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乳制品审核细则样本.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560405 上传时间:2024-09-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制品审核细则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乳制品审核细则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1. 范围 1.1总则 本指导书经过典型审核活动的概述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提供了指南, 其适用程度取决于特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范围和复杂程度, 以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结论的预期用途。 本指导书是根据《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HACCP-EC-01 ,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结合该行业的特点, 在专业方面提供审核指南, 作为专业技术支持, 这些意见不是认证准则的补充和取代, 审核时, 应以认证准则为依据。 国家对鲜奶的制造、 酸奶的制造、 奶粉的制造已经实施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必须取得QS后方可生产销售。对奶酪及其它奶制品实施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进度情况应予以关注。如果属于保健食品则需要经过GMP认证。 1.2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液体乳及乳制品的制造行业包括出口产品, 对应于的专业代码为C1440。分为四个小类专业, 其中鲜奶制造专业代码为C1441, 酸奶制造专业代码为C1441, 奶粉制造专业代码为C1441, 其它奶酪。其它奶制品制造专业代码为C1441。 由于液体奶及奶制品的加工工艺基本类似, 因此将四个小类专业编制为一个作业指导书。 乳制品( dairy product) : 以牛乳、 羊乳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各种制品, 包括乳粉、 消毒乳、 灭菌乳、 发酵乳、 炼乳、 干酪、 再制乳、 奶油、 花色乳等乳制品。本专业不包括含乳饮料和乳酸菌饮料, 而属于C1534专业。 鲜奶制造专业包括巴氏灭菌奶、 UHT灭菌奶等. 杀菌乳:以生鲜牛( 羊) 乳为原料, 经脱脂或部分脱脂或不脱脂后再巴氏杀菌制成的液体产品。 酸奶制造专业包括搅拌型酸奶和凝固型酸奶等。酸奶是指以牛乳或复原乳为主料, 添加或不添加辅料, 使用含有保加利亚乳杆菌、 嗜热链球菌的菌种发酵制成的产品。 奶粉制造专业包括婴儿奶粉、 全脂奶粉、 脱脂奶粉、 营养型奶粉等 其它奶制品专业包括炼乳、 干酪、 奶油等 2. 相关法律、 法规及标准 下列标准和规范所包含的条文, 经过在本文件中引用而构成本文件的条文。本作业指导书批准实施后, 下列所示的法律、 法规和标准均有可能修订, 使用本文件的各个方面应关注并探讨使用下列规范和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在实施现场审核时, 应特别关注相关产品的地方标准, 出口产品要关注国家商检有关的标准以及进口国的相关法规要求, 这在BTB政府相互通报的信息平台上能够收集到。 相关法律、 法规和规章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 4. 陶瓷食具容器卫生管理办法 5. 搪瓷食具容器卫生管理办法 6. 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 7. 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消毒剂卫生管理办法 8.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食品卫生知识培训管理办法 9. 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3.28) 10. 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 11. 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4.8) 12.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 13.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14. 乳与乳制品卫生管理办法 相关标准 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14881 2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 第20号令 3 乳制品良好操作规范 GB12693- 4 乳制品企业生产技术管理规则 5 乳品设备安全卫生 GB12073-1989 6 杀菌乳 GB5408.1 7 灭菌乳 GB5408.2 8 酸牛乳 GB2746-1999 9 全脂乳粉 GB5410 10 婴儿配方乳粉Ⅰ GB10765-1997 11 婴儿配方乳粉Ⅱ, Ⅲ GB10766-1997 12 婴幼儿配方粉及婴幼儿补充谷粉通用技术条件 GB10767-1997 13 婴幼儿食品 ”5410”配方食品 GB10768-1989 14 绿色食品消毒牛乳 NY /T 279-1995 15 绿色食品全脂加糖酸牛乳 NY /T 280-1995 16 绿色食品全脂无糖炼乳 NY /T 281-1995 17 绿色食品全脂加糖炼乳 NY /T 282-1995 18 绿色食品全脂乳粉 NY/ T 283-1995 19 绿色食品全脂加糖乳粉 NY /T 284-1995 20 绿色食品 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 NY /T 392- 21 无公害食品 巴氏杀菌乳 NY 5410- 22 无公害食品 生鲜牛乳 NY5045 23 稀奶油 GB5414 24 全脂加糖炼乳 GB5417 25 奶油 GB5415 26 干酪 GB5420 27 干酪素 GB5424 28 乳糖 GB5422 29 生鲜牛乳收购标准 GB6914 30 鲜乳卫生标准 GB19301- 31 酸乳卫生标准 GB19302- 32 干酪卫生标准 GB5420- 33 乳清粉卫生标准 GB11674- 34 食品工业用甜炼乳卫生标准 GB13102-1991 35 人造奶油卫生标准 GB15196-1994 36 脱盐乳清粉 GB 11388 37 全脂加糖炼乳检验方法 GB5418 38 牛乳检验方法 GB5409 39 乳粉检验方法 GB5413 40 加糖炼乳 GB5417 41 进出口乳清粉检验规程 SN/T0635-1997 41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GB14880-1994 4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1985 43 食糖卫生标准 GB13104- 44 白沙糖 GB317.1 45 绵白糖 GB1445.1 4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 47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9683-1988 4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7718- 49 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 GB9684-1988 50 食品工具、 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 GB14930.1 51 食品工具、 设备用洗涤消毒剂卫生标准 GB14930.2 52 植物纤维类食品容器卫生标准 GB19305- 53 食品容器、 包装材料使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 GB9685- 54 牛乳检验方法 GB/T5409-1985 55 特殊营养食品标签 GB 13432 农残及限量物质 56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2- 57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GB 2763- 58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1- 59 乳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限量 GB9676- 3. 产品特性( 以消毒调味花色牛奶为例) 原料 原料 名称 重要特征 交付 方式 包装形式 贮存要求 使用前处理 产 地 ( 经销商) 用途 物理性 化学性 生物性 原料乳 色泽: 乳白色或稍微带黄色 滋味和气味: 具有新鲜牛乳固有的香味, 无其它异味 组织状态: 均匀的胶态流体, 无沉淀, 无凝块, 无肉眼可见杂质和其它异物 相对密度d204为1.028~1.032 蛋白质≥3.0% 脂肪≥3.2% 非脂乳固体≥8.3% 酸度≤18.0oT 杂质度≤4mg/kg 汞≤0.01mg/kg 砷≤0.2mg/kg 铅≤0.05mg/kg 铬≤0.3mg/kg NaNo3≤8.0mg/kg NaNo2≤0.2mg/kg 六六六≤0.05mg/kg 滴滴滴≤0.02mg/kg 黄曲霉毒素M1≤0.2μg/kg 抗生素: 不得检出 马拉硫磷≤0.1mg/kg 倍硫磷≤0.01mg/kg 甲胺磷≤0.2mg/kg 菌落总数≤500000cfu/ml 奶罐车和奶桶送来 10℃以下奶罐贮存不得超过24小时 过滤净化 自有牧场、 合同牧场和个体奶农 所有产品 全脂 奶粉 色泽: 均匀一致的乳黄色 滋味和气味: 具有纯正的乳香味 组织状态: 干燥、 均匀的粉末 水份≤5.0% 蛋白质≥非脂乳固体的34% 脂肪≥26% 复原乳酸度≤18OT 铅≤0.5mg/kg 铜≤10mg/kg NaNo3≤100mg/kg NaNo2≤2mg/kg 酵母和霉菌≤50cfu/g 黄曲霉素≤5.0ug/kg 菌落总数≤50000cfu/g 大肠菌群≤90MPN/100g 致病菌不得检出 食品车送货上门 25kg/食品纸袋, 内衬PE膜 干燥通风, 不得与有毒有害, 有异味, 易挥发, 易腐蚀的物品同处贮存 温水溶解 XXXX食品原料有限公司 牛乳标准化 原料 名称 重要特征 交付 方式 包装形式 贮存要求 使用前处理 产 地 ( 经销商) 用途 物理性 化学性 生物性 白砂糖 ( 一级) 感官指标: 晶粒均匀, 水溶性好, 味甜, 无异味, 无明显黑点 蔗糖分≥99.6% 还原糖份≤0.1% 电导灰分≤0.1% 干燥失重≤0.07% 大肠菌群≤35个/100g 细菌总数≤350个/100g 致病菌不得检出 砷≤0.5mg/kg 铅≤1.0mg/kg 铜≤2.0mg/kg 食品车送货上门 50kg食品编织袋内衬PE膜 保质、 保量、 分类、 分等储存, 严防污染 热水溶解 所有产品 乳酸 澄明无色或微黄色的糖浆状液体 乳酸含量≥80% 氯化物≤0.002% 硫酸盐≤0.01% 重金属≤0.001% 砷≤0.0001% 致病菌不得检出 食品车送货上门 25公斤塑料桶 干燥, 荫凉处, 须与有毒、 异味、 有色粉末及碱类物质隔离 水稀释后使用 含乳饮料和乳酸菌饮料 柠檬酸 无色半透明结晶或白色颗粒 柠檬酸≥99.5% 硫酸盐≤0.03% 重金属≤0.0005% 氯化物≤0.01% 砷≤0.001% 致病菌不得检出 食品车送货上门 25公斤牛皮纸袋 干燥, 荫凉处, 须与有毒、 异味、 有色粉末及碱类物质隔离 水稀释后使用 含乳饮料和乳酸菌饮料 乙基麦芽酚 具有愉快的焦糖香味的白色针状或粉末状结晶 致病菌不得检出 食品车送货上门 0.5公斤铁皮桶 常温, 干燥, 避光, 与有毒有害, 有异味, 易挥发, 易腐蚀的物品隔离 直接使用 搅拌型酸奶和含乳饮料 乳脂素 白色粉末 致病菌不得检出 食品车送货上门 1公斤真空锡箔纸 常温, 干燥, 避光, 与有毒有害, 有异味, 易挥发, 易腐蚀的物品隔离 溶解 含乳饮料 阿斯 巴甜 白色颗粒或粉末, 有甜味 比旋光度[α]D20+14.5o~+16.5 o 透光率≥95% pH4.5~6.5 重金属≤0.001% 砷≤0.0003% 致病菌不得检出 食品车送货上门 1公斤塑料袋 常温, 干燥, 避光, 与有毒有害, 有异味, 易挥发, 易腐蚀的物品隔离 溶解 搅拌型酸奶和含乳饮料 食用 香精 无色或有色液体 重金属≤0.001% 砷≤0.0003% 大肠菌群≤30个/100ml 细菌总数≤100个/100ml 食品车送货上门 0.5~2公斤不等塑料桶或玻璃瓶 常温, 干燥, 避光, 与有毒有害, 有异味, 易挥发, 易腐蚀的物品隔离 直接使用 搅拌型酸奶、 乳酸菌饮料和含乳饮料 包装材料 名称或类似标识 内包装袋 产地 具有卫生许可证或质量许可证的食品包装生产企业 重要的特性 食品级、 色泽正常、 无异物、 无异味 组成 聚乙烯、 真空复合 生产方式 吹塑 交付方式 生产企业或经销商 包装类型 纸箱包装 贮存方式 用于包装食品的材料必须符合有关食品卫生标准要求而且保持清洁卫生, 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质, 不易褪色。 使用前的处理 检验卫生指标 接受准则或用途说明 用于包装食品的材料必须符合有关食品卫生标准要求而且保持清洁卫生, 不得含有害有毒物质, 不易褪色。 3.3最终产品特性( 以消毒灭菌奶为例) 产品名称 消毒牛奶 配 方 新鲜牛乳 重要的产品特性 1) 感官特性 A.色泽: 呈均匀一致的乳白色或微黄色 l B.滋味和气味: 具有乳固有的滋味和气味, 无异味 C.组织状态: 无沉淀, 无凝块, 无粘稠现象 2) 理化指标: l 纯牛奶: 脂肪≥3.1%, 蛋白质≥2.9%, 非脂乳固体≥8.1%, 酸度≤18oT l 抗生素残留量指标: 阴性 3) 卫生指标: 硝酸盐( 以NaNO3计) ≤11.0mg/kg, 亚硝酸盐( 以NaNO2计) ≤0.2mg/kg, 黄曲霉毒素M1≤0.5ug/kg, 微生物商业无菌 计划用途( 主要消费对象、 分销方法) l 普通消费者; 批发、 零售 食用方法 开启即食 包装类型 塑料袋包装 贮存条件 低温: 2~6℃ 保 质 期 1~2天 标签说明 低温贮存/乳糖不耐者慎食 销售、 运输要求 低温, 防潮, 防压( 堆高不得超过5箱) , 防晒, 轻装轻卸 4. 生产过程描述 原料乳 巴氏杀菌乳生产流程图 拒收 原料奶验收 否 CCP 是 冷却贮存 净乳 冷却贮存 否 标准化配料 是 BA 冷却贮存 预热 均质 否 巴氏杀超高温灭菌 BA CCP2 冷却均质 CCP3 否 包装机 灌装封合 包装机消毒灭菌 是 否 检查 返工 是 装箱 采样 堆垛 入库 另行处理 常规检测 否 是 销售 2 生产流程图说明 2.1 本工艺流程适用于巴氏杀菌产品( 包括消毒牛奶、 含乳饮料) 的生产。其中原料奶验收、 巴氏杀菌、 CIP清洗为关键控制点。 2.2 根据巴氏杀菌产品的生产特点和现有的设备情况, 将其工艺流程划分为原料预处理、 巴氏杀菌、 灌装封合、 装箱入库和成品检验等四道工序。 2.3 巴氏杀菌产品生产所用设备自生奶收贮工序起, 至灌装封合工序止, 均采用CIP方式进行清洗或消毒。每次执行CIP程序时, 必须测定酸碱浓度。 2.4 预处理工序包括原料奶验收、 冷却贮存、 净乳、 标准化等工序。 2.4.1 原料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酒精试验1: 1阴性; 酸度≤18°T; 杂质度≤4mg/kg; 煮沸试验后无凝块集结和沉淀, 口感正常, 无外来不良滋味、 气味; 溴麝香草酚兰检测无掺碱现象, 抗生素残留检测即发酵试验结果良好。 2.4.2 冷却贮存合格原料奶, 经过片式交换器冷却至8℃以下, 打入生奶贮存缸备用。 2.4.3 生奶标准化时, 添加原料必须充分溶解, 经过均质, 均质压力10±3Mpa。过冷排。其余产品由于即配即杀菌, 因此不经过冷排。经标准化后的牛乳理化脂肪含量≥3.1%, 蛋白质≥2.9%, 非脂乳固体≥8.1%( 每缸混合料转序前) 。 2.4.4 配料工序包括砂糖及其余辅料的溶化、 混合、 冷却、 添加香料以及上述料液最终与牛奶混合的整个过程。溶解温度为70℃~90℃。混合料贮存温度≤10℃, 贮存时间≤24小时。 2.4.4.1 所有原辅料进厂验收按原材料验收规程。 2.4.4.2 混合料经充分搅拌后, 每缸采样送检验中心测定脂肪、 蛋白质等项目, 合格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2.5 巴氏杀菌工序包括混合料的预热、 均质、 巴氏杀菌、 冷却等工作。以上操作均在一个板式换热器、 均质机组成的系统中连续进行。杀菌温度108℃±2℃, 保温时间900秒, 经巴氏杀菌后的物料直接输送至缓冲罐。当杀菌温度跌至100℃以下时, 出口物料自动回流至杀菌机平衡缸, 不再输入灌装机。 2.6 灌装封合工序包括灌装机的消毒、 灌装、 封合、 印刷生产日期等工作。其中灌装机消毒由操作员手工完成, 灌装、 封合、 印刷生产日期均由自动包装机在机器内完成。 2.7 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包装材料验收规程中的要求。每批包装材料进厂, 必须经检验部门进行抽样检验, 合格后方能进乳品加工部使用。 2.8 装箱入库工序由产品装入塑料周转箱, 用手推叉车送至冷藏库等工作组成。每60袋装一箱, 8-18箱为一垛, 最下一层空置。叉奶工在检查确认每垛无泄漏情况后, 用手推叉车送至冷藏库贮存。 2.9 成品检验由检验员根据产品标准要求, 对产品进行有关感官、 理化和微生物检验。 2.9.1 消毒牛奶测定脂肪、 蛋白质与非脂乳固体含量( 每批必测) , 其余产品测定脂肪、 蛋白质含量: 按”GB 5009.5、 GB 5009.6”执行。 2.9.2 细菌总数测定( 每批必测) : 按”GB 4789.2”执行; 大肠菌群测定: 按”GB 4789.3”执行。 2.9.3 每天每批样品必须留样, 以备观察。 2.10 酒精浓度: 配制时用酒精比重计测量。 2.11 温度测定: 用酒精温度计、 压力式温度计测定或温度时间自动记录仪测定。 2.12 对质量控制点由现场品控员每两个小时进行一次检查, 由操作者进行多频次的连续监控, 并作好记录。 5. 危害分析工作单 危害分析工作单 工厂名称: ************ 产品描述: 经过巴氏杀菌、 无菌罐装而成的消毒牛奶 工厂地址: ************ 销售和贮存方法: 2℃-6℃贮存、 运输、 销售 签名: ************ 预期用途: 开袋后直接食用, 供一般大众(乳糖不耐受者慎用) ⑴配料/加工步骤 ⑵ 确定本步骤引入的, 受控的或增加的潜在危害 ⑶ 潜在的食品安全危害是否显著? ( 是/否) ⑷对第三栏的判断提出依据 ⑸应用什么预防措施来防止显著危害? ⑹这步骤是质量控制点吗? ( 是/否) (7)这步骤是关键控制点吗? ( 是/否) 原料奶 生物性: 中温菌、 嗜冷菌、 芽孢菌等细菌污染 是 处理不当会受到细菌病原体的污染 按《原料进货检验指导书》严格检验; 选择合格供应商; 按《收奶作业指导书》严格进行收奶程序; 查收乳品中心每周生奶检测报告; 每车微生物检测、 奶槽车温度检测 是 CCP1 化学性: 抗生素残留、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黄曲霉毒素M1、 重金属 是 控制不当, 造成药残 按《原料进货检验指导书》严格检验; 选择合格供应商; 按《收奶作业指导书》严格进行收奶程序; 每车抽样进行抗生素检测、 酒精试验、 酸度滴定、 掺碱试验等 是 CCP1 物理性: 杂草、 牛毛、 乳块等环境污染物 否 环境污染物 按《原料进货检验指导书》严格检验; 按《收奶作业指导书》严格进行收奶程序 杂质度检测; 过滤器过滤 否 否 包材 生物性: 细菌病原体污染 否 加工、 储运过程细菌污染 按《选择、 评价和重新评价合格供方工作指导书》选择合格供应商, 查收供应商产品检验报告; 后续步骤可消除此危害 否 否 化学性: 有害化学物质残留 否 加工过程残留 按《选择、 评价和重新评价合格供方工作指导书》选择合格供应商 否 否 物理性: 灰尘、 纸屑、 塑料纤维等 否 加工、 储运过程污染 按《选择、 评价和重新评价合格供方工作指导书》选择合格供应商 否 否 冷却储存 生物性: 不合适的储存时间、 温度造成细菌的增殖、 产毒、 产酶和排泄物的污染 是 处理不当造成细菌增殖、 产毒 按《消毒牛奶作业指导书》和《学生饮用奶作业指导书》严格操作, 控制冷却储存的温度、 时间 是 否 化学性: 设备、 管道中的清洗剂残留 否 清洗不当造成清洗剂残留 按《CIP清洗作业指导书》严格进行CIP清洗; PH试纸检测残液; 设备管道使用前的热水循环消毒可消除此危害 否 否 物理性: 储存容器密封不合适带来的环境污染物 否 环境污染 容器气密性检查 否 否 净乳 生物性: 不适当的清洗造成设备、 管道中细菌残留 否 清洗、 消毒不当造成细菌残留 按《CIP清洗作业指导书》严格进行CIP清洗、 消毒; 后续步骤可消除此危害 否 否 化学性: 设备、 管道中的清洗剂残留 否 清洗不当造成清洗剂残留 按《CIP清洗作业指导书》严格进行CIP清洗; PH试纸检测残液; 设备管道使用前的热水循环消毒可消除此危害 否 否 物理性: 微粒杂质残留, 乳块 是 生乳中细小杂质、 微粒残留 分离机定时排渣 否 否 标准化 生物性: 细菌病原体污染 是 操作过程中由员工的手, 工、 器具, 设备管道等带来的细菌污染, 添加物带来的细菌污染 按《CIP清洗作业指导书》严格进行CIP清洗; 后续步骤可消除此危害 是 否 化学性: 否 不存在 不存在 否 否 物理性: 纸屑、 塑料纤维等 否 添加物中引入的杂物 过滤网过滤 否 否 预热 生物性: 微生物残存 是 不适合的温度时间造成病源微生物残存 后续步骤可消除此危害 否 否 化学性: 设备、 管道中的清洗剂残留 否 清洗不当造成清洗剂残留 按《CIP清洗作业指导书》严格进行CIP清洗; 每次清洗结束PH试纸检测残液; 设备管道使用前的热水循环消毒可消除此危害 否 否 物理性: 否 不存在 不存在 否 否 均质 生物性: 否 不存在 不存在 否 否 化学性: 否 不存在 不存在 否 否 物理性: 均质机泄露造成机油混入奶中 是 设备故障泄露污染 按《高压均质机作业指导书》严格进行操作; 设备开机前检查及定期维修保养 否 否 巴氏杀菌 生物性: 微生物残存 是 不适合的温度、 时间造成嗜冷菌、 芽孢菌残存 按《板式换热器作业指导书》严格进行巴氏杀菌, 控制合适的温度时间 是 CCP2 化学性: 否 不存在 不存在 否 否 物理性: 否 不存在 不存在 否 否 冷却 生物性: 否 不存在 不存在 否 否 化学性: 否 不存在 不存在 否 否 物理性: 否 不存在 不存在 否 否 输送 生物性: 微生物污染 否 管道中清洗残留微生物的增殖 生产前管道的高温热水循环消毒 否 否 化学性: 设备、 管道中的清洗剂残留 否 清洗不当造成清洗剂残留 按《CIP清洗作业指导书》严格进行CIP清洗; PH试纸检测残液; 设备管道使用前的热水循环消毒可消除此危害 否 否 物理性: 否 不存在 不存在 否 否 包装机消毒 生物性: 微生物残留 否 包装机消毒不当, 造成微生物残留 按《全自动双头软包装机作业指导书》、 《纸杯灌装封口机作业指导书》和《屋顶包灌装机作业指导书》严格进行包装机的清洗、 消毒 是 否 化学性: 否 不存在 不存在 否 否 物理性: 否 不存在 不存在 否 否 灌装封合 生物性: 微生物污染 是 封合不佳, 包装渗漏造成产品二次污染 按《消毒牛奶作业指导书》和《全自动双头软包装机作业指导书》严格进行灌装程序, 控制封合温度、 强度; 定时检查封合质量;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 是 CCP3 化学性: 否 不存在 不存在 否 否 物理性: 否 不存在 不存在 否 否 与产品接触的缸、 管道、 设备表面的CIP清洗 生物性: 细菌的滋生和增殖 是 不适合的清洗造成的细菌残留, 在一定条件下增殖 按《CIP清洗作业指导书》严格进行CIP清洗; 设备使用前经过无菌实验验证; 缸、 管道、 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 是 CCP4 化学性: 化学清洗剂残留污染 是 管道渗漏, 冲洗不彻底造成清洗剂残留污染 按《CIP清洗作业指导书》严格进行CIP清洗; 定期检查维护管道设备; 每次清洗结束PH试纸检测清洗残液 是 CCP4 物理性: 橡胶、 金属等物质 否 橡胶垫圈老化破损, 设备管道破损后产生异物污染 定期检查更换管道设备, 配件 否 否 装箱入库 生物性: 否 不存在 按《消毒牛奶作业指导书》严格进行装箱入库程序 否 否 化学性: 否 不存在 物理性: 否 不存在 贮存、 运输 生物性: 细菌的增殖 否 残留或污染产品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快速增殖 按《消毒牛奶作业指导书》、 严格贮存和运输, 能确保产品危害得到有效的控制 是 否 化学性: 否 不存在 不存在 否 否 物理性: 否 不存在 不存在 否 否 6. HACCP计划 关键控制点( CCP) 显著 危害 关键限值 监控 对象 内容 方法 频率 人员 纠偏行动 记录 验证 原料奶 ( CCP1) 生物性 化学性 口感正常, 无异味; 酒精试验1∶1阴性( 72%, 中性) ; 滴定酸度12 oT~18 oT; 溴色香草酚兰检测无掺碱; 槽车温度≤8℃; 储存时间≤24小时; 储存温度≤6℃ 牛乳 时间 温度 新鲜度 酸度 时间记录 温度记录 抽样检测 每车 每缸 收奶 操作工 检验员 根据偏离情况处理: 报废 另作别用 原料奶验收记录、 原料奶微生物检测记录 每车抽样做微生物检测 巴氏杀菌( CCP2) 生物性 温度103℃~113℃ 时间3秒 牛乳 温度 观察记录显示仪表读数 温度时间自动记录仪 每60分钟连续 杀菌机 操作工 重新杀菌 杀菌器生产原始记录 产品验证 灌装封合( CCP3) 生物性 密封程度实验: 不泄漏 包装 产品 产品 包装袋 手捏 每15分钟抽取2个连续包装进行检查 操作工 报废/返工 生产原始记录 产品检验记录 微生物抽样检测、 成品翻箱检查 与产品接触的缸、 管道、 设备表面的CIP清洗、 消毒( CCP4) 生物性 化学性 碱液浓度( 1~2%) 时间( 20~30分钟) 温度( 60~90℃) 储奶缸 配料缸 输送管道等与产品接触表面 浓度 时间 PH值 时间 温度 时间记录 PH广泛试纸 时间记录 温度表 温度自动记录仪 每次清洗 操作工 重新 清洗、 消毒 中心CIP 清洗记录 设备卫生调查。 抽样检测产品微生物指标 清水冲洗时间( 10分钟) 酸液浓度( 1~1.5%) 时间( 20分钟) 温度( 60~90℃) 清水冲洗时间( 10分钟) PH值( 6~7) 热水消毒时间( 20~30分钟) 温度( 90℃) 7. 主要生产设备及检验能力 7.1主要设备 列出本行业典型的对食品安全有影响的必要生产设备。 必要的生产设备名录 序号 设备名称 备注 1 贮奶缸 2 净乳机 3 奶槽车 4 均质机 5 管式换热器/片式换热器 6 无菌罐装机 7 纸杯灌装封口机 8 CIP系统 对于干燥设备应作热分布测试, 以掌握设备内部热分布情况 7.2卫生质量监督检验机构 企业卫生质量检验能力应与泡菜产品生产能力相适应, 对原料、 半成品、 终产品的卫生质量应具有感官检验、 理化检验及微生物检验的能力, ( 参见”相关标准”表内容) 包括检验规则( 检验项目、 内容、 方法、 频次、 抽样方案、 人员能力) , 文件、 记录要求, 检验实验室, 检验过程及结果控制要求等管理的审核要求。 7.3主要检验设备 列出检验室主要的检验设备 必要检验设备名录 序号 设备名称 备注 1 天平 2 不锈钢操作台 3 铲、 小刀、 剪刀、 镊子 4 样箱/袋 5 温度计 6 煮锅 7 发酵试管 8 研钵 9 分析天平 10 干燥箱 11 灭菌设备 12 电热恒温水浴锅 13 生化培养箱 14 无菌操作室 15 生物显微镜 16 抗生素快速检测仪 17 蛋白质测定仪 18 脂肪测定仪 19 酸度计 20 比重计 8. 产品卫生质量的法律法规 8.1应满足与产品安全卫生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 主管部门的要求——国家对生产许可证、 卫生许可证和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国家对食品生产逐步实施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应关注其进展。 8.2出口产品应关注进口国的法规和产品标准的要求, 企业的有些设施、 设备等应满足进口国的要求, 并可能要求进行相关的注册, 这些信息在认监委( CNCA) 和质检总局的网上均有公布, 设施审核前请给予关注。 9. 典型的前提方案 9.1符合本行业特点的、 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 应当符合CAC《食品卫生通则》、 GB14881-1994、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9.2与本行业的生产或处理产品性质相适应的操作性必备方案和基本要点 描述的操作性必备方案不能与相关法规矛盾, 要有可操作性。至少涵盖下列八个方面的卫生要求, 对各项卫生控制要有效进行监测、 及时纠正和记录。 1) 加工用水( 冰) 安全; 2) 食品接触表面的条件和清洁度; 3) 食品加工人员的健康状况; 4) 加工间、 卫生间、 洗手消毒间卫生设施维护; 5) 防止掺杂物; 6) 虫害去除、 防蝇防鼠设施; 7) 交叉污染控制; 8) 标记、 储存有毒化合物及使用管理。 10. 危害分析验证记录 危害分析验证记录 审核人员进行危害分析记录 认为有显著危害的 加工工艺或过程 认为可能存在的 显著危害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是否是CCP 是□ 否□ 是□ 否□ 企业HACCP计划中列明的显著危害和关键控制点 CCP名称 可能存在的显著危害 控制措施 编制: 审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