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品厂质量手册74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发 布 令 为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 强化全员质量意识, 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有效控制, 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 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不断提高本公司产品的质量水平, 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使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符合食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市场准入的要求, 并实现持续改进经研究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按照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 ) 和膨化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炒货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要求编写本版质量手册, 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是本公司的一项战略性决策, 经过制定、 实施本手册,
2、 确保本公司产品质量安全。本手册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生效后全公司各级各类人员应及时组织学习, 严格遵照执行。总经理: 年 月 日授 权 书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工作, 保证产品质量, 完善质量体系, 经研究决定, 授权质量科负责本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 负责质量体系的建立、 实施与保持和产品质量检验, 对体系运行及产品的最终质量负责, 同时任命 为质量科长; 授权 、 为检验员, 负责本企业的产品质量检验工作, 行使质量否决权, 任何人不得干预。总经理: 年 月 日质量方针 质量目标质量方针: 保质保量、 热情服务、 诚实守信、 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目标:1、 产品出库合格率: 100%2、 质
3、量监督部门一次抽检合格率: 100%3、 顾客投诉处理满意率: 98%一 组织机构图总 经 理购销科办公室生产技术科质量科原材料库材料库检验室生产车间成品库二 质量管理职责为明确各部门、 单位、 岗位的与质量相关的职责和权限, 确保各项质量活动的顺利完成。确定从总经理到车间班组的质量职责、 权限及相应的考核办法, 保证本公司各项质量活动的正常开展和体系的正常运行, 全面实现本公司质量方针、 目标, 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l 总经理a、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的质量方针、 政策和法规, 对产品质量负全责。b、 任命质量管理人员, 组织、 制定、 颁布、 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对质量体系的建
4、立、 实施和保持负责, 并采取措施使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为全体员工所理解, 并认真执行。c、 亲自主持管理、 评审工作。d、 负责确定资源要求,并提供充分的资源。e、 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质量职能, 组织编制、 批准和颁布质量否决权。f、 仲裁和决定重大产品质量问题, 行使质量奖惩和质量否决权。, g、 对质量管理工作负全责, 并授权质量科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行使计划, 组织、 协调、 检查和考核的职能和权力, 授权质量部门对产品进行独立检验, 正确行使鉴别把关职能。l 质量科a、 认真贯彻产品质量法、 食品卫生法等相关食品生产的国家法律、 法规, 负责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实施
5、、 保持和产品检验, 把好产品质量关。b、 负责组织质量管理人员学习有关业务, 合理安排、 督促、 检查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情况。c、 协助总经理贯彻执行质量管理制度, 及时掌握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发现产品质量有问题时, 及时通知各有关部门及人员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杜绝重大事故发生。定期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状况。d、 负责组织开展各项质量活动。e、 保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提高质量体系的工作效能。f、 负责收集、 整理、 完善质量管理文件资料, 并做好归档工作。l 质量科长a、 认真履行对产品质量进行验证和检验职能, 不受任何部门和人员干预, 正确行使鉴别、 把关、 报告的职能。b、 负
6、责组织进货检验、 过程检验和产品的最终检验。c、 负责组织与实施计量管理、 检验、 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d、 负责组织做好产品质量记录与产品质量档案的管理工作。e、 负责组织质量指标的统计与分析, 向总经理报告产品质量状况。f、 负责按质量管理手册要求建立、 实施和保持质量体系, 使其正常运行。g、 负责向分管副总经理报告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h、 负责就质量体系的有关事宜与外部的联络工作。I、 负责策划和实施内部质量审核工作。J、 贯彻上级和总经理对质量工作的指导和决定。k、 负责组织制定、 实施质量方针, 在全公司范围内行使组织、 协调、 检查和考核的职能和权力。L、 负责质量人员培训, 以
7、适应相关岗位的质量要求。l 生产技术科a、 认真组织车间贯彻本公司的质量方针, 保证生产处于受控状态。b、 负责制订工艺规程及产品质量标准, 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工艺规程要不断进行修改和补充, 修改补充必须经过分管副总经理的审批, 对与工艺规程有关的质量负责。c、 负责生产过程中所用工艺文件的设计及现场服务工作。d、 负责对车间员工生产过程的技术指导、 监督工作。e、 负责向供应部提供符合工艺要求的原辅材料质量标准及技术文件, 并由质量部的检验员对入厂的各种原材料进行检验。f、 负责会同质量部、 供应部制订原材料、 半成品及生产过程的检验项目和检查方法。l 供应科a、 认真贯彻执行企业的质
8、量方针。b、 采购符合企业质量标准的材料, 确保生产正常。c、 组织和协调合同评审活动, 对合同或订单的各项要求形成相应在的文件, 并准确传递有关职能部门。d、 认真执行质量方针, 按产品规定要求和采购技术文件实施采购, 确保采购物品的质量。e、 根据产品质量标准负责对供应商的选择, 评价、 确定合格供应商。f、 负责组织实施原辅材料, 包装物, 过程产品, 成品的搬运, 储存和防护。g、 负责对供方提供产品的控制和管理。l 销售科a、 认真贯彻执行企业的质量方针和销售决策。b、 组织市场调研, 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 提供开拓市场的依据。c、 组织和协调合同评审活动, 对合同或订单的各项要求形
9、成相应在的文件, 并准确传递有关职能部门。d、 组织协调在营销中发现的技术质量问题, 与有关部门一起认真分析, 提出改进措施并监督执行。e、 定期走访顾客, 负责收集用户对公司所提出的意见, 进行汇总分析后, 向有关领导汇报。l 检验室a、 认真执行质量方针, 不受干扰, 独立行使检测权力。b、 严格按照标准, 检测、 检验原料, 包装物, 成品, 半成品的质量, 并做好原始记录。c、 认真做好质量记录和统计, 并分类保管, 存档。d、 及时, 准确地向上级领导报告, 质量检测情况, 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A、 原辅料检验员: a、 负责原辅料进公司质量检验工作, 严把质量关。b、 原辅料检验员
10、严格按照检验操作规程检验样品, 每车编号, 做好原始记录, 及时填写收货报告单。如遇不合格原辅料, 需退货或单独存放待处理, 特殊情况及时向总经理汇报。C、 根据原辅料的不同, 分类存放, 及时挂上品质牌, 按品质要求通知车间加工, 确保产品合格。d、 原辅料保管期间必须定期或不定期检验, 出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e、 原辅料采购标准, 严格按照公司内部标准执行, 对不合格原料, 有权行使否决权.B、 产品检验员: a、 检验员会同车间操作工取样, 并根据车间要求增加取样次数。及时将中间产品检验结果通知车间, 调整工艺参数, 保证合格半成品进下一道工序。b、 产品检验员对车间检验结果负责, 认真
11、做好原始记录, 确保检验数据准确, 不得漏检和无故不检, 以便及时指导生产, 认真填写检验报告单。C、 积极学习业务技术, 熟悉检验标准及方法, 检验员对出厂产品进行批样捡验, 合格产品发放质量合格证, 方可出厂。d、 检验员负责对化验室各种标准药品配制标定及定期复检工作, 以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e、 检验员对不合格成品及包装物有权实行质量否决权。l 生产班长a、 负责本班组人员管理, 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完成本班的生产计划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b、 参加班长例会, 分析生产情况, 提出生产设备检修意见。c、 监督检查质控点的控制, 检查记录。d、 执行产品的工艺标准, 根据需要调整产品生产工艺
12、。e、 加强对设备的巡视检查, 发现和解决设备和工艺上出现的问题。f、 负责处理本班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行使指挥权。g、 组织本班完成检修计划, 执行设备的操作、 维护保养等制度。h、 处理本班的中间物料, 保持要求的工作环境。I、 领用、 核对包装物及合格证, 并加盖批号、 生产日期。J、 定时抽查包装质量和计量, 对本班的包装质量负责。l 仓库保管员a 、 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 增强责任感,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b、 积极配合经营科、 质检科做好原料与产品的收发工作, 严格按照原料入库管理制度, 成品发货、 退货管理制度, 原料、 成品保管管理制度, 仓库防
13、火安全制度, 司磅人员管理制度, 仓储管理制度程序执行。C、 对原辅料、 外协件有权拒收不合格品, 同时做好出入库手续的报表、 帐册、 建立台帐, 做到”卡、 物、 帐”相符。d、 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不断完善各项质量保管制度, 认真落实以”四防”为主的安全防护措施, 端正工作态度, 提高服务质量, 从严从细严格把关, 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上报。e、 树立”以厂为家”的思想, 热爱本职工作, 廉洁自律, 大公无私, 坚决抵制一切不正之风, 一切工作围绕生产, 经营及经济效益服务。f、 仓库对所有原辅料及成品保管期间的质量安全负责。三 文件的控制程序1 目的与适用范围: 对与质量体系有关文件和
14、资料进行控制, 确保对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使用的文件正确有效。本程序适用于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包括外部提供的有关原始文件和资料、 标准。2 职责2.1 质量技术文件由质量科归档管理, 安排专人( 或兼职) 管理与企业有关的技术性文件和资料, 并负责上级来文及归档文件的发放和管理。2.2 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本职能部门范围内文件和资料的编制、 报批、 发放、 更改、 控制和管理。2.3 文件和资料的使用部门责任人员负责及时从使用现场收回失效或作废文件。3 文件及资料的分类及编号3.1 文件及资料的分类3.1.1 企业各项与质量技术有关的管理制度, 岗位职责和权限;
15、3.1.2相关的产品, 原辅材料、 包装物的技术文件和标准; 3.1.3产品质量记录和产品质量档案; 3.1.4质量检测记录, 质检报告, 卫生许可证, 产品标准, 添加剂标准及各种检测标准等; 3.1.5各种程序化文件, 操作规程等; 3.1.6其它技术文件, 如设备档案, 作业指导书等; 3.1.7上级有关质量、 技术方面的文件, 通知。3.2 文件和资料分为受控和非受控两种。受控文件加盖”受控文件”印章。4 文件的编写、 审批4.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质量科组织编写, 总经理批准发布。4.2 作业性文件和资料由生产科组织编制, 总经理批准发布。5 文件的发放5.1 各类文件在发放前由生产
16、科先确定文件和资料分发范围数量, 填写”文件发放( 领用) 登记表”, 签名后领取注有分发号的文件。每份文件应有不同的分发号, 以便于追溯。5.2 当文件使用人的文件破损严重、 影响使用时, 应到质量科办理更换手续, 收回破损文件, 补发新文件。新文件的分发号沿用原文件分发号, 责任人员填写”文件销毁申请表”报批后, 负责将破损文件销毁。5.3 当文件丢失后, 文件使用人应提交丢失报告, 经部门主管批准重新办理补发手续。补发文件时应给予新分发号, 并注明丢失文件的分发号作废。6 文件的更改6.1 文件需要更改时, 应由文件更改提出人或文件更改提出部门的负责人填写”文件更改申请表”, 说明更改原
17、因, 对重要的更改( 如技术参数) , 还应附有充分的证据。6.2 文件更改的审批, 应由审批人进行。6.3 文件更改批准后, 由责任人员实施更改, 文件更改时注明更改标记和更改生效时间, 并按”文件发放( 领用) 登记表”的名单发放修改后的文件, 同时收回作废的旧文件。6.4 为防止使用作废的文件, 各类文件生产科负责编制归档管理的”受控文件清单”, 半年公布一次。7 文件的换版与作废7.1 文件经多次更改、 修改或文件需进行大幅度修改时应进行换版, 原版次文件作废, 技发新版本。7.2 作废的文件由责任人员收回, 经批准后统一销毁。需作资料保存的作废文件, 经批准后再加盖”保留资料”的印章
18、, 方可保留。8 文件的管理8.1 各职能部门的后勤人员均为兼职的文件和资料管理员, 负责本部门使用的文件并承担: 8.2 本部门文件资料的管理和保存; 8.3 办理本部门文件发放、 借阅、 更改等手续; 8.4 检查本部门文件更改情况, 外来文件的有效性, 文件的使用性。8.5非临时性借阅文件的人员经批准可借阅文件, 借阅者应在指定日期归还文件, 防止文件丢失或损坏。9 外部提供文件的控制9.1 直接引用的各类外部文件, 由质量科批准后方可使用。9.2 质量科负责定期( 每年初) 到有关部门检查所使用的标准( 如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等) 外部文件是否为有效版本, 及时更换过期文件
19、。9.3 生产科负责核查企业所执行有关的国家及地方等法律、 法规性文件的有效性。四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1 目的和适用范围 对各岗位员工的教育、 培训、 技能和经验予以管理, 提高员工主动性, 增强质量意识和顾客意识, 确保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是能够胜任的。适用于公司与质量有关人员的管理活动。2 职责 2.1 办公室负责对各岗位员工的教育、 培训、 技能和经验予以确定, 并经过组织培训、 招聘、 解聘等适当方法不断优化人员配置结构, 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并对员工档案进行管理。2.2 生产科负责实施生产人员的培训工作。2.3 质量科负责实施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2.4 其它部门配合实施员工管
20、理工作。3 工作程序 3.1 教育、 技能和经验的确定3.1.1 由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确定与质量有关岗位工作人员的教育、 技能和经验。 3.2 能力、 意识和培训的管理3.2.1 由办公室依据相关法律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对员工能力、 意识进行控制, 不断优化员工岗位配置。3.2.2 公司办公室对各位员工的教育、 技能、 经验建立相应档案, 填写学历、 经历、 培训记录, 对其相应的证实资料予以存档, 结合实际需要适时提出各岗位知识、 技能或经验变化需求, 并经过培训来达到要求: 办公室制定培训计划进行培训, 培训包括: 培训目的、 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等。3.3 培训过程管理3.3.1 由办
21、公室根据培训需求, 并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 适时制定培训计划, 经总经理审批后执行。每位员工培训应达到的共同要求即使员工意识到: a、 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b、 违反这些要求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c、 自己从事的活动与本公司发展的相关性。d、 本公司鼓励员工参与质量管理, 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3.3.2 培训计划内容包括: a) 培训班名称; b) 培训时间; c) 培训方式( 外出培训、 内部培训、 参观学习等三类) ; d) 考核方式; e) 培训日程安排。3.3.3 培训计划经批准在实施前如需变更, 应口头通知相关人员。3.3.4 由公司办公室通知相关人员按时参加培训, 并
22、按培训计划实施培训。3.4 评价所提供培训的有效性a、 经过理论考核、 操作考核、 业绩评定和观察等方法, 评价培训的有效性, 评价被培训的人员是否具备了所需的能力。b、 车间考核时加强对员工日常工作业绩的评价, 随时对各部门员工进行现场抽查, 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 应及时暂停工作, 安排培训、 考核或转岗, 使员工的能力与其从事的工作相适应。3.5 参加培训且符合要求者, 由办公室对其进行资格认可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个人档案中; 否则, 不得上岗, 需再培训合格后方可正式上岗, 否则调离原岗位。3.6 特种作业岗位人员必须参加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统一组织或指定的专业岗位培训、 考核, 并取得
23、相应岗位合格/资格证书, 持证上岗。3.7 办公室负责对员工教育培训、 资格认可记录及相关培训、 资格证明材料的填写、 编制及收集、 整理、 归档管理, 对员工的资格认可每年不得低于一次。所有培训记录至少应保存到员工离开本基地为止, 为员工的使用、 发展作参考。3.8 其它3.8.1 员工参加外部培训, 按以下程序执行: a) 收到外部相关职能部门或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通知或邀请函件后, 应及时确定培训需求。确需派员参加培训的, 应确定培训名单, 并上报总经理审批后执行。b) 参训人员应于培训结束返回公司的一周内进行学习总结, 持总经理批文在办公室登记备案并移交相关资料, 包括培训通知或邀请函件
24、、 培训所发文件资料、 培训证书等。五 环境与卫生管理制度一、 为了使生产环境符合生产工艺及国家法规要求, 对生产环境时进行规划和合理配置, 确保产品质量。二、 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设备对环境的要求及食品厂卫生规范对生产环境及卫生条件进行控制。三、 采购的原料应干燥、 无污染、 无霉变、 无虫蛀。四、 贮藏A、 应有专用仓库分别贮存原料、 包装、 成品。B、 原材料, 成品应贮存在清洁卫生, 干燥通风, 并有防虫, 防鼠等设施的仓库内, 不得与非食品同库存放。C、 库房应经常清扫, 保持清洁。D、 原料应掌握先进先用的原则, 防止积压变质。E、 原材料贮存期间应定期检查有无发热, 霉变现象, 对轻
25、微发生变质的原材料必须及时进行处理。F、 各种原料应分类堆放, 码垛不宜过分密集, 必须隔墙, 离地。G、 成品库不得贮存其它物品, 贮存期间应定期抽检, 确保成品卫生。五、 生产设施的卫生管理A、 生产车间应配备兼职卫生管理员并按规定的权限和职责执行。B、 车间内通道和周围场地不得堆放废弃物和杂物, 应保持整洁。C、 各种生产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油污、 无原料积存, 做到物见本色。D、 生产车间应有防止蚊绳, 鼠及其它害虫进入和藏匿的必要设施、 措施。E、 输送产品的管道必须耐腐蚀、 无毒、 无异味。F、 厂区内及周围应定期除草、 灭害、 防止害虫孳生。六、 个人卫生和健康A、 企业应对新参加工
26、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工人进行卫生教育。B、 企业应对生产人员和有关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并填写健康登记档案, 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参加工作。C、 生产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不得留长指甲、 涂指甲油。D、 生产人员进车间前, 必须穿工作服, 戴工作帽, 洗手消费, 严禁一切人员在车间吸烟, 随地吐痰。六 设备管理制度一、 设备的申购,审批及购置程序1、 新增设备的申购; 由所需使用的部门提出申请, 填写设备购置申请表, 由生产部确认后, 经总经理批准同意, 财务科筹集资金, 生产科调研购置。2、 设备的订购: 设备型号和生产厂家确定后, 按所需的设备数量签订合同, 签订合同时, 应
27、包括设备的规格, 技术参数和有关指数, 提供的资料、 备件和附件提供服务的内容, 还应写入产品检验标准、 产品质量交货方式、 包装、 交货期限、 付款方式和违约责任等条款。二、 设备的开箱验收及安装调试1、 设备的开箱验收: 新设备购置后入库开箱验收, 由供应部和生产部专业人员一同根据订货合同要求验收, 验收时设备装箱单逐一清点, 主机、 辅机、 随机附件、 工具和备件、 技术文件( 包括出厂合格证, 精度检验单, 装箱单, 使用说明书等) , 由检验员填写”设备开箱安装验收单”若验收有不合格项, 应将情况及时反馈给生产科及采购人员, 联系查询索赔; 若合格, 入库挂帐。2、 安装调试及验收:
28、 设备的安装由生产科负责, 验收合格后, 组织设备的安装、 调试; 安装、 调试合格后, 移交生产车间使用, 且负责今后的日常维修, 生技科在”设备台帐”上进行备案。三、 生产设备的管理分工生产机电设备由生产部统一负责管理, 由生产车间负责日常维护。计量检测设备由生产部统一负责管理及日常维护。四、 设备的报废设备的报废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方可报废: 1、 主要结构陈旧, 破损严重, 经维修仍不能恢复工作能力或无修理价值; 2、 属于国家淘汰产品或规格特殊, 其零部件没有供应来源, 确实难于修理的。3、 生产效率低, 能量消耗大, 没有使用价值的。4、 残缺过多, 修复不符合经济原则的。5
29、、 因自然灾害或重大恶性事故, 使其破坏严重, 确定无法修复的。设备的报废由使用部门填写”生产设备报废申请表”, 上报, 由生产技术科组织人员鉴定, 报总经理批准后, 方可报废。五、 设备的合理使用1、 设备不准超负荷使用( 如超载、 超速、 超压、 超电流等) ; 2、 不准任意取消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 放宽限制, 减弱安全保护效能; 3、 不准对设备随意拆、 卸、 割、 焊和改变设备结构; 4、 开展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 并提高设备技术水平; 5、 操作工作必须认真做好设备检查, 维修工作必须认真做好检修记录。六、 设备的维护保养1、 设备的维护保养要做到: A、 整齐: 工具、 附件
30、、 产品堆放整齐、 电器管线整齐; B、 润滑: 油质适合, 定期加油, 合理润滑; C、 检查: 紧固、 调整、 防腐, 掌握设备技术状况, 保证安全运行。2、 定期对设备进行分级保养, 有效维护设备的生产安全。A、 日常保养: 班前班后, 经常性的进行检查和维护; B、 一级保养: 一般一月一次; C、 二级保养: 一般一年一次。七、 设备的检查鉴定1、 日常巡回检查: 由设备维护人员进行纠正违章操作, 盘查故障隐患。2、 全面掌握设备现状, 加强设备管理, 设备大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八、 四会标准A、 会使用; B会维护; C会检查; D会排除故障九、 三好标准1、 管好技术管理好; 2、
31、 用好维护使用好; 3、 修好设备技术状况好十、 设备计划检修管理制度1、 组织设备检修工作, 应该达到五项基本要求; A、 合理安排检修计划, 适时检修; B、 优质量的修复设备, 恢复设备的原有精度; C、 采取各种措施, 加快修理进度, 缩短停工时间; D、 采取各种措施, 降低修理成本; E、 与生产紧密结合, 既不能因为生产影响检修, 也不能因为停机检修而影响生产计划的完成。2、 检修计划应综合各种因素如: 日常运转中定期检查情况, 修理过程中的检查结果, 设备档案中积累的历史资料, 生产计划的安排等, 经过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后, 编制计划。3、 设备检修分小修、 大修二类: A、 小
32、修: 一般间隔按月、 季或半年的, 主要任务是利用调整或更换易损件的方法来恢复设备的工作能力和技术状况, 同时进行修理性检查。B、 大修: 一般时间间隔为二年至五年( 或以上) , 大修时应拆开设备的全部零件进行彻底清洗、 检查。必要时更换大部分主要零部年, 设备大修后应全部恢复或提高其原有工作能力和技术状况。C、 设备的检修工作以小修为主, 尽量延长大修周期。十一、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1、 设备事故的范围A、 凡正式投产的各种设备, 在生产过程中突然损坏造成停产, 减产均属设备事故范围; B、 各种机械设备在使用中突然损坏, 被迫停产检修的; C、 各种动力( 包括水、 电、 气等) 发生故障
33、或事故暂停供应中断生产的; D、 因设备事故, 虽然未影响生产, 但引起设备主要零部件严重损坏使设备达不到额定出率的; E、 因设备事故更换主要备件等措施或非计划检查, 虽未影响生产任务的, 仍按设备事故处理。2、 不属于设备事故范围凡主机设备的附属安全保护装置( 如保险丝, 继电器、 安全阀门, 安全销等) 在运行中发生合理损坏。3、 设备事故的处理A、 故障的处理设备出现故障后, 操作工作应立即停车, 经检查后不能判断或排除, 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故障修理, 修理结束后, 维修人员应按设备故障信息反馈的内容填写清单, 包括从故障停要开始, 至修理结果开车前为止。B、 事故的处理( 1)
34、凡设备事故发生时, 应立即切断电源, 严格保护现场, 迅速上报并填写”设备事故报告书”; ( 2) 生产技术科根据事故的性质情况, 分别会同事故所在部门单位进行调查分析, 分清责任, 吸取教训; ( 3) 对重大设备事故, 由企业组织专门小组进行严肃认真处理, 并提出专题分析报告, 事故报告上报总经理批准执行。七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l 目的及适用范围对车间加强管理, 确保生产质量任务完成,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车间的管理。2 职责生产科对车间管理行使管理权3 工作内容3.l 生产车间根据工艺特点下设班组。3.2 生产科以生产通知单为依据, 根据生产情况平衡协调各班的生产。3.3 各班认真做好交接班工
35、作, 开好班前班后会, 当班人员必须将本班生产情况、 设备运转情况、 原始记录、 生产工具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实事求是地向接班工人交清方可下班。3.4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生产工艺及质控点作业指导书、 生产过程操作规程进行操作。3.5 车间成立以生产部长、 车间主任、 班长、 质检员为主的质量检查小组, 不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 及时解决生产中的质量问题。3.6 车间所有资料( 包括生产通知单、 交接班记录、 生产记录、 领料单等) , 必须妥善保管, 防止丢失。3.7 各关键工序控制点应按照生产工艺及质控点作业指导书规定, 严把质量关。3.8 严格遵守环境和卫生管理制度规定, 及时实施防虫、 防
36、鼠措施, 并及时打扫、 清除生产中垃圾, 防止影响产品质量。3.9 生产车间应按生产过程控制程序中设备控制规定, 加强员工对设备的管理。八 化验室管理制度1 目的和适用范围规范化验室各项管理, 确保检验数据准确。适用于本公司化验室的管理。2 职责2.1 质量科负责本规定的编制、 修订及发放并对本规定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2.2 化验室负责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对本公司化验室实施管理。3 化验室管理制度 3.1 检验员经过培训考核合格、 经办公室资格认可后方可上岗。3.2 人员分工明确、 职责上墙; 各种制度及标准上墙。3.3 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认真履行检化验职责。3.4 严格按检化验操作规程操作
37、, 化验准确及时, 发现问题及时上报。3.5 爱护仪器, 爱惜试剂; 正确使用仪器、 试剂; 仪器、 试剂分类摆放且整齐、 合理; 对仪器、 试剂的贮存和使用进行登记; 危险试剂由专人管理, 必要时实行双人双锁制; 毁坏的仪器及时记录或标识, 能维修的及时维修, 人为损坏的仪器、 器具照价赔偿。3.6 精密仪器( 如分析天平、 FT120全自动乳品分析仪、 抗生素测定仪等) 、 贵重仪器放在固定的操作台上, 不任意挪动、 拆卸。3.7 使用过的仪器、 试剂及时清洗或清理干净。3.8 废液、 废物、 破损仪器及时、 合理处理, 严禁乱倒、 乱扔、 乱放。3.9 做好化验室的防火、 防盗等安全工作
38、, 仪器、 试剂用完后及时归位, 水电开关用完及时关闭。3.10 保持化验室整洁、 卫生、 安静, 不在化验室内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会客、 闲聊、 打闹等) , 不摆放无关物品。3.11 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化验室。4 微生物检验注意事项4.1 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后, 在检验没有完成前不随便出入无菌室。4.2 检验人员工作期间应穿戴经消毒的工作服、 帽、 鞋、 口罩等, 用后消毒备用。4.3 微生物室内禁止饮食、 吸烟及用嘴湿润铅笔和标签等物或以手指或它物与面部接触。4.4 操作危险材料, 勿谈话或思考其它问题。4.5 接种环、 接种针用前用后置火焰中灼烧。4.6 含有培养物的试管不得平放桌
39、面。4.7 吸管插入试管中时, 要轻放到底。4.8平皿翻放, 即皿底在上, 皿盖在下。4.9 金属器皿用毕消毒后擦干。4.10 使用药品试剂、 染色剂、 镜油、 试镜纸等应节约。4.11 所用各种试剂、 染色剂、 培养物等均应标记清晰。4.12 易燃品远离火源, 不可将酒精灯倾斜向另一酒精灯引火; 电炉用毕后关掉电源。4.13 沾有微生物的器皿及废弃物置于指定地点, 消毒后再洗涤。4.14 工作完毕后用消毒水洗手, 然后用清水洗手。5 试剂管理规定5.1 试剂的标识、 分类及领用5.1.1 试剂应标识名称、 浓度、 配制人、 配制日期, 有有效期规定的应标识有效期; 原包装试剂应保护好原附标签
40、或商标; 分装试剂应贴有标签并注意保护。5.1.2 试剂应按化学性质分类存放。5.1.3 试剂的领用应由领用人向试剂保管人填写领用记录, 领用记录包括: 领用人、 领用日期、 领用数量、 用途、 发放人等内容。5.2 试剂贮存5.2.1 易燃试剂的存放: 如乙醚、 乙醇等, 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理想的存放温度应为4+4, 最高室温不超过30, 同其它可燃物和易发生火花的器物隔离放置。5.2.2 氧化剂的存放: 如高锰酸钾、 双氧水等, 氧化剂本身不能燃烧, 受到高温和其它化学药品作用时, 能促使燃烧剧烈, 氧化剂不可与易爆、 易燃物等混合贮存。5.2.3 剧毒物质的存放: 如氰化物、 三氧化
41、二砷, 这类药品由专人保管, 最好双人双锁制, 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领用后登记。5.2.4 强腐蚀剂: 如浓硫酸、 浓硝酸、 浓盐酸、 冰醋酸、 氢氧化钠等, 这类药品本身( 或挥发出的气体) 对人体的皮肤、 粘膜、 眼睛、 呼吸道以及对一些金属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这些药品选用耐腐蚀性的材料制成料架, 存放在阴凉通风处, 与其它药品隔离放置。5.2.5 其它药品的存放: 可按酸、 碱、 盐分类存放于阴凉通风处, 化验室合理的排列方法以化验项目所用成套药品为一组排列, 共用药品排列在另一个地方, 理想的贮存温度在30以下。5.3 试剂的使用安全5.3.1 防火用电安全: 化验室内配有防火器材,
42、检验员应熟悉各种防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及灭火对象, 化验室内所有电器设备绝缘良好, 一切用电装置使用三相插头、 插座, 最好安装触电保安器, 仪器妥善接地。5.3.2 实验过程安全: 化验所用仪器、 试剂放置有序, 实验台面及时整理, 周围不留破碎或缺口的玻璃仪器, 固体废弃物及有毒、 有腐蚀性的废液倒在废液缸中并及时处理, 盛放试剂的瓶子和仪器用完后存放好。药品洒出时用碳酸氢钠中和洒出的酸, 用硼酸中和洒出的碱, 操作挥发性的化学药品时使用通风橱,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 并不断搅动, 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5.4 废弃物排放5.4.1 处理少量的酸或
43、碱可慢慢注入水流, 并用大量水冲入下水道。5.4.2 少量废溶剂放在指定的容器中以待处理, 大量废液的处理能够查阅有关手册。5.4.3 固体干燥的废弃药品, 放在废物桶中, 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不能将它们和有机化学药品放在一起。九 检验测量和检验设备的控制程序1 目的和适用范围对用以证实产品符合规定的检验、 测量及试验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产品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验证产品质量的检测设备管理。2 职责2.l 检验室负责设备的使用。2.2 检验室负责计量检测设备的管理。3 工作内容3.1 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的配置3.1.1 所有检验、 测量和试验设备应根据测试要求及所需准确度和精密度配置。3
44、.1.2 检验、 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增添更新, 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 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3.1.3 采购的检测设备到公司后, 应对设备进行验收, 登记建档。3.2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检定3.2.1 所有检测和试验设备, 应根据计量法的相关规定, 制订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 并按计划实施。3.2.2 所有检测试验设备, 没有检定、 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的一律不得使用。3.2.3 质检科应按检定计划对计量器具进行送检, 不能送检的, 应请法定检测机构人员来公司检定。3.2.4 检测及试验设备, 应带有检定合格标识, 并保存检定证书。3.2.5 本公司检测及试验设备量值溯源于徐州市质量技术监督
45、局。3.3 检验、 测量和试验设备偏离标准态的处理3.3.1 一旦发现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偏离标准状态, 应立即停用, 并上报处理。3.3.2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偏离标准状态, 使用部门及时对检验和试验的结果进行有效性评定。3.3.3 偏离标准状态的检测设备应及时维修, 无法维修要送专业机构进行维修或请求公司家上门维修。3.4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和使用3.4.l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应由专人负责, 专人使用3.4.2 使用人员应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并按规定操作3.4.3 设备使用场所应符合规定的条件要求3.4.4 因计量和检测设备失准造成的重新检定, 检验员应进行标识3.5 过程控制用的计量器具和控制3.5.1 过程控制用的计量器具, 如果拆装影响其精度可按其程序执行。3.5.2 不便拆装的过程控制用计量器具, 可采用比对法或验证法控制。3.5.3 确实无法进行检定的过程控制用计量器具可视其程序对质量影响程度, 确定继续使用和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