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集团公司品管员培训手册
407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第三部分、 PQC课品管员培训手册
一、 总则
作为一名PQC品管员,首先应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以及在工作中应坚持的原则、掌握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程序,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日常工作得以顺畅展开、进行,因此在总则中我们编入了以下內容,属马达、塑胶、装配PQC公共部分,希望新进PQC用心学好、掌握、领会其精髓,尽快熔入PQC团队中,成为一名称职→优秀的品管员。总则內容含:PQC岗位职责、作业流程、异常处理流程、不良清退流程、新产品/新零件/新开模确认流程、一般要求等。
1、 PQC岗位职责:
PQC品管员的功能: 确保产品品质规格及其正确性
直属上司: PQC领班
主要协调对象: 生产线组员、领班、组长
职责內容:
⑴依品质计划与检验标准,对制程中零(部)件的加工进行检查、测试、管控,以确保产品品质稳定。
⑵依检验标准及客户特别要求对生产线之首件产品进行确认,填写确认单(确认单中要有关键性参数为判定依据,客户有特别要求的也须注明)。
⑶协助生产线领班、组长确认工艺流程中作业动作与方法的正确性,以及产品规格的正确性,并就存在的问题、值得改进处提出合理化建议。
⑷就制程不良作分析、判定,找出不良原因,反馈生产线班(组、课)长即时改进,并呈报直属上司确认其可行性。
⑸协助技术部门及生产线进行新零件、新开模及新产品量试的检测、确认、判定。
⑹识别和记录产品质量状况,统计、报告产品质量状况。
⑺生产线品质异常的反馈、处理,及品质异常处理效果的确认。
⑻对生产中检查出的合格品有权放行进入后工序及拒收不合格品。
⑼负责所在岗位检测仪器、工具的保养、保管及按期送实验室检测、校正。
⑽完成直属上司及主管交办工作。
⑾5S活动之推动。
⑿对前工程来料不良的确认、清退。
2、 PQC作业流程
作业流程中规定了作业顺序及过程中关键事项,是PQC作业指导性文件,流程如下:
⑴流程图:
物料确认 :← 依交制单、规格书、相关图面、技术变更
退料←NG OK→首件确认 ←检验标准、客户特别注意事项、交制单
NG↓ OK↓
PQC提出修正要求 投入生产
↓ ↓
重做首件 制程4M1E ←QC点检记录表
↓
制程抽检 ←QC检验记录表
↓
NG↓ OK
↓ ↓
品质异常分析改进追踪表 品质异常处理通知书 盖合格章进下道工序
↓ ↓ ↓
PQC按对策确认效果 现场返工 OK 工作日报
⑵作业事项及注意点:
①物料确认:PQC人员根据交制单、规格书、相关图面、技术变更进行物料检查确认,发现物料不符规格要求盖不合格章,不良品原包装、原样退料。
②首件确认:生产单位制做首件(机器、模具调试好后自检合格方可送PQC确认)交给PQC确认(原则上应在上线前半小时送首件,注送确认时间),PQC人员根据交制单、检验标准、客户特别注意事项确认(确认OK后在单中要填写关键尺寸及参数、特别注意事项,盖合格章并签名,注明确认完成时间)。
③投入生产:PQC人员首件确认OK后则投入生产,如判定NG,须注明NG项及更改措施,,退生线重做,待重做之首件更改后,重新确认,OK再投入生产。
④制程控4M1E:PQC人员利用4M1E(人员、机器、物料、方法、环境)到生产线上巡回检查重要岗位(因前工程产品受环境影响变异较大,故加上环境一项,如马达、冲压、车床、喷漆五金件的生锈,潮湿天气对喷漆质量的影响,气温对马达漆包线直流电阻的影响等,作为PQC必须注意环境因素对品质的影响),且填写<QC检查记录表>。
⑤抽检:在抽检过程中,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则判定该时段生产的产品合格,并在成品识别卡上盖合格章;填写<检验记录表(PQC)>,如有一项或以上不符要求,缺点数超标准,则该时段生产的判为不合格,并开出<品质异常处理通知书>及在成品识别卡上盖不合格章,返工通知书要注明造成不良的原因及返工方案,返工后PQC确认OK方可流入后工程。在制程中如有不良,制程无法克服,以及经常、重复出现相同的问题,则开出<品质异常分析改进追踪表>,由责任部门做相应改进,PQC按改进对策确认效果。
⑥最后PQC人员作好当天的工作日报及日记,交接班记录。
3、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⑴目的:确保生产线品质异常处理之时效,品质得以有效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
⑵适用范围:制造生产单位。
⑶作业流程:
⑶-1 品质异常确认:来料异常问题。
⑶-1.1 物料变异,PQC确认签定限度样品,选别使用。
⑶-1.2 如变异不良较多,知会前工程及IQC、采购针对厂内或厂外库存品确认,并开立<品质异常分析改进追踪表>进行追踪确认。
⑶-2 品质异常确认:制程异常问题。
⑶-2.1 即时知会生产单位改进并协助处理。
⑶-2.2 重大异常召集相关部门对策,并开立<品质异常分析改进追踪表>进行追踪确认。
⑶-3 研发在开发产品时出现设计不良,按3.2.2处理。
⑶-4 已产出品判定NG,并追踪库存成品重新确认,如NG标识区分,并开立<品质异常处理通知书>进行返工处理。
⑶-5 品管担当在处理异常过程中,30分钟内须知会到PQC班(组)长,1小时内知会到课级干部 。
⑶-6 <品质异常分析改进追踪表>结果确认,并归档备案。
⑷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图:
品质异常
↓
PQC确认
↓
↓ ↓ ↓ ↓
来料不良 成品确认 制程不良 设计不良
外厂↓ 厂內 NG ↓
知会IQC采购 知会前工程及PQC 知会生产线改进
↓ ↓ ↓
↓ ↓ ↓ ↓ 返修 异常提出 ←
退货 特採 退货 特採 ↓
OK 召集对策
投入生产 OK
入库
开出<品质异常改进分析追踪表>
↓ NG
效果确认
↓
PQC归档
4、不良物料清退作业流程;
⑴ 目的: 确保不良物料清退区分明确。
⑵ 适用范围: 生产单位制程及来料不良清退。
⑶作业流程:
⑶.1 依据<现场不良明细表>进行不良物料确认。
⑶.1.1 确认明细表的填写真实性。
⑶.1.2 制程不良规定:经过生产单位所有作业工序造成的不良。
⑶.1.3 来料不良规定:作业投入前选别出的不良(如物料尺寸变异导致的一些不良,须经过组装才能发现的不良必须知会来料单位确认。
⑶.2 制程不良可返工修复的,知会生产单位处理,PQC再确认。如OK可再使用或入库,如NG作不良清退报废处理。
⑶.3 来料不良:协力厂来料退回厂商,厂内前工程来料退回生产单位按3.2条处理。
⑶.4 所有清退物料必须按原包装退回。
⑶.5 PQC作不良清退明细统计表。
⑷流程图:
不良物料
↓
制程不良 PQC确认 来料不良
↓ ↓
↓ PQC确认 ↓ PQC确认
可返修利用 不可返修利用 ↓
↓ ↓ 厂內前工程来料 外厂来料
责任单位返修 PQC确认报备 ↓
↓ ↓ 按来料原包装退库
标识返工品 NG 生产线清退 ↓ 按来料原包退库
↓ ↓ 退前工程处理 ↓
PQC判定 填报废单 退厂商
OK↓ ↓
投入生产或入库 汇签相关部门
↓
报废处理
5、首件确认流程:
⑴目的: 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成品及半成品质量控制,确保生产顺畅及生产的产品品质符合客户要求。
⑵. 适用范围: 生产前半成品或成品的检验。
⑶. 定义:
⑶.1 在换线前提前产出的第一件产品。
⑶.2 技术工艺更改后加工出的第一件产品。
⑶.3 工模、夹具更换或维修后加工出的第一件产品。
⑶.4 生产材料更换后加工的第一件产品。
⑶.5 特殊岗位人员更换后产出的第一件产品。
⑷ 作业流程:
⑷.1.1 生产单位送首件,装配生产线班组长提前1小时生产出第一件产品,马达生产线班组长提前半小时生产出第一件产品,其它单位随机作好首件送PQC处确认。
⑷.1.2 <首件确认单>必须详细填写:制令、机种名、规格、客户、品号、组别、送确认时间及填单人。
⑷.2.1 品管员根据交制单、发料单、变更单、检验标准、客户别及相关辅助工具详细确认 。
⑷.2.2 首件确认时间:装配整机成品,品管员在接收首件后1小时内须完成,其它物品,品管员在接收首件后15分钟内须确认完成,并填好确认完成时间。
⑷.3.1 检验合格在<首件确认单>盖上合格章与首件一起送还生产线,确认单中要填写关键性参数及特殊、标志性的做法及客户特别要求。
⑷.3.2 生产单位必须将首件保留直至该制令生产完毕。
⑷.3.3 检验不合格在<首件确认单>盖上不合格章,并说明不良项目,与首件一起送还生产线。
⑷.3.4 生产线重新送首件确认。
⑸.支持文件及表单
交制单、 BOM档、技变单、检验标准、客户别、<首件确认单>
⑹流程图:
生产线做首件
↓
填写<首件确认单>
↓
PQC作首件确认 生产线班、组长
OK ↓ NG
↓ ↓
生产线班、组长 ← 盖合格章 盖不合格章、PQC提出修正要求
6、巡检作业流程:
⑴目的: 确保生产顺畅,生产品质的稳定性。
⑵适用范围: 制造生产过程中的制程控制作业。
⑶ 作业流程:
⑶.1 依交制单、发料单、技术联络单、技变单等,核对生产物料的使用状况及产品标示、印刷和相关内容。
⑶.2 依研发仕样书(包装)确认是否正确合理及编号是否工整正确,附属品不能欠缺。
⑶.3 依作业指导书、认证资料及扭力、拉力标准,确认产品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并填写对应的<QC检查表>和<QC工程管理记录表>。若有不良即时予以纠正,针对已生产的产品隔离标示,判定不合格且开立<品质异常处理通知书>,属重大问题必须开立<品质异常分析改进追踪表>,便于追踪确认。
(3).4 重点巡视各特殊岗位(FQC等)。
⑶.5 使用之仪器设备、工装治具是否正确,并进行点检确认。
⑶.6 巡检中出现品质异常,按<品质异常处理作业流程>进行处理。
(4)巡检流程图
巡检
↓
制程4M ←物料、方法、机器、人员
↓
整机
↓
包装
↓
成品
→ <品质异常分析反馈追踪表>
→ <品质异常处理通知书>
→ <QC工程管理记录表>
→ <QC检查表>
7、紧急放行物料作业流程
⑴目的: 规定紧急放行物料之使用
⑵适用范围: 当PQC来不及检验及因需待试验结果判定的,无图面、无标准,而实装未见异常,生产急需的物料;
⑶ 作业流程:
⑶.1 生产单位根据生管课<生产进度排程>之生产日期,对待判定结果物料需紧急放行时,填写<紧急放行申请单>并注明交制单、客户、写明使用理由;
⑶.2 <紧急放行申请单>经制造部经理审批后,PQC在该批物料上贴紧急放行标识方可入库。
⑶.3 PQC应及时对紧急物料进行检验及试验结果追踪。
⑶.3.1 检验结果为合格,取消紧急放行,在物料识别卡上盖合格章。
⑶.3.2 检验结果为不合格,追回该批物料及该批物料的半成品及成品,在物料识别卡上盖不合格章。
⑷流程图:
待判定结果 申请紧急放行
生产单位 →PQC确认 → 生产单位 →
审批
→制造部经理裁示 → 紧急放行 →入库
8、特採物料作业流程
⑴目的: 规定特采物料之使用
⑵适用范围: 当PQC判定不合格物料,生产线(后工程)急需使用该物料;
⑶作业流程:
⑶1 生产单位根据生管课<生产进度排程>之生产日期,对生产日期、对不合格物料需特采时填写<特采申请单>并注明交制单、客户、写明使用理由;
⑶2 特采之物料属于结构、性能方面的不良由PQC、研发确认,能够符合相关安全性能及相关 电气特性等检验标准,能满足客户要求,判定可使用,送制造部经理及品保部经理裁定OK后再送总经理室批准,如果经PQC、研发确认不能使用,不同意特采给予判退。
⑶3 申请特采物料属于轻缺点:外观方面不良由PQC根据客户别的情况(如需业务确认的送业务确认)判定能够使用的,同意申请特采再送制造部经理及品保部经理直接裁定,如果PQC根据客户别的情况判定不可使用的,不同意申请特采给予判退。
⑶4 批准后的<特采单>分发相关单位,PQC品管员收到<特采申请单>后在该批物料上加贴特采标识(黄色圆形标识)方可入库。
⑷流程图:
生产单位
↓
入库 PQC确认
↓
生产单位
↓申请特採
PQC
轻缺点、外观 重缺点、结构、性能
制造部经理裁示
↓ NG
品保部经理裁示
↓OK NG
总经理室
↓OK OK
特採标识
OK
9、新机种新产品量试确认流程
⑴目的: 早期发现问题,最终生产无问题。
⑵ 适用范围: 新机种量试。
⑶作业流程:
⑶1 依生产进度排程之量试机种,再依据”研发产品仕样书”、”机种结构档”及”发料单”确认物料,并记录问题点。
⑶2 PQC担当、研发担当、生技担当、品保担当随线进行产品量试,并记录问题点。
⑶3 PQC担当对量试成品进行包装、标示、外观、构造机能、性能全面确认,并记录相关数据及问题点。
⑶4 送量试品至实验室检测:1台安规测试,1台落地试验,2台寿命测试等。
⑶5 所有问题点汇总,开新产品量试检讨会。
⑷流程图
进度排程
↓
问题点记录 ← 物料确认 ←产品仕样书、结构档、发料单
↓
投入量试
↓
问题点记录 ←随线确认 ←研发、生技、品保担当
↓
问题点记录 ←整机确认
↓
问题点记录 ←送实验室作相关测试
↓
新产品量试检讨会
10、外观品质判定标准
市场
项目
一级市场
二级市场
三级市场
颜色
50CM处自然光线下肉眼看无差异
50CM处自然光线下肉眼看有微小差异
100CM处自然光线下肉眼看有微小差异
缩水及黑点
不能有手可感觉到的缩水,正面黑点0.2MM以下不可超过两点,两点不可在30MM內,侧面黑点0.5MM以下,不可超过3点
缩水在30CM处日光灯下正面看不可明显,正面黑点0.5MM不可超过两点, 侧面黑点0.8MM以下,不可超过3点,但不能是很黑的颜色.
划伤
正面看不可划伤
允许有5MM长,0.1MM深以下一处
允许有5~10MM长,0.15MM深以下一处
毛刺
不能有手可感觉到的毛刺
允许有0.5MM以下,不刮手的毛刺,不允许有任何尖利毛刺.
段差
允许有0.2MM段差
允许有0.5MM段差
正面可见部位允许有0.5MM段差,其它部位放宽到1MM以下
间隙
0.2MM
0.5MM
1MM以下
开关
开关周边间隙均匀(目视),操作手感顺畅,弹跳声音清脆
开关周边间隙允差1MM,但不能与周边干涉, 弹跳顺畅
伸缩
带网罩、扇叶时,按下按扭可弹起,但不可完全弹起
带网罩、扇叶时,按下按扭允许少部分完全弹起,
抖动异音
低、仰头时每个档位均不可有100CM范围內可见地抖动及振动,30CM內不可听到异音。
允许低、仰头时有一个档位有轻微抖动及振动,30CM內不可听到异音。
仰头
声音清脆一致,整机装配时任何一个俯、仰位置均可靠停留。
声音清脆一致,每一个俯、仰位置均可靠停留。
脏污
所有表面30CM內不可看到污迹,扇叶不可看到手指印。
所有表面30CM內不可看到污迹
脚盘
不允许有不平的状况
允许有1MM以下的不平
客户划分
一级市场
日本三洋、朝日、森田、日兴、OHM、YP、岩谷
二级市场
意大利、法国、的臣、PIFCO等英国客户
三级市场
美国、澳洲、內销、以色列、美洲及其它欧洲客户
11、品管须知:
PQC品管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时刻反省、自查,以如下29条为反省、自查标准,经过重复不断的反省、自查→完善,使自身逐步具备一个优秀PQC应有的素养:
(1)你是否仔细阅读过产品的检验标准,并了解其中之品质需求?
(2)你是否曾按有关产品之说明书或检查基准自行操作一遍?
(3)你是否对产品之外观、机构与功能有整体之概念?
(4)你是否对产品(或样品)做过一次练习检查?
(5)你是否了解包装及标签之说明?
(6)你检验的产品有无其它附属品?
(7)你清楚本产品与其它产品之不同点吗?
(8)当新产品要检验时,你是否与同事或相关人员针对关键点或注意事项做一次详细的确认?
(9)你是否查阅有关的客户抱怨记录或供应商评价记录?
(10)你是否注意过在产品的功能检查方面有更佳的资料或方法能够应用?
(11)你是否已准备好检验产品的有关仪器和工具?
(12)对产品检验结果有疑问者,是否与样品检验记录相核对?
(13)你是否核对生产线或供应商检测之有关项目?
(14)你觉得生产线之检验项目对一位购买之客户而言,是否已经足够?
(15)产品如需做各项实验时,其实验过程是否足以保证能符合有关规定?
(16)较难以判定或易发生争执之处,你是否已备有标准样品做为参考?
(17)在不良缺点发生后,你是否迅速采取行动?
(18)你所采取的行动是否有效?
(19)任何机种产品之品质是否稳定?
(20)经100%全检之作业是否继续需要?
(21)100%全检之作业在一段稳定期间后能否改为抽检?
(22)在随机的情况下取样吗?
(23)你使用正常抽检之抽样计划正确吗?
(24)你检验结果有通知相关责任单位吗?
(25)相关责任单位有利用检查报表来消除不良原因吗?
(26)重检批有否经再次抽检合格后方可入库?
(27)出货有做包装成品的检验吗?
(28)如有人请教你,你愿意告诉她正确的品质基准吗?
(29)你对品质的一言一行均基于事实的基础吗?
二、马达PQC品管员培训手册
㈠电容马达:
1、电容式马达工艺流程及检测、控制项目;
⑴绕线作业流程:
开机: ①确认线径 (依BOM档,PQC检验标准进行确认)。
②铜线穿好后检查走线是否顺畅,拉力是否过松或过紧。木模规格是否与首件确认单相符 ,是否光滑,有无开裂,如有开裂,知会生产线班组长更换。机器入线用三角木模,手工入线用四方木模。
③检查铜线漆包膜(针孔实验)品质状况,漆包线使用:三洋马达1UEY线,马来西亚马达1-PEW线,其它2UEW线。
设定绕线参数:确认绕线机设定参数(圈数)是否与首件确认上匝数相符。
绕线: ① 检查每个机种所绕的第一杆线圈,确认后在首件确认单上签名、盖章后方可开始生产。
②绕速线时:机器入线先绕速线最后绕启动线,以便启动线在外圈,与保险丝接触。手工入线与三洋马达先绕启动线最后绕速线。
剪胶纸: 注意不要剪伤铜线及剪断线,且胶纸要粘好,不能有胶纸头翘起,绕组不可错乱。
成品入箱: 当绕满一箱后,应贴上相应的物料识别卡。
判定: 每小时抽5PCS,允许不良数轻缺点1PCS,重缺点为0,严重缺点为0。抽检合格时,须在识别卡上盖合格章,并签名;抽检不合格时应填写出<品质异常处理通知书>;发生重大异常时应填写<品质异常分析改进追踪表>。
⑵入配作业流程:
插绝缘纸: ①、绝缘纸在铁芯两边分布对称、均匀。
②、材料尺寸、规格须符合标准。
③、铁心不可有生锈、松散、翘角等缺陷,规格符合。
入线: ①、先入本线,后入起动线变速线。
②、入线须正确,不得拐道、入反,铜线卡入槽绝缘内。
③、避免入线刀刮伤漆包膜及绝缘纸。(分机器与手工入线两部分,森田客户马达入线位置按特别要求做)
配线: ①、线圈(及部分)不可入反、错。
②、正转配线:本线尾+速R(速1)尾,速R(速1)头+速B(速2)尾,速B(速2)头+启动线尾,四速在启动线前加接一组。
③、反转配线:本线头+速R(速1)尾,速R(速1)头+速B(速2)尾,速B(速2)头+启动线尾,四速在启动线前加接一组。
整形: 线圈整形高度(M201铝壳马达≤17MM,4P铁壳马达≤18,以确保电器间隙3MM以上为判定标准)、内径(机器入线≥Ø44,手工入线≥Ø43.2)及外径须合乎≤70MM要求,不可有飞线。
绑棉纱线:棉纱线捆绑松、紧适度,不得漏绑,不可有飞线(YP用黑色棉纱线)。
浸锡: ①、线头分开浸锡,不可粘接,线头不可漏浸锡。
②、锡炉温度控制在380—400℃每4H确认一次并记录。
测试: ①、测试笔接线圈头、尾测试时,线圈要导通。
②、电阻须符合标准,并记录电阻值,每小时抽检5PCS依马达PQC检验标准进行抽样。
全检: ①、定成不可有飞线,重线,废线头。
②、绝缘铜线与铁芯距离应大于3mm。
③、线头圈入铁心内。
浸凡立水:①、炉温合乎要求,前炉60℃—100℃后炉120℃—130℃。
②、凡立水粘度,将无熔剂甲、乙与稀释剂以1:1:0.5之比例进行渗合,调好凡立水浓度(13”—15”)
③、线圈硬化程度要合乎要求。包装要用纸板把定半隔开。
判定: 每小时抽检5PCS,允许不良轻缺点1PCS,重缺点0PCS严重缺点0PCS。依马达PQC检验标准进行抽样,并填写记录表单,马达课线圈组PQC检验记录表单编号:QR—WQ—072及数值表单编号QR—WQ—063依马达PQC检验标准WI—WQ—004进行抽样,抽检OK,加盖合格章,并签名。抽检不合格,开出<品质异常处理通知书>重大问题,开出<品质分析改进追踪表>并追踪结果。
⑶结线作业流程:
结线 ①、保险丝焊接浸锡时间为1秒,入炉深度为8—9mm,温度保险丝在焊接时,温度控制其在380~400℃/S,它引脚焊接温度可放宽到450℃,以焊好为准。
②、锡头剪齐,不可有飞线。
③、档次线颜色不可结错。
包扎: ①、结线头焊锡部分与套管外端距3mm。
②、温度保险丝从接线包中拉出,绑于定子线圈的本线和起动线相交处,以利于温度保险丝充分感温(特别要求除外)。
③、股线绑紧能承受成品重量
测试: 本线与各档速线分开、连接测试要路通,各档速线电阻值须符合标准,参照PQC检验标准WI—WQ—004进行抽检,每小时抽检5PCS并做好记录表。表单编号为WI—WQ—063。三洋马达须100%作匝间绝缘测试。
耐压: 耐压依PQC检验标准:100~127V马达耐压1200V/1mA.sec
220~240V马达耐压1800V/3mA.sec
包装
判定: 每小时抽检5PCS,允许不良轻缺点1PCS,重缺点0PCS严重缺点0PCS。依马达PQC检验标准进行抽样,并填写记录表单,马达课线圈组PQC检验记录表单编号:QR—WQ—072及数值表单编号QR—WQ—063依马达PQC检验标准WI—WQ—004进行抽样,抽检OK,加盖合格章,并签名。抽检不合格,开出<品质异常处理通知书>重大问题,开出<品质分析改进追踪表>并追踪结果。
⑷马达组立作业流程:
转子部品组立:
①、检查转子仁不可有毛边、不能刮伤。
②、检查转子规格是否正确。
③、扣环不可松动、光滑一边朝外。
④、衬套不可破裂、毛边、松动、华司不可有毛边。
⑤、轴承式马达轴承冲压尺寸须符合标准,轴承不得压坏。
组装: ①、避免轴心与合铜刮伤,轴芯、铝壳碰伤铜线。
②、组装方向须正确,参照样品制作。
③、检查定子是否有飞线,内孔表面不可有凡立水凸点。
④、铝壳或铁壳合铜保持力是否符合标准。
⑤、铝壳使用须注意客户要求,如YP、OHM、三洋等专用铝壳。
锁固定螺丝:①、按对角锁、分2次锁紧,螺丝规格不可用错。
②、气量适宜, 螺丝不得有滑牙。
③、螺丝松脱力参照马达PQC WI—WQ—004标准执行(YP马达M4扭力15kgf.cm以上。
④、轴向间隙0.3—0.7mm。
套阻油圈: ①、检查阻油圈套入后是否破裂。
②、阻油圈与铝壳凸台端面要平整。
锁自动器: ①、检查自动器大齿轮锁摆动杆的孔是否堵塞。
②、检查自动器特殊螺丝处铝壳是否冲压破裂。
③、自动器固定螺丝松脱力应在15Kg以上。线夹处一颗螺丝锁到位即可。
测试: ①、各档速电流(A)须符合标准且公差参照PQC检验标准WI—WQ—004执行。
②、低档启动标准:100—127V 马达 50V起动。
220—240V 马达 110V起动。特殊机种按特殊要求
③、电容规格不可用错,档速线不可接错。
④、防锈油须涂抹均匀。
绑绑紧带: ①、绑紧带不能绑得太紧,要¢6棒能经过。
②、M128D、M128S、M130D、M130S绑紧带头必须绑在侧面,避免碰摆动杆。
环检: ①、起动: 100—127V 用低档 50V起动。
220—240V 用低档110V起动。
特殊机种按特殊要求。
②、耐压:100V—127V马达用1200V/1mA.sec
220—240V马达用1800V/3mA.sec应无报警蜂鸣。
③、性能参数符合相应规格FQC标准
异音测试:①、耳听与马达同轴处保持水平,距离马达30Cm应无异音。
②、参照样品判听。
装箱: ①、避免轴心檫伤线圈及漆包膜。
②、摆放整齐,打插销时须注意松紧度及对称度。
判定: 每小时抽检5PCS,允许不良轻缺点1PCS,重缺点0PCS严重缺点0PCS。依马达PQC检验标准进行抽样,并填写记录表单,马达课PQC检验记录表单编号:QR—WQ—070及数值表单编号QR—WQ—056依马达PQC检验标准WI—WQ—004进行抽样,抽检OK,加盖合格章,并签名。抽检不合格,开出<品质异常处理通知书>重大问题,开出<品质分析改进追踪表>并追踪结果。
2、注意事项:
①、参照客户注意事项<WI—WQ—2664>按要求制作。
②、M601 AS 220V—240V韩国马达在马达铁芯上加盖”H” 章,M409五片扇叶韩国马达加盖”M” 章。M403加盖”M 40”章与M203区分。M409 AS五片扇叶在马达铁芯上加盖”5”字章。
③、三洋M03/M07马达,兰紫单股线用17cm长的。M03/M07马达用324的保险丝,每批全检记录电阻值提供给客户。暂定标准为 ≤0.5mΩ,由生产线全检提供、PQC确认。出CKD马达须填写出货检验记录表。
④、飞达仕马达须做飞达仕专用马达表单,记录表,铜线来料每批都须记录厂商,来料日期。电、气动螺丝批扭矩要按时校正、记录,马达定成、铝壳须加盖生产日期章,如:030915表示 9月15日生。.
⑤、东富出日本市场马达注意事项:
A:M4P马达:支股线外露26±2cm,支股线不需浸锡,轴心外露长度为37.5±0.5。扣环内使用美孚1号机油。
B:M201马达:M201AS、M201CD支股线需浸锡,出日本市场制作方式(除森田客户外)所有客户都参照YP制作方式,马达需装上插销,扣环式轴心必须压上扣环(除14″、16″马达如交制单上未注明打插销则不必打插销),所有东富马达需附一份检验报告。马达上盖生产日期章例如:020915表示 9月15日生产。马达CKD每一箱要贴物料识别卡。保险丝需露出半个头紧贴铜线。认证安规务必参照东富技变单制作。股线需浸锡(除交制单上要求不必须浸锡的按交制单制作,白/紫线出线方式请参照东富样品制作,电压标贴在马达后面(同白/紫线方向),锁线夹马达不绑绑紧带)M622B东富大同单股线认证号22AWG105℃300V之空心线,原TF622接地线除去不用,但牛角座之地线贴标仍要贴(马达地线贴标不同)以上只用在大同客户,其它按原方式。4P—1东富,后铁壳钻Φ4.5孔用M4×6托十螺丝,并增加一个M4螺母,固定后铁壳里面,股线外露长度22±2cm,地线长度30cm。M023绑紧带头与白紫线平绑紧。M165S大同,转子专用,转子轴心不是插销孔而是扣环槽,股线支股线灰色(本)、白色(低档)、黑色(中档)、粉红(高档)。M1810A东富取消L型固定铁夹不用,转子仁为旧端环。P741614东富用于438机种,股线7FE股,长度67±2cm,马达后铝壳4耳孔加钻Φ7.9mm,四方铁心不得有凡立水。P6020B马达波型华司回弹复位须100%作检测,要专门有人做压转子动作,看轴心压下去能否复位,不能复位则须更换铁壳,。关于伊腾客人的排风扇马达,现均用日本安全电具生产的VS13 1A250V温度保险丝。
⑥:马来西亚,M4P马达:支股线外露26±2cm,支股线不需浸锡,所有机种用E5。M18D、M128S、M165D、M165S、马达需装上插销,锁直心,锁同步马达,焊电容,股线尾端剥皮12—13cm以上,地线剥皮5—6mm,支股线须浸锡,地线不须浸锡,M128D、M165D地线锁于固定螺丝上,漆包铜线用1-PEW线。
⑦:日本(森田)所有股线不须锁线夹,绑紧带要松些。M201CS、M201CD、M201CSI等的温度保险丝必须放在定子成品最上端位置,机器入线时须做如下变更:入线时比现位置顺时针错一槽位置入线,以确保绑保险丝后保险丝本体位于马达最上部(依技术联单WTN—WQ— 130技变)。
⑧:土耳其:品管抽检马达必须贴小QC纸,并在抽检箱上加盖合格章。土耳其马达股线兰线打铜端子,其它股线须浸锡。马达须装上电容,不打插销。白紫单股线加PVC套管长度11—13cm。M201转子插销孔位置距前端39mm。马达高低、档转速要差一倍左右。
⑨、(M322马达)马达轴心需打插销,转子Φ8.0×12×113.5mm全牙。股线5C。使用E5保险丝。
⑩、朝阳:共用部分:保险丝用V130。股线须锁线夹,绑绑紧带。股线须浸锡。电压标变更,增加流水号如:,01表示 ,03表示 3月份,后5位表示流水号。股线尾端剥皮125mm。
特别部分:M201转子插销孔距前端27mm。M601转子插销距前端41mm(半牙)。M622转子插销距前端42.10mm半牙,三条单股线加套管45cm。M622B开关盒1—2—3为低—中—高。M322股线6C,52cm。转子Φ8×12×99cm无牙无沟槽。M601 110V福南绕组同多明尼加一样,转子插销孔与普通不同。M201、M601马达增加白紫线在后铝壳处用绑紧带绑紧白紫线。
⑾、叙利亚:P74 /220V马达前/后铝壳合通座处外凸台须去掉,后壳4耳安装孔铸造时要堵塞,车床加工:中心距108.5MM,孔径4-Φ4.2MM.出线孔从外圆上出.
3、马达测试:
①、速线区分:兰(本线)、白(本线:无兰色单股线时)、红(高档)、灰(中档)。黑(低档)、紫(起动线)。(备注:如没有紫色线,有兰、白线时,白色线作启动线代用紫色线)。
②、打开综合测试机电源,调整电压/频率。
③、插上小电流测试机,并打开小电流测试机开关,选择所需要的电容。
④、插上马达股线开始测试,首先测试电流、功率、再测试起动、听杂音。
<二>、罩极马达
1、罩极式马达工艺流程及检测、控制项目
⑴绕线工艺流程:
绕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