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元明俗韵:明小说四大奇书.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562449 上传时间:2024-09-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明俗韵:明小说四大奇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元明俗韵:明小说四大奇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元明俗韵:明小说四大奇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元明俗韵:明小说四大奇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元明俗韵:明小说四大奇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元明俗韵:明小说四大奇书(二),明代古典小说之天人通与唐诗、宋词、元曲一样,明代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它源于宋元话本,带有浓厚的通俗文学特色。无论短篇“三言”、“二拍”,还是明四大奇书三国、水浒、西游记、金瓶梅,家、国、个人命运都与天命相连。老百姓常把天当成倚靠,当成必然,当成最公正的法官和最私密的倾诉对象。二三千年前的黍离之叹:“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到今天也常听到:“天哪!怎么这样惨!”,“我对天发誓!”,结婚典礼也是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这些人未必就真的把天当成有灵的人格神去烧香磕头,只不过是一种历史积淀罢了。其实既或历史上,一些有文化的人早已不那么迷信。西周就有“绝地天通”的提法,春秋

2、时“怪力乱神”就已成为“子不语”的物事了。所以对明四大奇书的小说也当作如是观。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都于天人交构中展开。一,人物高度典型化的结果:人性通天性。一些英雄人物都是在长期口头流传中,经历了民间艺人的造神运动。象诸葛亮,原本只是躬耕陇亩的普通知识分子,可是一步步成了军师、宰相。祭风、借箭,气死周瑜、骂死王朗,一座空城吓得司马懿不知尚有头否,很早就有死诸葛吓退活仲达的故事,早就成了半人半仙的牛鼻子老道。至今尚有堆石成阵的遗迹;成都诸葛祠前游人如织,香火不断,做为神仙是绝无下岗之虞。清代三国专家毛宗岗赞道:“历稽载笈,贤相林立,而名高万古者莫如孔明。其处而弹琴抱膝,居然隐士风流,

3、出而羽扇纶巾,不改雅人深致。在草庐之中而识三分天下,则达乎天时;承顾命之重而至六出歧山,则尽乎人事。七擒、八阵、木牛、流马,既亦疑鬼疑神之不测;鞠躬尽瘁,志决身歼,仍是为臣为子之用心。比管、乐则过之,比伊、吕则兼之,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关羽更不得了,原本是因抱打不平杀了人,飘泊在外,准备投军的无业游民,桃园三结义之后,屡立战功,义勇兼备,成为五虎上将之首。被杀之后,屡屡显灵,骂孙权,毙吕蒙,惊曹操,杀潘璋,玉泉山追命,皆非人间所能有之事。有故事说金圣叹批三国,阅到千里保皇嫂夜坐读春秋时,心意一动,怀疑能如此吗?刚一闪念,忽见半空关公显灵喝道:“老先生,笔下留情!”金圣叹马上批道:“亘古一

4、人”。在人们心目中关公早已成了神仙。战争需要,他就是战神;做生意需要,他就是财神。眼下饭店、商铺、甚至浴池都有关老爷的供龛,四季瓜果供奉,不点蜡烛,以红灯泡代替。手提大刀,不知是不是专宰顾客之用。中国人擅于造星,嫦娥一号不算数,自古就造了紫薇星、文曲星,有神灵的二十八星宿,还有大救星等,这些都化作了神。近些年又造出各行明星:笑星、丑星、政治新星。姜昆参与了造星,相声打电话:“我是周润发!”,赵本山也参与了,小品一敲门“谁呀?”答曰:“刘德华!”。香港女星夏梦,照亮半面天,而今有几根“粉丝”?形散神不灭,对象变了,追星心理还在,总要找个满足个人心理欲望的符号嘛。关二爷何尝不也是人造出来的心灵寄托

5、?关帝庙上联说他“赤面秉赤心”云云,以后京剧脸谱中红脸成了关公的代表符号,为正义的化身;而其对立面白脸的曹操则成为奸邪的代表。文论中通常反对人物的脸谱化,可三国人物高度典型化,好人绝对的好,没一点缺点,如诸葛亮、关羽,缺点也变成了优点。坏人绝对地坏,没一点人性,如曹操,好事也成了包藏祸心。人们为什么不责怪作品中脸谱化,反而津津乐道呢?一是小说的写作要求不仅要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还要求有生动真实的细节描写。这一点明代小说,特别四大奇书表现非常出色,绝无概念化、脸谱化的感觉。例如那位近乎神的诸葛亮,三国五十七回:“柴桑口卧龙吊丧”中写道,诸葛亮三气周瑜,把周瑜气得箭疮复裂,死于途中,他却亲赴柴

6、桑口吊丧,一篇祭文情辞恳切,七吊一哭一哀,令人荡气回肠。书中写道:“孔明祭毕,伏地大哭,泪如泉涌,哀恸不已。众将相谓曰:“人尽道公瑾与孔明不睦,今观其祭奠之情,人皆虚言也。”鲁速见孔明如此悲切,亦为感伤,自思曰:“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而。”看来孔明此行大获全功,化仇恨为谅解,其泪亦非伪饰,乃为抗曹失去友军主帅而痛惜,为抗曹联吴,置个人恩怨,危险于不顾,有识有胆,够情够义,在人格上又上升了一个台阶。神,神得真实,毫无脸谱化、概念化的虚假之感。再如派关公守华容道捉曹操一事,刘备不放心,孔明说:“亮夜观乾象,曹亦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 明知关羽将空手而归,而在他回来

7、时,书中写道:“孔明正与玄德作贺,忽报云长至。孔明忙离坐席,执杯相迎曰:“且喜将军立此盖世之功,与普天下除大害。合宜远接庆贺!”云长默然。孔明曰:“将军莫非因吾等不曾远接,故而不乐?”回顾左右曰:“汝等缘何不先报?”云长曰:“关某特来请死。”孔明曰:“莫非曹操不曾投华容道上来?”云长曰:“是从那里来,关某无能,因此被他走脱。”孔明曰:“拿得甚将士来?”云长曰:“皆不曾拿。”孔明曰:“此是云长想曹操昔日之恩,故意放了。但既有军令在此,不得不按军法。”遂斥武士推出斩之。”他也明知刘备不会斩关羽,故意卖个人情罢了。这套故弄玄虚,一连四问,步步紧逼的作法,也不过为狠狠教训、折服一番这个骄傲自大不可一世

8、的家伙。如此传神之笔,写出这等活灵活现的个性人物、心态,哪里会有什么脸谱化、概念化。白脸的反面人物也是这样。三十回官渡之战曹操绝粮,一筹莫展。发友许攸来投,曹操已解衣就寝,来不及穿鞋,光着脚出帐迎接,“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可是当许攸问道:“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曹亦笑曰:“岂不闻军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只有此月之粮。”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操愕然曰:“

9、何以知之?”攸乃出操与荀彧之书以示之曰:“此书何人所写?”操惊问曰:“何处得之?”攸以获使之事相告。”这是官渡之战中最有趣的故事。大可领教这位白脸奸雄之奸诈本性。京剧中的白脸红脸只是奸忠理性认识符号,不是感性艺术形象本身,打动人的还是靠真实生动的感性形象。先告诉你谁是好人,哪个是坏人,不设悬念,不甩包袱,而全靠挖掘艺术形象本身的深刻社会含意,来揭示人性本质,进入人的感性本体境界,打动读者的心灵,这就更见功力。可以说细节的真实是小说艺术的生命。稍加留意即可知道,这些经典小说里的人物,并不是平面的、单一的形象、性格,而是有血有肉包含人性的全部丰富性、复杂性,即内在矛盾性。并不是好人只有优点,坏人只

10、有劣点。比如关羽,骄傲自大,不把孙、刘联合国策放在眼里,孙权派人提亲,他骂孙权儿子是狗崽子“虎女焉配犬子?”不屑与吴讲联合,导致身亡、失荆州。岂不想想他兄长刘备为孙刘联盟,冒死跑到东吴娶回了狗崽子的姑姑。再如华容道放跑了曹操,那是有关军国大业成败的天来大的历史罪过。而作者却用个人的所谓“义”字来定论此举。义个屁!简直是个人主义叛徒行为。为什么会如此?这就是春秋笔法,一字寓褒贬,为贤者“讳”。而对曹操呢?咱不论真实历史上的是非功过,单就小说中的艺术形象而论,曹操是做过一些好事的,聚义内讨董卓、冒险征乌桓,都是极大好事。而东征乌桓,碣石遗篇是何等壮举,作者仅用不足一页的篇幅,草草而过。颇有藏善之嫌

11、。而于操兵败华容则不遗余墨,一再嘲弄。此为仇者“彰”耳。毛宗岗后来的评论很有代表性:“历稽载籍,奸雄接踵,而智足以揽人才而欺天下者,莫如曹操。听荀彧勤王之说,而自比周文,则有似乎忠;黜袁术僭号之非,而愿为曹侯,则有似乎顺。不杀陈琳而爱其才,则有似乎宽;不追关公以全其志,则有似乎义。王敦不能用郭璞,而操之得士过之;桓温不能识王猛而操之知人过之。李林甫不能制禄山,不如操之系乌桓于塞外;韩侂胄不能贬秦桧,不若操之讨董卓于生前。窃国家之柄而姑存其号,异于王莽之显然弑君;留改草之事以俟其儿,胜于刘裕之急欲篡晋。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一个“似”否掉了所有“忠、顺、宽、义”等好字眼。而一个“奸”字定了乾

12、坤。将所有好事贬作了恶行。剥去对人物人为的理性“褒”、“贬”,还其本来面貌,回归人的本性,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本性就是阴阳消长、灵肉交合,人兽递变、物我转化的过程。人化的过程,把西游记中一个没爹没妈没师父(不承认)的野猴子,变成了“齐天大圣”、“斗战胜佛”,成了正果。孙悟空的形象,是反异化、回归自然的自由“主义”者的形象,与李逵鲁智深、宝玉黛玉晴雯同气,即与天同气;而与唐僧、宋江林冲、宝钗袭人异调,致于贾政夫妇王熙凤之流,已异化到人的界外去了,王夫人与凤姐都“吃”过人,人命在身;而贾政除了船上雪影里见宝玉和尚那一瞬间象个爹以外,其余时间与二王一样都异化为封建权势的板子、刀子了;而在金瓶梅中,金钱、

13、权势却把人异化成为动物。比如西门庆,就象他给潘金莲讲那个故事一样,闫王发现把人错变成驴,急忙换张人皮让那人还阳,走得急了,别处都变成人的了,只是下边那物件没变过来,还是驴家伙。这正好应在西门庆自己身上,他祗少还有一多半动物性没“人化”过来,而被动物“物化”了过去。矛盾主导方面决定事物本质,在西门庆身上人与兽、灵与肉的矛盾,后者占主导。因此他兽性大于人性。就象猴群中的猴王将所有母猴都霸为己有一样,他也要淫遍天下美女。他身上有三大特点:一是不择手段巴结权贵抓权。送金银珠宝,送女人,拜人做干爹;二是不择手段坑人害人捞钱。拐骗李娇儿、孟玉楼、李瓶儿三富婆大量金银财宝,财色双收;吞没亲戚寄存财物。刨绝户

14、坟,踹寡妇门,什么损事都干;倚仗权势贪脏枉法,收受贿赂;不法经商,官商勾结,私放高利贷,巧取豪夺,不上五年遂成暴富。不算万贯家财,光生意上就合银九万一千七百四十四两。而当时一个伙计月薪仅二两,买一个丫环仅四两、五两。西门庆的家财能买二万奴仆。三是不择手段奸占妇女。奸占潘金莲,杀死武大郎;勾引李瓶儿,气死花子虚:霸占宋惠莲,陷害其夫充军远离,迫使惠莲自缢、并残害死其老爹。家拥六名妻妾,还奸污使女,霸占仆妇、妓女。私通贵妇。梳拢一个妓女李桂姐就花了五十两银子,外加四套衣服。穷奢极欲,淫欲无度。他原是个破落财主、商人,以钱铺路,集官、商、恶霸于一身。这一典型,充分暴露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金瓶梅五十七

15、回,西门庆为助修永福寺捐款后说:“咱闻那佛祖西天,也止不过要黄金铺地;阴司十殿也要些楮镪营求。咱只消尽这家私,广为善事,就使强奸了嫦娥,和奸了织女,拐了许飞琼,盗了西王母的女儿,也不减我泼天富贵。”这就是商业社会金钱万能的典型心态。在这部暴露黑暗的市俗社会小说中,作者假宋代之名,深刻地揭露了明代商业社会雏型期新兴暴发户们的丑恶形象:人性的扭曲,理性的泯灭,道德的沧丧。人退化为物,成为拜物教狂。俄国作家果戈理说:“如果你表现不出一代人的所有卑鄙龌龊的全部深度,那时你就不能把社会以及整个一代人引向美”(见果戈理及其讽刺艺术)。这部奇书警示我们,这样的社会渣滓,是人类文明社会的蛀虫。是违背人类本性的

16、。多行不义必自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老百姓的逻辑,不仅是愿望,也是规律,即天意。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天意自我民意。西门庆死于王六儿、潘金莲胯下,是有必然性的。人们还不解恨,编出故事说他下辈子托生为痴呆,任人当面奸其妻女。人性通于天性,西门庆违背人伦,因而也是违背天性的,即违背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根本规律的。人类总是朝向不断摆脱动物性、努力把自已变成“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的方向发展的。这是一个人性化、社会化的过程。恶人天必厌之,吉人天必相之。诸葛亮借东风,是“先天而天弗违”(易经下句同);乘江上大雾草船借箭,是“后天而奉天时”。毛宗岗说他“

17、在草庐之中而识三分天下,则达乎天时”,就清楚地表明,所谓天时无非就是可予见的发展规律、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在人物形象、人物性格上体现的“神”性,即上面易经所说“天人合一”,不过就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即美的人性。这样人的超乎一般、不可捉磨,人神合一的性格、形象,就形成了人性、人格的至高境界。人类所追求的这种人生境界,就是冯友兰先生说的天地境界,亦即我们所说的人生的神韵境界,在小说中艺术神韵主要由人物形象体现的,在这里艺术的神韵境界与表现人生的神韵境界是直接统一在一起的。天人合一不仅表现人与外部大自然的统一,也还包括人与其内自然的统一。大脑功能在思维,是人与其它物的根本区别。体现人特征的脑,

18、就既体现为人化了的“人”的一面,也代表自然-天的一面。古典小说中遇见什么想不到的幸事,就“以手加额曰:天助我也!”这里的天,是指命运、造化。而天字原本怎么讲?说文曰:天者,颠也。就是上额部。又谓:颠者,顶也。也是脑上部。“甲骨文”中以人的大脑袋表示“天”,所以人的脑袋是很重要、很神奇的。是直通天地、与造化的天是直接相关的。这是另一类的天人合一的表现。二,尖锐复杂社会矛盾发展情节:人事隐天机。前面所讲美与丑、善与恶、人与兽、灵与肉矛盾斗争是在个人内部展开的,是小说情节发展的根源和依据,那么这里是反过来讲小说中人物性格、形象,是如何在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形成发展和展开的。四大奇书中,三国是夺取全国

19、最高统治权的军伐派系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塑造出一大批军事政治人才;水浒传是表现官逼民反的民与官的斗争,造就出一百多位起义英雄人物;西游记是写人与妖的斗争,而神居二者之间,不少妖是从神那里来的,而在一定时候神又邦助人战胜或收回妖;金瓶梅是以揭露官府、豪商、恶霸的腐朽黑暗为主,除了武松和一两个稍好些的官以外,没什么正面人物,一面是贪官恶霸地痞,一面是被侮辱被损害的普通百姓特别是妇女。只有人渣和无力反抗的被害者,没有英雄人物;只有暗无天日的社会,没有亮光与希望,希望都寄托在天惩与来世的循回报应。英雄人物都是经千锤百炼煅造出来的。小说情节就是矛盾产生、发展、结束的过程。孙悟空在五行山下经五百年劳其心性

20、,老君炉里七七四十九日炼其筋骨,炼成铜头铁臂火眼金睛。师徒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公布成佛、成菩萨大团圆名单的时候,故事就结束了。所以吸引人的地方,在情节发展的过程,美在过程。而大团圆结局,只是为满足人们心理愿望挑选的一个时段,以便在人们听、看到高兴的时候快乐地走回家。这就是产生于说唱文学的小说常以大团圆结局的原因。孙悟空成了斗战胜佛世界就停止了吗?当然不可能。水泊梁山英雄排座次之后还有征辽、征田虎、征王庆、征方腊等一些故事,金圣叹就取了七十回大团圆结局。可能也是懒得看象电视剧中宋江把屁股蹶得高高地等人踢的劣根性、丑态。不忍、不爱、不肯看被毒、上吊的败落结局的具体情节,感情不允许。

21、只用卢俊义的一个梦塘塞一下算了,反正他也不怎么真心想造反。无怪金圣叹后来被清廷杀了,那么喜欢造反强盗?可见“大团圆”结局,是人们的感性选择,也是理性期待,“好人胜利了,坏蛋失败了”!“好人必有好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然希特勒们横行到现在,那世界还了得?所以同“脸谱化”一样,“大团圆”也是一种可被允许的理性选择么。老百姓喜欢看,看了高兴,有助于向善就够了,何必象什么学家似的太苛求?不是共识“老百姓是天”吗?那就听天的吧!因为天是客观规律。 情节就是矛盾发展过程,有开头、高潮、结尾。中国古典小说情节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开头予伏下结尾,整个故事情节是个划圆运动;二是前面提到的大团圆结局。

22、三国头一句话就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经百多年争斗,费一百二十回、九十余万字笔墨,绕了大大的一圈,到最后结尾一段复谓:“自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为一统之基矣。此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者也。”这就是古人认为的天地轮回的必然规律。不管你刘备多么能,(民间有评三国者问,三国中谁最能?或曰:关公。谓:哥三个没打过吕布。或曰:吕布最能。谓:吕布被曹操捉杀。曰:曹操最能。谓:赤壁为周郎大败,几乎被活捉。曰:周瑜最能。谓:周瑜被孔明活活气死。曰:孔明最能。谓:白帝城托孤,刘备一句悄悄话令他叩头流血。看来还是刘备最能。),多么得人和;曹操多么奸,多么占天时;也不管孙权多么得地利,

23、都免不了被消灭的命运,三国谁也没统一了中国。而被内部新生势力晋朝所统一。然而此由分到合的圆圈乃螺旋圈,己跨入了历史的新一格。时人认为万事由天定,半点不由人,在全书结尾的古风中说:“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水浒传中,开头就是洪太尉放跑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单八位魔君,最后自然要一个个被收回去,这也是天命注定,不可能有别的结果的。小说中这种结局,恐怕和一些深受佛、道影响的知识分子吊古伤今的消极情绪的影响有关。三国书前所引明杨慎那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4、”此故作超脱语,把自己升华至是非、爱憎之上。如罗氏真把三国故事看作笑谈,何必费那么大劲把它集结成书呢?水浒传引首中,也用了类似一首词:“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评议前王及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扰扰乱春秋。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霎时新月下长川,江湖变桑田古路。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不如且复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这一定是集结成书时,把作者作为有别于那些说唱故事的下层艺人的俊逸儒流相标榜,以示自已及编写后的故事,无论在学问、见识、思想境界,比原来的说唱故事都高雅得多了。艺术性上是这样的,可

25、是那种逃离现实的雅而不高的思想情调却是消极的。王渔洋们“神韵说”最可怕之处,就是背弃了人民群众那点来源于现实斗争的生气与力量。那种真正的通贯天地的中华民族之魂。那是水浒、三国、西游记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万不可当成酒后笑谈。我们现在一演再演,一讲再讲,就证明并没有“转头空”。一个沉溺于夕阳、浊酒中的民族是千劫不复的软弱、落后的人群。这是在提倡神韵说时最需警惕的危险。三,环境的展现与升华。环境有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有硬件有软件,这两年市里为招商引资,大搞软环境建设。在第三产业服务窗口搞评比,群众不满意,评在后面的,政府就给你黄牌警告,或出红牌将一把手末位淘汰掉,市民们挺高兴,争相参与

26、。这个软环境中最软也最根本的一层,就是良好社会习惯、风气、时尚。这属于精神环境的集中体现。社会环境有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精神环境属意识形态方面,李泽厚先生提出的“社会氛围”就是这种精神环境的综合与升华。它是由长期社会生活积淀而成。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这种大染缸的薰陶,看不见摸不着,好象天意如此似的。它自己不能单独产生与存在,就象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关系,无形资产是由有形资产衍生出来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它虽无形,却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与作用。艺术作品所反映出的这种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社会氛围,正是作者长期社会生活积淀成的“天才”表现。是小说典型化的结果。环境的典型化,即将广泛、深刻的

27、人生内容、社会生活,转化、凝聚、塑造为艺术审美形式,展现社会历史的本质特征。我国传统小说的环境总是在人物性格情节展开的过程中显现的,情节即生活过程。小说的美就来源于人的生活,杜威认为,艺术或美感不过是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高度完善而已,席勒则将美说为生命的形式。小说中所凝聚着的生命的力量、时代的氛围,正是生活的积淀,社会的群体无意识。这就是小说神韵境界之来源,艺术生命力之所在。中国古典小说这种环境不脱离人物性格,不脱离生活情节的写作方法,正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环境是天,人物的性格及命运是由天决定的。天人合一,这天地之道,正是中国哲学的基本命题。这种写法也与其产生背景直接相关,一章一回的说故事

28、,如果象巴黎圣母院写教堂建筑那般繁细,听众早跑光了。我看了两遍,都把这部分跳过去了。如果当小说看,很少有人能挨页看完。除非他是搞建筑的。小说的环境描写本就是为表现人物性格、社会生活本质服务的。小说作为艺术品,应成为审美对象,而不是知识、理论教课书。它要诉诸人们思想感情、精神境界,使读者进入角色,爱憎感同身受,把自已变成里面的正面人物:“俺老孙来也!”是学令前后男孩的常用的自报名号。读过一篇或一本好小说,看过一场好戏剧,往往半天转不过神、回不到现实中来。虽不至于三月不知肉味,可常是谢幕半天才想起鼓掌。忘记了自己,那么自己到哪里去了呢?到故事的环境中,故事的社会氛围中去了,忘记了现实的是非、你我。

29、林黛玉死了,好象她自己或亲人死了。所以小说这种夺人心魄的力量是非常大的。这或许正是作家所要达到的目的。西游记从开天辟地大环境入手,创造出一位由天地生成的正义力量的代表的孙悟空,在正与邪、人与妖的斗争中,展示正义力量的胜利,给人以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三国从由古至今历史大变革角度出发,塑造出忠奸一大批历史人物,在改朝换代的斗争中,热情讴歌了大智大勇大忠的英雄人物,贬斥了大奸大恶的邪恶势力。传播着一种民族天地正气。水浒传从五胡乱华大背景入手,借宋代治乱兴废,引出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歌颂了劳动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精神。伸张正义,为民请命。这是作者所要达到的现实功利目的。但是作为客观存在的艺术作品和作者

30、审美追求,只能反映他那个时代的人民愿望、社会氛围、历史特征。不能代替后世读者的主观审美心理,故事本身的逻辑发展,甚至作者也很难完全左右(在关公、曹操形象中都存在这个问题)。三国与水浒传书前的引词,看去好似为全书大背景、大环境定调子,造气氛的,但却不是。而是超越历史时空、事件,反映出另一种非主流社会氛围和心理状态。小说三国演义,与其成书之前苏东坡赤壁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慨叹,和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历史感怀,也并无直接联系。它们与流传民间的三国故事及三国演义的思想境界并不相同。那种遁世的文人情怀,令人不敢恭维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消极意味不是导向人类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生

31、命的、宇宙的力,而是在消解这种力。倒是近年三国电视连续剧片尾曲历史天空好些,同样是沧桑怀古,神韵悠悠,令人进入本体境界;然而“历史天空”的历历群星却指向“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反映出当今时代的社会氛围,它既是中华民族真正主流传统的,也是英雄后代真正现代的。李泽厚先生说:“意味层(实即神韵境界)的意味,那超越情欲形象和感知形式的人生意味,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种类或内容,便来自这种“天人合一”的感受,即其中包含有与宇宙普遍性形式的情感同构感应。正由于人生意味与这种天人同构相沟通交会,使艺术作品所传达出的命运感、使命感、历史感、人生境界感等等,具有了某种神秘的伟大力量。”(美学四讲311页)可见神韵境界来自人、天力的同构。离开了力,离开力的同构,所谓神韵说就失去了生成和存在的基础。运动是物质世界存在的形式,消解了力,宇宙包括人类世界也就不存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