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严厉批评炀帝的两个最主要原因.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559271 上传时间:2024-09-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严厉批评炀帝的两个最主要原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严厉批评炀帝的两个最主要原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严厉批评炀帝的两个最主要原因 严厉批评炀帝的两个最主要原因,一是他弑父杀兄,人伦丧尽;二是他穷兵黩武,远征高丽。对于前一事件,一般的说法是炀帝使病重的文帝秘密死亡,并矫诏令其兄废太子勇自杀,然后登上皇位。但是细究史料,没有发现任何炀帝弑父的可靠史料。连刻意贬责炀帝的《隋书》也没有直接提到炀帝弑父之事。司马光《资治通鉴》也仅记"俄尔上崩,故中外颇有疑论",并未作充分肯定之结论。至于认为炀帝远征高丽而造成劳民伤财、民不聊生之事,也应作具体分析。在炀帝统治的前半期,到大业十年(614年),推测国力的基准户口统计数到最高,虽然时间很短,但也出现了隋代最繁荣的时期。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炀帝非治国无能之辈。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常常是后人所作,所以要进行客观的评价是很困难的。秦始皇和隋炀帝,他们俩是这一弊端的最大牺牲者。 谥号"炀"是到了唐代才决定的。"炀"字是"好内远礼,逆天虐民,去礼远众"的意思,是谥号里的坏谥。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炀帝生前也曾将"炀"这一恶谥慷慨地赠予亡国之君陈后主,却万万没想到在他死后,后人以同样的谥号来回敬他。真可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更详细地探讨隋代末期的政治情况,我们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另一面。李渊占领大兴城,从炀帝孙子恭帝那里受禅后建立唐朝,对他来说,炀帝的正统性已荡然无存。为了证明其隋唐禅让之顺天应人,他就必须刻意丑化炀帝,因此给炀帝以恶谥也能很好理解了。而在李渊受禅的同时,在东都洛阳,隋的臣子们拥戴炀帝另一个孙子越王侗为帝,为了维持隋朝帝系的连续性和正统性,他们给炀帝的庙号为世祖,谥号为明帝。对同一个历史人物给了炀帝和明帝这两个完全相反的谥号。因此,我们不得不觉得历史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很难断定的。 史對隋煬帝——楊廣功過評價之迷 楊廣 ,普通人一提到楊廣首先想到的是拿商紂王、秦始皇等與他相比,並稱暴君。其實不然你看看我給你找的資料,比較詳細。看過之後你肯定對楊廣的認識更全面。他們楊家兩父子更秦始皇比也弱不了多少。 、。 【政績】   楊廣在位13年(604年——617年)“統一江山”、“修通運河”、“西巡張掖”、“三游江都”、“三駕遼東”可以概括他一生所為。   隋煬帝的政績:   一、親自指揮完成祖國統一(一統江山)   西元589年,年僅20歲的楊廣被拜為隋朝兵馬都討大元帥,統領51萬大軍南下向的陳朝發動進攻,並完成統一。可隋軍在楊廣的指揮下,紀律嚴明、英勇善戰,一舉突破長江天塹。所到之處,所向披靡。而對百姓則“秋毫無犯”,對於陳朝庫府資財,“一無所取”。博得了人民廣泛的讚揚。“天下皆稱廣以為賢”。20歲的楊廣完成了中國的統一大業,結束了上百年來中國分裂的局面。也結束了中國三、四百年的戰亂時代。從此中國進入了和平、強盛的時代。   二、下令修建完成大運河(修通運河)   隋煬帝下令開挖修建南北“大運河”,將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連接起來。如此浩大的工程,利於千功萬代。大運河對於中國來說遠比長城對於中國更重要。大運河連接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連接了兩個文明。使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逐漸成為一體。修建大運河是凝聚中國之舉。滿足了將已成為全國經濟中心的長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連接起來的迫切需要。“大運河”的修建使中國水運暢通、發達,為中國後世的繁榮富強打下了牢固堅實的基礎。自清末改漕運為海運,大運河才不再是國家經濟的大動脈了。隋煬帝為中國後代子孫萬代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他對中國的功績是不朽的、是很難有人比擬的......只是為此付出的代價太大。勞民傷財導致滅國。如此浩大的工程誰修建都不討好,誰建都會傷國體。有誰敢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還有誰敢做如此大的手筆?大概只有氣魄同樣浩大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了。 (此舉可比始皇的修長城了,但也同樣被贊了千年,罵了千年)   三、親自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西巡張掖)    西元605年(大業元年),隋將韋雲起率突厥兵大敗契丹,韋雲起揚言借道去柳城(今遼寧朝陽南)與高麗交易,率軍入其境,契丹人未加防備。韋雲起率軍進至距契丹大營50裏處,突然發起進攻,大敗契丹軍,俘虜其男女4萬餘人。隋朝阻止拖延了契丹的崛起強大。   西元608年(大業四年),隋煬帝派軍滅了吐谷渾。開拓疆域數千里,範圍東起青海湖東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庫魯克塔格山脈,南至昆侖山脈,並實行郡縣制度管理。使之歸入中國統治之下。這是以往各朝從未設置過正式行政區的地方。   西元609年(大業五年),隋煬帝率大軍從京都長安(今西安)浩浩蕩蕩的出發到甘肅隴西,西上青海橫穿祁連山,經大鬥拔穀北上,到達河西走廊的張掖郡。這次出行絕不是遊山玩水,個人玩樂的。因為西部自古大漠邊關、自然條件環境惡劣,隋煬帝還曾遭遇到暴風雪的襲擊。此峽谷海拔三千多米,終年溫度在零度以下。士兵凍死大半,隨行官員也大都失散。隋煬帝也狼狽不堪,在路上吃近苦頭。隋煬帝這次西巡歷時半年之久,遠涉到了青海和河西走廊。其意義重大。在封建時代,中國皇帝抵達到西北這麼遠的地方,只有隋煬帝一人。隋煬帝西巡過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進一步促成了甘肅、青海、新疆等大西北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隋煬帝到達張掖之後,西域二十七國君主與史臣紛紛前來朝見,表示臣服。各國商人也都雲集張掖進行貿易。隋煬帝親自打通了絲綢之路,這是千古名君才能有的功績。為炫耀中華盛世,隋煬帝楊廣在古絲綢之路舉行了萬國博覽會。這是舉世創舉。   “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里。萬里何所行,橫漠築長城。   豈合小子智,先聖之所營。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   詎敢憚焦思,高枕於上京。北河見武節,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撞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   千乘萬旗動,飲馬長城窟。秋昏塞外雲,霧暗關山月。   緣嚴驛馬上,乘空烽火發。借問長城侯,單于入朝謁。   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高闕。釋兵仍振旅,要荒事萬舉。   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   這是隋煬帝在這次西巡所做的《飲馬長城窟行》,成為千古名篇。“通首氣體強大,頗有魏武之風。”後代文人對他詩篇的評價極高。“混一南北,煬帝之才,實高群下。”,“隋煬起敝,風骨凝然。隋煬從華得素,譬諸紅豔叢中,清標自出。隋煬帝一洗頹風,力標本素。古道於此複存。”,另一首隋煬帝寫的《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足以顯示他的文采。“能作雅正語,比陳後主勝之。”,“隋煬詩文遠宗潘、陸,一洗浮蕩之言。惟錄事研詞,尚近南方之體。”隋煬帝的詩文在中國文學、詩歌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隋煬帝此次西巡開拓疆土、安定西疆、大呈武威、威震各國、開展貿易、揚我國威、暢通絲路。乃一代有作為的國君所為。   隋煬帝除向西北開拓疆土外,隋朝大軍還向東南進行了一系列開疆拓土的戰爭,這些戰爭的勝利使大隋王朝東南的領土疆域擴大到印度支那的安南、占婆(今越南地區)、及臺灣等地。此外隋朝還把強大的突厥分裂成東突厥與西突厥兩部,並在和東突厥的戰鬥中取得勝利。這也為以後唐太宗取得一系列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以有些現代人看唐朝疆域的看法,隋朝的疆域竟比唐朝大。(此舉超過了漢武)   (三游江都)   隋煬帝乘四層高的龍舟,從京城浩浩蕩蕩的南下江南。其意義巨大,江南分裂中國已經有幾百年了 ,一個中原的皇帝下江南,一個剛把江南歸於自己的統治之下不久的王朝,為表示對江南的統治與重視進行巡遊何過之有?“三游江都”是凝聚中華的英明之舉。總比有些名君花大量資財到泰山爬山慶祝功自己的偉業要好。“大運河”兩岸的無數的人民可以親眼觀看到浩大的場面,看到我中華國威,人們自然歡喜。隋煬帝此舉何止是個人尋歡作樂,而是與民同樂。隋煬帝充分的顯示了國威、凝聚了中華。(這裏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是楊廣的奢靡的表現。這只是膚淺的人的無知看法,隋朝是結束了中國四百餘年的大分裂而統一的,這四百多年人們的統一認識之單薄,特別是南北的互相認同感,這些都將威脅剛剛統一的隋朝,南巡必要的,足以看出楊廣的政治遠見)   (三駕遼東)   西元611年(大業七年),隋煬帝以“高句麗本為箕子(商紂王叔父)所封之地,今又不遵臣禮”為由,動員全國現役、預備役士兵,不論遠近均於次年正月會集於涿郡(在今北京城西南)。此後,各地百姓紛紛有組織或自發地聚集到幽燕地區,驛路山岡之上,遍行裝甲武士。可見這次遠征高句麗是深得人民支持的。他本身也是深受人民擁戴的。遺憾的是這次征伐因種種原因沒有成功。   西元613年(大業九年),隋煬帝不甘心第一次征高句麗的失敗。從洛陽出發,再次御駕親征高句麗。隋軍兵強馬壯,計畫周密,準備充分。但由於後院起火,楊玄感起兵反隋,威脅了隋王朝的腹地,煬帝被迫撤軍,導致第二次攻高句麗的失敗。   西元614年(大業十年),隋煬帝不顧國內危機四伏,再次親征高句麗。沿途已有大批士卒逃亡。但此次隋軍獲得勝利,高麗王高元大為恐懼,譴使請降。煬帝見國內農民起義烽煙四起,無心再戰。班師回朝。(備受爭議的地方,也是隋朝早亡的重要原因吧)   (開發西域)   隋煬帝向四處用兵擴張的野心從即位第一年就激發出來了。這年,北方的契丹族侵擾營州,被隋煬帝派出的將領韋雲起擊敗,這使楊廣用兵的信心倍增。兩年之後,楊廣開始大規模地開發經營西域。   在這以前,隋朝基本上是在張掖和西域商人進行貿易的,隋朝由黃門侍郎裴矩負責具體事務。後來,裴矩上疏主張開發經營西域,這激發了隋煬帝建立像秦始皇和漢武帝那樣功績的強烈欲望。但是,隋煬帝所做的卻是賠本的買賣。好大喜功,貪慕虛榮,白白地浪費了國家巨大的財富。   隋煬帝主要是用金錢來引誘西域的商人來朝貿易,還命令西域商人所經過的地方郡縣要殷勤招待,這根本不是平等的貿易,而是借貿易之名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 但隋煬帝為了開發經營西域,還是派兵做了一些統一工作。如打敗了西突厥的處羅可汗,掃除一大障礙。擊敗吐谷渾,將其領地建成四郡,派遣官員治理,保證了和西域的暢通。   本來,和西域的貿易應該是雙方互利的,但在隋煬帝朝貢式貿易的思想指導下,主要是向西域炫耀隋朝的富有,所以隋朝基本上是賠錢的。在西域商人走的時候,還要給予很多的賞賜。本應給百姓帶來好處和幸福生活的經營西域,結果使國家耗費巨額錢財,百姓也因此而負擔巨增。   西元610年的正月,隋煬帝在洛陽用大演百戲來招待西域商人,前後達一個月之久。洛陽的店鋪都用帷帳裝飾,讓西域的商人們免費吃飯,免費住宿。隋煬帝用巨額國財賺取虛有的名聲,用錢引誘西域各國商人和使者來朝賀,面子賺足了,錢也賠老了。其實,這就是中國古代典型的朝貢貿易,小國來朝拜,我得到高高在上的榮譽,然後給你豐厚的金銀珠寶賞賜。 編輯本段【隋煬帝結局】   隋煬帝的結局,既沒有像陳後主那樣做個長城公,也沒有把帶在身邊的毒藥派上用場。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煬帝見天下大亂,無法挽回,命修治丹陽宮(今南京),準備遷居那裏。從駕的都是關中衛士,他們懷念家鄉,紛紛逃歸。這時,虎賁郎將元禮等,與直閣裴虔通共謀,利用衛士們思念家鄉的怨恨情緒,推宇文述的兒子宇文化及為首,發動兵變,宇文化及逼縊隋煬帝。這個奢侈腐化一生的帝王,死後連個像樣的棺材也沒有用上,由蕭後和宮人拆床板做了一個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宮的流珠堂下。唐朝平定江南後,於貞觀五年(631年),移葬于雷塘(今揚州市北15公里雷塘南平岡上,南距吳公台10裏)。 編輯本段【個人文才】   楊廣愛好文學藝術,曾命臣下將禁中秘閣之書,抄錄副本,分為三等,藏于洛陽觀文殿的東西廂書庫中,又在殿后另築二台,聚藏魏以來的書法名畫。   其文初學庾信。為晉王時,召引陳朝舊官、才學之士柳虞世南等100餘人,“以師友處之”(《北史•柳》),於是愛好梁陳宮體。《隋書•文學傳序》稱:“煬帝初習藝文,有非輕側之論。暨乎即位,一變其風。”今存其詩多為樂府歌辭,內容或為應酬贈賜,或寫聲色遊娛,顯然沾染齊梁之風。但他也有顯示帝王之尊的雅體,“雖意在驕淫,而詞無浮蕩”,如《飲馬長城窟行示從征群臣》及《白馬篇》 2首。清代沈德潛認為這類作品“氣體自闊大,而骨力未能振起”,“比陳後主勝之”(《古詩源》)。由於他曾親歷塞上,遠征遼東,故詩中描寫的自然景物和戎馬生活,也有其實踐基礎。他又有精工的詩句,如“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回”(《春江花月夜》),明代胡應麟以為“絕是唐律”(《詩藪•內編》),對初唐近體發展有一定影響。   隋煬帝失敗的地方是用民過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偉業了。三駕遼東不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軍隊,而且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主要是兵役太重。本身修建大運河就傷民大重,損傷國體。一系列開疆拓土的戰爭,也同樣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隋煬帝因過分自信與輕敵,導致第一次征高麗的失敗,並陷入戰爭泥潭。致使不滿的士兵發動兵變。人民也為逃避沉重的負擔紛紛起義造反,為大隋王朝的覆滅打下了伏筆。但大隋是有能力平定起義、叛亂的,這一點可以從他的手下李淵的軍隊後來平定叛亂可看出。   戰功顯赫的皇子   隋煬帝楊廣是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之一,這和後來編寫史書的人的觀點有關,加上對他的諡號"煬"是最貶義的一種,所以,後來的人們都認為楊廣和秦二世胡亥一樣,是最壞的皇帝。其實,楊廣時期開鑿的大運河至今還在起作用,這是他的功績,應該肯定。既然對於秦始皇修建長城沒有完全地否定,那麼對於楊廣開鑿大運河也應該給予肯定。總之,楊廣應該是個毀譽參半的皇帝,這樣才符合歷史事實。   楊廣是隋文帝楊堅的第二個兒子,又名楊英,小名是阿麽。父親楊堅建立隋朝後,楊廣被封為晉王,當時只有十三歲。除了王位外,還讓楊廣做並州(治所是現在的山西太原市)的總管。   楊堅之所以要讓很小的兒子擔任並州總管,拱衛京城,是吸取了北周沒有親近的重臣輔佐,而被自己滅掉的教訓。為了讓兒子得到鍛煉,真正能在以後勝任,楊堅讓很有才幹的大臣王韶擔任楊廣的輔臣。王韶沒有辜負楊堅的信任,對楊廣盡心盡力,有一次,在他出巡長城時,楊廣便趁機造園林,結果等王韶回來後立即勸止了楊廣。   後來,隋朝興兵滅南朝的陳,剛二十歲的楊廣是統帥,但真正領兵作戰的是賀若弼和韓擒虎等將領。滅掉陳後,進駐建康,即現在的南京,楊廣表現得很有氣度:殺掉了陳後主陳叔寶的奸佞之臣,封存府庫,不貪錢財,最後將陳叔寶及皇后等人押回京城。滅掉陳後,楊廣進封太尉之職。   此後,楊廣也是屢建戰功:在西元590年,奉命到江南任揚州總管,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亂;西元600年,北上擊敗突厥進犯。這些功勞是其他皇子所沒有的。從這點來看,他和李世民有些相似,都是次子,都有戰功,都是通過非常手段得到的皇位,只不過李世民比楊廣的政績突出一些,也許因為這個原因,後來的人們就對李世民稱譽多一些,對楊廣貶低的多一些。 收藏 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