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高考化学之专练2—实验试题
1.空气中的SO2含量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可用g/cm3表示〕都是重要的空气质量指标。在工业生产上规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大允许排放浓度不得超过0.02mg/L。
气体流速管
颗粒吸附剂
棉花
注:气体流速管是用来测量单位时间内
通过气体的体积的装置
50mL5×10-4mol/L碘溶液〔滴有2~3滴淀粉试液〕
⑴为测定某地方的空气中SO2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甲同学设计了如以下列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应用上述装置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除测定气体流速〔单位:cm3/min〕外,还需要测定。
⑵乙同学拟用以下简易装置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准确移取50mL5×10-4mol/L的标准碘水溶液,注入右图所示广口瓶中,加2~3滴淀粉指示剂,此时溶液呈蓝色。在指定的测定地点抽气,每次抽气100mL,直到溶液的蓝色全部褪尽为止,记录抽气次数〔n〕。
①假设乙同学的测量是准确的,乙同学抽气的次数至少为次,方可说明该地空气中的SO2含量符合排放标准。
②如果乙同学用该方法测量空气中SO2的含量时,所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含量低,请你对其可能的原因〔假设溶液配制、称量或量取及各种读数均无错误〕提出合理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需要抽气的次数太多,操作麻烦。与乙讨论后,决定将抽气次数降到100次以下,请你设计合理的改进方案:
。
⑶改变适宜的吸收液,乙同学使用的装置还可以测定新装修的居室空气中甲醛的浓度,吸收剂最好选用〔选填:①浓硫酸、②银氨溶液、③新制的氢氧化铜、④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
2.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某氯化锶〔SrCl2〕样品的纯度,在教师指导下设计了如下方案:称取1.0g样品溶解于适量水中,向其中参加含AgNO32.38g的AgNO3溶液〔溶液中除Cl―外,不含其它与Ag+反响生成沉淀的离子〕,Cl―即被全部沉淀.然后用含Fe3+的溶液作指示剂,用0.2mol/L的NH4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使剩余的Ag+以AgSCN白色沉淀的形式析出,以测定氯化锶样品的纯度.请答复以下问题:
(1).滴定反响到达终点的现象是.
(2).实施滴定的溶液以呈〔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为佳,参加〔填化学式〕试剂可到达这一目的.
(3).在终点到达之前的滴定过程中,两种沉淀外表会吸附局部Ag+,需不断剧烈摇动锥形瓶,否那么会使n(Clˉ)的测定结果〔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到达终点后,那么必须轻轻摇动锥形瓶,〔此时不得剧烈摇动〕以减少误差,否那么这种误差会使n(Clˉ)测定值偏低,这说明两者的溶解度:AgClAgSCN〔填“>〞或“<〞〕.
(5).假设以Fe3+的溶液作指示剂,用NH4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时,用去上述浓度的NH4SCN溶液20.0mL,那么原氯化锶样品的纯度为.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买来一瓶“84”消毒液,请大家与他们一同来研讨以下问题:
〔1〕此瓶“84”消毒液的说明书上这样写道:“本品为无色液体,呈碱性……〞,请你推测它的有效成分_______〔填序号〕:A.Cl2 B.H2O2 C.NaClO D.KMnO4
〔2〕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瓷碗中盛放20mL的“84〞消毒液,露置在阳光充足的室内,他们对“84〞消毒液的消毒效果和组成成分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出数据如下:
从数据图1和图2可得知“84〞消毒液暴露在空气中半小时后,“84〞消毒液中的主要溶质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其中变化的主要原因、、。
〔3〕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备选了紫色石蕊试液对“84〞消毒液的性质进行实验检验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4〕该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上网查询有关“84〞消毒液的信息时,发现这样一那么消息:有一家庭主妇把抗SARS用的“84〞消毒液和清洁济〔呈酸性、含Cl-〕都倒出一些混合在一起,进行刷洗。一会儿,她就晕倒在房间里。这几位同学感到迷惑不解。请你用离子方程式帮助他们解开这一悬念
4.〔17分〕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常采用莫尔法,此法是以K2CrO4为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其实验步骤为:
一、配制0.100mol•L—1AgNO3溶液
准确称取AgNO38.50g,溶于500mL不含氯离子的蒸馏水中,摇匀后,贮存于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
二、0.100mol•L—1AgNO3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0.585gNaCl于100mL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后,定量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取配好的NaC1溶液25.00mL3份,分别置于锥形瓶中,加25mL水,1mL5%K2CrO4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AgNO3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砖红色〔2Ag++CrO42—=Ag2CrO4↓〔砖红色〕〕。实验测得三次所耗硝酸银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6.32mL。
三、氯化物试样中氯的测定
准确移取25.00mL氯化物试液3份,分别置于锥形瓶中,参加25mL水, 1mL5%K2CrO4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砖红色。实验测得三次所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的平均值为13.16mL。答复以下问题
〔1〕NaCl固体使用前,都要将其置于坩埚中加热,并用不断搅拌,待爆裂声停止后继续加热15分钟,稍冷后,再将坩埚放入枯燥器中冷至室温备用。如此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2〕AgNO3溶液需要标定的主要原因是。
〔3〕指示剂CrO42—在溶液中存在以下的平衡:2H++2CrO42— 2HCrO4— Cr2O72—+H2O,由此判断该滴定适宜的PH值范围可能是。〔填代号〕
A.1—6.5 B.6.5—10. C.10.5—14
〔4〕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到达化学计量点时,c〔Ag+〕=c(Cl-),假设此时要求不生成Ag2CrO4沉淀,c〔CrO42—〕最大不能超过mol•L—1,因此,实验中对指示剂的浓度有较高的要求。〔:Ksp(AgCl)=1.8×10-10, Ksp(Ag2CrO4)=1.8×10-12〕
〔5〕CrO42—的黄色对滴定终点的判断没有影响的原因是。
〔6〕AgNO3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为 mol•L—1,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的含量为g•L—1。
〔7〕滴定管用完后,要先用洗涤。原因是。
5.〔共16分〕常温下在20mL0.1mol/LNa2CO3溶液中逐滴参加0.1mol/L HCl溶液40mL,溶液的pH值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物质的量浓度的百分含量〔纵轴〕也发生变化〔CO2因逸出未画出〕,如下列图。答复以下问题:
〔1〕20mL0.1mol/LNa2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浓度有何关系〔用等式表示〕。
〔2〕在20mL 0.1mol/LNa2CO3溶液中参加BaCl2粉末
3.328×10-7g时开始产生沉淀X,那么KSP(X)=。
〔3〕当参加盐酸使溶液pH值为10时,混合液中含碳元素的离子有哪些,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4〕随着盐酸的参加,HCO3-离子的浓度变化趋势是;请写出OAB段的离子方程式和BC段的离子方程式。
〔5〕当混合液的pH=时,开始放出CO2气体。
6.某探究小组用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响过程中溶液紫色消失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响速率的因素。实验条件作如下限定:所用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可选择0.01 mol·L-1、0.001 mol·L-1, 催化剂的用量可选择0.5g、0g,实验温度可选择298K、323K。每次实验KMnO4酸性溶液的用量均为4 mL、H2C2O4溶液〔0.1 mol·L-1〕的用量均为2mL。
实验
编号
T/K
催化剂的用量/g
KMnO4酸性溶液
的浓度/mol·L-1
实验目的
①
298
0.5
0.01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对该反响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 探究
温度对该反响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 探究
催化剂对该反响速率的影响;〕
②
③
④
〔2〕某同学对实验①和②分别进行三次实验,测得以下实验数据〔从混合振荡均匀开始计时〕:
KMnO4酸性溶液
的浓度 / mol·L-1
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t / min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0.01
14
13
11
0.001
6
7
7
计算用0.001 mol·L-1 KMnO4酸性溶液进行实验时KMnO4的平均反响速率〔忽略混合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写出计算过程〕。
〔3〕假设不经过计算,直接看表中的褪色时间长短来判断浓度大小与反响速率的关系是否可行____________。假设不可行〔假设认为可行那么不填〕,请设计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褪色时间长短来判断的改进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中学化学实验室要求学生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标准卷尺、中学化学实验室常用的托盘天平和如下列图的仪器,再用稀硫酸和宽度、厚度均匀的纯镁带〔假设该镁带每米质量为2.5g〕测定气体摩尔体积。假设实验是在标准状况下进行,试答复以下问题:
〔3〕实验中要取用一定质量的镁条样品投入试管中,你认为能否只用中学化学实验室常用的托盘天平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可用什么方法取镁带样品_____________。如果取镁带长lm,质量为 mg,截取镁带长xcm,产生气体体积为VmL,那么测得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应表示为:V(m)=______________L∙mol-1。
参考答案
1、⑴溶液蓝色恰好褪去所需的时间,吸收前后颗粒吸附剂、棉花、盛放容器的总质量
⑵①800②抽气速度过快,或装置气密性较差
③将50mL5×10-4mol/L的碘溶液的体积减小为5mL,并将广口瓶改为试管
⑶④
2.(1)溶液由无色变为血红色〔2分〕(2)酸性HNO3〔各1分〕
(3)偏高〔2分〕(4)>〔2分〕
(5)0.2mol·L―1 〔2分〕(6)79.5%〔2分〕
3、〔1〕C〔2分〕
〔2〕氯化钠〔或NaCl〕(1分)
2NaClO+CO2+H2O=2HClO+Na2CO3 2HClO=2HCl+O2↑ 2HCl+Na2CO3=CO2↑+H2O+2NaCl〔每个方程式2分,写离子方程式也可〕
〔3〕〔操作、现象、结论各1分,共3分〕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取一干净试管,参加1-2毫升“84〞消毒液,然后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先变蓝后褪色
“84〞消毒液具有碱性和氧化性〔或漂白性〕
〔4〕ClO-+Cl-+2H+=Cl2↑+H2O〔2分〕
4、〔17分〕玻璃棒〔1分〕;除掉氯化钠晶体中的水。
〔2〕硝酸银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放置之后的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会发生变化,对滴定结果造成影响。
〔3〕 B 〔1分〕〔4〕1×10-2〔5〕c〔CrO42—〕在1×10-2 mol•L—1这样小的浓度附近时,黄色很浅。
〔6〕0.095, 1.775 。(7)蒸馏水〔1分〕; 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容易生成氯化银沉淀附于管壁上,不宜洗涤。(除标明分值之外,其余每空各2分。)
5、〔共16分〕〔1〕CO32— + H2OHCO3— + OH—;C(Na+)+C(H+)=2C(CO32-)+C(HCO3-)+C(OH-)
(2)8.0×10-9
(3)CO32-和HCO3-〔1分〕; 1 :1〔1分〕
〔4〕先增大后又减小。CO32-+H+=HCO3-〔2分〕;HCO3-+H+=CO2↑+H2O〔2分〕或HCO3-+H+= H2CO3
〔5〕6 (除标明分值之外,其余每空各2分。)
6、〔1〕
实验编号
T/K
催化剂的用量/ g
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mol·L-1
实验目的
①
298
0.5
0.01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对该反响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 ③ 探究温度对该反响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 ④ 探究催化剂对该反响速率的影响;〕
②
298
0.5
0.001
③
323
0.5
0.01
④
298
0
0.01
〔每个实验组全对给1分,③④位置全对给1分,共4分〕
〔2〕反响开始时:c(KMnO4)==0.00067 mol·L-1 〔2分〕
反响时间:==6.7min 〔2分〕
KMnO4的平均反响速率:
ν(KMnO4)===1×10-4 mol·L-1·min-1 〔1分〕
〔一步完成计算且结果正确得3分,结果错误得0分。速率单位错误扣1分〕
〔3〕否〔或:不可行〕〔1分〕取过量的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草酸溶液分别同时与体积相同、浓度相同的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响。〔3分〕
〔根本思路错误得0分,思路正确未强调草酸过量扣1分,未强调体积相同扣1分〕
7、〔1〕甲 乙 50mL碱式滴定管〔每空1分,3分〕
〔2〕D、E、G〔3分,全对给分〕。
〔3〕不能〔1分〕 量气管的最大量程是50mL,只需0.05g左右镁样品,托盘天平的感量是0.1g,所以无法用托盘天平称量〔2分〕。
〔4〕用标准卷尺量取镁带〔2分〕 〔2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