海、 杨铁滨、 陆春平、 李天星、 王亚龙、 杨蛟龙、 郭 龙、 刘 飞、 蔡 力、 李 飞 3.2试车小组职责 组 长: 全面负责联动试车过程中的协调指挥。 副组长: 在组长的领导下, 负责联动试车的全过程各成员良好配合, 确保联动试车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 成 员: 在组长与副组长的领导下工作, 服从指挥、 统一调度、 积极配合, 严格执行并能熟练应用操作规程、 操作法以及联动试车方案的具体要求, 完成联动试车的具体工作。 4. 设备基本参数 二氧化氯系统主要设计参数 有效氯投加量 1mg/L 发生器设备尺寸 700×1160×1960 发生器设备功率 9.5kW( 含盐酸加药泵及氯酸钠加药泵) 单台发生器规格 20kg/h 外壳材质 PVC 盐酸加药泵参数 Q=50L/h,4bar,N=0.078 kW 氯酸钠加药泵参数 Q=50L/h,4bar,N=0.078 kW 盐酸浓度 31% 氯酸钠溶液浓度 33% 盐酸溶液投加量 28.8L/h 氯酸钠溶液投加量 28.86L/h 盐酸罐体容积 10m3 氯酸钠罐体容积 10m3 盐酸卸酸泵流量 11m3/h 化料泵规格 850x1300x1350mm, 200kg/次 盐酸卸酸泵扬程 P=14m 化料泵参数 12.5m³/h、 20m, 1.5kW 水射器参数 40m3/h 水射器压力 0.40 ( Mpa) 水射器材质 有机玻璃 转化率 >85% 用药量 氯酸钠: 0.6g/g有效氯, 盐酸: 1.67g/g有效氯 反应温度 88℃ 5.试车应具备的条件 1) 卸酸泵、 化料泵单机试车已经完成, 而且在试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已经处理完毕; 2) 设备、 管道等施工、 隔热防腐工程, 设备、 管道标识已经完成; 3) 电器系统、 仪表系统、 安全保安系统等联校已经完成; 4) 公用工程系统已经满足试车条件; 5) 操作规程、 方案等技术资料已经得到批准; 6) 操作人员已经经过”三级安全教育”, 且考核合格; 7) 操作人员已经经过培训( 操作规程与联动试车方案等) , 且考核合格, 取得了上岗证; 8) 生产指挥系统、 操作系统、 后勤保障系统及相关规章制度已经建立运行; 9) 现场环境满足试车要求; 10) 安全消防设施, 包括气体检测仪、 防静电设施、 事故急救设施( 防喷溅面罩) 、 灭火器等已经全部到位; 11) 劳动保护已经就位 12) 对试车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已经进行全面分析, 应急救援预案已编制且经过了演练; 13) 设备易损件、 工器具、 润滑油等已经准备完毕; 14) 机组保运人员已经就位; 15) 各种试车用表格、 记录等已经准备齐全。 6.启动前条件的检查确认 1) 检查所有电气设备, 确认正常后, 送上电源; 2) 检查所有电气仪表应完整齐全, 指示应准确, 确认正常后投用; 3) 确认安全保护装置、 消防设施, 报警正常投用; 4) 确认工艺流程正确, 各阀门开关灵活好用, 系统无跑冒滴漏。酸、 氯酸钠储罐液位在1/2以上; 5) 确认盐酸投加系统具备启动条件; 6) 确认氯酸钠投加系统具备启动条件; 7) 检查计量泵接线是否正确, 安装是否牢固, 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 8) 打开动力水阀门, 将水压调至0.2 ~ 0.6MPa, 并保证水压稳定; 9) 从加水口给设备加满水; 10) 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正常, 有无泄漏; 11) 接通电源, 将自控旋钮转到自控档位, 调整各设定参数达到正常值。 7.二氧化氯系统启动 7.1卸酸操作 7.1.1卸酸准备 1) 穿戴好酸碱防护用品; 2) 打开酸间排气扇; 3) 确认洗眼器水量充分; 4) 确认酸雾吸收器正常工作; 5) 卸酸泵进出阀门关闭; 6) 点试卸酸泵, 是否正转; 7) 确认卸酸泵固定牢固, 接地线连接完好, 防护罩牢固; 8) 卸酸期间酸车及盐酸间周围拉警戒线。 7.1.2卸酸步骤 1) 接好酸车卸酸软管和卸酸泵入口, 接口下方一接酸桶; 2) 打开酸车卸酸阀, 检查接口是否漏酸, 如漏酸立即关闭算车卸酸阀, 重新连接至不漏为止; 3) 打开卸酸泵进出阀门, 检查酸泵和管线是否泄露, 如有漏点, 处理好再卸酸; 4) 启动卸酸泵, 检查酸泵和管线是否有漏点, 酸罐液位是否上涨; 5) 观察酸储罐液位, 当液位达到1m时可停泵, 以防酸溢流。 7.1.3停卸酸泵步骤 1) 当酸储罐液位1m时, 关闭酸车卸酸阀; 2) 一分钟后关闭卸酸泵出口阀; 3) 停止卸酸泵, 关闭卸酸泵入口阀; 4) 酸车卸酸软管和卸酸泵入口, 接口下方一接酸桶, 缓慢拆除卸酸软管; 5) 拆完酸车软管后, 把卸酸泵进口用朔料袋扎严, 桶内酸液集中处理。 7.2氯酸钠溶液配制 1) 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聚乙烯防毒服, 戴橡胶手套。 2) 检查与设备相接的输送管道是否正确。 3) 将与设备相连的所有阀门关闭。 4) 打开水泵进水阀门, 打开储料箱进水阀门。 5) 将氯酸钠与水按1: 2( 重量比) 比例配制氯酸钠水溶液, 先在储料箱中加入200㎏水, 然后将固体氯酸钠100㎏倒入化盐槽内, ( 化盐时可分两次倒入) 。在常温下其工业氯酸钠溶液密度为1.267g/ml。 6) 打开泵出口通向化盐槽的阀门。( 通向料罐的阀门应关闭) 7) 接通电源, 按动泵起动开关, 化盐开始。 8) 检查化盐槽内氯酸钠完全溶解后, 便可向料罐内供料。 9) 先打开通向氯酸钠料罐的进料阀门, 再关闭通向化盐槽的循环阀门, 水泵开始向氯酸钠料罐送料。( 注意: 打开料罐排气阀并控制料罐液位, 即时关闭水泵) 10) 若将化好的氯酸钠溶液输送到大的储罐中去, 则应将出料口与大储罐接通, 即可输送氯酸钠溶液。( 注意此时应把连通器阀门打开) 11) 重复上述操作可进行第二轮、 第三轮化盐直到将大储罐装满。 7.3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启动 1) 打开动力水阀门, 将水压调至0.2~0.6Mpa, 使水射器正常工作。 2) 发生器反应室及加热器排污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出气管线上球阀完全打开, 单向阀、 水射器工作正常。 3) 打开盐酸、 氯酸钠储罐罐底阀, 计量泵进口、 出口阀门。 4) 检查安全阀将安全阀塞塞紧。 5) 启动控制柜电源, 启动触摸屏电源。如设备实行自动控制, 所有的转换开关应打到自动位置。 6) 将二氧化氯发生器内加满的水加温, 打开触摸屏主控画面, 启动加热管和计量泵进行参数设定, 设定加温70±1℃, 如果泵的吸入口管道有空气应先排出空气, 即打开泵出口的背压阀活接, 看到有液体流出即可, 调整计量泵的冲程和频率, 调整流量, 此时设备正常运行, 可听见设备内有鼓泡曝气声音。 7.4流量调节 反应器运行中, 应根据水中余氯的大小来调节计量泵的冲程频率和冲程长度, 一般固定冲程长度经过调节频率来控制其投药大小, 水中余氯较高, 可将流量适当调低; 余氯不够, 。可适当加大流量计量泵流量的调节是经过调节计量泵的冲程长度和冲程频率来实现的。其中冲程频率又分为手动调节和自动调节, 由外部信号控制时冲程频率开关应打到ext( 外部控制) 位置, 手动打到int位置。两个泵的冲程长度和冲程频率都应保持同步, 保证流量一致。 7.5正常运行 1) 设备从启动至正常运行状态, 一般需24小时, 此时动力水压稳定在0.2~0.6Mpa; 2) 工作水温稳定在70℃±1°; 3) 经调节后的两个计量泵频率计量同步, 此时水中余氯测定值达到设定值, 整个系统无泄露。 7.6巡检注意事项 1) 每天要检查, 调整好动力水压; 2) 设备进气口要经常检查保持与外界通畅; 3) 液位计玻璃管中如有气泡产生, 应立即更换密封圈; 4) 吸料前后一定要把过滤头清洗干净; 5) 要注意水射器、 单向阀的清洁以防堵塞; 6) 计量泵管道如有泄漏, 应立即进行密封检查和处理; 7) 随时保持室内通风, 以防气体泄漏污染环境。 7.7关机 1) 提前2~3小时关闭计量泵, 并断开电源, 但水射器继续工作, 关闭盐酸、 氯酸钠储罐出料阀门, 停止进料。 2) 水射器应继续工作, 将设备中已产生的气体抽完, 防止反应气体外溢。停机抽汲2~3小时后再关闭动力水, 同时关闭压力表下面的调节阀, 设备关机。 3) 停机后, 立即对反应器进行冲洗。 4) 关闭加氯间通风设施。 5) 联系电气切断加氯系统的电源。 7.8安全注意事项 1) 原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盐酸应符合国家标准GB 320—93《工业用合成盐酸》, 应选用酸度为31%的一级品; 2) 严禁使用废盐酸和含有机物、 油脂的其它废酸, 以及氢氟酸等酸类, 否则会引起设备骤停、 腐蚀、 燃烧、 异常运转、 爆炸等故障; 3) 氯酸钠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618—1995《工业氯酸钠》, 应选用一等品, 氯酸钠含量不低于99%; 4) 氯酸钠和盐酸应分开单独存放。氯酸钠应存放在干燥、 通风、 避光处, 严禁与易燃物品如木屑、 硫磺、 磷、 油等物品共同存放, 严禁挤压、 撞击; 5) 严禁将两个原料罐混用; 6) 两个原料罐不得同时加料; 7) 操作相关阀门时, 一定要严格遵守先开后关的顺序。 8) 一般情况下, 应固定冲程长度, 调节冲程频率。 9) 计量泵必须在启动状态下调节冲程长度和冲程频率。 10) 每次设备运行前, 必须检查安全阀, 将橡胶塞塞紧, 并加水封。 8.风险辨识、 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8.1工作危害分析( JHA) 记录表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责任人 人 机 环 管 因素描述 1 准备工作 √ 不穿戴劳保用品。 人身伤害 R-H04-201 安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暂行) 正确佩戴安全帽劳保鞋工作服 5 1 5 2 检查系统 √ 打开动力水阀门, 将水压按要求调至稳定状态。 设备损坏人身伤害 严格按照《循环水装置操作规程》进行检查 3 3 9 按规定进行检查, 加强重点部位检查 3 流程核对 √ 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正常,有无泄漏。 人身伤害 严格按照《循环水装置操作规程》进行检查 2 4 8 √ √ 检查各阀门开关位置是否准确。 设备损坏人身伤害 严格按照《循环水装置操作规程》进行检查 2 3 6 4 系统确认 √ 检查安全阀, 将安全塞塞紧。 人身伤害 严格按照《循环水装置操作规程》进行检查 2 2 4 √ 从加水口给加热水套加满水。开启控制器, 设定温度88℃。 设备损坏 严格按照《循环水装置操作规程》进行检查 2 3 6 √ 报警器是否正常 人身伤害 严格按照《循环水装置操作规程》进行检查 2 3 6 √ 盐酸氯酸钠储罐液位正常, 出料阀未打开 设备损坏 严格按照《循环水装置操作规程》进行检查 2 2 4 5 更换润滑油 √ 润滑油乳化变质或油位低, 润滑效果差, 轴承温度高 机泵损坏 两小时巡检一次, 及时更换 2 3 6 6 投运 √ 打开水射器进水阀, 水射器正常工作 设备损坏人身伤害 R-H04-114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 暂行) 严格按照《循环水装置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进入二氧化氯间穿戴防护用品配备气体检测仪等安全防护用品 2 5 10 经过培训, 考试合格, 持证上岗,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加强监管 √ 打开水射器进料阀, 计量泵运行时, 调节泵后行程调节旋钮 设备损坏人身伤害 8.2原料、 产品的性质及处理措施 序号 名称 物化特性 安全措施 灭火介质 1 二氧化氯 红黄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气体: 11℃时凝聚成红棕色液体, -59℃时凝结成橙红色晶体。有类似氯气和硝酸的特殊刺激臭味。液体为红褐色,固体为橙红色。沸点11℃。相对蒸气密度2.3g/L。遇热水则分解成次氯酸、 氯气、 氧气,受光也易分解,其溶液于冷暗处相对稳定。二氧化氯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对热、 震动、 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受热和受光照或遇有机物等能促进氧化作用的物质时,能促进分解并易引起爆炸 严禁烟火、 防静电防爆、 使用防爆工具, 严禁与氯气混存, 避免与阳光直射, 勿接触强氧化剂、 卤素。 雾状水、 二氧化碳、 砂土、 干粉灭火器 2 盐酸 密度约为1.19g/cm³, 易挥发有氯化氢刺激气味, 逸出的氯化氢遇潮湿空气形成白色酸雾。工业盐酸因含铁盐杂质, 因而呈黄色, 有腐蚀性 贮存于干燥、 空气流畅处。与碱类、 胺类、 碱金属、 易燃或可燃物分开存放。不可与皮肤接触 水、 砂土 3 氯酸钠 常温下为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无气味。约300℃时释放出氧气, 较高温度全部分解。1g溶于约1ml冷水、 0.5ml沸水、 约130ml乙醇、 50ml沸乙醇、 4ml甘油, 水溶液呈中性, 氯化钠能降低其水中溶解度, 相对密度2.5熔点248℃。有强氧化性。与有机物或还原性物质摩擦或撞击能引起燃烧或爆炸。低毒 贮于阴凉干燥处, 远离火种、 热源。与还原剂、 易( 可) 燃物、 酸类、 硫、 磷、 金属粉末分储。密闭包装, 切勿受潮, 防止破损 8.3突发事件及处理 8.3.1循环水装置盐酸泄漏应急处理 步 骤 处   置 负责人 发现异常 现场巡检、 输送过程中发现盐酸泄漏 当班人员 现场确认 现场巡检、 输送过程中发现盐酸泄漏, 即向当班班长报告 当班人员 汇报 当班班长汇报装置负责人和值班主任 当班班长 值班主任汇报生产指挥中心及中心领导 值班主任 应急程序启动 当班班长现场启动应急处理方案, 公用工程中心领导到达后, 现场指挥权交由公用工程中心领导负责。 当班班长 公用工程中心领导 应急处理过程 1、 事故操作人员应立即佩戴好防护面具, 穿好相关的防护服; 2、 现场处理人员应站在上风处, 不要站在泄漏处正面; 3、 如泄漏量较小时, 用塑料桶在泄露处接装泄漏酸、 碱液, 回收再利用; 4、 如泄漏量较大时, 用塑料布遮挡泄露处, 防止喷溅, 设置围堰控制扩散范围; 5、 若管线发生泄漏, 切断阀门, 用沙土掩埋。 当班班长 当班人员 人员疏散 按疏散路线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半径以外的安全地带。 当班人员 消防系统保障 定期检查装置内消防、 干粉等设施。 消防责任人 灭火、 稀释 利用大量流动清水进行冲洗稀释。 当班人员 泄漏物 封堵回收 利用围堰或沙土对泄漏介质进行围堵, 防止进一步扩散。 当班人员 警 戒 在泄漏点附近划定警戒区域。 当班人员 接应救援 指派专人到装置区路口引导接应消防人员。 当班班长 带压堵漏 由专业人员制定方案并实施。 公用工程中心领导 注 意 1、 参与酸碱泄漏抢险、 可能接触酸碱的人员必须戴防酸碱面罩、 防酸碱手套, 穿防酸碱服、 防酸碱鞋; 2、 不得用木制工具接触处理浓硫酸, 不得用铝制工具接触处理烧碱, 不得用铝制、 铁制工具较长时间接用水稀释后的硫酸。 岗位( 班组) 应急预案卡片 突发事件名称 循环水装置盐酸泄漏 异常现象 现场巡检、 输送过程中发现盐酸泄漏 措施一 现场应急处理 备注 现场处理措施 1、 事故操作人员应立即佩戴好防护面具, 穿好相关的防护服; 2、 现场处理人员应站在上风处, 不要站在泄漏处正面; 3、 如泄漏量较小时, 用塑料桶在泄露处接装泄漏酸、 碱液, 回收再利用; 4、 如泄漏量较大时, 用塑料布遮挡泄露处, 防止喷溅, 设置围堰控制扩散范围; 5、 若管线发生泄漏, 切断阀门, 用沙土掩埋。 8.3.2循环水装置氯酸钠泄漏应急处理 步 骤 处   置 负责人 发现异常 现场巡检、 输送过程中发现氯酸钠泄漏 岗位人员 现场确认 现场巡检、 输送过程中发现氯酸钠泄漏, 即向当班班长报告 当班人员 汇报 当班班长汇报装置负责人和值班主任 当班班长 值班主任汇报生产指挥中心及中心领导 值班主任 应急程序启动 当班班长现场启动应急处理方案, 公用工程中心领导到达后, 现场指挥权交由公用工程中心领导负责。 当班班长 公用工程中心领导 应急处理过程 1、 穿戴好防护用品(含空气呼吸器) 2、 小量泄露, 避免扬尘,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 有盖的容器中。 3、 大量泄漏, 立即进行隔离, 进行回收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切勿进行中和。 当班班长 人员疏散 按疏散路线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半径以外的安全地带。 当班人员 消防系统保障 定期检查装置内消防、 干粉等设施。 消防责任人 灭火、 稀释 用大量雾状水扑救, 同时用干粉灭火剂灭火。 当班人员 泄漏物 封堵回收 立即进行隔离, 回收时防止与有机物或还原性物质摩擦或撞击发生爆炸。 当班人员 警 戒 在泄漏点附近划定警戒区域。 当班人员 接应救援 指派专人到装置区路口引导接应消防人员。 公用工程中心领导 注  意 1、 参与氯酸钠泄漏抢险、 可能接触氯酸钠的人员必须戴空气呼吸器、 防酸碱手套, 穿防酸碱服、 防酸碱鞋; 2、 不得用有机物或还原性物质混合或受撞击, 易引起燃烧和爆炸。 岗位( 班组) 应急预案卡片 突发事件名称 循环水装置氯酸钠泄漏 异常现象 现场巡检、 输送过程中发现氯酸钠泄漏 措施一 现场应急处理 备注 现场处理措施 穿戴好防护用品(含空气呼吸器) 小量泄露, 避免扬尘,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 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 立即进行隔离, 进行回收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切勿进行中和, 避免与酸、 还原剂、 有机物、 金属粉末接触。 隔离警戒 8.3.3循环水装置二氧化氯泄漏中毒应急处理 步 骤 处   置 负责人 发现异常 二氧化氯间有刺鼻的臭味散出; 二氧化氯气体检测仪报警。 当班人员 现场确认 当班人员现场确认二氧化氯泄漏, 立即向当班班长报告 当班人员 汇报 当班班长汇报装置负责人和值班主任 当班班长 值班主任汇报生产指挥中心及中心领导 值班主任 应急程序启动 当班班长现场启动应急处理方案, 中心领导到达后, 现场指挥权交由中心领导。 当班班长 公用工程中心领导 应急处理过程 1.佩戴好空气呼吸器或长管呼吸器、 穿好防毒工作服; 2.开启二氧化氯间的强制通风装置和打开窗户通风, 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 3.立即关闭盐酸、 氯酸钠出口阀门, 停止二氧化氯发生器装置; 4.立即将中毒者转移至上风向新鲜空气处, 采取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 压胸法) 进行现场抢救, 并尽快送往医院。 当班班长 当班人员 人员疏散 按疏散路线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半径以外的安全地带, 清点人数。 当班人员 消防系统保障 消防器材责任人制度、 日检月检制度, 保证现场消防设施完好。 消防责任人 警 戒 在泄漏点附近划定警戒区域, 拉上警戒线。 当班人员 接应救援 指派专人到装置区路口引导接应医疗、 消防救援人员。 当班人员 注  意 1.救援人员要穿好相应的防护用品, 长管呼吸器另一端要固定在上风口新鲜空气处, 保持畅通。 2.进入泄漏区域作业人员必须穿防静电服和鞋子, 铜制防爆工具, 严禁出现火花、 静电, 引起二次灾难。 3.报警人员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沉着冷静、 语言清楚准确将事故位置说明确。 岗位( 班组) 应急预案卡片 突发事件名称 循环水装置二氧化氯泄漏中毒 异常现象 二氧化氯泄漏中毒、 有刺激性臭味 措施一 现场应急处理 备注 现场处理措施 佩戴空气呼吸器, 穿好防毒物工作服; 开启二氧化氯间的强制通风装置和打开窗户通风, 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 立即关闭盐酸、 氯酸钠出口阀门, 停止二氧化氯发生器装置; 立即将中毒者转移至上风向新鲜空气处, 采取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 压胸法) 进行现场抢救, 并尽快送往医院。 8.3.4循环水装置二氧化氯燃烧爆炸应急处理 步 骤 处   置 负责人 发现异常 发现异常有明火、 烟或者响声; 2.烟感报警器报警和二氧化氯气体检测仪报警。 当班人员 现场确认 当班人员现场确认, 立即向当班班长报告 当班人员 汇报 当班班长汇报装置负责人和值班主任 当班班长 值班主任汇报生产指挥中心及中心领导 值班主任 应急程序启动 当班班长现场启动应急处理方案, 中心领导到达后, 现场指挥权交由中心领导。 当班班长; 公用工程中心领导 应急处理过程 1.佩戴好空气呼吸器或长管呼吸器、 穿好防毒工作服; 2.立即关闭盐酸、 氯酸钠出口阀门, 停止二氧化氯发生器装置; 3.如有中毒者, 立即将中毒者转移至上风向新鲜空气处, 采取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 压胸法) 进行现场抢救, 并尽快送往医院。 4.如有烧伤者, 立即将烧伤者转移至上风向新鲜空气处, 用净水冲洗一下被烧部位, 将污物冲净。再用干净纱布简单包扎, 并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5.切断电源, 清理周围易燃物, 用灭火器材等进行灭火。 当班班长 当班人员 人员疏散 按疏散路线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半径以外的安全地带, 清点人数。 当班人员 消防系统保障 消防器材责任人制度、 日检月检制度, 保证现场消防设施完好。 消防责任人 警 戒 在事故附近划定警戒区域, 拉上警戒线。 当班人员 接应救援 指派专人到装置区路口引导接应医疗、 消防救援人员。 当班人员 注  意 1.救援人员要穿好相应的防护用品, 长管呼吸器另一端要固定在上风口新鲜空气处, 保持畅通。 2.现场逃离时, 用毛巾湿润后蒙在口、 鼻上, 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吸入肺中, 造成窒息伤害。 3.报警人员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沉着冷静、 语言清楚准确将事故位置说明确。 4.如果是由于电路失火, 必须先切断电源, 严禁使川水或液体灭火器灭火以防触心事故发生。 岗位( 班组) 应急预案卡片 异常现象 二氧化氯间有明火、 浓烟、 异响 措施一 现场应急处理 备注 现场处理措施 佩戴空气呼吸器, 穿好防毒物工作服; 开启二氧化氯间的强制通风装置和打开窗户通风, 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 立即关闭盐酸、 氯酸钠出口阀门, 停止二氧化氯发生器装置; 有中毒者, 立即将中毒者转移至上风向新鲜空气处, 采取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 压胸法) 进行现场抢救, 并尽快送往医院; 有烧伤者, 立即将烧伤者转移至上风向新鲜空气处, 用净水冲洗一下被烧部位, 将污物冲净。再用干净纱布简单包扎, 并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切断电源, 清理周围易燃物, 用灭火器材等进行灭火.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