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长教养态度与儿童个性发展摘要:研究表明,家长的教养态度对儿童的个性发展具有直接的作用和重要的影响。孩子的个性是依靠后天的教育和和谐的环境形成的,我们不能忽略了家长带给孩子个性的影响。孩子的能力与他们的个性发展同等重要,当今的社会不不仅需要有能力的人才,对人才的个性发展也极为重视。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个性的形成80%是源于父母。要想孩子的个性获得良好的发展,家长必需重视自己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一、家长教养态度对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我们的社会每天都发生变化,每一次的改变必及波及到教育,随着社会时代的日异进步,对儿童适应社会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家长对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
2、凤”的心态迫于急切,总是想把最好的东西给予自己的孩子。当家长一味的给孩子物质上满足的同时,却忘了我们该给一生幸福生活的宝贵财富良好的个性。对幼儿来说,拥有良好的个性能使他们受益终生。当孩子来到这世界的那一刻,从他的牙牙学语开始,他就与这个世界建立了联系。父母的一言一行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家长是最初与幼儿发生感情联系的,我们的孩子将从父母那里获得许多情感的体验。儿童将从父母那里学到许许多多的东西,其中包括行为方式和语言。父母是幼儿的一面镜子,所以父母在教子育女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要了解孩子,并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教育。 二、儿童的个性发展 我们平常所说的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面貌,是精
3、神和气质的全貌,包括世界观、人生观、论理观、道德观、信念、兴趣、能力等等,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然而个性的形成不能完全排除先天因素,但主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条件及主观的努力。学校教育、社会环境、职业、个人努力等的不同,使每个人形成与其他人不同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这些特点的总和便是个性特征。后天的环境和条件应该从胎儿期就算起。父母的基因、母体的心理、生理素质都会影响到胎儿。这时期是母子共栖阶段,胎儿靠母亲供给一切,母亲心理与生理的变化可以影响到胎儿的心身发展。早期教育要从“胎教”开始的道理即在于此。从婴、幼儿期到1213岁,一个人的个性就基本上有了雏形,一般到16岁左右个性完全定型,形成
4、一定的个性特征。幼儿期(36岁)是个性形成的时期,其根据是这个阶段已经明显地出现了个性所具有的各种特点;个性的各种结构成分,特别是自我意识和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已经初步发展起来;有稳定性的各种心理活动已经开始成为整体,形成各人独特的个性雏型。但是,入学儿童的个性,离开个性的定型还差得很远。直到成熟年龄,即大约1岁左右,个性基本定型,而人的个性定型以后,还可能发生变化。幼儿的个性并非一成不变,有的家长喜欢将自己的孩子“一棒子打死”,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向内向即不可改变。其实并非如此,心理学家指出,个性可以通过后天的塑造来改变。所以家长必须改变自己头脑中原有的定势,换一种角度来看待孩子,重新认识您
5、的孩子。 三、家长教养态度与儿童个性发展 家长的教养态度直接影响儿童的个性发展,家长是他们的最初,也是他们最重要的老师。家长教养态度的一致极为重要,态度有主动与被动、积极与消极,对子女的行为表现有的赞同,有的否定;有的支持;有的反对;还有的宽严不一,冷热不一。这样可能使幼儿的个性发展进入误区,导致避端,影响儿童的个性发展。(1.)家长教养态度与儿童个性发展的关系1、宠孩子是对孩子不负责任,也不能溺爱,爱与严格要求应该统一起来,既有必要的关心、爱抚,又有严格的要求和正面的教育,才能使儿童健康成长,发往今天,由于父母的溺爱而使儿女个性畸形发展的案例基多,我们应引以为戒。2、我们应对儿童既要尊重,让
6、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不能把父母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但也不能放任不管,听其自然。应把尊重个性与引导教育结合起来,使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P#3、家长教育态度应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注意说理、疏导、规劝、表扬鼓励,同时注意自身的示范影响。4、帮助,不把孩子当孩子看,应视孩子为朋友,来增强儿的主动积极性,培养儿童敢于探索、发现和创造的精神,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并运用这些情感去战胜因害怕做错事,而产生的内疚以及恐惧的心理,使其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 四、家长的教养态度 家长的教养态度无不影响着儿童。面对生活,我们不免过于忙碌,总会用太忙的借口来忽略孩子;面对社会,我们总有太多的压力,于是我们总用自己的要求来要求
7、孩子。忘了自己曾经也是孩子,当我们在竭力要他们做某件事时,是否应该问一下自己是不是已经做到了呢?父母做出了率直的榜样,孩子就会诚实,真诚;父母用爱环绕着他们,孩子就会去爱,并懂得去奉献!父母善于谅解,孩子就会宽容;父母用微笑对待生活,孩子就会满怀欣慰,生性乐观:父母勇敢地面对挫折,孩子就能学会顽强地面对生活,抵抗挫折等等。然而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已不知不觉模糊了教育目标,从而形成了一些不恰当的教养态度1、溺爱。爱是一把双刃剑,过多或过少的爱都会对幼儿心理造成影响,最后导致个性上的偏差。有的家长对子女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无原则迁就、溺爱。以为给足了物质上的需求就不用灌溉精神的
8、家园。这样只会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过分的骄傲与自满。这些消极的因素容易发生作用,对儿童的个性发展极为不利。2、放任自流。有的人对子女不管束,也不教育,过份依赖学校和社会,这也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有些家长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应该进行到学龄前就可以了,这也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说法,我们对子女的教育应该是一生的,无论是人生的那个阶段,做父母的都应该给他们一定的精神关注。学校和社会有教育孩子的义务,当家长的自身教育也同样不可忽视。3、粗暴压制。心理学家研究表明,60%的不良少年都与童年时期的家庭暴力有关,童年时期的家庭暴力已经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有的家长采取强制,压服甚至体罚的方法,强迫儿童
9、接受自己的要求。家长使用暴力的同时,也让孩子学会了用暴力解决生活的种种事情。这样的家长是被怒气冲昏了头,而孩子却成了可悲的发泄对象。这种方法往往导致儿童产生违反心理、种种不良的教育效果。4、拔苗助长。不少调查发现现在的孩子所承受的压力不低于成人。家长的盲目跟风,使我们的孩子也不由自主加入无目的“赛跑”。有的家长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对子女期望值过高,不顾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可接受性的原则;强制诱迫儿童接受过重的学习负担,造成身心发展的畸形。有一现象就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尽早适应小学,让孩子去上各种英语,作文的辅导班,殊不知这样反而忙坏了自己,也累着了孩子。教育学家指出幼儿
10、期学英语只是为引起幼儿对英语的兴趣,而小学的英语课程往往安排在三年级。提早学或没学英语的孩子的起跑线上没有多大的差别。让我们停下忙碌的脚步吧,问问我们的孩子:你累了吗?你开心吗?5、成人化。可能是出于一种习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会从自己出发,来要求他们。可我们往往忘了自己已经是成人,我们身上有太多社会所带来的束缚。而我们的孩子天性好动,他不可能象我们一样中规中矩,他的道德意识正处于萌芽时期。对于于思想品德教育不可能一步登天。有的家长重视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但忽视儿童的年龄特征,过早地对子女灌输成人之间相互交往的一些行为规范和礼仪习俗,过多地约束子女的言谈和活动,逐步使孩子少年老成。童年
11、对与人生只有一次,也是最幸福的时光,我们何不放下成人社会的种种,还孩子一个率真的童年呢?五、引导儿童个性发展的方法 1.尊重儿童。 分析心理学家维尼科特曾指出:家长和教师的职责是要认识到对儿童不能管教太松,放任自流,也不能管教太严。放任自流会使孩子任性不讲理,甚至胡作非为,怕孩子不成器;管教太严,急于使用权威必然会导致专制独裁。自己做出决定是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一部分,我们应创设让幼儿自己做出决定的环境。我应给儿童自己选择的机会,如:我会经常问:“这个双休日你想去哪里玩?”或“你愿意现在去吗?”等,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对于儿童是不够宽容的。成人在抚育儿童方面总是强调如何限制和约束他们,不许他们
12、随意接触事物。其实儿童需要有自己的权利,他们需要发挥自主性、首创精神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当你发现孩子犯了错误或做错了事,批评还是要的。但应注意批评的方式,还很重要,不要去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及自信心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当你发现孩子有微小的进步时,应及时进行语言鼓励,不要因为孩子进步不大,而不予理睬或对孩子失去信心。2、家长要做儿童的榜样家长和孩子在一起,各方面都应该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因为家长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孩子不但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和神情,还会模仿语气、态度等等,家长的教养态度对孩子非常重要。我们要想方设法从孩子极少的话语和非言语暗示中了解孩子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帮助孩子观察自己和别人,让他体
13、会家长的情感。如:家长是自私自利的,孩子也会受其环境影响,也是自私自利的,一句古言“上梁不正,下梁歪”古往今来都是与其话相效应的。3、从发展的角度评价儿童家长的评价对孩子的自我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家长不要因孩子做徒劳无益的工作,而加以阻止或干涉,这样会有碍孩子的主动性、自主性的发展。不管孩子是长得好还是不好,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世界、发展自己,家长应该以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孩子,看他们达到了什么程度,还需要发展什么,多给幼儿鼓励和建议,使幼儿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4、家长应给孩子自我表达的机会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语言是情感沟通和重要工具,也就是想让孩子有
14、良好社会交际能力的基本条件,家长应多制造能给孩子语言发展的空间、时机,想方设法促进孩子语言发展,艺术也是孩子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如画画,有一天,孩子在画晚上,我说星星是黄色的,他却只顾自己画七彩的,于是我不管他,待画好后问他为什么?他却说星星为什么只能穿黄色衣服,而我的都可以换衣服,七彩的星星使天空更美丽呀!5、家长要正面引导儿童一般民主的家长都会以正面的方式引导儿童,如:提建议、作指示。我们想让孩子取得成功,会直接告诉儿童应做些什么,并强调成功之路。对儿童的行为提出正确要求,不但不会伤害儿童的自尊心,而还能帮助儿童建立更明确的观念,有利于儿童的学习和成长。6.让权威与情感并驱权威有
15、多种形式,家长在儿童心中有一定的权威性。大部份人所体验到的权威是建立在亲切、关怀的态度基础上,但现在有些家长却将权威和惩罚联系在一起,会造成对儿童的不尊重,儿童所体验的权威是一系列的命令成“不准”。1、运用权威时,情感至关重要。当我们执行某种行为标准与儿童想做的某种行为相抵触时,儿童可能会产生反感,、发怒或怨恨的情绪,例:一天,我正给孩子讲故事,讲到一半,孩子开始分神,于是不知不觉中他在床上打滚,我不理会还是讲故事,他却更过火在床上使劲的蹦跳着,于是我停下不讲故事,说:“你这样让我很失望,我会生气的”,我并没严厉责备命令他马上停下来而是让孩子领会我的情感以及对他自己的行为进行回忆,我一会儿再问
16、:“知道为什么呢?”他会很快的说出自己的意见,于是两人再协调。家长应将自己的情绪控制好,创设一种良好气氛,使儿童学会认识自己和别人的感情,并学会用建设性的方式来克服消极情感。7、家长应以积极的方式帮助儿童对待失败与挫折。成功固然高兴,但也得接受失败,帮助幼儿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引导或帮助幼儿一起找到失败的原因,让幼儿获得新的经验,让幼儿对自己的能力找到新的信心。特别是引导幼儿在自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对别人过多的责怪,将失败的理由推到别人身上。六、小结 儿童的个性发展是离不开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及家庭的共同努力的。当我们赋予了他们良好的个性的同时,也给社会造就了人才。拥有良好个性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家长要时常审视自己的教养方针,为孩子创设和谐的环境来促进孩子的个性发展。“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也决定着他们前进人生的道路,让我们为孩子拥有良好的个性而共同努力着! 参考文献陈帼眉:学前心理学U。北京人民教育版,高 岚:学前教育学V。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刘晓静:造就孩子的良好个性J(家庭教育) 俞群、林玲:好父母不是天生的J(家庭教育)